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分析6篇

时间:2022-11-27 15:15:03 来源:网友投稿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分析6篇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分析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人物性格分析  作者:谢敬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4期  谢敬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分析6篇,供大家参考。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分析6篇

篇一: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分析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人物性格分析

  作者:谢敬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4期

  谢敬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

  【摘要】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小说家,他在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形象地刻画了叛逆的反英雄少年霍尔顿。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霍尔顿这一形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二战后美国青少年在丰富的物质世界和贫乏的精神世界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在霍尔顿身上体现的十分明显。本文从其背景、语言描写、侧面描写等方面对霍尔顿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反英雄;假模假式;孤独

  1写作背景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在1916年1月出生美国纽约,他在新汉普郡长大,之后上过三所大学却未曾获得学位。早在他15岁的时候就开始写作。当他21岁的时候,他的第一篇文章得到了发表。《麦田里的守望者》完成于1951年。

  2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分析

  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基本背景:

  (1)基本情况

  霍尔顿是个仅有16岁的中学生,他因为学习成绩太差而刚刚被潘西中学开除。尽管他很聪明并且十分敏感,但是他的口气却显得愤世嫉俗,而又疲惫不堪。由于对周围世界的虚伪和丑陋难以忍受,他甚至企图用一种玩世不恭来保护自己,以免自己痛苦和失望。然而,他对周围人们的一系列批评也同样体现在他的身上。他也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烦躁不安,有时候还会表现得很“假模假式”、刻薄和肤浅。

  (2)名字的寓意

  “Caul”指的是婴儿出生时包在头上的一层胎膜。因此,霍尔顿的名字中的“Caul”也许象征着儿童期的盲目,或者说他们往往不能看到成人世界的复杂性。霍尔顿的全名可以念成“Hold-on-Caul-field”,即他想抓住他认为真实的事物,而这恰恰是他的盲点所在。

  (3)生活背景

  家庭背景:对于霍尔顿几次被开除的事实,他的父亲从不会尝试着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并帮助他找出原因解决问题。相反,他对待霍尔顿的态度是十分粗鲁的。霍尔顿的妈妈一直没有从小儿子艾里之死的悲痛中走出来,对于霍尔顿更是平淡而冷漠。父母的冷漠态度让霍尔顿不敢回家向他们诉说,当然他也没有勇气在父母那里获得帮助与安慰。这些就向我们暗示着霍尔顿的父母没有给他的生活以及精神世界以指导和帮助。霍尔顿的父亲是一位很成功的律师,他理所当然地把霍尔顿送到最好的学校读书为了在他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是他却完全忽视了对霍尔顿在精神上的关心。霍尔顿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在最好的学校读书,但是

  他却一点都不开心。他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是敌视的,包括同学、老师、一切的一切。他觉得他的同学都是愚蠢的,老师们说的话都是谬误。最后,霍尔顿由于考试失败而被潘西中学开除。

  学校背景:霍尔顿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在最好的学校读书,但是他却一点都不开心。他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是敌视的,包括同学、老师、一切的一切。他看不惯室友斯特拉雷德的一举一动,也十分讨厌同学阿克利,甚至连阿克利坐在他的椅子上也觉得不舒服。他觉得他的同学都是愚蠢的,老师们说的话都是谬误。然而,他却不讨厌他的语文老师安多里尼,这或许也是他学习的所有科目里语文是从未挂科的原因。可最后,霍尔顿还是由于其他所有科目考试失败而被潘西中学开除。

  社会背景:在纽约这样一个热闹、繁华的城市,一个以成功和金钱为中心的城市,对于霍尔顿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是霍尔顿却想要逃离它。他觉得没有一个地方适合他。即便是这么大的世界,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地。因此,他觉得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才真正的适合他。

  3对于霍尔顿的语言描写

  (1)“不过博物馆里最好的一点是一切东西总呆在原来的地方不动。谁也不挪移一下位置……谁也不会改变样儿。唯一变样的东西只是你自己。”

  这一段引自第16章,霍尔顿在解释着他为什么喜欢自然历史博物馆。在他与萨利约会前,为了消磨时间,霍尔顿决定从中央公园步行去自然历史博物馆。在路上,他回想着随学校去博物馆参观的细节。霍尔顿已经显示出了他的恐惧,而且他不知道该如何对付冲突、混乱和变化。博物馆呈现给他的是他能够理解的生活景象:这是一个凝固了的、寂静的、永不改变的世界。霍尔顿可以对陈列窗里的爱斯基摩人进行思考、评判,但爱斯基摩人却永远也不能反过来评判他。每次回到这里,他都变了模样,而博物馆里面的一切展品都始终如一,这这使他不安。那些展品代表的是霍尔顿渴望生活于其中的简单、理想化、甚至可以被驾驭的生活景象。

  在最后一句,霍尔顿用的是第二人称的“你”,而不是第一人称的“我”,这一点很重要。这仿佛是霍尔顿在努力地使自己远离那不可避免的变化过程。然而,这种幻想的不可能性正是霍尔顿境遇的悲剧所在。当他真的到了自然历史博物馆,他却决定不进去,因为那将使他脆弱的幻想的世界与真实世界相撞时受到冲击。他希望生活就像是博物馆里面的陈列柜一样凝固不动。

  (2)“我会站在悬崖边上,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抓住每一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我的意思是不管那些孩子们从哪个方向跑过来,我都要抓住他们。我一整天就是干这样的事,就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段话是可以说是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霍尔顿在回答妹妹菲比离开的要做什么。霍尔顿把听到的歌词融入了自己的幻想,他想要成为他幻想中的人,充当着纯真的保护神。然而,这恰恰也表明了霍尔顿喜欢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逃避真实的世界。而当霍尔顿承认这样的观点有点不切合实际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找不到一个可行的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幻想反映出了他的纯真以及他对纯真无暇的青春的向往,当然还有他要保护那种精神的渴望;这也代表了他与现实的极度脱节和他的世界观的幼稚

