教育在乡村振兴的意义4篇

时间:2022-11-19 13:15:06 来源:网友投稿

教育在乡村振兴的意义4篇教育在乡村振兴的意义  利用小学教育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作者:祁凤云  来源:《江西教育C》2021年第09期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小学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在乡村振兴的意义4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在乡村振兴的意义4篇

篇一:教育在乡村振兴的意义

  利用小学教育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作者:祁凤云

  来源:《江西教育C》2021年第09期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小学教育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本文梳理了小学教育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包括培养后备人才、夯实重要载体、培育服务对象与打造沟通桥梁等。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在小学教育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包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全面深入开展耕读教育等。

  一、小学教育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

  (一)培养乡村文化振兴的后备人才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类后备人才的支持。而小学教育是人才教育的基础,只有提升小学教育质量,才能帮助小学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等综合素质,掌握服务社会、建设乡村的本领,以此推进乡村精神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和乡村的全面振兴。与此同时,高质量的乡村小学教育可以建立学生与乡村的精神纽带,培养他们长大成人后建设乡村、回报乡村的情感,为未来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二)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

  地方方言、传统习俗、民间传说、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些都需要小学生这个生力军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并发扬光大。同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耕读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与人文情怀,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尊重自然、热爱土地的价值取向与道德传统,这同样需要以小学教育为载体,进行全面深入的教育。

  (三)培育乡村文化振兴的服务对象

  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创意文化产业,尤其是陶艺、剪纸传统工艺及动漫、研学旅行等新生事物都是以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此丰富产业业态,拓展产业服务功能。同时,文化创意产业能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衔接与联动,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小学生群体能带动家庭消费,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升级,拓展农村广阔的消费市场。

  二、在小学教育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灵魂所在,尤其是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品质,更需要从小学教育开始培育。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小学教育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就是小学师生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能使师生积极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中。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小学教育的基础性作用,采取适当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小学生的心中,推进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精神文明素养、科学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

  乡村文化中孕育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教育工作者要细心整理与收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料,并将其作为小学教育的优质资源。具体包括家庭本位、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勤俭持家、守望相助等中华传统美德,“二十四节气”“天人合一,顺天应时”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守岁等民俗活动。同时,要合理利用古村落、古祠堂、古民居、古驿道、古戏台等文物古迹和乡规民约、家书家训等乡土文化资源,让乡村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使农耕文明的精华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弘扬。

  (三)全面深入开展耕读教育

  乡村学校要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图书馆及课外实践活动,将课堂拓展到田间地头,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深厚的人文底蕴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并賦予其时代内涵。乡村学校要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耕读教育,提升其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乡村学校还可以将乡镇公共图书馆与农民书屋、农家书院等当作耕读教育的有效补充,不仅让小学生在节假日有去处,也使得这些场所有了生气,从而促进村民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工作。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拱辰南郊小学)

篇二:教育在乡村振兴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振兴

  作者:肖勇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7期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农村振兴的战略发展问题与发展方向,所以我国目前正处于农村振兴的新时期,要积极推动振兴乡村发展的战略,解决我国的乡村三农问题,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从我国的教育层面来说,乡村振兴可以满足乡村对于教育教学方面的需要,从而提升我国农村的教育水平,保障农村的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充分利用。而振兴乡村最关键的就是人才力量的问题,只有保障人才储备充足,才可以在乡村振兴之中得到关键的支持。本文分析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与乡村教育运行问题,并且从现实角度分析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振兴的关系问题,并且结合我国当前农村状况,提出了一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的战略发展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教育振兴;人才储备;战略方向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逐渐提升,农村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特别是在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为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解决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任务,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而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振兴这两者的关系,多数研究者认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发展可以推动乡村的振兴,这一观点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农村的教育问题确实一直是我国基础性教育的短板,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乡村振兴也是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的。

  一、乡村教育与中华文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中,乡村教育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点,推动乡村振兴也就是推动人才的振兴,振兴的基础就是发展农村教育问题。在我国漫长的发展过程之中,乡村教育是我国文化传承的载体,与我国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一)乡村教育是我国文明的主流形式

