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8篇试论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陶行知先生的一些幼儿教育思想,结合当下幼儿教育的一些问题,简要阐述了陶行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论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试论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启示》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陶行知先生的一些幼儿教育思想,结合当下幼儿教育的一些问题,简要阐述了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理念对当下中国幼儿教育方针和改革的指导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幼儿教育时,要重视儿童的天性和能力,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教育不是赋予儿童创造力,而是激发了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提出,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幼儿人格能力的培养,单纯的“技能的学习”偏离了幼儿教育的轨道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教育意识的提高,我国的幼儿教育更是蓬勃发展,但是随之而来还有一些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简要概述了陶行知先生的一些幼儿教育思想,结合当下幼儿教育的一些问题,简要阐述了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理念对当下中国幼儿教育方针和改革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5-0068-01
被后人誉为我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的陶行知先生,他的幼儿教育理论点明了幼儿教育的本质,他所倡导的以“生活教育”为核心的幼儿教育思想也极具现实意义,该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提倡将幼儿的教育活动与现实生活经验相结合,这对目前的中国的幼儿教育仍有着巨大的指导性作用,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改革方面。
1.陶行知幼儿教育的思想内涵
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幼儿教育相关问题。他提出六岁之前是幼儿教育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是儿童习惯养成、人生观和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一旦教师在这个时期对儿童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调教,这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幼儿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所在。倘若错过这一段黄金教育时期,让他们在这一时期养成不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日后将很难纠正。有句俗语说的好“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充分说明了幼儿教育在儿童学习成长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地位。
此外,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提到了另一点,那就是育人比教书更重要。他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书和育人。知识只是一个载体,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幼儿教育时,要重视儿童的天性和能力,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教育不是赋予儿童创造力,而是激发了儿童的创造力。而知
.
识的传授也是为了儿童更好的释放儿童的天性和能力,切记不可本末倒置,将教育变成了单纯的技能传授,囚禁儿童的天性,抹杀他们的创造力。
2.陶行知幼儿教育的教师价值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中多方位的阐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优秀的幼儿教师队伍是保证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无论是待遇方面还是社会认可度方面都不高,这导致愿意从事幼儿教育行业的人比较少,幼儿教育发展严重受阻。为发展幼儿教育,我们必须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幼儿教育中,促进我们的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指导幼儿教师要尊重孩子,在了解幼儿心理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方式对待孩子,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幼儿阶段,孩子们正是爱玩的年龄,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考虑到他们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带领他们在玩耍中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要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好奇心是科技进步的源泉。幼儿由于他们本身的身心特点,对周围一切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在教导过程中一定不能为了省事对于儿童的各种问题敷衍了事,或者直接简单粗暴的拒绝他们,不然他们下次再有疑问时,不愿或者不敢再继续询问。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也应切实承担起幼儿启蒙的教育重担,通过学习、培训等多种途径方法来提升自身的教育技能,为孩子的茁壮成长提供保障。
3.陶行知幼儿教育的实践融合
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为当今中国的幼儿教育指明了方向。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提出,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幼儿人格能力的培养,单纯的“技能的学习”偏离了幼儿教育的轨道。幼儿时期是儿童进行人格教育的黄金时期,如果我们抓住了幼儿的这段黄金时期,未来的教育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很早就提出,一切外在事物的基础就是修身,即人格的培养。目前大部分幼儿园本末倒置,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儿童的智力开发上,单纯的教导幼儿各种知識技能,忽略了他们人格的培养,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学习大为不利。当今大多数大学生受到一点挫折就选择放弃逃避,受挫能力差,这就是他们性格缺陷的重要体现。要知道,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兴办幼儿园不仅有利于儿童后续教育的开展、国民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解放妇女劳动力,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另一个教育思想—“生活教育”。该思想理论为目前中国的幼儿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改革思路。要知道幼儿阶段,儿童尚不具备基本的读书学习能力,周围环境就是他们认识自
.
我、了解世界的基本途径。而且幼儿阶段,周围的一切对于他们都充满着诱惑力。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尤其是农村,无论是师资还是资源都很缺乏,“生活教育”方式充分利用了农村儿童贴近自然的优势,在接触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进行幼儿教育,更容易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热爱自然的良好性格。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教育大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对于当前的中国仍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他指出了幼儿教育的本质,为我国的幼儿教育指明了方向。他所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也是我们解决目前城乡教育不平等的改革方向之一。我们要认真学习他的教育思想,落实到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去。
.
