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社会性19篇

时间:2022-11-08 18:10:10 来源:网友投稿

文学的社会性19篇文学的社会性  第三章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及价值  第一节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  民间文学的生活功能,是指作为一种生活文化现象的民间文学,在一个民族文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学的社会性19篇,供大家参考。

文学的社会性19篇

篇一:文学的社会性

  第三章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及价值

  第一节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

  民间文学的生活功能,是指作为一种生活文化现象的民间文学,在一个民族文化体系中所发挥的效用。我们知道,人类为了生存需要而创造文化,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互相联系的各种文化要素构成,其中每一要素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发挥这一定的功能。民间文学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具有多形态、多层次性。从我们的认识来看,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传授功能由于民间文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是没有掌握文字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伴

  随着他们的生活。从而,民间文学担负着一项主要的使命,那就是传承民众的知识和经验。

  原始社会时期的神话,大量的文本都是知识的汇集。它们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天地万物的由来和人间秩序的形成,尽管并非真正科学的知识,却是当时人们认识成果的结晶。如中国地理形势西北高东南低的现象,神话是这样解释的:

  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列子·汤问篇》】

  非常明显,神话叙述中国独特的地理形势,并与日月星辰西落和水向东流的自然现象结合在一起。这无疑成为当时民众传授知识的途径。

  神话这样,传说也是如此。民众获得大量历史事实或历史人物的知识,并不是依靠传统的典籍,而多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故事和传说。尽管这些故事传说与历史真实会有一定距离,但是民众是将其作为历史知识加以认同的。

  至于谚语之类所包含的知识以及民众通过谚语的运用传授气象、劳动、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就更直接明了了。

  二、道德塑造功能“传统对于社会有无上的价值,所以再也没有比社会分子遵守传统更为重

  要的了。必须严格遵守前代遗留的民俗与知识,才能维持秩序与文明。”【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第23页】道德规范就是传统中极为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民众历来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和自我道德约束,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大量属于风俗习惯中的村规民约、礼俗禁忌之外,人人们还通过舆论以及家庭教育规范各自的行为,成为人民自觉遵守的传统。而民间文学则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寓教于乐,成为塑造民众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所以恩格斯说:“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恩格斯:《德国民间故事书》,《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四卷,第401页】

  三、礼俗伴生功能礼是俗的制度化,俗是礼的原生态。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俗大量的被礼制

  化;而同时,礼制也大量地习俗化。上下层文化之间的这种互动,使中国的民间文化呈现出礼俗共生、礼俗混生、礼俗叠用的现象。其中,民间文学在礼俗过程中有重要的伴生功能,由此民间文学的功能从一般文学层面进入到社会生活层面。

  民间文学的礼俗伴生功能表现得非常普遍,它往往融入礼俗之中,成为礼俗的内容之一,故称之为伴生功能。在人生礼仪过程中,如满月酒、成人礼、婚礼、葬礼等,都伴有相应的民间文学活动;在一些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祭祀习俗中,也常伴有民间文学的内容。

  四、娱乐休闲功能民间文学的休闲娱乐功能主要有自娱和他娱两种形式。自娱是通过讲述故

  事、笑话或者唱山歌等方式来达到消除疲劳、精神紧张和情感满足的目的;他娱则是通过听他人讲故事、唱山歌或观看民间小戏曲艺等来达到上述目的。这种群众自己的娱乐方式起对调节民众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恩格斯就曾指出:“当他辛苦地做完一天的工作,晚上回来疲惫不堪的时候,娱乐他,恢复他的精神,使他忘掉沉重的劳动,把他那贫瘠的砂砾的田地变为芬芳的花园。【恩格斯:《德国民间故事书》,《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四卷,第401页】”

  唱儿歌、夏夜讲故事、元霄节猜灯谜、歌节对歌等都是民间文学娱乐休闲功能的具体表现方式。

  第二节民间文学的多重价值

  一、民间文学的实用价值民间文学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而是综合了多种功能的文化存在,在现实生

  活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实用价值。这种实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协调劳动,振奋情绪劳动,尤其是需要群体配合的集体劳动,必须协调一致方能齐心协力完成任

  务。因此,用特殊的号子或简单的音节节拍来协调指挥劳动的现象,在原始社会时期已经存在。《淮南子·道应训》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就是鲁迅所说的不识字的“杭育杭育派”作家。现代社会中还存在各种打夯歌、拉纤歌、船工号子、织布歌、打铁歌、樵歌、田歌、渔歌和牧歌等,都具有协调劳动节奏、振奋情绪的作用。

  2、总结经验,传播知识传统的农业生产基本上依赖自然环境,对自然环境把握的经验和生产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对于生产的进行和获得丰收有着直接的关联。而民众在对自然物候观察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环境把握的经验,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生产经验,多是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来总结和传播,简洁明了,易懂易记。这方面的内容,在神话、传说、故事中都存在,尤其以谚语最为直观和集中。三耕四耙九锄田,一季收成抵一年。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荞麦。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雷公先唱歌,有雨下不多。缸穿裙,山戴帽,蚂蚁搬家蛇过道。种田不好害一春,教子不好误一生。另外,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经验知识等,都在民间文学作品里面有所体现。举例略。3、讽刺不良,匡扶政治社会不良行为和不良政治常常是民间文学的讽刺对象,这在故事,尤其是笑话以及讽刺歌谣中表现得最明显。比如反映现代都市社会中得种种问题的《内地都市十八怪》:

  影院只放录像带;夜半歌声传天外;摊开麻将把客待;铁门铁窗铁阳台;猪肉牛肉加水卖;珍稀成为下酒菜;大款争把猫狗爱;染起头发充老外;污言秽语随口带;杂物废物胡乱甩;下水道口缺少盖;小摊小点占道摆;算命先生站成排;好人偏去充乞丐;精神病人好自在;旅店拉客死活拽;锻炼只有老太太;高级轿车处处在。——《参考消息》1995年1月7号,第8版再如讽刺官僚吃喝: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锻炼了胃,喝得性功能大减退,老婆跟了别人睡!丈母娘一气告到纪律检查委员会,答复说:该喝的不喝也不对,我们也是天天醉!告到市长办公室,答复说:预算外有这笔经费。告到人大常委会,答复说:这项决议通过在22次常委会。告到政协委员会,答复说:此事不在政治协商范围内。最后告到党委会,答复说:只要方向路线对,醉与不醉无所谓。【霍达《未穿的红嫁衣》,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76页】政治家可以通过讽刺歌谣发现问题,改变政策,重塑形象。从而讽刺就起到了匡扶政治的作用。

  二、民间文学的科学价值民间文学因其自身的丰富、复杂存在,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提供了丰富

  多彩的研究素材,具有独特的科学价值。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历史研究价值民间文学是不识字的大众的文学,是民众表达幻想、爱憎、理想、生活和历

  史的最主重要的方式。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成为过去生活和历史的见证。比如神话,在许多人看来荒诞不经,但是在考古学、气象学、民族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现代科学研究进展的支持,黄帝神话、大禹治水神话等其实并非虚构,而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史前存在。【有关内容见陆思贤《神话考古》,文物出版社,1995年12月】

  至于说到传说,它所具有的史料价值和历史真实性叙述的价值,往往是许多历史典籍未能做到的。尤其是文字民族历史传说的史料价值、民族由来的历史真实性叙述、农民起义的历史真实性叙述,则常常是典籍忽略或根本不记的。郭沫若曾说过:“民间文艺给历史家提供了最正确的社会史料。过去的读书人只读一部二十四史,只读一些官家或准官家的史料。但我们知道民间文艺才是研究历史的最真实、最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因此,要站在研究社会发展史、研究历史的立场来加以好好利用。”【郭沫若:《我们研究民间文学的目的》,《民间文艺集刊》第一册(1950年)】

  2、文化学价值民间文学中有大量的作品是关于风俗习惯等民间文化事象的,这就为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材料。这方面的价值可以归纳为一下几个方面:第一,神话、传说或故事隐含着某段文化史方面的信息。如伏羲女娲兄妹婚神话以及高山族、黎族等关于文身由来的传说故事,都隐含着上古时期可能存在过血缘婚的事实;神话或传说中大量的葫芦形象,透露出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于多籽植物的生殖崇拜;哭嫁歌的存在,表明它与历史上的抢婚存在内在联系等等。人们通过这些民间文学内容的叙述,寻找文化史的遗迹,甚至可以重建原始文化形态。第二、大量民间文学内容本身就是习俗的一部分,与习俗本身不可分离。如婚丧中的大量歌谣本身就是婚丧礼仪的组成部分,情歌本身就是歌咏文化习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第三,大量解释风俗习惯由来的传说故事,为民俗学、文化学的溯源研究提供了一种参照和版本。这类传说故事非常丰富,目前比较集中的有《中国民间风俗传说》《中国民俗传说故事》等专集。如《给死人烧纸的传说》《泼水节的来历》等。

  3、自然科学价值民间文学作品中关于自然的变化及其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的作品,往往为科学研究提供材料。像人类洪水神话为自然气象和水文历史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材料;女娲抟土造人与原始陶器制作、中国西北高东南地等,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借鉴。至于农谚之类在气象学上的研究价值,更是人所共知的。农民们就是根据农谚来安排一年四季的生产和生活的。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星星稠,晒死牛;星星稀,淋死鸡。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这些谚语具有区域存在的科学性。

  三、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民间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艺术,自然就具有自身的艺术价值。而由于民间

  文学与作家文学有着鲜明的区别,因此在艺术价值体现上,也有着自身的特性。1、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从而更接近于民众的生活,是一种直

  面生活的艺术。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文艺研究的领域,增强了它的实践意义。

  2、灵活简便的艺术形式。虽然民间文学中也有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但大量的文本形态是非常短小和灵活的,民众易于掌握和记忆。如《书符驱蚊》这样讲述:“一道士自言能书符驱蚊。市人信之,送钱请符。蚊为害如旧,因往诘之。道士问符贴在何处。答贴壁上。道士曰:‘可道不灵!必须贴在蚊背上方有效验。’”简短又活灵活现地画出了道士骗人的嘴脸。

  3、灵动形象而又鲜活的语言。民间文学的表达工具——口头语言,形象、生动、鲜活。冯梦龙说:“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冯梦龙:《山歌·叙山歌》】看一首《泥人》:

  泥人儿,好一似咱两个。捻一个你,塑一个我。看两下里如何?将他来揉合了重新做。重捻一个你,重塑一个我。我身上有了你,你身上有了我。【冯梦龙:《挂枝儿》卷二“欢部”】这种灵动形象而又鲜活的语言,在民间文学的各种体裁中,尤其是俗语之中,表现非常突出:“外甥照灯笼——照舅(旧)”、“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等。普希金曾深有感触地对青年说:“……多听听民间的口语吧,青年作家们,在其中你们会学到许多在我们的杂志里决找不到的东西。”【刘锡诚编:《俄国作家论民间文学》,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3页】4、塑造了众多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民间文学长期广泛流传和不断接受民众的检验,从而淘洗出大量家喻户晓、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人物形象。高尔基就说过:“最深刻、最鲜明、在艺术上十分完美的英雄典型乃是民谣、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所创作的……”【高尔基:《论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37页】典型例子讲课补充。

  

  

篇二:文学的社会性

  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一片叶子落下来

  《一片叶子落下来》是美国的演说家和作家利奥••巴斯卡利亚留下的唯一一部绘本作品。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童话,作者以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讲述了生与死之间的微妙平衡。下面我就以这个作品为例来谈谈文学的审美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将分别从形象和理性以及情感和认识两个角度来探讨。从方式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包含有某种理性。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文学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蕴含某种理性,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首先科学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是以理论的形式掌握世界;而文学则通过形象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即文学的特殊存在方式是形象。这里的形象是指审美形象,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换言之就是指表达文学作品的特殊内容所采取的一种诉诸感觉的、感性的形式。在《一片叶子落下来》这个作品中,作者在阐述生命的意义以及在探讨生与死之间的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并不是枯燥的说教抑或各类数据的证明,而是通过一片名为弗雷迪的叶子来讲述了他和他的同伴们所经历的四季的变化,其中还包括一片比较年长的叶子丹尼尔对生命中各类现象的解释,从而告诉千千万万的读者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食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而死亡也并非代表了一切的毁灭,恰恰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所借助的形象便是这片名为弗雷迪的小叶子和那片名为丹尼尔的大叶子,以拟人的口吻将作品的主旨娓娓道来,这正是文学通过形象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体现。其次,由于以形象形态存在,文学必然地表现为直觉方式,因为直觉往往只在直觉的瞬间才真正活现出来。简单的说,直觉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不依赖概念而获得的瞬间领悟,特指审美直觉。它是感性的而不是的推理的,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弗雷迪对生命的理解是由丹尼尔一个个慢慢地解释给他听的,是弗雷迪通过感性的思维直接体验到的。在丹尼尔的讲述中,弗雷迪知道了什么叫做霜降,知道了为什么他们好多的叶子在同一棵树上颜色却各不相同,知道了秋天来了他们就要死了,也知道了为什么他们明明最后都要死却还要来这里„„这些都是靠直觉领悟的。当然,我们读者在读到诸如“面对不知

  道的东西,你会害怕,这很自然。”丹尼尔安慰着他,“但是,春天变夏天的时候,你并不害怕。夏天变秋天的时候,你也不害怕。这些都是自然的变化。为什么要怕死亡的季节呢?”或者是“是为了太阳和月亮,是为了大家一起的快乐时光,是为了树荫、老人和小孩子,是为了秋天的色彩,是为了四季,这些还不够吗?”等等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亦会有瞬间的领悟,这又是文学审美形象的直觉的体现了。当然,文学不可能完全不依赖理性,从意识形态角度看,文学仍然必须依赖理性。形象被置入文学、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这本身就常常依赖另一种力量——这就是理性的力量。艺术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地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具有理性意蕴。形象依赖于理性的力量,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表现为文学直接的是形象的,在深层具有某种理性。理性是有概念和推理等所构成的思维过程,与形象方式相对,理性使艺术形象服务于特定时代的人类关系。生离死别,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连成熟的大人们也未必可以承受的沉重。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却用了一种形象的笔触,对这一极赋理性挑战性的问题作了完美的回答,这是献给所有曾经经历生离死别的孩子,与不知该如何解释生死的大人的。我相信作者在创作这个作品时,身边的人一定正在经历生死或者沉陷在这种类似生与死的泥沼之中。这恰恰是一个文学作品理性光芒的体现。从态度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富于情感性,但也带有某种认识性。文学通过审美形象表现作者的主观评价态度,同时也表达其客观理智认识。在文学中,审美情感是直接的,理智认识则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这里的情感是指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首先它往往是一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在这部作品中,弗雷迪不仅仅只是一片叶子,他所思考的问题以及得出的结论所代表的恰恰是芸芸众生普遍的想法。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又许许多多的问题不理解,他便会去向前辈请教,他会害怕死亡,会质疑生命的意义,而在生命终结时又会感到前所未有的释然以及骄傲等等,弗雷迪的一生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其次审美情感不只是单纯的情感而是情感的形式或形式的情感。在弗雷迪和丹尼尔的对话中,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仅只限于对话这一形式,而在于对生与死一步步地参悟以及淡然。最后,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审美情感作为审美评价,又总是与审美无功力、审美形象相互渗透着,并通过它们而显现。作者对生命意义以及生死所持有的态度是通过弗雷迪和丹尼尔的对话向读者展示的,读者也是从对形象的直觉中体味出来的。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文学同时也是认识的。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包含认识因素,认识在这里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文学不仅表达主管情感评价,而且也表达客观理智认识。只是这种认识往往并不是直接呈现于审美形象世界中,但无可否认,它总是可以被总结出来,尽管也许难以归纳穷尽。例如在《一片叶子洛下来》的形象世界中,作者抽象出来的认识便是: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食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而死亡也并非代表了一切的毁灭,恰恰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总之,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力、形象、情感中隐含着功力、理性和认识。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这实际上告诉我们,文学的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地缠绕在一起。由此看,文学具有审美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在这种双重属性中,审美属性总是直接的和突出的,而社会属性则是间接的和隐蔽的。在文学中,这种双重属性总是存在于其特有的具体语言组织所形成的话语蕴藉之中,并通过话语蕴藉显现出来。

  

  

篇三:文学的社会性

  还看新中国五十多年来的当代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这个经历了长时间封建制度统治的国度里当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时候被炮火所轰碎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时文学作为始终不屈不挠地反映社会的变化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在新时代里却被一条无形的枷锁所桎梏这就是政治

  浅议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专业:现代教育技术姓名:白泷日期:2012年9月28

  1

  浅议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摘要】:如果把由人与人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比作地球,文化就像覆盖

  在地球表面的大气,了无踪迹但又不可或缺,文学则犹如空气中的臭氧分子,是构成文化的成份之一,它的存在与否虽不会对社会构成直接威胁,但长远看来,缺少了文学的社会也许不会像今天一样的精彩。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研究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时,文化的重要地位不能被忽视。在文化的大背景下,文学与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调整了彼此之间的位置与距离,并在各个领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关键词】:文学社会关系一、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综观历史和当今社会,文学很难和政治划清楚,政治是上层建筑,他/她很自然地要影响到文学,而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又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毛爷爷教导我们说:文学为政治服务,想周作人等也提倡为文学而文学。还看新中国五十多年来的当代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这个经历了长时间封建制度统治的国度里,当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时候被炮火所轰碎,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时,文学,作为始终不屈不挠地反映社会的变化