  4对于霍尔顿的侧面描写(象征)

  4.1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文本部小说的标题,它出现在第16章,那是霍尔顿非常欣赏的、一个不在人行道上而是在马路上行走的小男孩唱的罗伯特·彭斯诗词“相遇在麦田”中的一句。在第22章里,当妹妹

  菲比询问霍尔顿的生活打算时,他用了诗中的意象“麦田里的守望者”做了回答。霍尔顿想象着有一块悬崖边上的麦田,孩子们在那儿玩耍、嬉戏、他说他愿意去保护那些孩子们,如果他们往悬崖边奔来,他就会奖他们“捉住”。菲比还指出他听错了词,他认为是“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但实际上是“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

  

篇二: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分析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执着于真实、善良的问题少年,在被学校开除后,经过几天几夜的流浪,他对人生、社会有了新的理解。最终,善良、大爱让他重新返回社会,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霍尔顿;守望者;精神家园

  《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了发人深思的故事。出身于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德由于厌学而第四次被学校开除,他提前离校,来到纽约。想在自己被开除的通知到父母手中之前,在纽约逍遥几天,而后再回家面对父母的斥责、教育。然而,经历了在纽约一天两夜的无聊、困顿乃至身心受辱的可怕境遇之后,霍尔顿不仅对学校、对老师、对纽约甚至对一切都感到极度厌倦和失望,他打算和妹妹菲苾道别,然后出走遥远的美国西部。由于菲苾的机智、真情劝阻,霍尔顿遂放弃出走计划,回到家中,之后被父母送至疗养院,接受精神分析大夫的治疗。这以后他明晓了社会的复杂,人需要有辨别,为了生存有时要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人不能太袒露思想,但是可以坚守思想、坚持本性,于是他回归了学校。论文将通过对小说情节的分析来阐述霍尔顿的个性特征,揭示霍尔顿性格形成的土壤。

  一、外表玩世不恭、缺少进取心

  霍尔顿的玩世不恭、缺少进取心体现在他反正统的语言、奇异的穿着打扮、古怪的行为举止上,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嘲讽、批判等等上面。霍尔顿在大冬天里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猎人帽,将鸭舌转到脑后;张口“他妈的”“婊子养的”,闭口“假模假式”“混账”“杂种”;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和女人搂搂抱抱,甚至还找妓女,简直是个糟糕透顶的“坏孩子”,他想到偏远的地方,“随便找个工作做”,“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终身住在里面”。霍尔顿眼中的社会是虚伪、丑恶、肮脏的社会,他痛恨那种“装出来”的“伪君子”式的假模假样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他找不到人生的理想、目标,他也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尽管他也试着

  寻找他所渴望的真正美好的事物与有意义的生命,从而能够使他的贫乏、空虚的精神世界在现实中获得新的支撑,但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时,他的精神不是获得支撑,而是遭受更大的打击,从而更加失望。他不仅无法认同这个社会,而且企图逃避这个社会。于是,霍尔顿这个“不正常”的“异类”成了世人眼中的“坏孩子”,他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缺少进取心,是父母、社会、成人眼中的“问题青年”。

  二、内心善良、正直、博爱

  1.爱父母,尤其爱弟妹

  一个人是否有爱心,首先看他是否爱家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连一奶同胞都不爱,那他当是一个丑陋的、没有良心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霍尔顿当是一个有良心、有爱心的人。他内心里一直敬佩并深深怀念死去的弟弟艾里,把他视为自己的骄傲,甚至精神支柱。母亲身体一直不很好,“她的精神很衰弱。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不愿让她知道我给开除的事”。所以他才选择在纽约闲逛,以其晚点叫家人知道,多少减轻点父母的伤心。妹妹菲苾是他的最爱,他在自己失意时还不忘给菲苾买她喜欢的唱片,当唱片不小心掉地摔碎时,“我心里真是难过得要命”,回到纽约他最想见的人就是妹妹菲苾。他下定决心鼓足勇气要到美国西部,去过一种宁静无人打扰的生活,由于妹妹执意要一同去,为了妹妹的前途、人生幸福,他决然放弃了出走计划,答应妹妹回到家里。面包片和咖啡当早点。我一见,心里就沮丧起来。我最讨厌自己吃着咸肉蛋什么的。别人只吃烤面包片和咖啡。”他捐给她们十元钱。看到几个小孩在溜冰,他帮助小女孩系紧她的四轮溜冰鞋。经过体育场,两个小孩玩跷跷板,帮他们平衡。他为两名参观木乃伊陈列展的孩子充当导游。他内心苦闷,怀着一种担忧到中央公园,想看看湖里的鸭子冬天里怎么样了。帮助弱小者,同情弱小者,同情弱小的动物,是同样瘦弱的霍尔顿给予我们的最深切的感受,甚至叫人想到了同类相怜。一个人越在意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缺少关爱的霍尔顿出于对弱小的、成长中的生命的热爱、担忧,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关爱他们,守护他们。因而他有了这样的想法:“有那

  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这是一种博爱,一种霍尔顿式的博爱。爱自己的弟弟妹妹,爱所有幼小的生命,爱成千上万个小孩子。