篇二:试论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
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oc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陶行知创造了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的思想、内容,以及对现代的启示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必将大大有助于推动幼儿科学教育的开展和改革。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处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市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逻辑起点是现实生活,其特点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有历史联系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容系统而完整,博大而精深。
而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幼儿教育思想,也是相当丰富和富有远见卓识的,并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到:”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2]。”
科教兴国的今天,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而幼儿教育则为根本之根本。陶行知先生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人民大众的立场出发,对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幼儿教育给于了无情的抨击。有积极创新,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不仅对当时的幼儿教育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且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陶行知关于幼儿教育的主要主张1.幼儿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陶行知主张普及教育,不仅要普及小学教育,也要普及幼儿教育。陶行知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在他看来,普及幼儿教育要进行三个步骤:(1)”改变我们的态度,一般人的态度总以小孩子的教育不关重要;早学一两年,或迟学一两年没有多大关系。”(2)”改变幼稚园的办法,幼稚园的办法是费钱的,不想法节省,必不容易普及。”(3)”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普及教育的最大的难关是教师的训练”。陶行知先生将国家的前途与幼儿教育联系在一起,可见幼儿教育的确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普及幼儿教育的主张,较一般资产阶级关于强迫义务教育的提法,更近了一步。
2.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是天生的创造家;幼儿是积极的探索家;幼儿是自主的管理者。”他认为,幼儿有很强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经过至少人类50万年与环境斗争所获得并传递下来的人的才能的精华,发挥、加强、培养这种创造力的重要条件是环境。因此,他提出重视教育的作用,指出:”教育是要在幼儿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他明确提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强调把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为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他认为教育者”应化作儿童”,加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然后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把学习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儿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童。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渴望的东西;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可见,陶行知是十分相信儿童的创造力的,只是儿童的创造力培养要有先决条件,即”六大解放”。只有”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才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要鼓励儿童大胆创新,必须要解放儿童,实现”六大解放”。
3.主张革除幼儿教育中的”三病”,创办适合国情的幼儿园
在旧中国,幼儿园同其他学校教育一样,先是照搬日本,后又仿效欧美,不仅严重脱离中国实际,而且还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阵地之一。陶行知对旧中国幼儿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的主张。
陶行知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国内幼儿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这就是”取法外国,不适国情”。”他们弹的是外国的钢琴,唱的是外国歌,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吃的是外国点心。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货的主顾。”二是花钱病。这就是”费用太大,不能普及”。国内幼儿园花钱太多,有时甚至超过小学的好几倍,原因是所用的东西都是外国货,费钱既多,自然不易推广。三是富贵病。幼儿园花钱多,家长就得多弄钱。学费高了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才能进得起,才可以享受幼儿教育,穷人家的孩子是进不去的。所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以,幼儿园成了富贵人家的专用品,成了富贵人家显示特权的专门场所,平民是没有份的。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他说“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家庭、店铺、茶馆、轮船码头,都是课堂。”“您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陶行知课程视野中的课程资源观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在生活中生成的。这次新课程改革强调幼儿接触生活,参加实践增进幼儿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强调学科的综合性,注重联系幼儿的自身经验和生活实际。新的课程结构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幼儿经验的整合。本次课改的亮点是重视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幼儿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从幼儿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很相符合。陶行知用生活来教育的思想内涵,其一,生活是教育的大课堂。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其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我们把课程、教本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和教本。其三,生活中的人们应该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2.“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与新的教学观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是指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一理论很有针对性,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
篇三:试论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
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摘要:近年来,发展教育是国家政策的重点方向,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也提出了更多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在幼儿教育方面,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幼儿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已经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它是启蒙教育的初始阶段,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下面的内容简要分析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及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旨在为幼儿教育工作做出一点贡献,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革新。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幼儿教育;启示
幼儿教育的范围其实十分广泛,它包括儿童正式入学之前的家庭教育以及在幼儿园中接受的学前教育。入学前的家庭教育主要靠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在幼儿园中的教育主要由老师进行。但其实,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中,主要的内容并不是对儿童进行知识上的教育,更多的是对儿童进行一种行为上的教育,幼儿园的存在,并不算是一个严谨的学校,更多像是一种托儿所的存在,没有真正发挥幼儿园应有的教育价值。
1.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1)重视幼儿自觉性的培养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一点便是对于自觉性的培养,这一点在幼儿教育中也同样适用。在进行幼儿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要让幼儿愿意去学习,主动去学习,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教育层次的提高,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越来越开放的。
在小学以及中学教育中,老师可能会去督促学生加强学习,但是进入大学甚至更高的学习阶段之后,对于知识的学习则完全靠自己的自觉性。因此,“教育
从娃娃抓起”就是要从小便注重对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培养,让孩子在当前以及今后的学习中都是自己主动学习,而不是由于家长或老师的逼迫学习。只要是想让孩子有着更好的成就,就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这不仅仅是在学习上对于孩子的培养,更是对孩子整个人在生活中、行为上的一种良好习惯的培养。
(2)注重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培养人就如同栽种花木,要根据花木的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浇水、施肥,这就叫因材施教。”同理,在幼儿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能对所有幼儿进行同样的教育,因为不同的人,其天赋及擅长之处也是不同的。可能有的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有的孩子虽然不擅长学习,但在其他方面有着更大的天赋,对于这样的孩子就不能只一味地让其学习,要在保证其学习水平不至于过于落后的同时,多注意对其擅长领域的培养和引导,让其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内发光发热,更加优秀。
(3)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陶行知是一个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人,他的创造教育思想深刻地阐述了“创造”二字的要义,鼓励在幼儿教育中,要解放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潜能。创造力在一个人的能力中是十分重要的,虽然说学习成绩同样重要,但是创造力更加重要。仅仅只是学习成绩优异,只能是一个书面上的数字,表示他确实可以对题目进行完美的作答,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强大的创造力却可以让幼儿在除了学习之外的地方做出更大的成绩。而且,对于儿童创造力
的提升,也有助于其在学习方法上能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方式,让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更加便利。
(4)教孩子如何做人
陶行知曾说:“做人是教育的根本,德行不好,再好的学问也无甚用。”教孩子如何做人,就是要重视德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不仅仅是能力上的要求,对人格品质上也有着极为苛刻的条件要求。“德”是一个人的根基,是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不仅要对幼
儿的学习进行指导,更要教会孩子如何去做人。这里的做人包括幼儿的人品性格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孩子人品性格的培养,要让孩子抱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乐于助人;能够从容地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朋友和平相处,培养幼儿为人处世的能力。
(5)平等对待每个孩子
陶行知重视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一个班级中对孩子的教育,最忌讳的就是厚此薄彼,有所亏待,但是你并不知道现在坐在你面前的孩子在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可能其中就坐着将来发明界的爱迪生、商业上的比尔·盖茨。因此,永远不要小瞧任何一个孩子,可能一个孩子他的成绩虽然不好,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不能因为孩子的成绩或者是外貌而对其进行区别对待,不可以出现歧视等恶意行为,孩子虽然小,但是这些行为对其心灵所造成的伤害却是难以估量的。
同时,要始终以学前幼儿的发展为根本,坚持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对孩子做到真诚、尊重,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肯定,进而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逐渐形成乐观、开朗、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感到更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能力和素养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6)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陶行知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口号其实在许多幼儿教育之中是一直被提倡的,但是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特别是老一辈人会把幼儿当成捧在手心的宝贝,不忍心让他去做一些事情,恐怕孩子受到伤害,感到劳累,殊不知这样并不是对自己孩子的呵护,反而是对孩子的一种骄纵,一种不良习惯的养成。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帮孩子去完成,但是走出家门后,没有人会去帮他做这些事情,因此一定要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良好习惯,这样孩子在将来走出家门后才能够更好地去适应校园生活以及集体活动。
(7)培养孩子的发问能力
许多孩子在刚刚进入学校时是比较腼腆内向的,对于自己不懂的知识也不敢发问,这样做其实是非常不良的一个习惯,它严重阻碍了孩子的进步发展。从小处看,他可能只是孩子性格上较为内向,不善交际,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往大处去看的话,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以及生活,他无法对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解答,也无法阐述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麻烦,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可能会让孩子受到某些危害以及侵犯,对于这些伤害无法表达,只能选择不断承受。因此,一定要培养孩子的发问能力,在有问题无法自己解决时一定要让孩子主动及时地提出来,家长或者老师才能进行分析、引导以及解决。
3.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阶段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陶行知先生作为我国教育界中的大家,其思想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起着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教育部门和幼儿园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导意义,加强在幼儿教育工作的运用,让其指导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更新,从多角度、多维度进行探研,以此开发更多丰富的课程,去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知识技能,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未来国家的发展输送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谭霞军.陶行知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启迪与智慧(中),2021(03).