  在人类出现之后,就有了人们的教育形式,而我国的教育一直是以农村教育为主,并且作为教育活动的基础。因为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为主,传统文化也是来自于农村,乡村是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勤俭持家、仁义礼智信、尊师重教等都是来自于乡村教育,并且与此同时乡村教育也可以在动荡的年代中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缓冲的作用,沉淀我们的文化。

篇三:教育在乡村振兴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乡村振兴中教育的作用探究

  作者:邢嘉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6期

  摘

  要: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入手,发掘投资人力资本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此外,还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现阶段我国乡村教育上明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力资本;教育

  2020年将是我们收获十九大以来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继续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党的十九大和政府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文件中都有强调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也是乡村振兴中关键的部分。

  1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

  1.1时代背景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不但是我国传统文华的发源地,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一直起到很大的作用。土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千百年来中国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演进和文化,是国家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

  随着我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在城市化、工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乡村的衰落和城乡间的巨大差距已经成了不可忽略的问题。由于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加之在新中国成立后农业为工业化、现代化做出的巨大牺牲,我国农村出现了发展缓慢、大量劳动力外流,乡村老龄化和空壳化、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供求不均衡、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自2017年提出以来,这就成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6亿农民的富裕,解决他们现阶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我国想要在新时代全面发展、实现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重视“三农”问题,使城乡协调发展,帮助有特色、有文化的乡村尽快进行现代化建设,帮助部分乡村及在其中居住的农民适当转型亟待落实。

  1.2战略意义

  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想要深入挖掘并继承发扬农耕文化的内涵离不开对其载体—乡村的深刻认识。乡村承载着乡土、乡情、乡愁,承载着祖祖辈辈对土地的热爱、对自然的敬

篇四:教育在乡村振兴的意义

  教育先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0年第12期

  吴祖开

  福建省柘荣县委党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乡村教育,其内在的逻辑是通过教育的作用提高乡村人力资本的素质,通过在乡村中普及现代化的教育,通过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服务来促成乡村文化的繁荣和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乡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者的技能来充分调动乡民的生产和工作积极性,推动乡村振兴。

  学者潘苏子在《夯实乡村振兴的教育基石》一文中指出,乡村教育是帮助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基本通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所以要教育先行,是因为乡村发展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要靠教育。

  无论是中央的战略部署,还是学者的观点,都强调乡村教育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推动乡村教育振兴虽存在诸多困难,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育即将迎来新的春天。

  当前乡村教育的主要问题

  当前乡村教育明显缺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大部分乡村教学点被撤并,教育资源日益萎缩;乡村适龄儿童随着人口的转移,急剧减少;现有的乡村适龄儿童大部分靠爷爷奶奶监管,留守儿童问题凸显;乡村百姓大部分把增加经济收入放在第一位,对子女的教育重视不够,乡村缺少浓厚的教育氛围。

  深入分析发现,产生乡村教育明显缺位问题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城镇化进程加快。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人口进一步向城镇聚集,或进城务工,或举家搬迁,乡村人口进一步减少,适龄儿童相应递减。适龄儿童的减少直接导致乡村教学点甚至是乡镇学校的撤并。

  二是乡村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相较而言,大部分乡村地处偏远山区,资源有限,产业不发达,百姓收入较低。为增加经济收入,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相当一部分人口选择到外地创业,或进城务工。乡村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生活条件不够理想,难以留住人口。

  三是村民对教育不够重视。乡村无法抵御“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社会价值观的冲击,追求更好更高的物质生活,成为乡村大部分家庭的主流价值观,比房子、比车子、比票子,成了生活主旋律。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到位,认为送孩子上学,赚钱供养他们就已经是尽到责任了。没有意识到孩子成长的过程,时时刻刻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引导,纠错,鼓励。因此,在面对“全身心陪伴孩子成长”和“赚更多钱”的选择中,很多村民选择了后者。这也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增加,乡村子女教育质量的下滑。