  2

  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在新时代里,却被一条无形的枷锁所桎梏,这就是政治。

  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通过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这也从另一个侧面通过文学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和当时政治的状况。宋代散文家苏洵有一篇著名的史论文章—《六国论》,它精辟地论述了战国后期的齐、楚、燕、韩、赵、魏这六国灭亡的原因,借古讽今,目的是告诫北宋王朝需吸取历史教训,改变对契丹,西夏的妥协投降政策,以免重蹈历史的故辙。苏洵忧患意识和远见卓识让他看出了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弊在秦赂”,这都反映出文学与政治之间的息息相关,紧密联系。

  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恐怕是没几个人不知道了吧,他的祝福通过写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深刻揭露了封建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拜读过他的许多作品,都让我们深深知道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作品要表达的目的是什么。《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

  3

  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醒目的色彩,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社会根源。这也充分彰显了文学无不影响着政治。

  再者,我们不妨借鉴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来谈谈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解除婚约,让爱情得到永恒,可是,这可能吗?如果把政治和文学比作男人和女人,那么男人和女人最终的结果就是结婚成家,当然这只是正对大多数的,中国古代是夫权社会,女人是男人的附庸,很多那女结合到一起就是为了娶妻生子,婚前素不相识,自然没有爱情,更谈不上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了。而当今的社会妇女解放了,很多家庭女人成了主宰。而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也的确因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而有了不同的解释和看待了。

  综上所诉,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发展进程,不同的作家作品的思想观念而不断变化体现出来。二、文学与经济的关系

  4

  跟随确认自古以来,“文以载道”的思想深入我国文人的骨髓,文学与经济并不像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那样紧密,几乎没有太大的关系。古代的文人在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下,一生以仕途为荣。加以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文人更是以用文学赚钱为耻。专业作家在过去是很少见的。文人与经济的联系最多不过像一些穷困书生“代写书信”赚些盘缠那么简单而已。

  同时,一直在人们的思想中,文人们都应该像出家人一样“四大皆空”,像神仙一样“不食人家烟火”。也正是因此,从而使文学本身所具有的功利性一直都被埋藏,导致文人们的现实生活似乎都不是那么乐观,还有的极其穷困潦倒,甚至到了有了上顿愁下顿的地步。这个,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甫”恐怕是个挺好的例子的。当然,文人们此等高风亮节的人格,的确值得世人千代尊敬.万代景仰。然而把“文学”与“经济”看成是两个隔离区,则大可不必。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受特殊的历史环境的影响,在50到7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与商品的关系,延续着“根据地”和“延安文学”的“传统”。在当时,文学被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与金钱、商品无关的“精神产品”。左翼文学界的文学观念和文学体制,都在划出文学与“商品”之间的严格界限。“文革”中,文学的这种“纯洁”性似乎

  5

  达到未曾有过的境界。稿酬已被作为“资产阶级法权”的表现而取消,对文学的任何“消费”、“娱乐”成份的理解和阅读动机,都受到了批判。

  进入80年代以后,在“改革”和“现代化”的趋势下,文学渐渐的脱离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第一性的原则。80年代中后期以后的文学格局。不仅是政治上的选择,而且面临“市场”的越来越强大的选择力量,报刊和出版业的发展迅速,普通日报和各种专业报纸,都辟专栏刊发文学方面(创作、评论)稿件。文学刊物以及与文学有关的刊物的数量比起五六十年代来,有极大增加。这对于作家的生存处境和写作道路的重新确立,构成了新的压力。

  从此,文学开始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新世纪以来,政治文化、哲学文化、宗教文化与文学的关系成为文学研究备受关注的切入点,而经济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时代,人们愈来愈发现,经济生活如同普洒在香闺的月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般地对文学创作形成强力渗透。从经济生活的视角研究文学无疑当为一条切实而有效的学术新途径,是中国文学研究的新生长点。

  6

  文学是一部历史,但历史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他们本身所含的一切内容与因至少就是包括着本身所含的一切。就像一个物体本身有着价值,但他可以创造另一种价值。就像一只母鸡一样,它本身就有价值。但它同样可以创造另一种价值——鸡蛋。有时它可以创造高于本身一种价值。文学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价值,但这个经济也需要经济基础来依托。文学的发明人,也要经济基础的支持。才能有条件去发明创作。所以文学的创造与经济基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有经济才能支持文学作品的发展.经济是文学的一个作标轴,而文学就是作标上的抛物线.他们不能彼此孤立。

  而文学作品的内容,也可以为作者的本身创造一种不可估量的价值.这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如金庸先生和他写的《金庸小说全集》不但给他创造了财富和名誉,而且带给他的是不可限量的另一种财富。据金庸后来披露在1992年他的小说为他创造12个亿的收入,而且他的名声鹊噪。响誉全世界他的名声相当于现在的《哈利.波特》的作者凯瑟琳.而且,他的作品成为经久不衰的名著.为后人所推崇.他本身已成为了武侠迷心中的乔峰.郭靖。而且,金庸小说推动了整个香港文学的一个顶峰。同时带动了一些著名的人物,如:古龙.卧龙生等大批的优秀的作家.可以说,金庸先生的成功带来的是,整个香港文学的成功.可是说是文学成就了金

  7

  庸,也可以说金庸成就了香港的文学.而,金庸的文学却让他成为一个与金钱与权利与一身的"富豪。

  所以说,文学与经济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就如同裙衣相连的关系经济是文学的基础,文学是经济的“抓手”,从哲学的角度辩证分析,文学与经济的关系,就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打个比方吧,经济是水,文学就是鱼儿。文学与经济的关系,就是鱼和水的关系。水多了,要养一点鱼。水里有鱼儿,才能够有水平。文学与经济,鱼儿和水,都是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三、文学与艺术的关系

  1、概念上的从属关系:从专业定义上讲,文学可以说是一种语言艺术,而艺术既包括语言艺术,又包括行为艺术甚至声乐艺术,所以在这一层面来讲文学严格从属于艺术。

  2、反应的对象有所差异:文学反映的是社会生活、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形势比较单一,目的较为明确。例如中国的文学,要么反映现实社会的黑暗或是真善美,要么是宣传爱国主义或世界和平。艺术反映的是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

  8

  态,也就是说,艺术反映出来的大多是社会的共性,个人主义色彩不会那么浓郁。

  3、文学是艺术发展的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就是语言文化的艺术,扮演着艺术生活的主角,艺术的产生往往就需要坚实的文学做基础,就比如一部好的戏剧文化,一部好的电影作品,就需要有一本好的剧本,一部好的著作,甚至好的表演艺术家等等。换个角度说,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太多太多的艺术,只不过我们每天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去演绎而已。艺术的表现形式不仅仅包括文字和语言,它还包括各种可以表达个性的形式。例如在墙上信手涂鸦,在树根上雕刻绘画(即使比不上冰雕的大气与正式),在舞台上的灵身一跃这些确实是不用借助语言和文字的艺术表现形式,然而如是加上文学因素,将会是另一番效果,例如我国国粹京剧甚至在在世界上有悠久的影响史的小说,诗歌,话剧,往往就是这种文学艺术更容易让人们接受。而不被人们所理解的艺术就是去了其本质的意义,所以说文学让艺术更富有意义。通俗点讲,若艺术是一棵大树,则文学则是其上面的一道树枝。当然这个比喻并不是很完美,因为文学对艺术的贡献远远大于树枝对树的贡献。许多文人作家常常兼善多多种艺术,在创作中以一门艺术为主兼顾其他艺术,或同

  9

  时进行多种创作,这样有助用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把不同艺术的创作规律或创作理念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艺术的传承需要借助文字的记载,即文学是艺术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以上分析可知:文学在专业上从属于艺术,然而对艺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文学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不管是文学还是艺术,在人类文明是在均创造了很多奇迹,它们的对文明的贡献是无价的,也是人类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学和艺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文学不仅在政治,经济,艺术方面与社会有着联系,在其它方面也存在着联系,总之,文学作为人的精神的产物,永远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但是更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条件,它本身也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走向自律化和形式的现代主义文学,它也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产物。文学和社会各个领域,存在着一种割不断的牢固联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不断调整文化与社会各个领域的位置与距离,让它们和谐发展,产生共振。

  10

  11

  

  

篇四:文学的社会性

  如何理解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学习—————好资料

  如何理解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材料来构筑艺术形象的,并以渗透着情感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简单地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具有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概括性、模糊性。因此,它更易于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意识性、社会性、和独特性。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从社会生活到文学作品,须经过作家心灵的中介加工。在这个问题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归结为“再现说”、“表现说”和“能动反映论”。文学作为人的精神创造产品,带有目的和意义,具备着某种价值。其最为直接和独特的作用是它的美悦作用。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得到情绪上、感觉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其次是认识作用。可以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和理解生活的能力。最后是教育作用。文学作品能影响人的心灵和行为,帮助人提高思想境界,净化灵魂,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力量。《辞海》是这样定义文学的:“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所以又称为“语言艺术”,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

  文学的这种性质就决定了文学既有“纯艺术的”,又不可避免地反映时代背景、社会生活乃至对历史的总结、评判以及对其发展方向的主观愿望。如外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红与黑》、《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莎士比亚戏剧、中国的《诗经》、曹操的诗歌、《水浒》、《三国演义》等。即使是《红楼梦》,能简单的说它就是一部爱情的悲剧小说吗?鲁迅说,翻开中国的封建史,看到的就是“吃人”两字。看《红楼梦》就能感到这个社会就是扼杀人性,因而不可避免的产生要推翻这个社会的冲动。事实上,《红楼梦》从它一问世就被看作有伤风化和“反书”而遭禁,并不是后人把“革命”强加在它头上。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把握其特征是什么?

  文学源于生活,又反过来作用于生活。因为文学艺术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的产物,是人们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情感渗透在文艺作品的审美意象之中。因此,文学对社会的反作用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审美作用,它帮助人们认识美,热爱美,追求美。文学的审美作用包括文学的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愉悦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文学的认识作用,是指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获得社会历史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文学通过具体、生动的审美意象来再现一定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风尚,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使得我们可以认识历史,认识生活。如,读鲁迅《呐喊》和《傍徨》中的一系列短篇小说,可以对辛亥革命前后我国社会现状有一种形象的把握,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压迫

  精品资料

  学习—————好资料

  和愚弄,普通百姓的愚昧,落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严重脱离群众……文学的这种认识作用是深蕴于文学作品审美意象之中,审美意象展示的生活越宽广,越丰富,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就越大。

  (2)审美教育作用: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是指对读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影响,陶冶情操,升华灵魂方面的作用。文学作品中寄寓着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能给人以强烈的启迪,感染和教育。如小说《红岩》中塑造刻画的许云峰、江姐、成然等可歌可泣的党的先烈形象,完全是一部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材,激励和感染召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去不断地奋斗,不断地前进。这种教育作用是包含在审美意象之中的,是任何说教、图解的办法所不能达到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取决于作品意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倾向。作家对生活越投入,认识越深刻,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作用就越大。

  (3)审美愉悦作用:文学的愉悦作用主要指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调剂精神,充实生活,得到休息和娱乐方面的作用。因为文学意象的具体性,独创性与丰富性,文学作品就的确充满审美的娱乐性功能。如: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在感受其小说中的正义与邪恶、美与丑的较量同时,我们也在其丰富曲折的情节故事中得到审美的快感,求得心灵的慰藉。

  总之,文学的认识、教育、愉悦作用是文学审美作用的三个具体方面,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文学作品只有有了审美作用,才能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愉悦作用。但在具体的某一部作品中,这几方面的作用又可能是有侧重点的,比如:一部长篇小说,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往往较大。而某一首小小的山水诗,其愉悦作用往往大于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二、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怎样理解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社会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这只是【马克思】关于文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中的一个十分单纯的定位。实际上,就【马克思】的全部观点而言,社会的完整结构要比这复杂得多,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也并不是这么平面。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上,一方面文学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另一方面文学又是能够同时面对由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所构成的整个社会。文学与整个社会之间,不仅是一种静态的关系,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们的动态结构。文学与社会这种动态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是文学究竟从哪里来?也就是文学的源泉是什么的问题。对此,历史上曾出现了三种主要的说法:再现说、表现说和能动反映说。再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模仿和再现。在西方,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存在的模仿说,就是一种典型的再现说文艺观。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的思想家们认为文艺是模仿自然的,如【赫拉克利特】就提出过艺术是模仿自然的,是以自然的面貌出现的观点。从【苏格拉底】开始,文艺观念出现了人文主义转向,突出了社会人生这一文艺模仿的对象。亚里斯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并对模仿说做出了较为深入的论述。19世纪西方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一方面是对古希腊模仿说观念的一种延续,另一方面又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理论到实践两个方面完善了再现说的文学观。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相信生活是最美的,所以他认为文艺只要是原原本本地复现了生活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再现说在西方是一种源远流长并具有相对

  

篇五:文学的社会性

  文学家的创作是一种意识活动作家所描述得社会活动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中往往具有很多属性这些属性形成了一个功属性系统作家在面对客观事物的功能属性摘取现实中的审美因素不但不排除非审美因素相反总是把非审美因素中的认识因素道德因素政治因素甚至自然因素交融到审美因素中去以其独特的方式凝聚政治道德认识各种因素从而使作品具有多种社会功能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浅议文学的社会功能及实现

  作者:向巴多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5期

  摘要:文学作品一般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读者可通过文学作品看到社会生活内容,了解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自然风光、丰富人们的阅历,从而达到启迪人们的智慧,提高观察和认识社会人生的能力,这就是文学的社会功能。一般认为文学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三大功能,这三大功能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可以通过文学的创作主体、读者以及出版社的积极参与得以实现。

  关键词:文学作品;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5-0227-02

  文学的社会公能以及价值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历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大众消费时代,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是文学存在是否重要甚至必要的重要依据。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充足的理由,都有其安身立命的基点和必须恪守的准则,这是一个事物的根。文学也不例外也有其自己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文学的社会功能是通过文学的特性表现出来,是文学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一、文学的社会功能

  1.文学作品的认识功能。

  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指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对生活的真实反映,能让读者从中了解一定时代、民族的社会生活状况,获得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社会习俗等方面知识,开阔读者视野,促使读者正确、深刻地了解社会人生。优秀的作品一般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讲然就可通过文学作品看到社会生活内容,了解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自然风光、丰富人们的阅历,从而达到启迪人们的智慧,提高观察和认识社会人生的能力,所以被高尔基誉为“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诸如郦道元的《水经注》全书叙述了祖国南北1252条水道的源流经历以及沿岸的城邑建筑、人物故事、历史古迹、神话传说和风土人情,描绘祖国山川壮丽秀美的景色,同时记述各地的名胜古迹、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在面前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大自然景象。因此有学者认为《水经注》,不但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一部山水游记的先导。如《河水篇》写吕梁山“……其山岩层蚰衍,润曲崖深,巨石崇竦,壁立干仞。河流激荡,涛涌波襄,雷游电泄,震天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地。”作者只摄取身临其境时耳闻目睹的一个镜头,以聊聊数语加以描状,就把吕梁山峥嵘磅礴的气势呈现于眼前。列宁把托尔斯泰作品称作“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毛泽东把《红楼梦》称为是“封建社会的没落史”,从这些评论中可知,文学的认识功能其实也就是文学真实性的价值实现。

  2.文学的教育功能。

  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指作家在作品中通过对生活本质的挖掘和自己思想、情感倾向的流露,能对读者的政治倾向、价值观念、道德情操、人生理想等精神品格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文学的描写他并非完全是客观的,仍带有作者的一些主观色彩,形成主客观相结合的审美趣味和理想。审美的趣味显示着作者对生活现象的好恶,对他描写事物的褒贬态度,从而形成一种审美的情趣。这种审美评价往往为读者在艺术享受中不知不觉地所接受,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陶冶着他们的心灵,这就是“寓教于乐”。“寓教于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审美感情活动,也可以说是艺术的感情教育。汉朝《毛诗序》中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里说的是《诗经》的教育作用。萧统评陶渊明的作品功能时说:“有能观陶渊明之文者,驰竟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抑乃爵禄可辞,不必傍游泰华,远求柱史。此亦有助于风教也。”在文学教育功能上,一般分为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情感教育。政治教育指文学要为现实政治服务。如《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的诗歌,表现出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充满忧患意识和干预政治的热情。在道德教育方面,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显示出这些道德思想的巨大威力。