  三、霍尔顿性格的土壤

  人的成长要受三方面的影响:社会、家庭、学校。《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写作背景是二战后五十年代初。美国由于在世界大战中发了大笔横财,战后的生产飞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实利主义风气到处蔓延,人们在崇尚金钱、贪图享乐、唯利是图,变得越来越庸俗、自私、势利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越来越贫乏、空虚。对物质的无止尽的追求取代了人们一切的精神活动,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而真正的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则比登天还难,因为人们对此没有丝毫兴趣。被父母寄予很大希望的霍尔顿接二连三地遭学校开除,但他的父母从未细探其原委,更没有给予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一句话,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进入霍尔顿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的困惑与烦恼,他们只会因“被开除”这个结果“气得流泪”,甚至“要他的命”。希望与父母沟通、渴望得到亲人的理解尚且困难,霍尔顿与其他人建立交流的幻想更不可能成为现实。请看霍尔顿在纽约游荡的短短几十小时,他坐地铁、乘出租,马不停蹄地出入各种场合,其目的就是想实现与他人的交流,唤起自己生活的勇气,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结果。于是,他认识到:在现实社会中,真正理智的交流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对什么都不注意”,“别人从来不相信你”,“你说话时他根本不听”。对于渴望交流与理解的霍尔顿来说,这样的现实无疑会带给他大的精神打击。学校是育人的场所,霍尔顿就读的潘西学校在“教育界声望挺高的”,它理应为学生健康地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上流行的种种不良风气在这里也很盛行。因此,霍尔顿的四周“全都是伪君子”。读书、求学问也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账

  的凯迪拉克”,学生们“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很显然,这样的学校不是霍尔顿的理想所在,他瞧不起那些伪君子式的师长,也厌恶那些同流合污的同学,他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当然,这里也不可能有真正认识并理解他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霍尔顿在遭受一连串失败的打击之后,他孤独、苦闷、彷徨,他满怀希望地来到安东里尼的公寓,幻想能从他身上寻找到理解与安慰,但这位在学生心目中留有美好印象的老师此时却这样告诫他的学生“: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他对霍尔顿的这番忠告,从成人世界的立场看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不能解除少年霍尔顿心中的困惑。他之所以孤独、痛苦,就是不愿像多数人那样“卑贱”地活着,而他最最尊敬、最值得信赖的老师竟又这样教育他,他感到非常地困惑、非常地失望,尤其是当他在睡梦中惊醒,发现这位师长有可能是同性恋者时,他立即寻找借口逃也似的离开了安东里尼的家,偶像在顷刻间轰然倒塌后,他所有的希望也全都破灭,这个世界带给他的只有彻底的绝望。“守望”是类天真无邪的美好品质,是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存时、无能为力的本能的表现,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守望自己的理想,守望人类的纯真善良。这守望是何其崇高和神圣。在霍尔顿心目中,去守望孩子比考出好成绩做个好孩子更有意义。他要守护那些时刻面临危险的孩子,以免他们被成人世界虚伪恶习玷污。去麦田守望,暗含着他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拒绝,表达了他不愿与丑陋的“成人世界”同流合污,把保护所有纯洁儿童不受世俗丑恶所侵害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这是一种善良而美好的愿望。霍尔顿希冀通过人类的纯朴天性来拯救千疮百孔的美国现代文明,挽救日益堕落的人性和道德。罗素认为,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在

  世界上是最需要的。霍尔顿的善良、正直、博爱、大爱是当时美国污浊、颓废社会的一缕阳光。霍尔顿用善良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和人类的纯真善良。

  参考文献:

  [1]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施威荣,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刘伯香.叛逆的受害者:霍尔顿[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9).

  

  

篇三: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分析

  当他知道斯特拉德莱塔把他小时候很好的异性玩伴当成排解寂寞空虚的工具时很少出手的他竟然和实力有点悬殊的对方大打出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性格分析

  作者:任娟娟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6年第03期

  【摘要】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DavidSalinger)是美国当代小说家。《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其代表作,尽管还有其它作品但是影响力都不足这部长篇小说。本文将分析主人公霍尔顿的性格及其成因,之后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期能够更好的走进和理解小说主人公,也给同样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以启迪。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性格分析启迪

  引言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191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城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1951年出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的代表作,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本书颇具特色,以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口吻讲述自己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市游荡了一天两夜的经历。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独创一格,使用了大量的俚语和口语,也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虽然之后还有一系列的作品,但都没有超越这部长篇小说。本文将分析主人公霍尔顿的性格。

  小说主人公性格分析

  善良且富有同情心:霍尔顿是位十六岁的高中生,他虽生于中上阶级的家庭但是懂得为他人着想,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事例。第一:他在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上为了不让他的历史老师斯宾塞先生因为给他不及格而难过,写了一段话:虽然您讲课讲得极好,我却对他们不怎么感兴趣。您尽管可以不让我及格,反正我除了英文一门外,哪门功课也不能及格。极敬爱您的学生霍尔顿敬上。第二:当他看到如花似玉的姑娘沦落为妓女时,心情非常沮丧。他说:“我们只是聊聊天,但是我还是会照样付你钱”第三:在自己身上没有多少钱时,见到两位修女后还是毅然决然的捐了十块钱,在两位修女走后还后悔当初应该多捐点;第四:当他知道斯特拉德莱塔把他小时候很好的异性玩伴当成排解寂寞空虚的工具时,很少出手的他,竟然和实力有点悬殊的对方大打出手。第五:他想像有几千几万个小孩子在麦田里做游戏,他就站在悬崖边,他的职务就是守望,防止他们掉下悬崖边。