[2]朱嘉慧.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6).
[3]丁丹.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
篇四:试论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
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摘要: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一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实践家。本文专门研究陶行知的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其思想精髓及基本观点,并分析这些观点对我国当前农村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农村;幼儿教育;现代价值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个体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中的奠基作用已为国内外许多教育研究和实践所证实。陶行知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教人要从小教起-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一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散见于他的著作和讲话文稿中,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他认为“出世就是破蒙”;他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他还指出:“教人要从小做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2.从生活教育出发,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改革幼稚园教材。陶行知在给“生活教育”下定义时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又指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生活是幼儿教育的内容,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的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如果我们把幼儿的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相互割裂,把教育看作是幼儿生活之外的东西那么幼儿的教育就远离了
1
生活。因此,他认为选择幼儿教育内容应考虑幼儿的知识经验基础,应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寻找丰富有趣的内容。贴近生活的教育更有利于幼儿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从这样的理念出发,陶先生还进行了幼稚园教材的改革。陶行知认为:“全部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他呼吁“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体来说,我们是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要从学校以外到大自然、大社会中求得活的教材。在这里,陶行知指出教材应该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二、陶行知论农村幼儿教育的目标1.革除幼儿教育的“三大病”,创办适合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乡村幼儿园。陶行知尖锐地指出,当时国内的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当时的幼稚园充斥着外国货:弹的钢琴,唱的儿歌,讲的故事,玩的玩具,甚至于吃的点心都是外国的,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的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货的主顾。二是花钱病,国内幼稚园花钱太多,有时超过小学好几倍。费钱既多,自然不易推广。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既是多花钱,就得多弄钱。学费于是不得不高,学费高,只有富贵子弟可以享受他的幸福。所以幼稚园只是富贵人家的专用品,平民是没有份的。因此,陶行知提出,新创办的乡村幼稚园,要改革这三种弊病。只有“把外国的幼稚园化成中国的幼稚园,把费钱的幼稚园化成省钱的幼稚园,把富贵的幼稚园化成平民的幼稚园”,幼稚园才真正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普及。因为寻常幼稚园的办法,实在不能够移到乡下来,必须经过一番根本变化,方能到乡村去。2.提出了普及幼稚教育的设想。陶行知还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幼儿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为此,陶行知大力倡导普及幼稚教育,呼吁全社会都要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并结合国情,身体力行,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为幼儿教育走向中国农村做出了表率。他说,“将
2
来全国同志起而提倡,使个个乡村都有这样一个幼稚园,使个个幼儿都能享受幼稚园的幸福,那更是我们所朝夕祷祝的了”。
三、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对当前农村幼儿教育的启示1.对农村幼儿教育意义的重新认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幼儿占全国幼儿的多数,农村幼儿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点、难点。我国现有的幼儿园和幼教师资,在城市已经基本普及和饱和了,有的地区甚至有过剩的现象。但是,在农村的大部分地区,幼教事业还只是起步阶段,农村幼儿入园率极低。陶行知指出,幼儿教育不仅是人生的基础,而且也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基础,这个基础打得好,学校教育就顺利,反之,学校教育就难以成功。的确,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幼儿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有研究表明:“参差不齐的幼儿教育对小学低年级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时性”。2.对农村幼儿教育师资培训的重新思考。农村幼儿教育要健康持续发展,足够并合格的教师队伍是关键。调研中发现,农村幼儿教师观念普遍陈旧,缺少献身幼教事业的责任心,教育教学能力相对不足,普遍缺乏培训的机会,待遇低,教师队伍极不稳定。这些严重阻碍了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农村幼儿园因收费比城市低得多,且要自负盈亏,无任何经费来源,自然而然办园者会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如尽量少订些幼教杂志、报刊、书籍,更不用说电脑网络设施,教师也是一班一师,师幼比过大,幼儿教师整天带班责任、压力大,一天下来精疲力竭,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确实很难。所以农村幼儿教师参与教学、教研、科研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四、结语陶行知的农村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农村幼儿教育的问题很多,现把两者结合起来写,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启示性。但愿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相关问题的了解与进一步研究,从而对加快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3
篇五:试论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
陶行知对幼儿教育的思想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一1946年),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家的杰出代表。他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糊口教育”理论,为“中国的新教育放下一块奠基石”。作为其整个糊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门的幼儿教育思惟,也是相称丰硕且有科学远见的。
一、夸大幼儿教育的基础地位,正视人才的早期培养陶行知十分正视幼儿教育,以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他施展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的优良传统,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他还根据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人们:“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常人生之立场、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在他看来,儿童6岁以前的教育将为一个人打下人格、智力、体格的基础,并且这个基础一旦奠定,便不易改变,故马虎不得。若“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地培养上去,天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立场决了不易变。”而这些已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立场待到他们入学后去纠正,即使教师花了九牛二虎的气力,则往往勤苦而难成。因此,陶行知大不仅如斯,陶行知还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以为对幼儿施行早期教育,可认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需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他夸大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为此,陶行知鼎力倡导普及幼稚教育,呼吁全社会都要正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并结合国情,身体力行,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为幼儿教育的中国化做出了表率。陶行知把儿童看作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但愿,十分正视幼儿教育,特别夸大幼儿教育的基础地位。这一准确思惟已成为当代人们的共鸣。既然如斯,当今的素质教育也应当从幼儿抓起,鼎力普及幼儿教育,把实施幼儿的素质教育进步到整个国民教育质量的高度来熟悉与贯彻。
二、坚持“教授教养做合一”,倡导因材施教陶行知以为,“糊口教育”是以糊口为中央的教育。那么,怎样在糊口中进行教育呢?他以为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就是“教授教养做合一”。其涵义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授教养就是通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儿童会做。”“教授教养做合一”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糊口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糊口实践去教授教养,从而使儿童获得糊口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糊口力、创造力,成为“真人”。可见,陶行知非常夸大教育与社会糊口实践的结合,反对的是闭门死读书本的教育。为此,他竭力倡导幼儿教育要以幼儿的糊口为中央,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来施教。他曾经形象地说:“松树和牡丹花所需的肥料是不同的”,并以此来告诫人们:“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熟悉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赐与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才施教’。”陶行知还夸大教师要给JL童“点石成金的指头”,而不是“金子”,果断反