  3.文学的审美功能。

  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审美功能。我国知名美学家敏泽教授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根本特征和价值根源在于审美。审美价值是艺术的其它社会价值的安身立命之所。”…文学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都是以审美功能为前提的,它们不可能采取独立的方式存在,而只能寓于文学的审美功能之中。这种审美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品通过对对象的艺术的描写,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感情、深逡的思想,从而绘入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快感。马克思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文艺作品除了表达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显示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之外,它还要确立一定的审美理想,即以审美情感为核心而使审美要求达到系统化、体系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于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这就是文学的审美功能。文学的审美功能主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学审美价值的主要载体。如在《葫芦信》中,勐遮王子召罕拉把景真公主南幕罕比作“一颗灿烂的宝石”,这句话看似没有什么新意,但紧接下来的唱词就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非常形象生动:“但愿我是一个银匠,把宝石镶在我的心上,世间所有的金银珠宝啊。再也不会在我眼前放光。”几句朴实的话,就把一个年轻人对一个美丽姑娘的爱慕之情形象地表达出来。在《线秀》里,线秀向线玲求爱时唱道:“亮晶晶的宝石啊,开口回答吧,不讲满一箩箩,也要讲豌豆粒那么大,我就好把它包好带回家。”这是一个憨厚的小伙子对心爱姑娘的诚挚追求,短短几句话就把小伙子焦急、迫切的心情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二、文学社会功能的实现

  文学作品独立的虚构的再造的世界,它同客观世界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不是一个静态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分阶段逐步实现的过程,同读者的接受和认可有着不同的联系。所以文学的功能在从创作——作品——鉴赏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实现的。作家在文学的创作过程中对文学的功能价值做了相关的规定,是作品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有了可能,在读者的积极参与下,文学批评的介入最后使得文学的作品得以实现。

  1.文学创作的主体是作家,没有作家就没有创作。

  作家的人生经验、心理特征和创作个性等主观因素,对文学创作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作家置身于其中历史环境和文化语境,以及业已存在的文学传统和各种惯例,则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制约和规范着他的创作活动。文学家的创作是一种意识活动,作家所描述得社会活动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中,往往具有很多属性,这些属性形成了一个功属性系统,-作家在面对客观事物的功能属性,摘取现实中的审美因素,不但不排除非审美因素,相反,总是把非审美因素中的认识因素、道德因素、政治因素,甚至自然因素交融到审美因素中去,以其独特的方式凝聚政治、道德、认识各种因素,从而使作品具有多种社会功能。

  2.读者的积极参以及出版商的介入使得文学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

  文学作品创作完成以后,只有经过初版变成作品,送到读者手中,文学的作品才有可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出版社和出版商是文学作品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中介形式。读者是在文学作品社会功能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不论从哪方面讲,文学作品社会功能的客体是读者。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感知它,在感知的过程中接触文学的多种功能,只有在文学作品能够满足接受主体的心灵和情感需要时,才能被作为审美对象来接受,这样,在作品和读者之间便因人生价值的相同而沟通了,作品的潜在功能体系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1]饶纪林:文学的社会功能不应淡化[J],江汉大学学报,1998(1):127[2]朱光潜“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和艺术”的编译意见[J],武汉大学学报,1980(5):109[3]陈晓云:论文学的社会功能[J],宿州学院学报,2010,(1)[4]敏泽、党圣元:文学价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5]刘蜀子、何国正:论民间文学的审美价值——从语言魅力谈起[J],大众文艺,2009。(3)

  

  

篇六:文学的社会性

  从张爱玲的《金琐记》从张爱玲的《金琐记》中体会文学的社会性表现

  我们认为文学是社会的产物,也服务于社会。第一,文学是生产于社会中人与人沟通的行为,具有社会性。第二,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的产物。第三,文学代表着个人的阶层、阶级、民族或人民的利益。从张爱玲的《金琐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文学的社会性表现。

  《金琐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述了主人公曹七巧的悲剧一生。曹七巧嫁到世代书香,出侯入相的大宅院—姜家,因为自己的地位低人一等,而且丈夫生活不能自理,从未享受过爱和被爱的滋味。在情欲的受制和财欲的控制之下,曹七巧的性格被扭曲,行为极为变态,不但破坏的儿子的婚姻,也拆散了女儿的爱情。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和门第观念根深蒂固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是活生生的,具有感染力的。小说中的社会因素对主人公命运的改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曹七巧的出身卑贱,又嫁入了门不当户不对的封建世家,身份和地位低人一等,因为社会阶级划分,不公平的命运导致了人物的性格的扭曲;其次,封建的家庭关系、伦理的约束造成了主人公曹七巧的心理长期受压抑;最后资本主义势力与封建残余势力的结合,蛀蚀了人民的心灵,极端的贪欲和利已主义迫使曹七巧连最后的爱情的寄托都被金钱吞噬了。在当时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沦为了封建统治和金钱统治的奴隶,张爱玲完整地对当时的人物进行了深刻地刻画。《金锁记》中曹七巧在张爱玲的笔下变成了一个现实的人物,她的一连串的怪异行为和不幸的命运,正是社会的大环境铸造的。

  一部文学作品,首先是具有艺术性的,值得读者欣赏和回味的。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欣赏一部作品,不仅能够感染到作品生动、形象地描写,而且能够体会到隐藏在作品背后的理性层面。以张爱玲的作品《金锁记》为例,作品中出现了很多意象和身边事物的描写:如月亮、镜子、酸梅汤、口琴、翠玉镯子等,使读者深深地感染了30年代旧上海的一个逃难、没落的家族的凄凉和冷漠的环境。从作者对特别事物、意象的别出心裁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故事的情景、进程的改变,也可以

  体会到人物的悲剧的加深,作者的感情也流露无疑。小说中最为人称道的事,作者对“月亮”的描写。

  《金锁记》的开场就有一段“月亮”的意境的描写:“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象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带点凄凉。”作者说“月亮”是一个“红黄的湿晕”又说是“一滴泪珠”,小说一开始就烘托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小说的结尾又一次重提了月亮:“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从文章形象地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品的理性层面,月亮的意象开头和结尾出现两次,有始有终,贯穿了全篇的主题:突出悲剧的深刻性和连贯性。虽然三十年前的曹七巧已经死了,月亮也沉了下去,但是人物命运的悲剧还将重蹈覆辙,继续重演,从而强而有力地抨击了社会的黑暗。

  

  

篇七:文学的社会性

  第十二章文学与社会

  第一节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一、文学与政治

  文学活动首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文学的发生发展看,文学原先是隶属于一般的社会政治、道德等文化活动的。文学活动本身没有独立性,而是与政治、宗教祭祀、道德教化等社会文化活动融为一体。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其表现除了文艺政策的制定、文学知识的传授、文学审查与奖惩制度的实施与政治有关而外,主要是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渗透与控制。应当说,自中西方步入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生产与控制便一直都在进行。在古代社会,政治、道德对文学的规约可以说是意识形态影响文学的表现。在民族革命和社会政治斗争紧张剧烈的时期,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和政党意识形态对文学发展影响深远,有时文学甚至被要求作为政治宣传和政治斗争的工具,因此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是,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文学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等“公共政治”的影响与制约,另一方面,作家不一定顺从现行政治的体制性安排,还会有自己的“个人政治”诉求,这些个人政治诉求同样会通过文学创作影响既有的政治。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1943-)认为,作家作为社会的人,必然进入到现实的意识形态符号秩序中去,文学不仅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制约,它自身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可以反过来作用于既有的意识形态。

  二、文学与道德

  文学与道德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学作为一种精神存在方式,体现了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深刻的道德关注甚至终极关怀。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艺术家的目的不在于无可争辩地解决问题,而在于迫使人们在用无穷尽的、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中热爱生活。”1[156]文学包含了追求完满的生活境界、创造永恒的许诺。从作家方面看,文学创作的触发常常包含着道德动机的因素,具有某种道德诉求或道德承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认为,健康的人对人生中美好事物的发现会产生高峰体验,“这些美好的瞬间体验来自爱情,和异性结合,来自审美感受(特别是对音乐),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伟大的灵感),来自意义重大的顿悟和发现”2[157]。在马斯洛看来,高峰体验形成于人们臻于完善、实现希望、达到满足的时刻。文学体验所包含的对人类命运的关爱,对善与美

  的祈求无疑是蕴含着道德诉求的。文学的道德关注还体现在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针砭与批判。正因为如此,文学的道德意义向来为人们所看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就非常重视诗歌和音乐在塑造心灵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他把文艺当作修身成仁的重要手段。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唐代韩愈也把文学看作道德的表现手段。韩愈的学生李汉在此基础上把文学作为贯道之器。他说,“文者,贯道之器也。”(李汉《唐吏部侍郎昌黎先生讳韩愈文集序》)宋儒更是把文学的道德属性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周敦颐提出“文所以载道也,…文辞,艺也;道德,实也。”(周敦颐:《通书·文辞》)这里的“道”便是关乎道德心性的义理之学。明代的方孝孺也说,“文所以明道,文不足以明道,犹不文也。”(方孝孺:《送牟元亮赵士贤归省序》)到了近代之后,文学道德论取得了新的形态,即将变革社会、革新道德与文学相联系。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里写道,“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必新小说,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西方近代以前和中国古代一样重视从道德的角度看待文学。柏拉图是西方最早以道德教育的效果作为文艺的评价标准的人,他要求文学要有道德教育意义。柏拉图之所以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是因为他认为专事模仿的“诗人的创作是真实性很低的;因为象画家一样,他的创作是和心灵的低贱部分打交道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拒绝让诗人进入治理良好的城邦。因为他的作品在于激励、培育和加强心灵的低贱部分,毁坏理性部分。”3[158]其后,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后来影响深远的“寓教于乐”的观点。文艺复兴时期的锡德尼则认为诗人是历史家和道德家之间的仲裁者,因为诗歌可以正确地评价善恶,“引导我们,吸引我们,去到达一种我们这种带有惰性的、为其泥质的居宅染污了的灵魂所能够达到的尽可能高的完美”4[159]。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也说,“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诗增强人类德性的机能,正如锻炼能增强我们的肢体。”5[160]但是文学与道德的关系也有两面性。这是因为,道德是相对的、历史的存在,伟大的作家既在作品中倾注着自己的道德理想与道德诉求,又会对道德自身的有限性进行超越性的反思。优秀的作品常常超越道德判断的层次,把人物纳入多维价值系统进行立体的观照,从而作出了更高的富于人生哲理意味的把握。

  第二节

  文学的最新发展:网络文学

  一、什么是网络文学

  1、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2、网络文学的定义3、网络文学的类型

  二、网络文学的最大特点:“互动性”三、网络文学(超文本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四、网络文学的优缺点及其未来走向第三节文学的社会学考察一、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注意到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认为随着商业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以独创性为标志的传统艺术的膜拜价值消退了,以复制为特征的现代艺术追求展示价值。阿多诺则用“文化工业”一词指代消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文化与文学,认为文化工业遵循商业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是按照交换原则批量生产的商品,具有标准化、齐一化的特征。由于文化消费者的需求被同质化的文化产业预先地规定了,个体的审美追求处于受操纵的状态,“从根本上看,虽然消费者认为文化工业可以满足他的一切需要,但是从另外方面来看,消费者认为他被满足的这些需求,都是社会预先规定的,他永远只是被规定的需求的消费者,只是文化工业的对象。”6[161]资本主义的发展成功地使经济与文化整合在一起,又利用新的媒体形式吸噬通俗文化形式,同化任何反抗的话语,从而强化了资本主义的社会控制形式,培养了衰落的无反思能力的个人。阿多诺把颠覆和解放的潜能寄托在高雅艺术即现代主义艺术中,在此基础上他探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的辩证法,即一方面艺术的生产受制于各种社会关系,艺术的素材或内容也取自于社会,但是另一方面,艺术的社会性主要是它站在社会的对立面行使社会批判功能,因此文学的自律性是其审美品质的保证,现代主义艺术正是通过“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得以与资本主义商业消费主义文化相对抗。

  二、迪基对文学艺术活动自身的社会运作机制的研究

  1964年,美国哲学家及艺术理论家丹托(ArthurC.Danto)最早提出了“艺术界”概念,指出对艺术作品的认识有赖于某种复杂的制度性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理论知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后,另一美国美学家迪基(GeorgeDickie)发挥了这种看法,指出“艺术世界是若干系统的集合,它包括戏剧、绘画、雕塑、文学、音乐等等。每一个系统都形成一种制度环境,赋予物品艺术地位的活动就在其中进行。”“艺术世界的中坚力量是一批组织松散却又相互联

  系的人,这批人包括艺术家(亦即画家、作家、作曲家之类)、报纸记者、各种刊物上的批评家、艺术史学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等。就是这些人,使艺术世界的机器不停地运转,并得以继续生存。”在此基础上,迪基给“艺术品”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类别意义上的艺术品是:1、人工制品;2、代表某种社会制度(即艺术世界)的一个人或一些人授予它具有欣赏对象资格的地位。”7[162]迪基的艺术品定义突出了“社会制度”的因素,这里所说的艺术品的社会“制度性”是与艺术界的代理人的“授予资格”权联系在一起的,这便以艺术的社会性取代了其原本被赋予的神秘性。

  三、布尔迪尔的“艺术场”理论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一译布迪厄,P.Bourdieu,1930-2002)则进一步提出了艺术的“场域”理论。“场域”是随着社会分化出现的一些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如科学场、艺术场等。每个场域都有自己的相对自主性,能够制定游戏规则并推及到场域的每个成员身上。他指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一个话语生产场,处于场域中优势地位的人总是在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标准制定准则,维护既有的艺术价值等级秩序,因此艺术作品的变化原则取决于进入者在文学场中的资源配置或力量关系的转变。本部分所选的六篇文章,周敦颐的《通书·文辞》和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分别论述了文学与道德及社会政治的关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探讨了机械复制时代使艺术作品原有的膜拜价值被展示价值所取代的现象,阿多诺的《艺术与社会》则为现代主义艺术的自律性与社会批判力量进行了辩护,洛文塔尔的《文学与社会》讨论了社会关系、社会控制领域和科技变化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后果对文学作品的生产、消费和生产者的影响,布尔迪厄的《文化生产场的几个普遍特征》则集中表达了他的文学“场域”理论。

  论文及导言

  周敦颐《通书·文辞》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节选)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节选)阿多诺《艺术与社会》(节选)洛文塔尔《文学与社会》(节选)布尔迪厄《文化生产场的几个普遍特征》(节选)

  通书·文辞

  周敦颐

  本文选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宋道州营道人,著有《太极图说》及《通书》四十篇,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本文明确提出“文以载道”的命题,虽然文章承认“美则爱,爱则传焉。”但又认为“文辞,艺也;道德,实也。”这里所谓道,实际是孔孟一脉的义理之学。这就确立了文艺对道德的依存关系,文艺仅仅是表达某种思想道德的工具。它和儒家重视文艺的诗教功能是一致的,对我国文学的道德教化传统有深远的影响。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梁启超

  本文节选自黄霖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活动家、宣传家和启蒙思想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作者把小说摆在很高的位置,认为它对于治国、提高国民素质、改变社会风气等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提出小说革新应当符合政治变革的需要,以改良小说作为改良社会的第一步。他指出小说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内涵丰富、表现力强,读者可以在小说世界实现自我的对象化。他接触到小说的形象化特点和审美功能,极大地肯定了小说的文学地位。他归纳总结小说熏、浸、刺、提四种艺术感染力,小说这四方面的优势与作用被不同阶级所掌握就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影响,作者指出了小说所具有的辩证的社会功能。但作者认为许多社会问题的起源都是因为小说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把小说单纯作为达到某一政治目的的工具,片面夸大了小说的作用。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德]瓦尔特·本雅明本文节选自陆梅林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王齐建译。作者本雅明的情况见本书第六章《小说与叙事》部分之《讲故事的人》导言中的介绍。作者认为随着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艺术生产也进入了机械复制的时代,对原作“韵味”造成巨大的冲击。“韵味”在本雅明这里指原作的本真性、独一无二性。原作的韵味是和仪式崇拜及权威性相连的,而机械复制时代使艺术作品原有的膜拜价值被展示价值所取代,本雅明对韵味的逐渐消失表示了惋惜。但本雅明赞扬了技术进步时代,大量机械复制艺术的

  出现打破了被复制对象的统治地位,扩大了欣赏范围和交流速度,同时现代技术的运用打破了观众常态的视觉过程整体感,引起震惊的心理效应,实现激励公众的政治功能,恢复艺术作品应有的社会活力和审美价值,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本雅明从“艺术是一种社会生产形式”出发,把原作的韵味、独一无二性置于马克思商品拜物教位置进行批判,主张批判这种仪式崇拜,敏锐地觉察到社会的进步和接受者对艺术作品需求扩大的密切关系,指出一味地坚持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性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本雅明在吸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基础上,肯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预见机械复制艺术的意识形态功能会被统治阶级所利用,这在现代后现代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证实。但他并不是一味颂扬资本主义社会,在“拱廊街计划”的研究中,本雅明严肃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腐朽、落后的阴暗面,我们在注意本杰明著作中辩证内涵的同时,也要看到他对艺术的精神性、独创性、个性等有所忽略。