  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他看不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他想找个人可以连聊聊天,但都聊不到一起。以下是几个事例:第一:在他刚住宾馆的第一天晚上,他看到对面有很多怪人:一个头发花白的家伙穿着女人的服装:长筒丝袜、高跟皮鞋、奶罩、腰身极小的黑色晚礼服,随后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像女人那样迈着极小的步子,一边还抽烟照镜子;一对男女在用嘴彼此喷水。他觉得这些都是怪人,太不可思议了。第二:潘西中学,一到星期六晚上,学校里都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不让学生吃同样的菜:有牛排,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星期天总有不少学生家长来校,这样在父母问昨晚吃了什么的时候,可以回答:牛排。第三:根本没见过电影明星加莱库柏的马蒂对她的俩个朋友说自己只是隐约见了他一眼。他觉得很可笑。第四:他跟萨丽说:“咱们可以住在林中小屋里,直到咱们的钱用完为止。等到钱用完了,我可以在哪儿找个工作做,咱们可以在溪边什么地方住着。过些日子咱们还可以结婚。到冬天我可以亲自出去打柴。老天爷,我们能过多美好的生活!”他看不惯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文中多次出现“假模假式”这个词,他觉得一切都太虚伪。他通过说脏活:混账、他妈的,反戴鸭舌帽来宣泄他的不满。以至于想过一个人生活,有了避世、逃避现实的想法。

  孤独:他看不惯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想跟人诉说却没有合适的诉说对象,没有人懂他。以下是一些他孤独的原因及表现:原因:第一:他较为信任、有好感的两位老师:斯宾塞先生和安多里尼先生也不理解他。斯宾塞先生对他说:“人生的确市场球赛,孩子。人生的确是场大家按照规则进行比赛的球赛”安多里尼先生对他说:“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在安多里尼先生家睡觉时,先生在半夜抚摸他的脑袋,不得不让他怀疑先生是同性恋者,他在半夜落荒而逃。第二:他身边的同学都是些虚伪的人,跟他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第三:长期在校居住,与父母交流较少。表现:第一:他身边那么多同学但是他却非常想念他死去的弟弟:艾里,他一直保留着艾里的垒球手套,在他帮斯特拉德莱塔写作文的时候,他写了:老艾里的垒球手套。他最想与他的妹妹菲苾谈话,因为他觉得他们是最纯洁的也是最懂他的人。第二:由于内心的空虚和孤独,他不得不去酒吧四处搭讪,跟一些陌生人随便聊天。他也约一些以前较为好一点的朋友出来见面,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根本聊不到一起。

  综上所述,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孤独的青少年。因为他正处于由少年步入成年的阶段,他看到了成人世界太多的不堪和虚伪。他想当一位麦田里的守望者,悬崖是一个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分界线,他不想让单纯无邪的儿童被污染,他想保护儿童。

  参考文献:

  [1]高瑛.霍尔顿形象解读[D].南昌大学,2006.

  [2]韩阳.《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性格特征分析[J].文学评论.外国文学,2014(1).

  [3]石冠峰.从目的论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两个中译本[D].中北大学,2014:9-11.

  [4]孙珊.《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精神悲剧成因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篇四: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分析

  霍尔顿考尔菲德:天人合一的探寻者——《麦田里的守望者》之主人公生态意识解读

  李美英【摘要】美国著名作家杰·戴·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描述主人公霍尔顿对成人世界的排斥,对自然难以割舍的依赖心理,体现了一种追寻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生态哲学思想。这一思想也为身处生态危机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生存智慧,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期刊名称】《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年(卷),期】2011(023)009【总页数】4页(P116-119)【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生态意识;人;自然;和谐【作者】李美英【作者单位】中北大学,山西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目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迫切地呼唤人们提高生态意识,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意识使人对自然界的态度发生改变,并且为人与自然如何建立新的关系指明了道路。

  与真正的生态意识相比,《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塞林格的生态意识仍然比较肤浅,这体现在他的生活方式和小说中所描绘的主人公霍尔顿身上。通过霍尔顿实现自我的强烈欲望和天人合一的梦想,他形成了早期的生态意识,这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或多或少都有所体现。1973年由挪威著名哲学家阿伦·奈斯提出深层生态学理论,并提出生态自我、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特别是生态共生理念更具当代价值,包含人与自然平等共生、共在、共容的重要哲学与伦理学内涵。深层生态学大大有助于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个人只有与自然和谐,才能找到理想的生活方式。自我实现的问题是霍尔顿生态意识的核心部分,他怀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通过与自然的共融也就可能自我实现。霍尔顿自我实现的核心之一就是他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也是文本的中心。“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1]188显然,霍尔顿希望留在麦田和防止儿童掉下悬崖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孩子掉下悬崖象征着人类从自然中分离,受困于凡人世界,并且受到世俗事务的污染。霍尔顿想做的就是成为这些无辜孩子的保护者。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塞林格隐含的信条——人,他的童年是纯洁的,直到他进入成人社会才被破坏,而且这点有些像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提出来的那样,尚有“救救孩子”的想法。霍尔顿除了梦想,还怀有另一个浪漫的幻想——逃离现实生活,以一个匿名聋哑人的身份在附近的田园小屋隐居。这种情感体现在以下段落:

  “……我想造一座小屋,终身住在里面。我准备把小屋造在树林旁边,而不是造在树林里面,因为我喜欢屋里一天到晚都有充足的阳光。一日三餐我可以自己做了吃,以后我如果想结婚什么的,可以找一个同我一样又聋又哑的美丽姑娘。我们结婚以后,她就搬来跟我一起住在我的小屋里,她如果想跟我说什么话,也得写在一张混账纸上,像别人一样。我们如果生了孩子,就把他们送到什么地方藏起来。我们可以给他们买许许多多书,亲自教他们读书写字。”[1]216虽然出生在城市,霍尔顿渴望离开繁荣的纽约去寻求自然的恬静,追求自由和爱情。在某种程度上,他对大自然的热情表明了自然是人的精神庇护所。当人的心灵受到伤害,他应该回归自然,寻找慰藉,还原自我。自然可以升华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修养,这是精神治疗的价值。毫无疑问,儿童形象在霍尔顿生态意识的所有细节中也是一个关键点。儿童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浪漫文学作品中,特别是浪漫诗歌中是常见的。浪漫诗人意识到人正在以错误的方式徘徊、探索,所以他们选择了“重返家园”作为最终的目的地,孩子就自然承担起通向自然桥梁的这个重要角色。十六岁的霍尔顿作为一个边缘青少年,厌倦了现代社会的虚伪和退化。他渴望做的就是逃避现实,寻求自我和纯真世界,所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所刻画的儿童形象以及他们所唱的《通过麦田》对于霍尔顿的精神世界起到了引导作用。孩子们唱的《通过麦田》在书中第十六章出现,歌声让霍尔顿感到非常舒适、惬意。“天气已不像昨天那么冷,可是太阳依旧没有出来,散起步来并不怎么愉快。可是有一件事很不错。有一家子人就在我前面走着,你看得出来他们刚从哪一个教堂里出来。他们一共三人——父亲、母亲,带着一个约摸六岁的孩子——看上去很穷。……那孩子很有意思。他不是在人行道上走,而是紧靠着界沿石在马路上走。……他正在唱那支歌:‘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他的小嗓子还不错。他只是随便唱着玩,你听得出来。……这使我心情舒畅了不少。我心里不像先前那么沮