对不了解儿童的特点和能力而采取不切合儿童实际的强制性的灌注贯注教育。在他看来,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和家长要加入孩子的步队中去,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从而了解儿童的爱好、兴趣、个性特征,并从中找出切合儿童实际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陶行知的这些思惟与主张,对当今的幼儿教育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目前,不管是在幼儿园教育中,仍是在家庭教育中,那种不注重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规律,不顾儿童的爱好兴趣盲目施教的现象仍旧相称普遍。诸如在幼儿园教育中,一些教师对幼儿缺乏深入了解,也谈不上研究儿童,只能采取“放羊式”的看守,或者照本宣科式的灌注贯注,不太考虑全班幼儿的个性特点与智能层次差异。这样,一些有特长的孩子得不到公道的培养与发展,而另一些所谓的“差生”则被忽视甚至放任自流。至于有些家长争着为孩子购置钢琴、电脑,盲目礼聘家庭教师,强迫孩子学这练那,全然不顾孩子自身需要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些做法都违反了儿童的春秋特征和心理规律,其后果是相称严峻的,小则牺牲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大则导致教育上的失误。
(责任编纂:admin)
篇六:试论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
《浅谈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在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方面,陶行知提出,教师要尊重幼儿,充分理解幼儿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差异性,做幼儿学习积极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教师与幼儿站在一条战线上,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欣赏幼儿,学会幼儿的纵向比较,并以此为基础,给予幼儿不同的表现机会,挖掘幼儿的优点,看清幼儿的缺点,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幼儿的教育,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可以分为科学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爱满天下”思想等方面,而这些教育思想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
摘要:随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提出,其现实意义与作用也逐渐地被人们所重视起来。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师地位、幼儿好奇心保护以及教学方式优化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希望可以促进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普及和应用。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现阶段,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部分人们对于该思想的了解认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还不够成熟,所以本文针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
(一)科学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师地位及作用四个方面。在教育目标方面,陶行知更多地强调的是幼儿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的保持与培养,以及孩子科学道德良知的培养。在教育内容方面,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教育要在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内容选择。而且,教育的内容要是“鲜活的”,要与时俱进。在教育方法方面,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实现幼儿的头脑、双手、双眼、嘴巴、空间、时间等六个方面的解放。在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方面,陶行知提出,教师要尊重幼儿,充分理解幼儿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差异性,做幼儿学习积极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教师与幼儿站在一条战线上。
(二)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要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幼儿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
.
义。”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先生主张,要把社会中的因素向学校以及课堂教育中延伸,进一步地拓展幼儿的视野与学习空间。最后,教学做合一。在科学教育思想中,对于教学做统一有所涉及,对于生活教育思想来说,这不仅仅是指教育方法,还代表了教育关系以及教育目标,教学做是和谐统一的,不可分开实施[1]。
(三)“爱满天下”思想。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思想主要分为,平等地爱、理解地爱、共同的爱三个方面。平等的爱,陶行知认为,无论何种类型的幼儿,都应该应受到平等民主的对待。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欣赏幼儿,学会幼儿的纵向比较,并以此为基础,给予幼儿不同的表现机会,挖掘幼儿的优点,看清幼儿的缺点,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幼儿的教育。理解地爱,陶行知认为,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小宇宙,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幼儿的爱,很容易对幼儿造成一系列的伤害,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例如,对于调皮、好动,经常被“告状”,或是爱哭,沉默的孩子,教师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教育,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消极标签,从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共同地爱,陶行知认为,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共同的,教师要在爱的教育的同時,让幼儿学会交往,学会去爱。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了幼儿教师的地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提高了幼儿教师的地位。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老师要边教边学,而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幼师的待遇以及地位还比较低,数量也比较少,男性幼师更是寥寥无几。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幼儿教师是比较被忽视的,而随着陶行知先生幼师的地位以及作用的肯定,使得人们对于幼儿教师待遇和地位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从而对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的维护,师资队伍的稳定以及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从事幼儿教师行业,进而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增加了对幼儿的好奇心保护程度。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增加了对幼儿的好奇心保护程度。当幼儿遇到不懂或是好奇的问题,经常回向老师和家长进行提问,但是现阶段,很多幼师或是家长不仅没有给予回答,更是持否定的态度,极大地打消了幼儿好奇心与探索的积极性。但在陶行知相关幼儿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幼儿教师在幼儿进行提问时,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与鼓励,对于幼儿的好奇心保护程度逐渐提高,促进了幼儿的探究能力的增强,对于学生的相关认识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幼儿好奇心的保护,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
(三)促进了教学方式的优化。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促进了教学方式的优化。现阶段,还有很多幼儿教师以及家长以为地注重幼儿的智力来发,为幼儿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基于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理论下的幼儿教学,更加注重幼儿童年的快乐,把教做学相结合,让幼儿在玩耍中得到智力的开发,再加上陶行知先生对于幼儿平等的肯定,使得幼儿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大大增强,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此外,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的适合我国国情幼儿园的建设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2]。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可以分为科学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爱满天下”思想等方面,而这些教育思想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加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研究,对于我国幼儿教师地位的提高、幼儿好奇心的保护以及教学方式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曹树英,程志宏.陶行知幼教观对当前农村幼儿教育的启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33(01):13-16+124.[2]于冬冬.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
篇七:试论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
浅谈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对当今的启示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重视学前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
重要的教育。”(二)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
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这种状况令陶行知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
一是外国病.一切照搬外国的东西,弹外国的钢琴,唱外国的歌曲,讲外国的故事,玩外国的玩具等等.