  艺术与社会

  [德]阿多诺

  本文节选自周宪等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戴耘译。原为阿多诺《美学理论》(1970)一书第十三章《社会》中的一部分。作者泰奥德·阿多诺(T.Adorno,1903-1969),又译阿多尔诺,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192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被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聘为讲师,法西斯上台后流亡美国,50年代回国后曾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所长,是著名哲学家与美学家,著有《否定辩证法》《美学理论》等。、作者从艺术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谈论艺术的接受和生产、艺术和科学、艺术的社会效果等关系问题,为现代主义艺术中的批判力量进行辩护。阿多诺在对文化生产深表忧虑的同时,承认文化生产主流中内在的批判潜力,他认为艺术的自律性使艺术具有抵抗社会的功能,艺术对社会的批判正是其存在方式,现代艺术的审美效用产生于它对传统、对既存现实的否定,这个否定便是现代艺术的美学特征所在,因此要重视艺术的生产。他认为艺术是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殊方式,并对艺术的社会功用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认为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人们失去了生活的真实内容,因而只能把这于现实中失败的内容推向意识,而现代艺术恰好表现了于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希望,从而拯救了人对现实的绝望。这种功用只是给人以一种心理上的慰藉,而不是带来实际功效。阿多诺认为,社会无疑在艺术中得到了表现,但这表现不是直接的表现,社会在艺术作品中只是精神性地表现出来的。阿多诺力图赋予现代艺术一种形式上的颠覆能力,这种能力旨在削弱虚假的、总体化的观点赋予异化的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外观。这为人类重新审视艺术的意识形态作用提供了新的视点。

  文学与社会

  [美]洛文塔尔

  本文节选自张英进、于沛编《现当代西方文艺社会学探索》(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张苾芜译。原载洛文塔尔《文学、通俗文化与社会》(1961)一书。作者洛文塔尔(LeoLowenthal,1900-1993)是著名的文学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犹太医生家庭,曾经在法兰克福大学、海德堡大学学习文学、哲学和社会学,后成为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正式成员。希特勒上台之后,他流亡到美国,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社会学教授。著有《文学与大众文化》《文、学与人的形象》等。在本文中,洛文塔尔指出,传统的以文学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批评在大众文学、畅销书、连环画等新兴读物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因此必须对文学进行社会学研究。他论述了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认为文学的形式变化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他指出作家对材料的支持和运用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紧密的联系,通过分析这些主客原因可以对作者自我意识的导向有更深入的了解。而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历史的真实存在状况,因此对主题和母题的社会学讨论,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的特征,并能对社会发展做出一定的科学性预测,这已被历史所证明的,所以社会学方法运用于文学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接着洛文塔尔论证了取得社会学分析成功的决定因素,他说文学社会学家必须研究社会关系、社会控制领域和科技变化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后果对文学作品的生产、消费和生产者的影响进行理论的考察。文章细致地论述了社会学方法运用于文学研究的有效性,以及其他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文学尤其是新的文学形式分析的积极意义,拓展了文学社会学批评的方法论。洛文塔尔的文学社会学研究具有将理论思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特征,这在本文中也有体现。

  文化生产场的几个普遍特征

  [法]布尔迪厄

  本文节选自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艺术生产场的生成和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二部《作品的科学依据》第二章《作者的观点文化生产场的几个普遍特征》,刘晖译。作者布尔迪厄(P.Bourdieu,1930-2002),又译布迪厄,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生前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著有《实践与反思》《区隔》《论电视》《艺术的法则》等。他借鉴福柯的、、、权力-话语学说提出的“艺术场”理论,将文学场的内部结构视为个体或集团占据的位置之间

  的客观关系结构,通过“有限的生产场”(先锋派艺术)与“大规模的生产场”(大众文化)关系的分析,说明二者的斗争是争夺文学合法性的斗争。最纯粹、最严格和最狭义的文学定义维护者认定某些艺术家并不是艺术家,或不是真正的艺术家,并否认后者作为艺术家的存在,他们就是从自己作为真正艺术家的角度,想在场中推行作为场的合法视角的场的基本法则、观念与分类的原则。确定界线、维护界线、控制进入,就是维护文学场中的既定秩序。因此,艺术作品的变化原则取决于进入者在文学场中的资源配置或力量关系的转变。如果一部分生产者的颠覆欲望和一部分公众的期待相契合,便有可能改变力量关系与选择空间,占统治地位的产品由此被推到次等或经典产品的地位。所以不存在恒定不变的经典或次等,它们的存在取决于文学场中力量关系的对比。

  延伸阅读

  1、柏拉图《理想国》第十卷(诗人的罪状),商务印书馆,1986。2、列宁《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3、利维斯《文学与社会》,见张英进、于沛编《现当代西方文艺社会学探索》,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4、戈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马尔库塞《作为现实形式的艺术》,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6、迪基《何为艺术》,见李普曼编《当代美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7、鲍德里亚《象征交换和死亡》,见王逢振主编《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1。

  问题与思考

  1、怎样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2、怎样看待文学与道德的关系?3、20世纪关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出现了哪些理论?

  研究实践

  1、对于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文学发展的现状有不同的估计,有人认为尽管出版繁荣了,但文学的市场正一步步被其他读物及音像制品所占据,文学面临萎缩与危机。也有人认为文学处境并不那么悲观,因为近年来我国每年仍然出版长篇小说约800部,文学虽然不再占据文化甚至公共舆论的中心位置,但这主要是由于社会选择多元化了,文学仍然有它的读者群。试就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发展现状与处境做一次讨论。2、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曾经提出过著名的表达经济基础与社会意识(文学为社会意识之一)关系的“五层楼”(或称“五项因素”)公式:“如果我们想简短地说明一下马克思和恩格

  斯对于现在很有名的„基础‟对同样有名的„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见解,那末往往们就可以得到下面一些东西:(一)生产力的状况;(二)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四)一部分由经济直接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人的心理;(五)反映这种心理特征的各种思想体系。”8[163]上述五因素可图表如下:

  各种思想体系人的心理

  社会政治制度

  被生产力制约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的状况

  试分析该图表对我们认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有什么启示,它又有什么局限性?

  

  

篇八:文学的社会性

  如何理解《文学理论》中社会与文学的关系

  作者:赵朝霞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2018年第9期

  摘要: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是韦勒克文学观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或者说如何理解社会与文学的关系是理解文学独立性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文学理论》一书中,韦勒克一反浪漫主义与实证主义批评传统,坚持文学本体论,将“社会”作为文学的外部因素排除在文学的本质特征之外。就文学理论而言,社会性的文学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并不是最重要的一种,他反对现实主义等文学中那种将文学看作社会现实的写照等传统看法,他认为文学并不能代替社会学或政治学,文学有自己的存在理由和目的,即文学具有独立性。需要注意的是,韦勒克虽然把历史、社会因素排除在文学之外,但是并不是说历史、社会研究对文学内部研究没有意义,他反对传统意义上社会经济等决定文学的批评方法。

  关键词:《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文学社会性文学独立性

  一、产生背景

  新批评派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产生,30年代在美国形成,它的名字来源于兰色姆的《新批评》,四五十年代在美国颇受批评家的追捧。50年代后期,新批评逐渐衰落,但新批评提倡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仍是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新批评派有几代批评家,最早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休姆和美国诗人庞德,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燕卜逊和兰色姆,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韦勒克和文萨特,他们共同完成了新批评的理论体系。新批评强调通过仔细阅读来研究一部文学作品,强调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区分与作者、社会的独立的审美对象。

  新批评产生之初就在强调“纯批评”。文学作品涉及“三R”关系——作者、作品和读者。新批评认为重心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批评。这三种分别能产生“传记式批评”“历史——社会式批评”和“印象式批评”。从这里可以看出,“历史——社会式批评”主要是针对作品本身来说的。他们强调文学作品本身的独特性,要求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个体来看待,注重文学本体论。在韦勒克·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中,他们把社会因素当作文学的外部研究,并且详细探讨了历史上历史——社会批评的缺陷,并提出了新批评的看法和观点。

  我们都明白排斥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社会原因的研究是形式主义的立场。新批评作为形式主义的一种变形,它不可避免的把社会排除在文学本体之外。在20世纪的初欧洲批评界有两种历史——社会试的批评:一是以泰纳为代表的受实证主义的影响而开创的文学外源因素研究法;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新批评派认为这两者之间并美欧多大的区别。

  二、社会的定义

  传统的文学观念将文学作为对社会现实的“模仿”,或者说文学“再现生活”。从广义上讲,文学作品其实表现就是一种社会现实,这种社会现实包括自然世界和个人的内在世界或者主观世界。这个观点最有力的的代表是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的《美学》(1902),他的“艺术即直觉即表现”的学说,以其鲜明而大胆的表述及内在张力,将整个问题推向极端。克罗齐的见解,源自他对马拉美等人的现代诗的体验,他认为马拉美的诗呈现出语言的新维度。克罗齐的观点见之于后来不少文学艺术理论流派: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NewCriticism)都明确地以他的理论为基点;罗兰·巴特的“新批评”也是其观点的衍生。再比如

  托马斯曾说:“审美实践并不是基于一般的社会实践之上,它是另一类型的社会实践。”这也表明在传统的历史意义上,批评家将“文学和社会”混为一谈,他们认为某种文学的产生一定与特定的社会状况、某种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有关系。

  韦勒克认为这种传统的观点其实是由那些宣布自己坚持某一社会哲学立场的学者提出来的。这种传统的有关文学与社会的观点就是: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及其含义过去和现在是怎样的,而且告诉我们应该或者必须是怎样的。

  韦勒克等人反对这种将文学作品等同于社会现实的看法,他认为这种看法将社会与文学作品的混为一谈,抹杀了文学的独立性,在讨论的时候就无法将文学与社会真正的区分开来。他认为社会性只是文学作品一方面的性质,并不是文学作品的全部,研究者所要关注的是文学与社会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不是文学是社会的简单反应。

  在讨论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时,他从波纳德的“文学是社会的表现”入手,批评传统的在大多数的社会学方法的批评研究中都是指作家应该认识特定的那个社会环境的观点。他又批评了黑格尔派和泰纳派的批评观点,“作品中所表现的历史或者社会的伟大性,简直就等于艺术上的伟大性。”韦勒克认为作品中表现的社会性就等同于文学的艺术性文学,不是社会进程的简单反应,而是全部历史的精华、节略和概要。

  三、如何研究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在《文学理论》中韦勒克提到想要研究如何评价社会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要解决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韦勒克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简单的分为三种:作家与社会的关系、作品与社会的关系、读者与社会的关系。

  (一)作家与社会任何一个作家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他们是社会存在的部分。传统上作家的传记是重要的研究资料,这些资料收集起来容易然而解释起来却很困难。作家的出身是否决定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立场,作家是否为自己的阶级所服务等都是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更不能一言以蔽之。历史上很多贵族出身的作家都在为底层人民言声,当然也有很多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为自己说话。因此不能利用阶级出身就将作家分类。同样,“批评家绝不能把作家的声明、决定、和活动同其作品的实际社会含义相混淆”。比如巴尔扎克,他是属于社会上的中产阶级,他虽然承认旧制度,同情贵族和教会,然而他笔下描写的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投机者。所以作家的理论和实践、信仰和创造力之间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那么传统的历史——社会批评注重研究作家的作品与生平之间的关系,强调作品是为了表达作家的某种理想。这种研究抹杀了作家与社会、作家与作品的差别,是很不正确的做法。

  (二)作品与社会作家不仅受社会的影响,他也要反作用于社会。

  

篇九:文学的社会性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这是文学一种最重要的属性。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本质,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学既有意识形态,又有审美性。所以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2、意识形态的规定性是什么?首先,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即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意识形态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他只能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反映的产物。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和情感倾向。3、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他是反映社会生活并依存于社会的。(2)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并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4、试论文学的审美特征,并举例说明(1)形象性,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之上的。(2)情感性,如果形象性是艺术的外在标志,那么情感性就是其内在标志。(3)虚拟性,即文学界中的一切,都是人为设定的。但这并不代表否认其真实性。5、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关系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辩证统一。(1)文学即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2)既是形象-直觉的,又是概念-推理的。(3)既是评价的,又是认识的。6、为什么说用语言表现生活和塑造形象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特点?从本质上看,语言并不是思维着的头脑或者说理性的产物,而是生活的概括,总结,抽象和升华。语言是对生活的凝聚与

  8、语言为什么能够表现生活和构建形象?(1)现实的或想象中的生活,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就成为文学形象,成为文学作品。(2)从本质上看,语言并不是思维着的头脑或者说理性的产物,而是生活的产物,而是生活的概括、总结、抽象与升华。(3)最初的语言形成,新的语言发展,新的语言产生仍然是为了适应反映与表现生活的需要。(4)语言是对生活的凝聚与反映。9、语言如何表现生活和构建形象?(1)语言的普遍一般性与形象的具体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与解决主要途径是语词的系列组合,可以称为语词序列。(2)语言的线性排列与形象的空间延展之间的矛盾与解决。(3)语言的透明性与形象的不透明性之间的矛盾与解决。10、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论述?从论述的逻辑看,马克思的这段话是针对黑格尔“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结果。”马克思在此实践上已经提出了掌握世界的三种方式:思维总体、实在总体、直观和表象。11、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什么特点?(除艺术掌握之外还有实践艾能掌握和理论掌握)(1)艺术掌握是指世界呈现在人的感官面前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直观和表象。(2)艺术掌握涉及的只是世界的外部形态,其掌握是具体的。(3)艺术掌握所产生的是一种虚幻的变化。(4)艺术掌握不会改变世界的直观和表象。12、与艺术的其他门类相比,文学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什么特点?文学掌握是指通过心灵的转换对世界的外在形态进行间接的掌握。特点是需要心灵的整体活跃,充分发挥人的理想力、记忆力、想象力。13、文学为什么具有审美愉悦功能?文学的审美愉悦功能,是指文学作品给人以情绪的感染、精神的慰藉和感官的快适,是文学能够使人在烦恼之余,给美的享受和愉悦,让心里振奋精神、恢复平静。来自于文学创造的艺术美,艺术美又来源于对生活的事物和情感的描写。是作为

  一种文学的社会作用而存在,是艺术家能动反映的产物。14、什么是文艺的认识功能?它包括那两个方面?是指文学作品能够扩大人的认知领域,具体包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认识。人自身的认识。15、什么是文学的思想启迪功能?文学为什么不能够直接起到变更现实的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净化人的灵魂。原因:(1)文学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只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2)思想启迪也就是一种思想诱导,有即时效果和延迟效果之分。(3)文学影响人的方式,是通过人的心灵世界,改变读者的内部精神状态、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来间接的对生活发生作用。16、文学发挥社会作用有何独特的途径和方式?途径是通过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来反作用的。方式是作用于人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对

  作用于接受者的习惯。

  第二章

  文学形象及其审美形态

  1.如何理解文学形象在文学活动的位置?文学形象是文学活动的中心文学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体与核心在文学中形象是比语言更重要的因素2.问什么说文学形象是用语言形式化了生活?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到深入生活作者从朱主观上可以把握生活,在用感性的形式把这种把握到生活表现出来,就成为了文学形象。从本质来说,所有形象都是生活的形式化结果。作者通过语言将生活形式化,读者通过语言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3.形式化过程包括那几个环节?主观化:对客观生活的认识,意味着对生活

  反映,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语言是生活的映想。语言作为生活的凝

  聚,能够正确的反映生活,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人能否正确的运用语言来表现他所感知的生活。7、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进行抽象,对生过的语言化简化:对生活的压缩和选择情感化:低度,适度,过度变形:生活的表现形态上的的变形定型物化

  描述型,比喻型,象征型上述三种意象类型的特征?描述型:借对眼前的景象的直接描述来道出诗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比喻:分为明喻和暗喻,明喻明显易把握。暗喻隐晦复杂象征:的意蕴主要从诗的整体中体现,个别则很难传达12.诗歌意象有哪几种结构方式?平行式意象结构辐射式向心式递进式重叠式第三章文学作品的构成

  4.为什么说主观化是形象形成的基础与出发点从生活到形象是一个质的变化,主观化就是质变的关键5.如何理解文学形象的内部结构?文学形象不是某种单纯的纯晶体,而是个复杂的构成,文学形象的内部结构有四个层次,分别是语言层,语象层,具象层,思想层。6.为什么说文学语言与文学形象之间存在一个过度的问题?因为形象由语言构建,但形象并不等同于语言,他们有各自的规定性,语言要构建形象,必须消除其规定性7.什么语象?语象与形象有哪些区别?一定长度的言语在其直接的感性显现的基础上所表现的感性的生活片段形象应该有两个基本规定性,其一,形象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感姓生活片段,其二,除了构成他的文字所直接形成的生活的感性表现形式外,文学形象应该还具有某种新的质,某种不是由构成这一形象的文字所直接形成,但却是形象直接具有的东西。语象的特点有;非整一性,没有一个作用一个整体的自己的质的规定性,非实体性8.什么时具象?为什么说具象是文学形象内部结构最核心的一个层次?是一个外在的能够为人所感知的感性表现形式A.就语言与语象两个层次的与左方向来看,具象是他们雨运作的的最终指向B.就具象与思想两个层次看,思想又是以具象为依托的9.文学想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意象不同于一般的形象,有哪些不同?是对象不在现场但却有所呈现的某种方式相对于一般的形象来说,他是更具有意蕴和内涵的形象10.从意象自身的构成形态和意象与语言修辞关系的角度意象可以分为那些类型?