  丧了。”[1]125-126在一定程度上,孩子们的天真和简单给了他温暖和力量。霍尔顿对儿童的感觉说明他要重获自我以及失去的乐园。在小说中儿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为它是霍尔顿自我救赎和重获新生的精神基础。通过对孩子们的直觉,霍尔顿对社会获得了更深刻的认识,正是孩子帮助霍尔顿从糟糕的世界中挣脱出来,拥抱大自然。塞林格甚至通过霍尔顿表明这样的观点,工业化并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表面上看来,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每天都在享受机械化的生活用品,住在装饰奢华的房子里。事实上,人们的生活模式缩小了,因为已经无路可选。在这里,我们将回到霍尔顿逃离现实社会的想象中,他想成为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并以匿名的聋哑人居住在森林边,他希望成为天真和无辜者的保护者。这其中清晰地反映出霍尔顿的理念:人类早期是和平、和谐和稳定的,因此霍尔顿打算使人们的心灵回归简单。霍尔顿认为,温暖和安全的房子已经牺牲了我们的生活,人类之间以及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随着房子的存在变得慢慢疏远。更糟糕的是,大部分人挖空心思建造优美舒适的房屋,把自己像奴隶一样关在房子里。和这样装备完整的房子相比,霍尔顿喜欢居住在树林边的小屋,因为它接近自然,给自己的思想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关于自然博物馆,霍尔顿明确地指出了一些展览品的象征意义,因为它们被冻结了,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他喜欢把博物馆作为自己的理想境地,没有任何冲突、困惑和改变:“不过博物馆里最好的一点事一切东西总呆在原来的地方不动。谁也不挪移一下位置。你哪怕去十万次,那个爱斯基摩人依旧刚捉到两条鱼;那些鸟依旧在往南飞;鹿依旧在水洞边喝水,它们的角依旧那么美丽,它们的腿依旧那么又细又好看;还有那个裸露着乳房的印第安女人依旧在织同一条毯子。谁也不会改变样儿。唯一变样的东西只是你自己。”[1]131

  博物馆向他展示了一个安静、不变的生活,其中的展品也是凡人世界不朽的体现。而霍尔顿担心的就是改变和世间的复杂,他希望一切都可以理解和永远固定不变,就像博物馆中的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一样。让他感到烦恼的是每次回来他已经改变,而博物馆的一切展品保持不变,它们代表简单、理想化的生活,这恰恰是霍尔顿所希望的生活。人类是高等动物,可以思考、工作,并创立一系列法律来约束整个世界。人类在生态圈内是一切事物的主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有权力统治自然。通俗地讲,一个人的行为应该尽可能遵循自然客观的原则,而不是把自己的主观判断或愿望强加到其他人或外界事物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对于生长在田间的花、空中飞的鸟来说,人们不能干涉它们的生活方式。总之,遵循自然意味着人在做事时要与自己的本质相符。从“本”的角度说,人就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一个元素;从“质”上说,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具备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小说中霍尔顿的行为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中央公园的鸭子永远都存在于霍尔顿的心中。在寒冷的冬季,鸭子要去哪儿一直让霍尔顿感到迷惑,但是他坚持在想它们的未来,主动承担起照看、拯救和保护的责任。鸭子在小说中出现了四次,作者的情绪也是随之上升。它们代表着自然生活的遗迹,鸭子第一次出现在霍尔顿与他的历史老师斯宾塞先生告别谈话中:“但奇怪的是,我一边在信口开河,一边却在想别的。我住在纽约,当时不知怎的竟想起中央公园靠南边的那个小湖来了。我在琢磨,到我回家的时候,湖里的水大概已经结冰了。要是结了冰,那些野鸭都到了哪里去了呢?我一个劲儿琢磨,湖水冻严以后,那些野鸭到底上哪儿去了。我在琢磨是不是会有人开了辆卡车来,捉住它们送到动物园里去。或者竟是它们自己飞走了?”[1]14鸭子第二次出现在小说第九章中,他第一次在中央公园坐出租车时,他向出租车司机问起了问题:

  “你知道中央公园南头浅水湖附近的那些鸭子吗?那个小湖?我问你,在湖水冻严实以后,你可知道这些鸭子都上哪儿去了?你知道不知道,我问你?”[1]66后来在小说的第十二章,霍尔顿带着相同的问题又问了第二个出租车司机:“嗨,霍维兹,你到中央公园浅水湖一带去过没有?……你知道在湖里游着的那些鸭子吗?在春天和别的时候?可是到了冬天,你知道它们都到哪儿去了?……那些鸭子,你碰巧知道吗?……”[1]89-90最后在小说的第二十章,鸭子是作为霍尔顿在绝望中搜寻的目标出现的:“可是最后,我终于找到了那浅水湖。那湖里有一部分冻了,一部分没冻。不过我哪儿也看不见一只鸭子。我围着这个混账的湖绕了他妈的整整一周——事实上,我还险些儿掉进湖里——可我连一只鸭子也没看见。我心想,湖里要是有鸭子,它们或许在水草里睡觉什么的,因此我都差点儿掉在水里。可我一只鸭子也找不着。”[1]167正是这种奇怪的混合,无论在逻辑还是比喻意义上看似与鸭子的叙述无关,但是却引起了读者的注意。鸭子有自己的象征意义,霍尔顿对鸭子的想法正是这种意义的延伸,体现出他的生态复杂性。霍尔顿希望和中央公园的动植物建立起和谐关系,他了解每一种动物在四季的活动规律,而且每一种动物的存在都有价值。人类和动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不能互相凌驾对方之上。没有动物就没有自然,鸭子和鱼不仅是野生生物,也像山脉和河流一样,它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从人类文明出现以来,人类对自然施与了很多影响。同时,文明社会也束缚和压抑着人类。在文明的枷锁下,人类永远怀有回归自然的愿望,找回失去的天堂。这种回归自然的倾向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但一直是各种文化的永恒主题。一般来说,这种倾向揭示了人们逃避社会的想法,因此它往往是强制性的、被动的。“咱们可以住在林中小屋里,直到咱们的钱用完为止。等到钱用完了,我可以在哪

  儿找个工作做,咱们可以在溪边什么地方住着。过些日子咱们还可以结婚。到冬天我可以亲自出去打柴。老天爷,我们能过多美好的生活!”[1]142众所周知,美国作家梭罗在其散文集《瓦尔登湖》中描述了自我在微观宇宙中的经历,通过有意识的努力,他重新获得了一种成熟的恬静。霍尔顿对田园生活的憧憬与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很相似,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清新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对于霍尔顿来说,自然是一种精神的避风港。在荒凉和无人居住的树林里,至少他可以摆脱虚假的社会,治疗他的心理创伤。不知不觉中,他说明一个事实:远离文明,自然已成为一种精神的天堂。在文明社会,人所做出的每一个行为都不可能是体面的,因为人要追求金钱。相比之下,自然界的生活不仅可以确保他拥有诚实的生活,也会保证他有完美的灵魂。在自然界中,他可以完全摆脱道德、传统和宗教的束缚,恢复活力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一些哲学家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体。很明显,霍尔顿回归自然就是想建立一个完全田园诗般的世界,也就是说,追求理想和信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逃避正是寻求精神上的完美,而且他的回归自然也得到了积极的回报。虽然他不能真正回到自然,但是他的梦想可以让他拥有追求的热情和信念,享受幸福和得到安慰。此外,如果他放弃现代生活,回到自然,自然也会照顾他。在他眼里,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因此它可以给予人们自由和安宁。现代文明已经蔓延到最边远的角落,因此他发现在现实世界中,无处可逃。他没有最终目的地,不过,他对自然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抚慰着他并帮助他恢复着健全的灵魂。霍尔顿的生态意识反映出他对大自然价值观的认同,也揭示了作者对生态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塞林格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参与、换位思考和尊重,而不是控制与支配。他主张回归自然,回到简单、朴实、原始的生活。在这里,强调了自然既是人类的伙伴也是精神的向导。虽然他的看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中

  正面的想法为我们在当今的生态文明社会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经验。《麦田里的守望者》关注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它让我们明白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命源头,是人类的根本立足点和我们的情感基础。从社会意义角度看,《麦田里的守望者》唤醒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人类与自然,文明和环境如何才能共存?个人如何才能实现更有意义和更明智的生活?从生态价值角度看,面对目前全球生态危机和人类文明的异化,人类文明应该向更高层次的生态文明发展,我们应该承担起保护生态的责任,尊重所有生命形式的价值观和权利,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只有这样,人类和自然在未来才能更和谐地相依存。

  【相关文献】

  [1][美]杰·戴·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施咸荣,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2]佘正荣.中国生态传统理论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袁雪生.回归童年回归自然—生态批评视野中的《麦田里的守望者》[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篇五: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分析

  麦田里的守望者人物性格分析

  摘要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他在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形象的刻画了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叛逆的形象。这部小说,通过霍尔顿向我们叙述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的生活及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匮乏之间的矛盾。这一形象在霍尔顿身上尤为明显。本文从四部分写霍尔顿的性格和造成的社会原因以及对现当代我们的启示。小说中主人公霍尔顿厌恶现实世界的虚伪,并设法逃离,但是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而失败以至于最后精神的崩溃。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在特定的国家和特定的时期中的悲剧。故事的结尾写了主人公想要作为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那些纯真的孩子免受现实的摧毁。关键词反英雄懦弱善良

  目录摘要一.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分析

  (一)主人公的颓废、懦弱(二)主人公的善良(三)人物性格总结二.社会原因三对现当代的启示一.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分析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的人。他具有反英雄形象,具有着懦弱、善良的色彩。(一)霍尔顿的颓废、懦弱

  霍尔顿菲尔德经常带着他钟爱的鸭舌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一一老师、同学、功课、球赛都烦透了,三次被学校开除。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为在五门功课中四门不及格而被校方开除。但他一点也不难受,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很让他看不惯的。在和同房间的同学打了一架后,他深夜离开学校,回到纽约城,当天深夜住进了一家小旅馆。他无聊至极,便去夜总会厮混了一阵。回旅馆时,心里仍觉得十分烦闷,糊里糊涂答应电梯工毛里斯,让他叫来了一个妓女(十五块钱到第二天,五块钱一次)。他一看到妓女又紧张害怕,给了妓女五块钱打发她走了,可妓女要十块钱。后来妓女找毛里斯来找事,毛里斯把霍尔顿打了一顿,拿走了他们要的另外五块钱。接着霍尔顿独自去看了场电影,又到酒吧