二是花钱病。由于这些幼稚园一切仰仗于外国,因此代价昂贵,花钱太多,在贫困落后的中国很难普及。
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收费很高,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因而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三)走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陶行知指出:要想普及学前教育,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现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因陋就简,以最少的投入办出好的幼儿园,使之“经济化”;加强对乡村幼儿师资的培养,在工厂区和乡村大量创办幼儿园,让平民的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使之“平民化”。陶行知指出,创办平民幼儿园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而且对于广大工人和农民朋友来说也是现实的需要.因为在工厂区,妇女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十分辛苦,但又无钱将孩子送入收费高昂的幼儿园。在中国乡村,幼儿园更是格外需要.农忙的时候,农夫、农妇们异常忙碌,村中幼儿不是跟前跟后,就是没人照应,小孩子就成为家长们的累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既能使小孩子受到教育,收费又便宜的幼儿园,家长们肯定都会乐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就读。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幼儿教育若能推广便可以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开创一个新的职业,从而使乡村幼儿园成为乡村妇女运动中心,促进乡村妇女的解放运动。
由此可以看出,陶行知的上述思想主张完全是从民众利益出发的,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这一办园原则,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幼教事业的“洋化”倾向,促进了幼教事业的重大转变,为中国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四)关于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陶行知提出了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两种途径。1.大力创办幼稚师范学校陶行知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幼稚师范院简章》中陶行知提出,乡村幼稚师范的宗旨在于造就能与乡村儿童妇女共甘苦,以谋乡村儿童妇女幸福之增进的幼稚园教师。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通过“教学做"的方法,使幼儿师
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的朋友和导师。”陶行知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在全国较早地普及幼稚教育。2.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何为“艺友制”呢?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在他看来,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养法,也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幼儿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的确,在当时,这种“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
二、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对现实的启示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给我们以下两方面的启示:
第一、要有改革创新的观念,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我们国家正面临着经济转轨时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不改革,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宏观上,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着眼于“三个面向”,把教育摆在战略的高度重视起来;在微观上教育要走向市场,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设置学校、课程。比如可以有科学的预测,为未来人才的需求提供信息,避免重复建校,浪费资源。
第二、要立足国情办教育.建立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一方面由经济基
础决定,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对经济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在我国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对人才素质相应的要求就高一些,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应也低一些。各地区财力、物力、人力对教育的投入也不尽一样,不能因为这样一些原因就放弃我们的努力,我们应因地制宜地办教育,因材施教地办教育,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多层次的人才,把教育当做事业来办,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做出贡献。
总之,陶行知作为我国一位早期幼儿教育的开拓者,他所提出的幼教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篇八:试论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
陶行知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积极倡导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幼儿教育不仅明确了方向问题而且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特别是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在幼儿教育与实践中同样体现他提出并实践了以幼儿生活为中心改革幼儿教育学制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实施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范寅虎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1893.11.10-1946.7.25),安徽歙(shè)县人,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既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社会学家,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优秀的大众诗人、杰出的民间外交家、伟大的民主战士(周恩来称之为无保留追随中国共产党的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是主张通过教育来改造中国社会的一名行动理论家。陶行知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和民主、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他去世以后,由全国53个人民团体进行了公葬,在他的遗体上覆盖着写有“民主之魂,教育之光”八个大字的旗帜,这是对陶行知一生最崇高的评价。作为教育家,陶行知既是一名教育理论家,又是一名教育实践家。在教育理论方面,陶行知最主要的贡献是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方面陶行知亲自创建了十几所学校或教育实体,最著名的有晓庄师范、育才学校、山海工学团、重庆社会大学等。在幼儿教育方面,他不仅有丰富深刻的幼儿教育思想,而且亲自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是中国乡村幼儿教育的先行者、开拓者。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和学说。这一学说有三条基本的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一)生活的、为了生活和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生活即教育”的含义及启示“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对生活与教育关系的基本命题。人们通常称“生活即教育”为生活教育的本体论。在陶行知看来,生活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用陶行知的话来说,就是过的是什么生活,就是受