  四是乡村教育陷入恶性循环。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虽然村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但“送孩子到更好的学校读书”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这也是农村适龄学童流失、人口流失的重要原因。但另一方面,人口流失导致乡村学校停办,教育资源减少,乡村教育难以振兴。

  五是乡村丧失教育阵地。一所乡村学校能聚集一批知识分子,产生一个渴望知识的群体。这个群体是构建乡村文化的中坚力量,是乡村教育的一面旗帜,起到引领、辐射作用。但乡村学校的消亡导致乡村教育缺少最直观的正面宣传,直接弱化了乡村的教育氛围。

  乡村教育振兴的重大意义

  各级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乡村振兴计划也都认为教育振兴应是首要任务。这足以说明,教育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一是拔“穷根”需要靠教育。当前“精准扶贫”政策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大幅降低,但返贫风险、贫困代际遗传问题依然存在。要彻底解决家庭贫困问题,阻止贫困代际遗传关键还是靠教育。只有不断提升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生存本领、生活技能,贫困问题才可能彻底解决。

  二是建设美丽乡村要靠教育。近几年,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村容整洁、村貌亮丽、村道宽敞,乡村面貌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初显端倪。但美丽乡村不能止步于环境之美,乡村之美更需要人文之美。只有通过教育,让村民不断提高文明素养,增加乡村的人文底蕴,美丽乡村才有灵魂,美丽乡村建设才能从政府行为转为村民的自发自觉行为,变“要我建”为“我要建”,这样的美丽乡村才有生命力。

  三是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振兴。一所乡村学校或是一所乡镇学校就是一个群体的精神高地、情感纽带,是传承地域文化、维系乡情的重要载体。学校的消亡无异于斩断了村民与故乡的情感脐带。如果乡村、乡镇有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和较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就可以留住更多适龄儿童,也就可以留住更多的农村人口,更重要的是能直接或间接地聚焦人才资源。通过教育“留人聚才”可有效解决乡村人口少、人才匮乏的瓶颈问题,对乡村振兴将起到关键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

  乡村教育振兴对策建议

  乡村教育的衰弱存在诸多客观原因,是市场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但教育缺位必然导致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结构失衡。因此,要振兴乡村就必须努力振兴乡村教育。

  一是大力支持现有的乡镇学校和乡村教学点建设。政府应加大对现有乡村乡镇学校的支持力度,在财力、人力、物力方面给予倾斜,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优质发展,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缩小乡村乡镇学校与城区学校的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以此阻断部分适龄儿童流向城区,流向外地。

  二是大力扶持乡镇学校和乡村教学点提高办学水平。教育主管部门可探索“集团办学”“弱校托管”“大手牵小手”等帮扶模式,统筹调配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区学校与乡镇乡村学校资源共享,促进乡镇学校和乡村教学点办学水平提升。特别要推动解决乡村教师人才少、年龄老、待遇低等问题,用好教师留住学生,用高质量的教育留住民心。

  三是积极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的氛围。乡镇乡村领导干部要切实把教育发展放在优先的战略地位,定期研判地方教育问题,主动为学校谋发展、解难题。要通过加大宣传、加强社区教育、建设文化设施、加大奖教奖学力度、完善教育扶贫机制等措施,在乡镇、乡村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促进百姓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认识,改变百姓“重经济轻教育”的价值取向,从“一心扑在赚钱上”变为“一心扑在教育上”。

  四是携手努力改变乡村落后面貌。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渐深入所带来的农村经济实力的增强,会推动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要想留住人口,留住适龄儿童,各部门要坚决贯彻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改善乡村创业环境,增加百姓收入水平,解决经济的后顾之忧,把乡村建设成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让更多的父母选择留在子女身边,陪伴子女成长,盯紧孩子的教育问题,充分发挥父母作为子女第一任教师的精神引领作用。这样才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才能把握子女受教育的黄金时期。

  振兴乡村教育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但如果能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历史机遇,乡村教育一定会迎来发展变革的美好春天。

推荐访问:教育在乡村振兴的意义 振兴 乡村 意义

版权所有:新维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维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维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50341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