  1、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内容?为什么不能把文学作品的内容与文学所表现的对象等同起来?怎样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答:文学作品的内容,就是文学作品的内在本质和意蕴。它既离不开作家所意识的审美客体(文学对象),又是作家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感的体现。因为文学所反映的和表现的对象是可以提供给艺术家创作但并没有被艺术家提炼、加工和改造的现实生活,它还在文学之外,并没有成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所以还不能被看成是文学的内容。而文学作品内容是经过作家选择、加工、提炼而改造过的生活,是融进和渗透作家主观意识的情感表现作家审美理想和倾向的东西,是审美主客体的统一。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文学作品内容的直接体现者和意义承担者。2、为什么说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把握,必须充分重视形式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意义?答:因为形式是文学作品内容的直接体现者和意义承担者。3、什么是文学作品的题材?题材与素材有什么区别?答:广义: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狭义:作家在作品中所讲述的东西,是经过作家选择、加工、提炼和改造而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活现象。素材是作者在生活中积累的还没有经过作家加工改造的原始生活材料,题材是统一在作家的创作意图之下,围绕着作家的主题而展开的。4、为什么说提倡题材多样化非常重要?1、是由作家的生活经历和主观条

  13.什么叫做典型?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为什么说典型人物的共性立足于典型人物的个性,独特性的性格塑造上?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内涵,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形象。特征: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生内涵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性格内涵因为没有独特性和个性,就没有普遍性和共性14,什么叫做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指能够反映典型人物活动的一定时代本质特征的环境他既可以典型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也可以是支配人物行动,形成人物性格的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关系:相互依存,不容分割,典型性格透过它才能体现,典型环境透过它才能展示15.意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有主客一体,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无相成的形象表现宇宙丰富意蕴16,为什么说情景交融是意蕴构成的必要条件?怎样理解意境创造中虚实结合问题?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但意境是意象的更高层次,要写出真有意境的诗,除了情景交融,还应注意情与景之间的虚实关系的处理。17.什么是“有我之境”?什么是:“无我之境”?有我:就是诗人的主体意志较为显豁,熔铸的主体情感较为强烈的境界。无我:是指诗人的情感在诗中不直接显出,诗人所熔铸的主体情感色彩较蕴藉淡泊,造成一种仿佛无我的印象,但非真的无我。

  件的差异性所决定的,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善于表现、驾驭的题材。2、是由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决定的。3、只有做到了题材的多样化,才能满足人名群众丰富多样的审美需求。5、为什么说人物是题材的中心?在中外文学史上,人物呈现出哪些不同类型?它们各具有什么特点?答:因为艺术家首先关注到的是处于社会生活的人;是人的丰富多彩的精神和心理世界。扁平人物、圆形人物、和心态型人物。扁平:性格特征比较单一、鲜明和缺少变化。圆形:性格丰满复杂,立体感强,相较扁平,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心态型:心理展示非常深刻和细致,很能揭示人物独特的精神和心理状态。6、环境有哪些基本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可以准确的展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人的心理。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影响有着决定性作用。环境有三种表现形态:写实的,假托的,虚幻的。7、情节的意义是不是只在于表现性格,情节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作用?答:不是,也在于展示人物心理。情节体现的是作品中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细节描写可以使艺术形象更真实和丰满,更具质感8、什么是文学作品的主题?它能不能只归结为一种思想?答: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作品形象体系所显示出来的主导思想和主导情感,它是文学作品内容的集中体现,是文学作品内容的核心和主旨。它不能仅仅归结为一种思想,它既可以说是一种思想闪光和思想评价,又可以是一种情感愉悦和情感体验,文学作品的主题实际上是思想和

  情感的交融,是情与理的统一,不能简单的说成是作品的中心思想。9、怎样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统一性和多义性?答:统一性是指:文学作品作为作家艺术思维的产物,也总是要相应地体现作家的创作意图,表现出相对集中统一的情感思想意蕴。多义性是指:一部作品的主题,可以从不同方面去把握,因而也可以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10、为什么说文学作品的主题意蕴表现具有客观性?答:首先,主题意蕴的客观性是说: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主题意蕴并不是与作家的创作意图完全一致,有的并没有被作家自己认识和体会,还要从接受者方面看.原因:(1)、主题是在作家生活和审美实践中产生的,是:“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2)、作品主题是蕴含在形象之中的。“形象大于思想”作品形象的意义是大于作家对生活和评价所确立的思想主旨的。(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的进步,后人也可能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观念对过去时代的作品作出新的解释,对过去作品的思想意义获得新的认识。11、为什么说文学作品语言是内指性语言?答:因为文学作品的语言不求与外界世界相符合,是指向作品本身的,它可以是虚幻的,例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2、文学作品语言有哪两个层面?怎样理解文学作品语言多义性的特点?答:语音层和语义层;文学语言的多义性大致可分为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多义性是作家通过特定的语境所赋予的。13、什么是文学语言的陌生化?理解它的陌生化应该注意些什么?答: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对这些本来熟知并了解的词语产生了陌生的感觉。(1)、

  “陌生化”作为语言构造的基本原则,它并不是纯形式、纯语言的,它必须服从作家对生活体验和独特感觉的表达,必须与作品的审美效应和读者的审美体验相一致。(2)、在不同的体裁中有不同的表现,对诗歌这样的体裁来说,“陌生化”的语言运用远比叙事性文学作品突出。14、什么是叙述人语言和人物语言?它们的基本功是什么?答:叙述人语言是指以整个作品的叙述人身份所使用的语言,它是作者用来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和环境,乃至直接就作品所叙述的内容抒发感慨和进行分析评价的语言。人物语言是作品中人物以自己的身份所使用的语言,它包括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15、为什么说有机的统一原理是文学结构的最重要原理?答:艺术形象是一个生命的整体,文学作品的结构必须服从于艺术形象的生命整体性特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16、结构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答:结构要服从主题表达的需要;结构要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结构要适应不同文学体裁特点的需要;结构要做到完整,和谐,统一。17、什么是文学的表现手法?它包括哪几种基本手法?答:作家通过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描写,叙述,抒情,议论18、什么是隐喻?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为什么重视隐喻?答:隐喻是指表示某种事物特性或行为的词来指代另一种事物特性或行为,其形式不是比较而是认同。由于隐喻的特征是直接用喻体代表本体,被比喻的对象不点明。所以它能更诱导人们由表层意义进入作品的深层意义。

  第四章1

  文学体裁

  5

  诗歌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市局的分行排列,有整体的美感,一种别具一格的立体美和建筑美;强烈的抒情性,抒情是诗歌的本质特征,抒情以及与其相关的主管内在性成为诗歌的基本特点;形象创造的特殊性;语言的音乐美;独特的语言结构。1312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对小说有哪些方面的功能?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有时也能成为情节推进的触摸和契机;是小说广泛反映社会的窗口;可以奠定作品的情感基调戏剧是什么?中西方戏剧发展的简要历史和主要成就各是什么?戏剧是由演员以及对话和动作作为主要艺术手段,现场表演故事、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史及成就见课本P162页14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以对话为主,富于动作性的戏剧语言;适应舞台时空的戏剧结构15戏剧台词创作应该达到几方面的需求?台词应该口语化和个性化’;台词不宜过长,应该精炼、晓畅而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台词应具有动作性16与电影相比较,电视的独特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由于荧幕小,清晰度差,难以表现大场面,故镜头多用中近景,少用远景;电视具有介入性,其观赏场所主要是家庭,因此强调内容是与观众的亲近性,以便观众的情感参与;电视强调及时性。现场感和迅速性,有极强的现实感和现场感。17什么叫蒙太奇?影视艺术的特征是什么?蒙太奇指画面或者镜头的剪辑与组接,同时它也是影视中塑造形象的构成方法与方式的总称。特征:影视是博采艺的综合艺术;影视最基本的艺术语言是镜头和蒙太奇;影视形象是动态的直观形象;影视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相结合的艺术。18影视文学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塑造直观的视觉形象;刻画有表现力的行动;选取精炼晓畅的台词。历

  什么叫文学体裁?你是怎样理解欧洲的三分法和中国现代的四分法?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具体存在样式,是由构建文学作品内容的方式、手段、语言和结构等因素有机综合而呈现出来的文学作品的外置形式。欧洲:将文学分为抒情类、叙事类和戏剧类三种,始于对希腊文学发展实际的自觉总结;着眼于文学创作的内部规律和特点,侧重于从文学的内容构成与表现方面,具有相当高的科学性和概括性。所以它的考察的是文学种类,未能充分注意到文学作品体式上的特点。中国:将文学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种类。主要着眼于文学的外在形式方面,既尊重中国传统文体分类的习惯,又比较符合中外文学发展的实际,具有自己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但分类标准很不统一,缺乏欧洲三分法的内在逻辑性,有的分类又过泛,如散文。876

  情感对诗歌创作有何重要的作用?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情感不仅是是诗歌创作的动力,也是诗歌魅力的源泉;情感要作为诗歌美丽之源,要对诗歌发挥重要的作用,就需要情感的真挚与健康。散文的涵义是什么?广义:三体文章,指散文以外的一切文章,包括应用文和学术性文章狭义:散体文章,指不分行排列,不

  重押韵和骈偶,屈才广泛,语言灵活的文学样式。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感受真挚,新颖(散文是最为“本色”,最能反映作家的个性和精神的文学);选材广泛,多样(“形散而神不散”);结构、写法灵活、自由(“随物赋形”、精于立意、善于构思、巧于布局);语言优美、自然(双重功能:一能传达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而是要与读者进行人格上的交流,传达出作者的人格和精神面貌)9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性;真实性;文学性10小说的涵义是什么?中国的小说的历史发展有那几个主要的阶段?小说是通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或者生活场面,以构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利用背景交代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虚拟性叙事问题(人物、情节、环境)远古神话-----魏晋的志怪、志人--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演义----近现代小说11小说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长度的虚构叙事;人物成为描写的中心;连贯完整的情节系列;

  2

  文学体裁的特征有哪些?1稳固性:规范性、适应性、继承性2变异性:新元素的渗入;新体裁的出现;就体裁的消亡相对性:自身存在来说,是相对稳固的,变异的历史性存在;体裁的划分,只是针对已有的文学进行的;既对对文学的总体归纳和概括,也只能是大体的,相对的;体裁之间的界限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体裁与作品之间的归属关系也不是绝对的而只是相对的。

  3

  文学体裁对于创作和欣赏有何意义?体裁对于创作具有限定和制约功能;具有指导和示范功能;对于欣赏具有指导和预期的功能。

  4

  诗歌的涵义?指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表现生活,饱含情感,妇幼想象,语言精炼,具有鲜明节奏感的音乐美和分行排列的建筑美的文学形式。

  “立法”。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立法只有一种“习以为常”。第五章1.文学的创作文类和惯例又在很大程

  么?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艺术积累:生命经验,知识积累艺术构思:想象,智慧艺术传达:形式,技艺

  度上决定了一个作家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作家。原型在文学创作中就是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母题是指在神话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种人类精神现象。原型和母题在文学创作中古老而常新。6.艺术思维的规律和特征是什么?抽象思维对创作有何作用?一指情感①以感性意象为思维的基本单位②③以想象为思维的中心环节以情感为思维的原动力

  文学主体所需条件是?什么是文学创作中的客体?什么事文学创作中的主体?两者关系如何?

  ①

  敏锐超越的感觉力②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③深邃独特的思维④细腻充沛的情绪⑤一定的道德和良知⑥发达的想象力⑦娴熟高超的修辞技艺⑧卓越的悟性和智慧

  客体之说:一指自然

  主体:充满精神无限可能的生命个体,他们以自己的激情、幻想、良知、想象力、无意识、热情的沉浸于以誓言为乌托邦的世界。创造一个理想的精神宫殿。以获得自我实现和情感慰藉既矛盾斗争又诗意交融2.作者的生命经验与知识积累对其创作有何作用?生命经验:只有具备“诗性主体”的逻辑前提,艺术家才能进行艺术创作。知识积累:为艺术家提供创作动力。3.想象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

  7.逻辑思维在创新中有何作用?①对现实生活的一定思考和判断是作家创作的一个重要动因。②作家创作过程中题材的选择、主体的提炼、结构的安排等等,都离不开逻辑思维的参与。(3)作家在作品粗具规模之后的加工、润饰,更是需要逻辑思维的参与。8.什么事直觉?什么是灵感?两者的区别是什么?想象有什么特点?直觉又称直观,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指人通过对象的感性才把我其内在意蕴和本质的思维形式和心理能力。灵感是指一种突发的、狂迷的、寓于创造性的一种心理状态。两者的区别在于:(1)直觉是一种思维形式或心理能力,灵感则是一种心理状态。(2)直觉作为一种相对于其他思维形式的存在是可以选择。灵感却是不可选择、无法控制的。(3)直觉有具体的思维形象,灵感却没有。(4)直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灵感却是随机的、突发的。9、文学创作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如何?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表层部分,是自觉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是被意识排斥、

  一方面想象具有感性的心理结构。另一方面想象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态。想象可以创造出认可求得东西。4.如何理解艺术传达中的形式与技艺?形式是吧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体验转变为现实性存在的一种媒介。技艺是一种熟练而精湛、独特而卓越的、表现在某种艺术上的才能。5.什么是文学传统?什么是惯例?什么是原型?什么事母题?什么是文类?它们各自与文学创作有何关系?文学传统是指带有某种内容和风格的文学作品的连续体。文学传统对文学创作的作用

  和影响,而其有表现在对作家的滋养和哺育。要成为一个好的作家就要是“传统的”有历史感。在既定的传统框架内写作。文类即文学类型,是对文学的分门别类。文学正是各种文学类型的总称,集合体。惯例即文学习俗,文学规则,文学制度,它是人们在文学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各种

  挤压的部分。属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底层个,是非自觉地心理活动。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相互转化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相互统一,互相联系的存在。10、文学创作有哪几个过程?各自特点是什

  

  

篇十:文学的社会性

  一定长度的言语在其直接的感性显现的基础上所表现的感性的生活片段形象应该有两个基本规定性其一形象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感姓生活片段其二除了构成他的文字所直接形成的生活的感性表现形式外文学形象应该还具有某种新的质某种不是由构成这一形象的文字所直接形成但却是形象直接具有的东西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这是文学一种最重要的属性。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本质,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学既有意识形态,又有审美性。所以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2、意识形态的规定性是什么?首先,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即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意识形态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他只能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反映的产物。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和情感倾向。3、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他是反映社会生活并依存于社会的。(2)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并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4、试论文学的审美特征,并举例说明(1)形象性,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之上的。(2)情感性,如果形象性是艺术的外在标志,那么情感性就是其内在标志。(3)虚拟性,即文学界中的一切,都是人为设定的。但这并不代表否认其真实性。5、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关系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辩证统一。(1)文学即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2)既是形象-直觉的,又是概念-推理的。(3)既是评价的,又是认识的。6、为什么说用语言表现生活和塑造形象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特点?从本质上看,语言并不是思维着的头脑或者说理性的产物,而是生活的概括,总结,抽象和升华。语言是对生活的凝聚与

  8、语言为什么能够表现生活和构建形象?(1)现实的或想象中的生活,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就成为文学形象,成为文学作品。(2)从本质上看,语言并不是思维着的头脑或者说理性的产物,而是生活的产物,而是生活的概括、总结、抽象与升华。(3)最初的语言形成,新的语言发展,新的语言产生仍然是为了适应反映与表现生活的需要。(4)语言是对生活的凝聚与反映。9、语言如何表现生活和构建形象?(1)语言的普遍一般性与形象的具体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与解决主要途径是语词的系列组合,可以称为语词序列。(2)语言的线性排列与形象的空间延展之间的矛盾与解决。(3)语言的透明性与形象的不透明性之间的矛盾与解决。10、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论述?从论述的逻辑看,马克思的这段话是针对黑格尔“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结果。”马克思在此实践上已经提出了掌握世界的三种方式:思维总体、实在总体、直观和表象。11、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什么特点?(除艺术掌握之外还有实践艾能掌握和理论掌握)(1)艺术掌握是指世界呈现在人的感官面前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直观和表象。(2)艺术掌握涉及的只是世界的外部形态,其掌握是具体的。(3)艺术掌握所产生的是一种虚幻的变化。(4)艺术掌握不会改变世界的直观和表象。12、与艺术的其他门类相比,文学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什么特点?文学掌握是指通过心灵的转换对世界的外在形态进行间接的掌握。特点是需要心灵的整体活跃,充分发挥人的理想力、记忆力、想象力。13、文学为什么具有审美愉悦功能?文学的审美愉悦功能,是指文学作品给人以情绪的感染、精神的慰藉和感官的快适,是文学能够使人在烦恼之余,给美的享受和愉悦,让心里振奋精神、恢复平静。来自于文学创造的艺术美,艺术美又来源于对生活的事物和情感的描写。是作为

  一种文学的社会作用而存在,是艺术家能动反映的产物。14、什么是文艺的认识功能?它包括那两个方面?是指文学作品能够扩大人的认知领域,具体包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认识。人自身的认识。15、什么是文学的思想启迪功能?文学为什么不能够直接起到变更现实的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净化人的灵魂。原因:(1)文学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只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2)思想启迪也就是一种思想诱导,有即时效果和延迟效果之分。(3)文学影响人的方式,是通过人的心灵世界,改变读者的内部精神状态、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来间接的对生活发生作用。16、文学发挥社会作用有何独特的途径和方式?途径是通过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来反作用的。方式是作用于人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对