  里和一个老同学一起喝酒,喝得酩酊大醉。这些都写了霍尔顿的颓废。被学校开除,叫妓女,去酒吧等都颓废。在学校离开时,被同学打,后来被妓女和电梯工打,他不敢去反抗,去斗争,这体现了他的懦弱。(二)霍尔顿的善良、淳朴

  当霍尔顿遇见两个修女,他觉得她们看起来特别的寒酸,但又特别的善良时,他拿出自己的私

  房钱,捐了10块钱给了两位修女。霍尔顿不想再回家,也不想再念书了,决定去西部谋生,装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他想在临走前再见妹妹一面,于是托人给她带去一张便条,约她到博物馆的艺术馆门边见面。过了约定时间好一阵,菲芯终于来了,可是拖着一只装满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她一定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最后,因对妹妹劝说无效,霍尔顿只好放弃西部之行,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了一阵。菲芯骑上旋转木马,高兴起来。这时下起了大雨,霍尔顿淋着雨坐在长椅上,看菲芯一圈圈转个不停,心里快乐极了,险些大叫大嚷起来,霍尔顿决定不出走了。

  他给两个修女捐钱,为妹妹而放弃了去西部谋生的决定。这都体现了他的善良与淳朴。(四)人物性格的总结

  霍尔顿他的内心是善良的,他了自己有着的苦闷和理想。他想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一一没有一个大人。在悬崖边。他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他就把他们捉住。他内心向往纯真,淳朴的世界,可是现实确实虚伪的,不让他实现。当他的内心世界的想法不能实现时,他选择了颓废,玩世不恭,对一切都看不惯。他是一个反英雄的形象,他有着崇高而又美好的理想,可因为现实的虚伪,内心的懦弱,而不得不最后的放弃,导致崩溃。二.社会原因的分析

  当时是处于二战后的美国,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外,还要有精神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战后物质生产发展得很快,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产阶级的人数也激增。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贫乏。空虚。五十年代初美国政府奉行杜鲁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国际上加剧冷战,国内镇压进步力量,核战争的恐怖笼罩着每个人的心灵,有些人粉饰太平,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另有些人看不惯庸俗、虚伪的世道,想要反抗,却又缺乏光辉的理想,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因此美国有的当代史家把美国的五十年代称为静寂的五十年代”或怯懦的五十年代

  有些青年人以消极的方式(主要通过酗酒、吸毒、群居等颓废的方式)对现实进行反抗,史家称他们为垮掉的一代”或垮掉分子本书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的人物如本书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实际上也是垮掉分子的代表,但垮得还不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如霍尔顿尚想探索和追求理想(包括爱情理想),因此他向往东方哲学,提出长大成人后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三.对现当代青年的启示如今,经济快速的发展,可是除了物质生活外还需要精神生活。精神生活跟不上物质生活的脚步,精神的匮乏会导致内心的空虚。所以,现如今的我们应该多多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多多的看书。少玩手机,不用说现在的青少年每天离不开手机,连两三岁的孩子都用ipad,玩手机,玩

  

  

篇六: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分析

  (完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形象分析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浅论康拉德《黑暗之心》中的女性形象2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3OntheManifoldFunctionsoftheSceneofPartiesinTheGreatGatsby4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矛盾性—-从传记角度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童话集》5SymbolicMeaningsofBabelinTheDogsofBabel6探析《夜访吸血鬼》中的孤独7《小妇人》--家庭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影响8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二重世界9AContrastiveStudyonLanguageFeaturesofChineseandEnglishProverbs10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95803564011TheComparisonofTableMannersbetweenChinaandWesternCountries12用眼睛透视心灵—评析《老人与海》13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互动14从翻译审美分析食品品牌名称翻译的原则及策略15OscarWilde'sAestheticismonThePictureofDorianGray16论商务谈判桌上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谈判的影响17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18TheNarrativeStrategyofWutheringHeights19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20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2122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不同内涵和使用23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丰富的精神世界24析《远大前程》主人公性格之路25英语汽车商标的翻译策略26AnAnalysisofCharacterizationofO—laninTheGoodEarth27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及其相互影响28AComparisonoftheEnglishColorTerms29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的实证研究30浅析哈代的悲观主义哲学对徐志摩诗歌创作之影响31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的女性意识解读32探讨法国葡萄酒营销与中国白酒营销中的民族特色33平行文本比较模式指导下的公司简介翻译34《海上扁舟》中的自然主义35论《阿芒提拉多酒桶》中文学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36《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37英语中介语无标志被动语态的错误分析38称呼语的语用分析—个案分析:以《傲慢与偏见》中的称呼语为例39中英文化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习语的干扰40ThePioneerofRomanticism----ThePoemsofWilliamWordsworth41浅议女性哥特主义在《暮光之城》中的体现42英语歧义现象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43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44广告语篇的语用分析45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4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研究