什么教育;反过来,要想受什么教育就得过什么生活。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决定教
育;二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育、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教育;三是教育可以促进生活,提高生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过更有意义的生活,从而使学生受更有意义的教育。这一原理可以概括为生活的、为了生活和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
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并不是要把生活与教育混为一谈,抹杀生活与教育
的区别,而是反对把教育与生活对立起来或把教育从生活中剥离出来,搞所谓的纯正的教育。生活教育的实质是以生活为中心教育,而反对以文化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文字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给幼儿教育的启示是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生活为中心,要从幼儿生活的需要出发开展教育,在健康的、科学的、有趣的生活中使幼儿受到生动活泼的教育,得到和谐愉快的发展。
农村幼儿园应该关注农村生活及农村幼儿的生活,并从农村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幼儿受健康的、科学的、有趣的教育。
十年前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核心的观念,就是要以幼儿的生活为中心开展教育。在《纲要》中共有33处使用“生活”一词,出现的频率仅次于教育(76)、活动(60)、学习(35),居于第四位,是纲要中使用最多的五个关键词之一(还有一个是发展,出现29次)。在前面各位老师的讲座中,也时时处处体现着生活教育的理念。
(二)社会的、应济社会需要的、运用社会力量进行的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含义及启示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场所论。这一原理是与“生活即教育”密切联系的,既然生活就是教育,那么生活的场所就是教育的场所,整个社会都是我们生活的场所,所以整个社会就都是教育的场所。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并不是主张完全取消学校与社会的区别,使教育退回到原始社会去。对这一问题,陶行知有句名言:“不应济
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可见,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的目的一是要应济社会的需要,二是要运用社会的力量。也就是要运用社会的力量解决社会的问题。
这条原理启示我们:幼儿教育不能关门(园)办学,而要与社会打成一片,社会中的工厂、农村、部队、机关……,自然界的鸟兽鱼虫、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四季交替……都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工人、农民、干部、幼儿家长……都是可以依靠的教育力量。
目前,我国的许多幼儿园都是紧关大门的,据说这是出于安全的需要。陶行知并不反对保护儿童安全,相反,他把儿童的生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不应该从心理上与社会隔绝,用陶行知的话说就是要拆除我们与社会之间的“心墙”。
自然,农村幼儿园不能脱离开农村社会而独立存在,农村幼儿园必须运用农村社会的力量,解决农村幼儿生活、成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三)行动的、为了行动和在行动中进行的教育——“教学做合一”的含义及启示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从字面上来看,可以理解为,教法、学法、做法是合而为一的,教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做的过程。比如游泳,教师(教练)是边游泳,边示范,这既是一个做的过程,也是一个教的过程;学生是边游泳,边模仿,既是一个做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
在陶行知看来,人类所有的活动都包含有教学做三层意思。三者统一于一个方面,即“做”的方面。教与学都是以做为基础的。做是什么,做就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可以理解为行动,也可以理解为实践。但不能简单理解为动手,做既需要动手,也需要动脑。真正的做是在动手的同时去动脑,是手脑并用,手脑双挥。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人类活动的普遍规律,是基本的“事理”,也是基本的“学理”,这一原理具有普世价值。真正的教育必须是“教学做合一”的,也必然是“教学做合一”的。
这一原理的提出来源于陶行知对行知关系的科学认识。陶行知早
年曾信仰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学说,把自己的名字由陶文濬改为陶知行,后来陶行知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先知后行、知而后行的理论是不对的,是唯心主义的,正确的提法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所以他又把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了“行知”。在此后的实践中,陶行知又进一步认识到行动产生知识,知识又进一步指挥行动,在行动中又进一步产生知识,行——知——行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行知是合一的。所以,他第三次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行知行,并创造了一个字“”,陶行知说,就把这个字读作“干”吧。
有的老师在给大家做讲座时说幼儿学习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并说成人是“知易行难”,幼儿是“知难行亦难”,这种观点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是站不住脚的。
这一原理对幼儿教育的启示是:幼儿教育不能搞纯粹的知识灌输,不能“君子动口不动手”,而应该引导孩子在行动中探索外部世界,认识客观事物,促进身心发展。
在幼儿园的“做”是什么?幼儿的做我们可以称之为游戏,可以称之为学习,也可以称之为活动,还可以称之为工作。在《纲要》中,有60处提到“活动”,有35处提到学习,仅有3处提到游戏,虽然有14次提到工作,但指的是教师的工作,而不是幼儿的工作。这对幼儿活动特征的把握上我个人认为是有一点欠缺与不足的。
幼儿的活动能称之为工作吗?他们做的是什么工作呢?与陶行知同时代的,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在从事着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一工作叫做“创造人”的工作。蒙台梭利认为是儿童创造了成人,不是成人创造了儿童。“不经历童年,不经过儿童的创造,就不存在成人。”
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可以施行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仅是说我们可以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生活教育的原理、原则与方法,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不知道生活教育理论,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你必须是一名生活教育者。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学说,至今无人能超越,那是因为她是一名
真正的生活教育者。在她的著作《有吸收力的心理》一书中,专门有一章是论述“生活教育”的。我把这一章的开头一段内容给大家抄录如下:
“为了在本文开头即阐明自出生起开始的生活教育的真正含义,有必要进行详细的叙述。世界上有一个国家的领袖——他就是甘地——不久前宣布教育必须与生活共存,不仅如此,他还说教育的中心点必须是维护生活。世俗和宗教领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还是第一次。另一方面科学不仅已经宣布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自本世纪初以来一直在证实将教育延伸至整个生活是切实可行的,然而却没有一个公共教育部接受这一思想。我们当前的教育只重视方法、目标及社会目的,但人们仍然可以说它并未将生活本身考虑在内,在不同国家所有法定的教育方法中没有一个旨在帮助自出生开始的个体,并保护其发展。目前形成的教育是一种既与个体生活分离又与社会生活分离的教育。”
三、陶行知关于幼儿教育的具体主张(一)论幼儿教育的对象对幼儿教育的对象,陶行知未曾有过专门的论述,但从陶行知对幼儿教育意义的论述和陶行知幼儿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陶行知所指的幼儿教育是指六岁以前的教育。陶行知当时称之为幼稚教育。不能单纯理解为幼儿期(3-6岁)的教育。这样理解,才符合陶行知所倡导的“出世但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的终身教育思想。(二)关于幼儿教育的意义,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幼儿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础教育,教人要从小教起陶行知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他说:“凡人生所需要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可算事倍功半。至于不负责任的教师,那里顾得到这些。他们只一味的放任,偶然亲自看见学生做坏事,也不过给儿
童一个消极的处分。于是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蓬蓬勃勃的长,不到自害害人不止。”因此,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最基础的教育,教人要从小教起。
2、幼儿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不仅是人生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教育,而且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他说:“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国家要兴旺,社会要发展,都必须从幼年起开始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3、幼儿教育有利于妇女劳动力的解放陶行知认为,工厂和农村最需要幼儿园,如果工厂附近办起了幼儿园,可以使女工既不必心挂两头,又能使他们手边无拖累,则做工效率自然也要提高好多。至于农村,同样需要幼儿园,农家妇女在农忙时,小孩子跟前跟后,真是麻烦,假如有一个地方替他看孩子,他们真是感激不尽了。陶行知认为:中国以农立国,十有八九住在乡下,要使人民都受到教育,必须到民间去,到乡下去。“倘使农村有了幼稚园,就能给这些孩子一种相当的教育,并能给农民一种最切要的帮助。”总之,无论是工厂还是农村,工人、农民都需要幼儿园。有了幼儿园,孩子们既能接受教育,又能解放劳动力,有利于社会发展,人民富裕。(三)建设中国的、平民的、省钱的幼儿园——幼儿园的标准在旧中国,幼儿园同其他学校教育一样,先是照搬日本,后又仿效欧美,不仅严重脱离中国实际,而且还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阵地之一。陶行知对旧中国幼儿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的主张。陶行知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国内幼儿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这就是“取法外国,不适国情”。“他们弹的是外国的钢琴,唱的是外国歌,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吃的
是外国点心。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货的主顾。”二是花钱病。这就是“费用太大,不能普及”。国内幼儿园花钱太多,有时甚至超过小学的好几倍,原因是所用的东西都是外国货,费钱既多,自然不易推广。三是富贵病。幼儿园花钱多,家长就得多弄钱。学费高了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才能进得起,才可以享受幼儿教育,穷人家的孩子是进不去的。所以,幼儿园成了富贵人家的专用品,成了富贵人家显示特权的专门场所,平民是没有份的。
陶行知认为,我国是农业国,国民的85%是农民,住在乡下,要想推广幼儿教育,让农民孩子接受教育,就必须彻底革除三种流弊,幼儿园只有下乡,才能收到普及的效果。陶行知下定决心改革幼儿园的三种弊病,要把外国化的幼儿园变成中
国人自己的幼儿园,把花钱多的幼儿园变成省钱的幼儿园,把富贵人家的幼儿园变成平民的幼儿园,其具体措施是:
1、建设中国的幼儿园。陶行知针对当时幼儿园的外国化弊端指出,“我们在这里要力谋幼儿教育之适合国情,但不采取狭义的国家主义。”他说:“我们要充分利用眼前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陶冶儿童,必须以家园所出的为中心,至于外国的也不能一概地摒弃。对于那些合乎科学的,符合儿童发展规律性的,在中国当时社会条件下可行的、有用的东西都要加以吸收应用。我们要把英国的、法国的、德国的、日本的、意大利的、美利坚的……一切关于幼儿教育的经验都吸收进来,我们来截长补短冶成一炉,造成一个今日的中国式的幼儿园。”
2、建设省钱的幼儿园。陶行知始终坚持一定要用少的金钱办出好的教育的观点。他一再指出,最需要幼儿园的地方是乡村与女工区,女工区的幼儿园还可由工厂负担经费,而乡间是民穷财尽,费钱较少的小学尚且不易普及,何况费钱加倍的幼儿园呢?他认为只有用省钱的办法去谋根本的改革,幼儿园才有普及的希望。第一个办法是打破外国偶像,不迷信外国人。第二个办法是自己培养师资,首先是挑选本乡天资聪敏、善良厚道的妇女对其进行训练,之后由他们教导本乡
儿童。其次是实行“艺友制”。艺友就是从师做徒弟,从做上学,从做上教。“艺友制”采“徒弟制”的精华而去除其糟粕,由每所幼儿园有经验的教师每年训练两三位“徒弟”,这样,多办一年幼儿园,就多训练一年师资,有了教师就能开办幼儿园。第三个办法是发动本村小学及本村工匠仿制玩具。陶行知认为这三个办法同时实行,即可以实现办省钱的幼儿园的愿望。
3、建设平民的幼儿园。要建设平民的幼儿园,一是要省钱,二是要适合乡村儿童的生活习惯,三是要应济平民的需要。花钱既省,取费自廉,平民的儿童当能享受机会均等。教师取之乡间,与村儿童生活气味相投,自易亲近。能应济平民的需要,自有彻底平民化之可能。所以,倘使办理得当,乡村幼儿园可以先小学而普及。
(四)实施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陶行知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积极倡导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幼儿教育,不仅明确了方向问题,而且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特别是“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在幼儿教育与实践中同样体现,他提出并实践了以幼儿生活为中心,改革幼儿教育学制,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实施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1、培养健康的生活,实施健康的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把保障儿童健康看做是幼儿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他说:“儿童健康比什么都要紧”,希望大家把儿童健康当做幼儿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要求幼儿园教师应当做健康之神。为此,陶行知主张幼儿园教师必须受过严格的卫生训练,否则幼儿园恐怕要变成传染病中心。当然,陶行知倡导健康教育,并不是主张消极地防止疾病,而是主张积极地锻炼身体,增强儿童对于疾病的抵抗力。在他创办的幼儿园里,为使幼儿身体得到锻炼,教师除组织好室内活动外,还开展更多的户外活动,同时,教师还针对幼儿实际生活向他们进行日常卫生常识教育,如饮食卫生、睡眠卫生、活动卫生等教育,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地维护身体健康,长大以后成为有生活能力的国民。2、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培养他们从小热爱科学