  作用于接受者的习惯。

  第二章

  文学形象及其审美形态

  1.如何理解文学形象在文学活动的位置?文学形象是文学活动的中心文学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体与核心在文学中形象是比语言更重要的因素2.问什么说文学形象是用语言形式化了生活?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到深入生活作者从朱主观上可以把握生活,在用感性的形式把这种把握到生活表现出来,就成为了文学形象。从本质来说,所有形象都是生活的形式化结果。作者通过语言将生活形式化,读者通过语言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3.形式化过程包括那几个环节?主观化:对客观生活的认识,意味着对生活

  反映,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语言是生活的映想。语言作为生活的凝

  聚,能够正确的反映生活,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人能否正确的运用语言来表现他所感知的生活。7、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进行抽象,对生过的语言化简化:对生活的压缩和选择情感化:低度,适度,过度变形:生活的表现形态上的的变形定型物化

  描述型,比喻型,象征型上述三种意象类型的特征?描述型:借对眼前的景象的直接描述来道出诗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比喻:分为明喻和暗喻,明喻明显易把握。暗喻隐晦复杂象征:的意蕴主要从诗的整体中体现,个别则很难传达12.诗歌意象有哪几种结构方式?平行式意象结构辐射式向心式递进式重叠式第三章文学作品的构成

  4.为什么说主观化是形象形成的基础与出发点从生活到形象是一个质的变化,主观化就是质变的关键5.如何理解文学形象的内部结构?文学形象不是某种单纯的纯晶体,而是个复杂的构成,文学形象的内部结构有四个层次,分别是语言层,语象层,具象层,思想层。6.为什么说文学语言与文学形象之间存在一个过度的问题?因为形象由语言构建,但形象并不等同于语言,他们有各自的规定性,语言要构建形象,必须消除其规定性7.什么语象?语象与形象有哪些区别?一定长度的言语在其直接的感性显现的基础上所表现的感性的生活片段形象应该有两个基本规定性,其一,形象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感姓生活片段,其二,除了构成他的文字所直接形成的生活的感性表现形式外,文学形象应该还具有某种新的质,某种不是由构成这一形象的文字所直接形成,但却是形象直接具有的东西。语象的特点有;非整一性,没有一个作用一个整体的自己的质的规定性,非实体性8.什么时具象?为什么说具象是文学形象内部结构最核心的一个层次?是一个外在的能够为人所感知的感性表现形式A.就语言与语象两个层次的与左方向来看,具象是他们雨运作的的最终指向B.就具象与思想两个层次看,思想又是以具象为依托的9.文学想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意象不同于一般的形象,有哪些不同?是对象不在现场但却有所呈现的某种方式相对于一般的形象来说,他是更具有意蕴和内涵的形象10.从意象自身的构成形态和意象与语言修辞关系的角度意象可以分为那些类型?

  1、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内容?为什么不能把文学作品的内容与文学所表现的对象等同起来?怎样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答:文学作品的内容,就是文学作品的内在本质和意蕴。它既离不开作家所意识的审美客体(文学对象),又是作家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感的体现。因为文学所反映的和表现的对象是可以提供给艺术家创作但并没有被艺术家提炼、加工和改造的现实生活,它还在文学之外,并没有成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所以还不能被看成是文学的内容。而文学作品内容是经过作家选择、加工、提炼而改造过的生活,是融进和渗透作家主观意识的情感表现作家审美理想和倾向的东西,是审美主客体的统一。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文学作品内容的直接体现者和意义承担者。2、为什么说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把握,必须充分重视形式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意义?答:因为形式是文学作品内容的直接体现者和意义承担者。3、什么是文学作品的题材?题材与素材有什么区别?答:广义: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狭义:作家在作品中所讲述的东西,是经过作家选择、加工、提炼和改造而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活现象。素材是作者在生活中积累的还没有经过作家加工改造的原始生活材料,题材是统一在作家的创作意图之下,围绕着作家的主题而展开的。4、为什么说提倡题材多样化非常重要?1、是由作家的生活经历和主观条

  13.什么叫做典型?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为什么说典型人物的共性立足于典型人物的个性,独特性的性格塑造上?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内涵,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形象。特征: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生内涵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性格内涵因为没有独特性和个性,就没有普遍性和共性14,什么叫做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指能够反映典型人物活动的一定时代本质特征的环境他既可以典型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也可以是支配人物行动,形成人物性格的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关系:相互依存,不容分割,典型性格透过它才能体现,典型环境透过它才能展示15.意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有主客一体,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无相成的形象表现宇宙丰富意蕴16,为什么说情景交融是意蕴构成的必要条件?怎样理解意境创造中虚实结合问题?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但意境是意象的更高层次,要写出真有意境的诗,除了情景交融,还应注意情与景之间的虚实关系的处理。17.什么是“有我之境”?什么是:“无我之境”?有我:就是诗人的主体意志较为显豁,熔铸的主体情感较为强烈的境界。无我:是指诗人的情感在诗中不直接显出,诗人所熔铸的主体情感色彩较蕴藉淡泊,造成一种仿佛无我的印象,但非真的无我。

  件的差异性所决定的,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善于表现、驾驭的题材。2、是由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决定的。3、只有做到了题材的多样化,才能满足人名群众丰富多样的审美需求。5、为什么说人物是题材的中心?在中外文学史上,人物呈现出哪些不同类型?它们各具有什么特点?答:因为艺术家首先关注到的是处于社会生活的人;是人的丰富多彩的精神和心理世界。扁平人物、圆形人物、和心态型人物。扁平:性格特征比较单一、鲜明和缺少变化。圆形:性格丰满复杂,立体感强,相较扁平,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心态型:心理展示非常深刻和细致,很能揭示人物独特的精神和心理状态。6、环境有哪些基本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可以准确的展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人的心理。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影响有着决定性作用。环境有三种表现形态:写实的,假托的,虚幻的。7、情节的意义是不是只在于表现性格,情节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作用?答:不是,也在于展示人物心理。情节体现的是作品中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细节描写可以使艺术形象更真实和丰满,更具质感8、什么是文学作品的主题?它能不能只归结为一种思想?答: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作品形象体系所显示出来的主导思想和主导情感,它是文学作品内容的集中体现,是文学作品内容的核心和主旨。它不能仅仅归结为一种思想,它既可以说是一种思想闪光和思想评价,又可以是一种情感愉悦和情感体验,文学作品的主题实际上是思想和

  情感的交融,是情与理的统一,不能简单的说成是作品的中心思想。9、怎样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统一性和多义性?答:统一性是指:文学作品作为作家艺术思维的产物,也总是要相应地体现作家的创作意图,表现出相对集中统一的情感思想意蕴。多义性是指:一部作品的主题,可以从不同方面去把握,因而也可以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10、为什么说文学作品的主题意蕴表现具有客观性?答:首先,主题意蕴的客观性是说: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主题意蕴并不是与作家的创作意图完全一致,有的并没有被作家自己认识和体会,还要从接受者方面看.原因:(1)、主题是在作家生活和审美实践中产生的,是:“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2)、作品主题是蕴含在形象之中的。“形象大于思想”作品形象的意义是大于作家对生活和评价所确立的思想主旨的。(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的进步,后人也可能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观念对过去时代的作品作出新的解释,对过去作品的思想意义获得新的认识。11、为什么说文学作品语言是内指性语言?答:因为文学作品的语言不求与外界世界相符合,是指向作品本身的,它可以是虚幻的,例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2、文学作品语言有哪两个层面?怎样理解文学作品语言多义性的特点?答:语音层和语义层;文学语言的多义性大致可分为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多义性是作家通过特定的语境所赋予的。13、什么是文学语言的陌生化?理解它的陌生化应该注意些什么?答: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对这些本来熟知并了解的词语产生了陌生的感觉。(1)、

  “陌生化”作为语言构造的基本原则,它并不是纯形式、纯语言的,它必须服从作家对生活体验和独特感觉的表达,必须与作品的审美效应和读者的审美体验相一致。(2)、在不同的体裁中有不同的表现,对诗歌这样的体裁来说,“陌生化”的语言运用远比叙事性文学作品突出。14、什么是叙述人语言和人物语言?它们的基本功是什么?答:叙述人语言是指以整个作品的叙述人身份所使用的语言,它是作者用来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和环境,乃至直接就作品所叙述的内容抒发感慨和进行分析评价的语言。人物语言是作品中人物以自己的身份所使用的语言,它包括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15、为什么说有机的统一原理是文学结构的最重要原理?答:艺术形象是一个生命的整体,文学作品的结构必须服从于艺术形象的生命整体性特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16、结构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答:结构要服从主题表达的需要;结构要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结构要适应不同文学体裁特点的需要;结构要做到完整,和谐,统一。17、什么是文学的表现手法?它包括哪几种基本手法?答:作家通过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描写,叙述,抒情,议论18、什么是隐喻?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为什么重视隐喻?答:隐喻是指表示某种事物特性或行为的词来指代另一种事物特性或行为,其形式不是比较而是认同。由于隐喻的特征是直接用喻体代表本体,被比喻的对象不点明。所以它能更诱导人们由表层意义进入作品的深层意义。

  第四章1

  文学体裁

  5

  诗歌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市局的分行排列,有整体的美感,一种别具一格的立体美和建筑美;强烈的抒情性,抒情是诗歌的本质特征,抒情以及与其相关的主管内在性成为诗歌的基本特点;形象创造的特殊性;语言的音乐美;独特的语言结构。1312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对小说有哪些方面的功能?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有时也能成为情节推进的触摸和契机;是小说广泛反映社会的窗口;可以奠定作品的情感基调戏剧是什么?中西方戏剧发展的简要历史和主要成就各是什么?戏剧是由演员以及对话和动作作为主要艺术手段,现场表演故事、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史及成就见课本P162页14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以对话为主,富于动作性的戏剧语言;适应舞台时空的戏剧结构15戏剧台词创作应该达到几方面的需求?台词应该口语化和个性化’;台词不宜过长,应该精炼、晓畅而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台词应具有动作性16与电影相比较,电视的独特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由于荧幕小,清晰度差,难以表现大场面,故镜头多用中近景,少用远景;电视具有介入性,其观赏场所主要是家庭,因此强调内容是与观众的亲近性,以便观众的情感参与;电视强调及时性。现场感和迅速性,有极强的现实感和现场感。17什么叫蒙太奇?影视艺术的特征是什么?蒙太奇指画面或者镜头的剪辑与组接,同时它也是影视中塑造形象的构成方法与方式的总称。特征:影视是博采艺的综合艺术;影视最基本的艺术语言是镜头和蒙太奇;影视形象是动态的直观形象;影视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相结合的艺术。18影视文学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塑造直观的视觉形象;刻画有表现力的行动;选取精炼晓畅的台词。历

  什么叫文学体裁?你是怎样理解欧洲的三分法和中国现代的四分法?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具体存在样式,是由构建文学作品内容的方式、手段、语言和结构等因素有机综合而呈现出来的文学作品的外置形式。欧洲:将文学分为抒情类、叙事类和戏剧类三种,始于对希腊文学发展实际的自觉总结;着眼于文学创作的内部规律和特点,侧重于从文学的内容构成与表现方面,具有相当高的科学性和概括性。所以它的考察的是文学种类,未能充分注意到文学作品体式上的特点。中国:将文学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种类。主要着眼于文学的外在形式方面,既尊重中国传统文体分类的习惯,又比较符合中外文学发展的实际,具有自己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但分类标准很不统一,缺乏欧洲三分法的内在逻辑性,有的分类又过泛,如散文。876

  情感对诗歌创作有何重要的作用?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情感不仅是是诗歌创作的动力,也是诗歌魅力的源泉;情感要作为诗歌美丽之源,要对诗歌发挥重要的作用,就需要情感的真挚与健康。散文的涵义是什么?广义:三体文章,指散文以外的一切文章,包括应用文和学术性文章狭义:散体文章,指不分行排列,不

  重押韵和骈偶,屈才广泛,语言灵活的文学样式。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感受真挚,新颖(散文是最为“本色”,最能反映作家的个性和精神的文学);选材广泛,多样(“形散而神不散”);结构、写法灵活、自由(“随物赋形”、精于立意、善于构思、巧于布局);语言优美、自然(双重功能:一能传达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而是要与读者进行人格上的交流,传达出作者的人格和精神面貌)9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性;真实性;文学性10小说的涵义是什么?中国的小说的历史发展有那几个主要的阶段?小说是通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或者生活场面,以构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利用背景交代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虚拟性叙事问题(人物、情节、环境)远古神话-----魏晋的志怪、志人--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演义----近现代小说11小说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长度的虚构叙事;人物成为描写的中心;连贯完整的情节系列;

  2

  文学体裁的特征有哪些?1稳固性:规范性、适应性、继承性2变异性:新元素的渗入;新体裁的出现;就体裁的消亡相对性:自身存在来说,是相对稳固的,变异的历史性存在;体裁的划分,只是针对已有的文学进行的;既对对文学的总体归纳和概括,也只能是大体的,相对的;体裁之间的界限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体裁与作品之间的归属关系也不是绝对的而只是相对的。

  3

  文学体裁对于创作和欣赏有何意义?体裁对于创作具有限定和制约功能;具有指导和示范功能;对于欣赏具有指导和预期的功能。

  4

  诗歌的涵义?指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表现生活,饱含情感,妇幼想象,语言精炼,具有鲜明节奏感的音乐美和分行排列的建筑美的文学形式。

  “立法”。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立法只有一种“习以为常”。第五章1.文学的创作文类和惯例又在很大程

  么?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艺术积累:生命经验,知识积累艺术构思:想象,智慧艺术传达:形式,技艺

  度上决定了一个作家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作家。原型在文学创作中就是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母题是指在神话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种人类精神现象。原型和母题在文学创作中古老而常新。6.艺术思维的规律和特征是什么?抽象思维对创作有何作用?一指情感①以感性意象为思维的基本单位②③以想象为思维的中心环节以情感为思维的原动力

  文学主体所需条件是?什么是文学创作中的客体?什么事文学创作中的主体?两者关系如何?

  ①

  敏锐超越的感觉力②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③深邃独特的思维④细腻充沛的情绪⑤一定的道德和良知⑥发达的想象力⑦娴熟高超的修辞技艺⑧卓越的悟性和智慧

  客体之说:一指自然

  主体:充满精神无限可能的生命个体,他们以自己的激情、幻想、良知、想象力、无意识、热情的沉浸于以誓言为乌托邦的世界。创造一个理想的精神宫殿。以获得自我实现和情感慰藉既矛盾斗争又诗意交融2.作者的生命经验与知识积累对其创作有何作用?生命经验:只有具备“诗性主体”的逻辑前提,艺术家才能进行艺术创作。知识积累:为艺术家提供创作动力。3.想象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

  7.逻辑思维在创新中有何作用?①对现实生活的一定思考和判断是作家创作的一个重要动因。②作家创作过程中题材的选择、主体的提炼、结构的安排等等,都离不开逻辑思维的参与。(3)作家在作品粗具规模之后的加工、润饰,更是需要逻辑思维的参与。8.什么事直觉?什么是灵感?两者的区别是什么?想象有什么特点?直觉又称直观,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指人通过对象的感性才把我其内在意蕴和本质的思维形式和心理能力。灵感是指一种突发的、狂迷的、寓于创造性的一种心理状态。两者的区别在于:(1)直觉是一种思维形式或心理能力,灵感则是一种心理状态。(2)直觉作为一种相对于其他思维形式的存在是可以选择。灵感却是不可选择、无法控制的。(3)直觉有具体的思维形象,灵感却没有。(4)直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灵感却是随机的、突发的。9、文学创作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如何?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表层部分,是自觉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是被意识排斥、

  一方面想象具有感性的心理结构。另一方面想象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态。想象可以创造出认可求得东西。4.如何理解艺术传达中的形式与技艺?形式是吧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体验转变为现实性存在的一种媒介。技艺是一种熟练而精湛、独特而卓越的、表现在某种艺术上的才能。5.什么是文学传统?什么是惯例?什么是原型?什么事母题?什么是文类?它们各自与文学创作有何关系?文学传统是指带有某种内容和风格的文学作品的连续体。文学传统对文学创作的作用

  和影响,而其有表现在对作家的滋养和哺育。要成为一个好的作家就要是“传统的”有历史感。在既定的传统框架内写作。文类即文学类型,是对文学的分门别类。文学正是各种文学类型的总称,集合体。惯例即文学习俗,文学规则,文学制度,它是人们在文学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各种

  挤压的部分。属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底层个,是非自觉地心理活动。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相互转化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相互统一,互相联系的存在。10、文学创作有哪几个过程?各自特点是什

  

  

篇十一:文学的社会性

 如何理解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材料来构筑艺术形象的,并以渗透着情感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简单地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具有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概括性、模糊性。因此,它更易于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意识性、社会性、和独特性。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从社会生活到文学作品,须经过作家心灵的中介加工。在这个问题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归结为“再现说”、“表现说”和“能动反映论”。文学作为人的精神创造产品,带有目的和意义,具备着某种价值。其最为直接和独特的作用是它的美悦作用。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得到情绪上、感觉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其次是认识作用。可以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和理解生活的能力。最后是教育作用。文学作品能影响人的心灵和行为,帮助人提高思想境界,净化灵魂,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力量。《辞海》是这样定义文学的:“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所以又称为“语言艺术”,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

  文学的这种性质就决定了文学既有“纯艺术的”,又不可避免地反映时代背景、社会生活乃至对历史的总结、评判以及对其发展方向的主观愿望。如外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红与黑》、《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莎士比亚戏剧、中国的《诗经》、曹操的诗歌、《水浒》、《三国演义》等。即使是《红楼梦》,能简单的说它就是一部爱情的悲剧小说吗?鲁迅说,翻开中国的封建史,看到的就是“吃人”两字。看《红楼梦》就能感到这个社会就是扼杀人性,因而不可避免的产生要推翻这个社会的冲动。事实上,《红楼梦》从它一问世就被看作有伤风化和“反书”而遭禁,并不是后人把“革命”强加在它头上。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把握其特征是什么?