  (完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形象分析47电视公益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48OntheC—ETranslationofPublicSigns49英汉植物词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50TextCohesioninEnglishBusinessContracts51英汉语中恐惧隐喻的认知分析52对张爱玲与简•奥斯汀作品的比较性研究53对盖茨比的美国梦幻灭的分析54模糊语言的社会语用功能55TheGothicBeautyandSpiritualEssenceofAllanPoe’sShortStories56初中英语课堂不同文章类型教学活动研究57《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象征主义58从数字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59从翻译等值理论看文化词的翻译60AnAnalysisofJaneEyre’sContradictoryCharacter61合作原则视角下探析广告语篇中省略的会话含意62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63AnAnalysisofImprisonmentandLiberationinGreatExpectations64“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两个概念的区别研究:以公示语为例65简析《卡斯特桥市长》中亨查德的悲剧命运66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效度67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68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69苔丝德蒙娜性格中的悲剧因素70StudyofThemesofGeorgeBernardShaw’sSocialProblemPlays71运用“第三空间”解析《女勇士》中的文化现象72肯德基在中国的成功之道73对《宠儿》中黑奴母亲塞丝形象的探讨74商务交际中you—attitude的语用功能探讨75ASuperficialAnalysisofReligiousConsciousnessofJaneEyre76AComparisonoftheEnglishColorTerms77英汉鸟类词汇文化内涵比较78继承与颠覆—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灰姑娘”模式79《小城畸人》里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80UnavoidableTragedy–ACaseStudyofTessofthed’Urbervilles81浅析《黑暗的心》女性形象的作用82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83《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分析84对英语政治新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85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86文化碰撞和融合——探讨少数裔文化在美国主流文化下的生存87中美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文化差异研究88浅析约翰•多斯•帕索斯“《美国》三部曲”的叙事艺术-以《北纬四十二度》为例89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90对《卡斯特桥市长》主人公亨查德矛盾性格的分析91“金玉良缘"与“幸福终点”——浅析中西婚姻差异92顺应理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英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93论“迷惘的一代”--以海明威为个案94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应用

  (完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形象分析95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破灭—富兰克林式美国梦与爱默生式美国梦的比较96谈西方婚姻文化对当代中国女性婚姻观的影响97浅析亨利詹姆斯小说《螺丝在拧紧》中的哥特成分98从关联理论分析辛弃疾的诗词翻译99TranslationStrategiesofTwo-partAllegoricalSayings100《宠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101《威尼斯商人》中的关键社会元素——莎士比亚心中的乌托邦社会102习语的文化现象及翻译策略研究103从肢体语言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04孤独而坚强的灵魂--《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爱伦•韦瑟罗尔的性格分析105中学生词汇自主学习对阅读能力影响初探106礼貌原则之于商务信函的翻译107论《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悲剧原因108数字的文化内涵及数字的翻译109影响英语阅读理解效率的非语言因素110英汉状语语序修辞对比与翻译111《看管人》下的“品特式”(开题报告+论)112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113唐诗意象英译中的文化障碍和策略114从精神分析和人格面具理论看“我”和吕蓓卡的对立统一115浅析英汉宗教死亡委婉语的异同116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117浅析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观118模糊语用交际策略在政治语言中的运用分析119TheAnalysisofDaisyinTheGreatGatsby120PsychoanalyticalStudyofKateChopin’sTheAwakening121浅析新闻中模糊语的翻译122浅析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的现象123论宋词词牌名的翻译124互联网对英语翻译的影响125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126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127《追风筝的人》作为成长小说的的体裁分析128解析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中的幽默讽刺艺术129字幕中的幽默翻译-以《老友记》为例130约翰•欧内斯特•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观131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132《喧哗与骚动》之现代主义写作技巧分析133从关联理论角度谈英语双关语的翻译134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135《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女性力量分析136论简爱与凯瑟琳性格与命运之异同137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138中西方丧葬文化的对比研究139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140从归化异化角度浅析《三字经》两个英译版本141中西方奢侈品消费文化之比较142中美婚礼文化的差异

  (完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形象分析143论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144谈某些颜色词的翻译145从迈克尔杰克逊看美国梦146OnMovieTitleTranslationfromSkoposTheoryPerspective147适者生存—解读《野性的呼唤》中的“生命的法则”148王尔德童话《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149论原声电影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作用150英语习语非稳定性结构特征研究151《飘》中生态女性意识的研究152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人生观153国际商务谈判及其谈判风格154《榆树下的欲望》中艾比•普特曼悲剧的根源155论国际商务非礼貌言语行为156《哈姆雷特》戏剧中的悲剧因素157浅谈《基督山伯爵》的主要宗教思想158浅析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之词汇差异159AComparisonoftheEnglishColorTerms160《蝇王》中的象征161语言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的试探性分析研究162从文化差异角度论商标词的翻译163AResearchonVocabularyLearningStrategiesEmployedbyNon-EnglishMajorsintheCALLEnvironment164《黑暗之心》主人公马洛的性格分析165从新闻用语特点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166WomenintheRoaringTwenties–AComparativeStudyofFemaleCharactersinTheGreatGatsbyandTheSunAlsoRises167商务英语合同的词汇特征168论《纯真年代》的女性意识169旅游资料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170TheComparisonoftheChineseSpringFestivalwiththeWesternChristmasDay171内地与港台海外电影片名翻译的比较172AComparisonofValuesbetweenChinaandtheWest173《格列佛游记》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174论商标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合作原则175美国电影文学中种族歧视现象研究176简•爱和林黛玉不同命运的跨文化解读177从李安的父亲三部曲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178从习语来源看中西文化之不同179奥巴马竞选总统获胜演讲的文体分析180试析文化语境对大学英语阅读的影响181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182AComparisonoftheEnglishColorTerms183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创新教育研究184xx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社会岗位适应能力调查185AnApplicationofSchemaTheoryinInterpreting186外宣翻译中的错误分析187《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性格分析188HowChineseCultureAffectstheTranslationoftheTermsOfMartialArts

  (完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形象分析189等值理论视阈下的英汉广告翻译190《飘》的成长主题解读191OnC—ETranslationofCompanyProfilesfromthePerspectiveofFunctionalTranslationTheory192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佛教禅宗因素193194AComparisonoftheEnglishColorTerms195弗朗西斯•培根论说文风格传译策略研究196AComparisonoftheEnglishColorTerms197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198广告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广告翻译策略199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200融入与挑战-—从生态角度看《老人与海》与《瓦尔登湖》

  

  

推荐访问: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人物分析 霍尔 人物 分析

版权所有:新维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维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维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50341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