陶行知非常重视儿童的科学教育,早在1925年就指出:“科学教育应从儿童时代下手”。他还说:“整个世界都是向科学猛进,我们中国必须受科学的洗礼,才能在科学世界中适于生存。但是要想创造科学的中国,必须培养科学人才幼苗,才能达到目的。”1932年,陶行知特意指出,幼儿园要重视科学训练,要求幼儿园开辟新途径,创造新材料,重新改造现有的故事、游戏、歌曲,公主、王子的童话时代已经过去了。他提倡小孩子“玩科学把戏”,他说:“我们提倡科学,就是提倡玩把戏,提倡玩科学把戏,科学的小孩是从玩科学的把戏中产生出来的。我们要小孩玩科学的把戏,先要自己将把戏玩给他看,任小孩子自由的去玩,不能加以禁止,不能说玩把戏的孩子是坏蛋。”1937年秋,他给二子晓光、三子陶刚写信说:“你们知道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去创造!等到中国的孩子都成了科学的孩子,那时候,我们的中国便自然而然的变成科学的中国了。”陶行知不仅重视儿童早期的科学教育,而且身体力行,亲自教儿童“玩科学把戏”,积极创办自然学园,提倡把科学下嫁给儿童。他亲自主编儿童科学丛书近百种,为儿童学科学、爱科学创造了条件。
3、重视幼儿的劳动教育,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劳动陶行知一贯主张教育必须与生产和生活相结合,尤其重视对幼儿从小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德教育。他主张每个幼儿园必须有一个小农场供幼儿从事劳动,让孩子们“种几颗黄豆”,“养几只老母鸡”,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不仅可以从小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德,而且对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接触和认识环境的能力有重要作用。192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家、设计教学创造者克伯屈(1871-1965)访华,来参观中国的教育,当时对中国的幼儿园有一句很尖刻的批评,他说:“现在中国的幼儿园还是25年前的幼儿园。”陶行知就问克伯屈:“中国的幼儿园还是25年前的幼儿园,当然不是今日的幼儿园,究竟什么叫做25年前的幼儿园,什么叫做今日的幼儿园呢?”克伯屈说:“25年前的幼儿园,就是一切都是机械
的,同是一律的天天在那里拍拍手,走走圆圈,一个教师在那里弹着琴。……总之,一切活动都是机械的,千篇一律,万篇一律,一成不变的。”陶行知说:“你只是看到中国幼儿园的一小部分,还有一大部分不是这样的,我可以带你去看看。”陶行知带他到晓庄幼稚园和燕子矶幼稚园的农场去看小朋友所种植的东西,克伯屈看后大加赞赏,说:“这些我在外国倒还没有看见过,这是很好的一种方法。”
(五)幼儿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1、以幼儿生活为中心,以家乡教材为中心陶行知非常重视幼儿园的教材建设问题。为了使幼儿教育同幼儿实际生活相联系,陶行知主张对过去幼儿园的课程和教材进行审查和重新编写。他在《审查编辑幼稚园课程及教材案》中提出,全国所有幼儿园的课程与教材多半是从外国来的,不太适合国情,“叫小孩子爬在地上做猫捉老鼠的游戏,是要有极干净的地板才好做的……用极精致的纸印刷极美丽的图来给小孩子认字,这是不适宜大多数的一般的幼稚园的”。因此,他要求以幼儿生活为中心,以家乡教材为中心,就地取材。乡村幼儿园更应适合乡村儿童的生活。他说:“我们不要搬洋货,也不要骛时髦,只求适合于乡村儿童的生活。”为了勉励小孩子“立大志、求大智、做大事”,陶行知经常亲自为幼儿编写教材,编写有《我是小孙文》、《我是小牛顿》、《我是小盘古》等儿歌。同时,为了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思想,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他为儿童编写了许多反帝爱国的诗歌,教育孩子们打倒帝国主义,联合起小拳头向敌人进攻。2、改革传统方法,依据年龄施教陶行知坚决反对脱离幼儿年龄特征,把他们视为“小大人”的传统的幼儿教育方法。他认为,幼儿园教师必须热爱幼教工作,要关心和爱护幼儿,懂得幼儿心理特征,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施教,决不可漠视小孩子的需要、兴趣、能力、性格和情感。“中国以前有一个很不好的观念,就是看不起小孩子。把小孩子看成小大人,以为大人能做的事小孩也能做。所以五六岁的小孩,就要他读《大学》、《中庸》。换句话说,就是小孩子没有地位。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
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陶行知还告诫人们:“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
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难免有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辅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我们必须沿这路线进行,才能使儿童脱离苦海进入乐园。”
3、重视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重视幼儿教育,不是创办几个幼儿园,把孩子往幼儿园一送就完事大吉了。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是家长与幼儿园共同的责任。家长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陶行知在倡导开办幼儿园的同时,对家庭教育也进行了研究。在家庭教育方面,他有三点意见值得重视。(1)母亲在幼儿教育中的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所以需要对母亲进行培训。陶行知指出:“要培养小学生,先须培养幼稚生,更须培养婴儿,即须培养婴儿的母亲,那才是根本的办法。不注重母教要想把小学办好,比如是水中捞月,如何可能?”(2)父母对于子女教育应该有一致的态度。“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中国家庭教育素主刚柔并济。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施方法之宽严不同,子女竟至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则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关于宽严问题,陶行知认为只能根据事体的大小来确定,哪些事应该严?哪些事应该宽?父母需要有一致的态度。该宽的父母都要宽,该严的父母都应严。不能是父亲一味地严,而母亲一味地宽。这样做是有害于儿童的成长的。(3)反对溺爱。陶行知倡导“爱满天下”,但这种“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教育,不是对孩子行为的限制,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碰,更不是溺爱。针对有些家长对孩子百般溺爱的教育方式,陶行知
指出:“爱的教育容易捧,容易哄。溺爱是有害的,把小孩拉住使他们不能向前跑。小孩所需要的不是爱而是了解。”
(六)六大解放——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在陶行知看来,教育的使命就是解放人,即“使人成为人”。儿童不是知识的容器,不是做题的机器,而是社会的主人,社会的创造者。幼儿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教育必须从小培养儿童创造的品质,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儿童的六大解放。1、解放儿童的头脑。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儿童自己去想。2、解放儿童的双手。人类自从直立行走以来,前脚变成了一双可以自由活动的手,进步便一日千里,超越一切动物。假使人类把手束缚起来,就不能执行头脑的命令,就不能有创造发明。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就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只有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自己去干,才会有创造发明。3、解放儿童的眼睛。要让儿童自己去观察,自己去看世界,不要给儿童戴上有色眼镜。4、解放儿童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但中国一般习惯是不许多说话。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5、解放儿童的空间。“我们要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6、解放儿童的时间。陶行知认为,一个茶杯要有空位方可盛水,批评当时的一般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不能创造,特别是对当时的考试制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
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是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推荐访问:试论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 幼儿教育 试论 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