  文学源于生活,又反过来作用于生活。因为文学艺术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的产物,是人们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情感渗透在文艺作品的审美意象之中。因此,文学对社会的反作用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审美作用,它帮助人们认识美,热爱美,追求美。文学的审美作用包括文学的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愉悦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文学的认识作用,是指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获得社会历史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文学通过具体、生动的审美意象来再现一定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风尚,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使得我们可以认识历史,认识生活。如,读鲁迅《呐喊》和《傍徨》中的一系列短篇小说,可以对辛亥革命前后我国社会现状有一种形象的把握,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压迫和愚弄,普通百姓的愚昧,落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严重脱离群众……文学的这种认识作

  用是深蕴于文学作品审美意象之中,审美意象展示的生活越宽广,越丰富,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就越大。

  (2)审美教育作用: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是指对读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影响,陶冶情操,升华灵魂方面的作用。文学作品中寄寓着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能给人以强烈的启迪,感染和教育。如小说《红岩》中塑造刻画的许云峰、江姐、成然等可歌可泣的党的先烈形象,完全是一部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材,激励和感染召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去不断地奋斗,不断地前进。这种教育作用是包含在审美意象之中的,是任何说教、图解的办法所不能达到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取决于作品意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倾向。作家对生活越投入,认识越深刻,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作用就越大。

  (3)审美愉悦作用:文学的愉悦作用主要指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调剂精神,充实生活,得到休息和娱乐方面的作用。因为文学意象的具体性,独创性与丰富性,文学作品就的确充满审美的娱乐性功能。如: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在感受其小说中的正义与邪恶、美与丑的较量同时,我们也在其丰富曲折的情节故事中得到审美的快感,求得心灵的慰藉。

  总之,文学的认识、教育、愉悦作用是文学审美作用的三个具体方面,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文学作品只有有了审美作用,才能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愉悦作用。但在具体的某一部作品中,这几方面的作用又可能是有侧重点的,比如:一部长篇小说,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往往较大。而某一首小小的山水诗,其愉悦作用往往大于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二、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怎样理解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社会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这只是【马克思】关于文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中的一个十分单纯的定位。实际上,就【马克思】的全部观点而言,社会的完整结构要比这复杂得多,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也并不是这么平面。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上,一方面文学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另一方面文学又是能够同时面对由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所构成的整个社会。文学与整个社会之间,不仅是一种静态的关系,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们的动态结构。文学与社会这种动态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是文学究竟从哪里来?也就是文学的源泉是什么的问题。对此,历史上曾出现了三种主要的说法:再现说、表现说和能动反映说。再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模仿和再现。在西方,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存在的模仿说,就是一种典型的再现说文艺观。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的思想家们认为文艺是模仿自然的,如【赫拉克利特】就提出过艺术是模仿自然的,是以自然的面貌出现的观点。从【苏格拉底】开始,文艺观念出现了人文主义转向,突出了社会人生这一文艺模仿的对象。亚里斯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并对模仿说做出了较为深入的论述。19世纪西方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一方面是对古希腊模仿说观念的一种延续,另一方面又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理论到实践两个方面完善了再现说的文学观。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相信生活是最美的,所以他认为文艺只要是原原本本地复现了生活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再现说在西方是一种源远流长并具有相对统治地位的思想传统。尽管在中国也有【《周易》】的“观物取象”的观念,并且这一观念在后来也得到了一定的深化,但中国的文艺观还是更倾向于表现说。表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说在中国和西方都有大量的主张者。中国古老的《尚书·尧典》中就说:“诗言志,歌永言。”这很类似于表现说的观点。这种观念被后人总结为中国诗歌的一种传统,给中国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带来重大久远的影响。【《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无论是称为“志”,还是称为“情”,它们很显然都是指作家的内心世界。【刘勰】的【《文心雕龙》】,仅就其题目来看,就可窥见一斑。实际上也是如此,这部经典的文艺理论著作始终把“情性”与作品的关系作为关注点。中国的抒情文学

  远比叙事文学发达得多的现象,大概也是与这种“诗言志”的文学观念不无关系吧。表现说在中国是一种源远流长并具有主导性的文学艺术观念,当然中国有关表现说的思想中已经包含着某种道德意味和理性成分。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了诗歌创作的灵感说,尽管他的灵感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但其含义却是把文学视为心灵的表现。【康德】把文艺创作看做是人类的情感活动。欧洲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们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学观的指导下进行创作的,如【华兹华斯】、【雪莱】等。20世纪的【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更是提出了特色极为鲜明的表现说文艺观,他认为文学不过是人的潜意识的升华,是作家所作的白日梦。这就把人的与外界没有直接的关系的深层意识视作了文学艺术本源。

  再现说强调社会生活对文学的本源地位,强调文学对生活的依赖关系,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文学艺术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忽视了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而表现说与再现说相对,关注了作家的内心世界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同时它又忽略了生活对文学的最终决定意义和文学对生活的依赖关系。如此说来,再现说和表现说的文艺观念虽然都具有很大程度的合理性,但也都同时存在着明显的理论偏见,都没有概括出文学历史的全部事实。与上述两种观念不同,也存在着另外一种试图避免再现说和表现说的理论局限的说法,即能动反映说。

  能动反映说认为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黑格尔早就提出过能动反映说的观点,他说:文学艺术“是反映在作品里的艺术家的心灵,这个心灵所提供的不仅是外在事物的复写,而是它自己和它的内心生活。”[2]这里提醒人们在认识文学的本质属性的时候,要同时注意客观生活与作家心灵两个方面的因素。【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与文学艺术关系的论述,集中地体现了能动反映说的思想。【马克思】曾经从哲学的角度思考过人类的普遍创造活动,他说:“劳动的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性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这就是说,人所创造的一切对象都将是体现着创造者本质力量的存在,是人的能动创造的结果。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劳动,突出地体现着这一特征。作家笔下的艺术世界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并根据这种理解进行重新创造的结果,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的结果。毛泽东也曾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4]这就不仅肯定了社会生活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地位,同时也强调了作家的主观能动性,确立了文学艺术是创作主体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这样一个基本观念。

  文学离开生活就失去了它的客观基础,离开作家的主体意识,文学就丧失了它的存在意义。能动反映说辩证地处理了生活、作家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既承认文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强调了作家的独特创造力,真正概括了文学总是体现为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真正揭示了文学的某些本质属性。

  、如何理解文学创作的典型化?

  文学创作

  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称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

  在中国文学史上,随着文学的发展,人们曾不断地总结文学创作的经验,探讨文学创作问题。从先秦开始,人们就逐渐注意到文学托物言志反映生活的特点。晋代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创作的文章,其中心内容就是“论作文之利害所由”。陆机根据文学的实践经验,指出文学创作的难处在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从而提出了文学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内容与形式

  的关系等问题,对“物、”“情”、“文”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并比较细致地论述了创作中的构思过程,奠定了研究文学创作的基础。齐梁时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把创作论列为他的文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神思》中指出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神与物游”的思维特点;在《情采》篇中阐明了“为情而造文”的创作原则,在《物色》篇中提出了“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艺术概括理论,同时还涉及文学创作的其他许多方面的问题,大大地开拓了有关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的领域。此后,出现了浩如烟海的文论、诗话、评点等,其中不乏有关文学创作的甘苦之谈和真知灼见,如清代叶燮在《原诗》中把被表现的客观事物概括为理、事、情,把作者的主观条件归纳为才、识、胆、力,对文学创作中的主客观关系问题提出了可贵的见解;明代李贽、清代金人瑞、李渔等研究了小说、戏剧的创作经验,也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主张主观和客观统一,崇尚物我交融,寓情于景,形神兼备,是中国文学创作理论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指导,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了人的生产的共同规律,即“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改造世界。文学创作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既要反映客观的社会生活,又要表现主体的审美意识,作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交融和结合,无疑地要受“美的规律”的直接制约。许多杰出作家的经验表明,文学创作要对人生进行探索,必定要在作品中反映作家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倾注他们的感情和理想。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指出,文学创作“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他在《俄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中又说,《阿Q正传》反映的正是“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巴金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总结自己的创作道路时指出:“我曾经说过:‘我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的。’五十多年中我也有放弃探索的时候;停止探索我就写不出作品。……我的每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声。”作家的这种探索和追求,正说明了文学创作的审美性质。文学创作需要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个过程极为复杂,其中包含着诸如素材积累、艺术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它因时因事而异,变化无穷,但又有一定的共同规律可循。

  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作家从事文学创作应当从对生活的审美感受出发。他的生活积累越深厚,就越能培育出丰硕的果实。因此,作家首先必须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文学描写的中心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是第一位的工作,要善于在社会实践中观察人、剖析人的内心世界,关心人们的各种命运,设身处地地体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理、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色彩和节奏,从生活中获得只有作家个人才能捕捉到的那种独特的感受,抓住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的特征和行为。同时,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反复的深入思考,透过生活现象探求生活真谛,逐步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在深入生活中,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各种人和各种社会现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前提。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不能简单地记录事实,而需要把日常的生活现象典型化,这就是孕育作品时的艺术构思过程。所谓典型化,就是化生活素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为此,必须经过艺

  术概括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改造、集中,虚构出新的形象。正如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所说的:“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渐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选取题材。作家所写的应当是他受了感动而又认为有意义的审美对象,接着而来的,是酝酿主题。文学创作要取得成功,不仅要题材选择得恰当,而且尤需从中发掘出它的深刻的含义,揭示出别人没有觉察到的事物之间的某种本质联系,获得对生活的独特的审美体验。主题应该是从丰富的生活感受中反复思索和探求而酝酿成熟的结晶,它来自生活的深处,是和生动的表象有血有肉地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构思由此继续深化,使生活表象和作家的审美意识融合起来,逐渐形成意象,最后才能化为艺术形象。

  文学创作在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还有一个语言表达的过程。既要力求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又要寻找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高尔基说:“语言把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想固定下来,它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就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论散文》)语言具有描绘形象、唤起读者形象联想的功能,是因为语词所表现的概念是同有关的表象联系在一起的。作家应当掌握语言艺术的特点和技巧。从所反映的生活出发,去寻求最恰当的语言。老舍在《语言与生活》中说过:“语言脱离了生活就是死的。语言是生命与生活的声音。”作家有深厚的生活底子,对所写的人物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驾驭语言。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其特点,人们把作家形象地认识和反映生活的过程称为形象思维或艺术思维。别林斯基在《智慧的痛苦》中说:“诗人用形象来思考;他不证明真理,却显示真理。”他在《艺术的观念》中又指出:“艺术是对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寓于形象的思维。”形象思维是人们的认识规律在文学创作领域中的特殊表现,体现为自觉的表象运动,通过形象的联想、推测和组合,而构成新的艺术形象。它不仅是对生活的审美认识,而且是一种审美创造过程。当然,文学创作不只是依靠形象思维,它也离不开逻辑思维。茅盾在《漫谈文艺创作》中指出:“可以这么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在作家头脑中交错进行,使创作过程中既有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主题思想,又能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构思整体的两面,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的,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对立的。”

  情感、激情对于文学创作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创作的重要动力,又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在创作过程中,作家必然对一些人物和现象流露出同情或喜爱,而对另一些人物和现象表示厌恶和反对,他必然要透过作品中的形象对生活作出评价,显示出自己的倾向,并以这一切去感染读者。作家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审美感情、审美理想,都和他的世界观分不开。然而,作家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的关系的表现又是很复杂的。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的世界观不一定是单纯的,而且常常有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在形象思维中往往表现出这样的情况:形象一旦孕育成熟,就有他自身发展的逻辑,有时会修正作家原有的观点。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的客观意义,既可能超越作家原有的认识,也可能没有达到作家原来的意图。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的思想观点和客观的现实生活发生

  矛盾的情况是难免的。许多伟大的作家在面临这种矛盾的时候,都力求忠实于客观现实生活,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而使思想得到提高。这也是文学创作中所常见的现象。

  典型化就是概括化吗?

  

  

篇十二:文学的社会性

 -文学的社会功能

  文学的社会功能与文学的性质

  什么是文学?当向自己提问时,我不能够回答。我不能用一句话解释文学是什么,也不能写一篇文章来慢条斯理的阐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但是,我却常常在想,文学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它应该具有社会功能吗?也许,我这样的思考是很不科学的,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搞清楚,怎么来思考更深层次的理论?但是,我要说,之前我对“什么是文学”这个问题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但自从我困惑于文学的社会功能后,我对文学的理解就又不同了。以前的想法完全是自己一厢情愿。

  对文学的社会功能会有困惑,最开始是因为於可训老师的一个讲座,讲座内容我忘了,只记得老师提到了文学的功能,大致意思是说,文学就是一种个人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它最大的价值是艺术和审美功能。於老师个人认为文学是不应具有太大的社会功能的。我自己虽然没有过这样的言论,但当时我觉得我和於老师的想法是一样的。昨天晚上,又听了一个讲座。铿锵三人行——於可训老师,刘醒农老师,周新民老师。学过文学史的人都知道刘醒农吧,中国现当代文学上不可少的人物。周新民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一个教授,还挺年轻的。昨晚的讲座主要是刘老师讲,题目为:文学是心灵的尺度。於老师是主持人,周老师也谈点自己的看法。刘老师并没有讲到文学的功能,在提到自己的作品《分享艰难》时,刘老师说了其中一个细节,也是许多文学批评家批评《分享艰难》时常举的书中的一个例子。××的表妹被一个厂子的老板强奸了,这个厂子是当时镇上的支柱企业,××忍气吞声,放过了这个老板。针对这个情节,许多人批评《分享艰难》没有执行它反腐的社会功能,像厂长这样的人应该受到惩罚和法律的制裁。刘老师解释了,为什么厂长没有受到惩罚的原因,除了中国“家丑不可外扬”的文化背景外,更重要的是《分享艰难》不是一部反腐小说,刘老师想表达的主题不是号召我们来反对社会腐败。刘老师认为,反腐,不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任务。反腐,只有有了社会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才可能取得成功。相反,如果反腐这样的社会责任还要文学作品来承担的话,那么只能说明这个社会缺少某些东西,我们要反对的就不仅仅是腐败问题了,而是更深层次,更本质的东西了。

  到底什么样的文字才算是文学作品?文学应具有哪些功能?文学发挥了哪些功能?有时候,觉得弄明白这些也没必要,有时候,又觉得想这些其实是很有意义也很有趣的。不管有没有意义,至少我有兴趣。我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文学的功能与文学的性质

  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审美作用。文学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都是以审美作用为前提的,它们不可能采取独立的方式存在,而只能寓于文学的审美功能之中。这种审美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品通过对对象的艺术的描写,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思想,从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快感。中国古代的作家对此是有所认识的。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梁启超在谈及小说何以能发生种种作用时,说小说有熏、浸、刺、提四种力量,也是指小说的艺术感染力。马克思谈到,“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12卷第742页);还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同上第42卷第155页),明确指出文学艺术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给予他们以艺术享受。文学的这种功能,是其他意识形态所不具备的。

  文学作为对现实生活的审美的反映,是以真实性为基础的。这又决定了它往往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如《红楼梦》,就可以作为了解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恩格斯曾通过《伊利昂纪》了解到古希腊社会各种制度的有关材料,列宁也曾把托尔斯泰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都说明文学具有重要的认识作用。这种认识作用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过去社会的风尚人情,而且往往可以帮助读者深入地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所以列宁说:“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末他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列宁论文学与艺术》,1983年版第201页)

  文学的教育作用是一种审美的教育作用,这种作用是在审美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描写并不是纯客观的,它灌注着作家主观的理想和愿望,形成主客观相结合的审美趣味和理想。审美的趣味显示着作者对生活现象的好恶,对他所描写的事物的褒贬态度,从而形成一种审美评价。这种审美评价往往为读者在艺术享受中不知不觉地所接受,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陶冶着他们的心灵,这就是“寓教于乐”。“寓教于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审美感情活动,也可以说是艺术的感情教育。

  文学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功能。如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功能和社会调节功能,它可以促使一些人去改变或形成一种风尚,可以推动人们参与社会的改造活动,等等。又如,文学具有促进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相互了解的作用,人们阅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的人情风貌,探知不同民族文化精神生活的演变、沟通人们的思想和感情、等等。再如,文学还具有激奋人的情绪,进行宣传、鼓动的作用,使人们获得欢快娱乐的作用等。文学的种种作用都只表现在人的精神范围内,有时明显,有时隐蔽,有时审美性很强,有时只有娱乐性。因此,不能简单地、笼统地对待。

  社会好比一座巨大的建筑物,有基础部分,也有上层建筑部分。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的基础;而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法律、政治等设施,以及法律、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则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范畴。文学的上层建筑性质,是文学的社会本质属性。

  

  

篇十三:文学的社会性

 文学的社会作用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论语•阳货》)这是谈诗也谈文学的功能、作用。

  可将文学的价值作用划分为三大类:认识作用、教化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一、文学的认识作用指文学作品可以帮助读者形象地了解人类社会生活的有关内容、人性的历史形态、人的情感、心理、命运等,获取生活中的各种知识,并直观和悟解到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本质.文学能多角度多层次的满足人的认识需要:1、文学有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社会、历史、人生、自然界;2、文学有助于对创作主体的认识;3、文学有助于获得自我认识。二、文学的审美教化作用文学的审美教化作用是指文学通过所描绘的社会生活图画及作家渗透于其中的感受、理解和评价显示出来的是非爱憎倾向对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精神性格等所产生的影响。教化不是教育而是情感的“感化”。文学有多方面的感化功能:1、净化灵魂,影响思想;2、激励情感,鼓动宣传;3、讽喻颂彰,抑恶扬善。三、文学的审美娱乐作用文学的审美娱乐作用指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

  的趣味给人以精神愉悦、情感满足并在自由状态下获得身心健康的积极休息的特殊作用。对于文学的娱乐作用要避免两种片面的误区:1、完全无视人的娱乐需求,排斥娱乐作用;这种观点忽视了人的需要,抹杀了娱乐的独立价值2、将娱乐当成单纯的感官刺激,随心所欲的感官享乐。

  这种观点容易形对人尤其是青年人形成精神上的毒害,构成负面价值。四、文学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审美娱乐作用的关系三者是统一的,难以分割。贺拉斯(《诗学•诗艺》)“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这种紧密的联系体现了真、善、美的密切关系。五、如何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一)文学的作用是精神性的(二)文学的作用是整体性的(三)文学的作用是持续性的(四)文学的作用是有限的

  

  

篇十四:文学的社会性

 文学创作的社会价值文学创作的社会价值社会涉外一班汤思思

  文学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与文学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社会行为,社会意识形态,或者说与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有着密切关系,社会结社会意识形态,或者说与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有着密切关系,构作为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自足系统,它需要某些有着稳定、巩固和构作为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自足系统,它需要某些有着稳定、调节自身之功能的价值观念系统,或者说社会结构需要有某种合法性调节自身之功能的价值观念系统,的证明,因此,文学创作必然具有社会性价值追求,这也就构成了文的证明,因此,文学创作必然具有社会性价值追求,学审美理想的重要内涵。学审美理想的重要内涵。社会价值追求有着两个原则,即为政治性原则和道德性原则。社会价值追求有着两个原则,即为政治性原则和道德性原则。文学创作的政治性原则是指作家在创作过程有意无意地从某种政治观念出发,或者以某种政治观念为标准来决定材料的取舍、政治观念出发,或者以某种政治观念为标准来决定材料的取舍、材料的取舍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在《平凡的世界》里,其中的一条线是以田福军为中心,把乡、平凡的世界》其中的一条线是以田福军为中心,把乡、县、地区和省的各级干部连接起来,绘制成一幅色彩绚烂、不同层次地区和省的各级干部连接起来,绘制成一幅色彩绚烂、的政治生活图画。此书里面的领导人都是上传下达、邀功争官,的政治生活图画。此书里面的领导人都是上传下达、邀功争官,并不是贴切地关怀农民的生活,使双水村里出现了几个职业的革命家”“革命家”,是贴切地关怀农民的生活,再加之在这十年间国家朝三暮四的政策,再加之在这十年间国家朝三暮四的政策,而广大的朴实的劳动人民则是出于原始的朴素的阶级感情和革命热情,又不得不听从于所谓的革是出于原始的朴素的阶级感情和革命热情,命的唆摆,是促使文中故事转折、人物命运无常的重要因素。命的唆摆,是促使文中故事转折、人物命运无常的重要因素。文学创作的道德性原则是指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自觉遵循某种道德原则。作家再创作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充担起某种社会价值原则的义德原则。务宣传员,而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就会自觉地寻求那种积极的、务宣传员,而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就会自觉地寻求那种积极的、

  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与多数人的利益的社会价值原则,从而使作品成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与多数人的利益的社会价值原则,道德原则最有力的宣传、道德原则最有力的宣传、强化手段,强化手段,使自己的作品成为全人类宝贵精神财富。神财富。十分明显地呈现了道德理想主义的伦理倾向,《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十分明显地呈现了道德理想主义的伦理倾向,的伦理倾向道德之上成了路遥笔下衡量人物的标尺。孙少安、孙少平、德之上成了路遥笔下衡量人物的标尺。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这些主人翁都体现了道德的完美和人格的崇高。少安义无反顾地在少年时主人翁都体现了道德的完美和人格的崇高。期辍学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少平不计前嫌,冒着生命危险,去救被洪期辍学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少平不计前嫌,冒着生命危险,水围困的同学;润叶在向前残废后毅然选择回到他身边承担起妻子的水围困的同学;责任等等事迹,责任等等事迹,都成为道德高尚的化身深入人们内心那最脆弱的地带,使人们为之动情!使人们为之动情!试图通过刻画人物在苦难中的坚强表现,揭示了人类文明得以不试图通过刻画人物在苦难中的坚强表现,断传承和发扬的秘诀,就在于“劳动”少安和少平的不辞劳苦地为断传承和发扬的秘诀,就在于“劳动”!自己心中的那点希翼而劳苦着;双水村的人民为了生活也在日以继日自己心中的那点希翼而劳苦着;“地在土地上劳作着。文中多次发出这般感慨: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土地上劳作着。文中多次发出这般感慨: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的劳动者。这极富表现力地表现出了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前进的动”⑤这极富表现力地表现出了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前进的动的劳动者。”⑤力和光色。其意蕴使人感受良多!力和光色。其意蕴使人感受良多!总结来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受众的审美总结来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思想境界。对于社会和人起的是正面积极的作用。再就是文学对于和思想境界。对于社会和人起的是正面积极的作用。文化的影响。文学是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和组成部分。文学的产文化的影响。文学是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和组成部分。生和发展,对于文化的理解和文化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学生和发展,对于文化的理解和文化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发展对人类的文化文明起着一个正面的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发展对人类的文化文明起着一个正面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文学

  又反映着文化。还有世俗一点又反映着文化。映着文化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说,文学也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文学作品产生,要流通,需要的是文学也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文学作品产生,要流通,印刷和传播,印刷和传播,即使是在现代互联网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来推动的。文学的传播,一般会从侧面推动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创作,影响文学的传播,一般会从侧面推动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创作,的不仅是创作者,还有就是受众。正面积极的作品和创作起到的作用的不仅是创作者,还有就是受众。是不可估量的,不论是社会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方面。是不可估量的,不论是社会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方面。

  

  

篇十五:文学的社会性

 文学的社会功能学的社会功能及实现

  文学的社会公能以及价值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历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大众消费时代,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是文学存在是否重要甚至必要的重要依据。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充足的理由,都有其安身立命的基点和必须恪守的准则,这是一个事物的根。文学也不例外也有其自己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文学的社会功能是通过文学的特性表现出来,是文学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一、文学的社会功能1.文学作品的认识功能。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指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对生活的真实反映,能让读者从中了解一定时代、民族的社会生活状况,获得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社会习俗等方面知识,开阔读者视野,促使读者正确、深刻地了解社会人生。优秀的作品一般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讲然就可通过文学作品看到社会生活内容,了解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自然风光、丰富人们的阅历,从而达到启迪人们的智慧,提高观察和认识社会人生的能力,所以被高尔基誉为“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诸如郦道元的《水经注》全书叙述了祖国南北1252条水道的源流经历以及沿岸的城邑建筑、人物故事、历史古迹、神话传说和风土人情,描绘祖国山川壮丽秀美的景色,同时记述各地的名胜古迹、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在面前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大自然景象。因此有学者认为《水经注》,不但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一部山水游记的先导。如《河水篇》写吕梁山“……其山岩层蚰衍,润曲崖深,巨石崇竦,壁立干仞。河流激荡,涛涌波襄,雷游电泄,震天动地。”作者只摄取身临其境时耳闻目睹的一个镜头,以聊聊数语加以描状,就把吕梁山峥嵘磅礴的气势呈现于眼前。列宁把托尔斯泰作品称作“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毛泽东把《红楼梦》称为是“封建社会的没落史”,从这些评论中可知,文学的

  认识功能其实也就是文学真实性的价值实现。2.文学的教育功能。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指作家在作品中通过对生活本质的挖掘和自

  己思想、情感倾向的流露,能对读者的政治倾向、价值观念、道德情操、人生理想等精神品格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文学的描写他并非完全是客观的,仍带有作者的一些主观色彩,形成主客观相结合的审美趣味和理想。审美的趣味显示着作者对生活现象的好恶,对他描写事物的褒贬态度,从而形成一种审美的情趣。这种审美评价往往为读者在艺术享受中不知不觉地所接受,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陶冶着他们的心灵,这就是“寓教于乐”。“寓教于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审美感情活动,也可以说是艺术的感情教育。汉朝《毛诗序》中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里说的是《诗经》的教育作用。萧统评陶渊明的作品功能时说:“有能观陶渊明之文者,驰竟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抑乃爵禄可辞,不必傍游泰华,远求柱史。此亦有助于风教也。”在文学教育功能上,一般分为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情感教育。政治教育指文学要为现实政治服务。如《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的诗歌,表现出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充满忧患意识和干预政治的热情。在道德教育方面,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显示出这些道德思想的巨大威力。

  3.文学的审美功能。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审美功能。我国知名美学家敏泽教授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根本特征和价值根源在于审美。审美价值是艺术的其它社会价值的安身立命之所。”…文学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都是以审美功能为前提的,它们不可能采取独立的方式存在,而只能寓于文学的审美功能之中。这种审美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品通过对对象的艺术的描写,

  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感情、深逡的思想,从而绘入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快感。马克思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文艺作品除了表达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显示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之外,它还要确立一定的审美理想,即以审美情感为核心而使审美要求达到系统化、体系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于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这就是文学的审美功能。文学的审美功能主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学审美价值的主要载体。如在《葫芦信》中,勐遮王子召罕拉把景真公主南幕罕比作“一颗灿烂的宝石”,这句话看似没有什么新意,但紧接下来的唱词就非常形象生动:“但愿我是一个银匠,把宝石镶在我的心上,世间所有的金银珠宝啊。再也不会在我眼前放光。”几句朴实的话,就把一个年轻人对一个美丽姑娘的爱慕之情形象地表达出来。在《线秀》里,线秀向线玲求爱时唱道:“亮晶晶的宝石啊,开口回答吧,不讲满一箩箩,也要讲豌豆粒那么大,我就好把它包好带回家。”这是一个憨厚的小伙子对心爱姑娘的诚挚追求,短短几句话就把小伙子焦急、迫切的心情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二、文学社会功能的实现文学作品独立的虚构的再造的世界,它同客观世界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不是一个静态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分阶段逐步实现的过程,同读者的接受和认可有着不同的联系。所以文学的功能在从创作――作品――鉴赏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实现的。作家在文学的创作过程中对文学的功能价值做了相关的规定,是作品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有了可能,在读者的积极参与下,文学批评的介入最后使得文学的作品得以实现。1.文学创作的主体是作家,没有作家就没有创作。作家的人生经验、心理特征和创作个性等主观因素,对文学创作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作家置身于其中历史环境和文化语境,以及业已存在的文学传统和各种惯例,则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制约和规范着他的创作活动。文学家的创作是一种意识活动,作家所描述得社会活动与其

  他事物相互联系中,往往具有很多属性,这些属性形成了一个功属性系统,-作家在面对客观事物的功能属性,摘取现实中的审美因素,不但不排除非审美因素,相反,总是把非审美因素中的认识因素、道德因素、政治因素,甚至自然因素交融到审美因素中去,以其独特的方式凝聚政治、道德、认识各种因素,从而使作品具有多种社会功能。

  2.读者的积极参以及出版商的介入使得文学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

  文学作品创作完成以后,只有经过初版变成作品,送到读者手中,文学的作品才有可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出版社和出版商是文学作品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中介形式。读者是在文学作品社会功能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不论从哪方面讲,文学作品社会功能的客体是读者。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感知它,在感知的过程中接触文学的多种功能,只有在文学作品能够满足接受主体的心灵和情感需要时,才能被作为审美对象来接受,这样,在作品和读者之间便因人生价值的相同而沟通了,作品的潜在功能体系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篇十六:文学的社会性

 如何理解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材料来构筑艺术形象的,并以渗透着情感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简单地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具有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概括性、模糊性。因此,它更易于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意识性、社会性、和独特性。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从社会生活到文学作品,须经过作家心灵的中介加工。在这个问题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归结为“再现说”、“表现说”和“能动反映论”。文学作为人的精神创造产品,带有目的和意义,具备着某种价值。其最为直接和独特的作用是它的美悦作用。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得到情绪上、感觉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其次是认识作用。可以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和理解生活的能力。最后是教育作用。文学作品能影响人的心灵和行为,帮助人提高思想境界,净化灵魂,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力量。《辞海》是这样定义文学的:“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所以又称为“语言艺术”,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

  文学的这种性质就决定了文学既有“纯艺术的”,又不可避免地反映时代背景、社会生活乃至对历史的总结、评判以及对其发展方向的主观愿望。如外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红与黑》、《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莎士比亚戏剧、中国的《诗经》、曹操的诗歌、《水浒》、《三国演义》等。即使是《红楼梦》,能简单的说它就是一部爱情的悲剧小说吗?鲁迅说,翻开中国的封建史,看到的就是“吃人”两字。看《红楼梦》就能感到这个社会就是扼杀人性,因而不可避免的产生要推翻这个社会的冲动。事实上,《红楼梦》从它一问世就被看作有伤风化和“反书”而遭禁,并不是后人把“革命”强加在它头上。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把握其特征是什么?

  文学源于生活,又反过来作用于生活。因为文学艺术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的产物,是人们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情感渗透在文艺作品的审美意象之中。因此,文学对社会的反作用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审美作用,它帮助人们认识美,热爱美,追求美。文学的审美作用包括文学的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愉悦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文学的认识作用,是指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获得社会历史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文学通过具体、生动的审美意象来再现一定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风尚,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使得我们可以认识历史,认识生活。如,读鲁迅《呐喊》和《傍徨》中的一系列短篇小说,可以对辛亥革命前后我国社会现状有一种形象的把握,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压迫和愚弄,普通百姓的愚昧,落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严重脱离群众……文学的这种认识作

  用是深蕴于文学作品审美意象之中,审美意象展示的生活越宽广,越丰富,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就越大。

  (2)审美教育作用: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是指对读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影响,陶冶情操,升华灵魂方面的作用。文学作品中寄寓着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能给人以强烈的启迪,感染和教育。如小说《红岩》中塑造刻画的许云峰、江姐、成然等可歌可泣的党的先烈形象,完全是一部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材,激励和感染召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去不断地奋斗,不断地前进。这种教育作用是包含在审美意象之中的,是任何说教、图解的办法所不能达到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取决于作品意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倾向。作家对生活越投入,认识越深刻,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作用就越大。

  (3)审美愉悦作用:文学的愉悦作用主要指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调剂精神,充实生活,得到休息和娱乐方面的作用。因为文学意象的具体性,独创性与丰富性,文学作品就的确充满审美的娱乐性功能。如: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在感受其小说中的正义与邪恶、美与丑的较量同时,我们也在其丰富曲折的情节故事中得到审美的快感,求得心灵的慰藉。

  总之,文学的认识、教育、愉悦作用是文学审美作用的三个具体方面,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文学作品只有有了审美作用,才能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愉悦作用。但在具体的某一部作品中,这几方面的作用又可能是有侧重点的,比如:一部长篇小说,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往往较大。而某一首小小的山水诗,其愉悦作用往往大于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二、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怎样理解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社会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这只是【马克思】关于文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中的一个十分单纯的定位。实际上,就【马克思】的全部观点而言,社会的完整结构要比这复杂得多,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也并不是这么平面。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上,一方面文学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另一方面文学又是能够同时面对由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所构成的整个社会。文学与整个社会之间,不仅是一种静态的关系,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们的动态结构。文学与社会这种动态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是文学究竟从哪里来?也就是文学的源泉是什么的问题。对此,历史上曾出现了三种主要的说法:再现说、表现说和能动反映说。再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模仿和再现。在西方,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存在的模仿说,就是一种典型的再现说文艺观。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的思想家们认为文艺是模仿自然的,如【赫拉克利特】就提出过艺术是模仿自然的,是以自然的面貌出现的观点。从【苏格拉底】开始,文艺观念出现了人文主义转向,突出了社会人生这一文艺模仿的对象。亚里斯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并对模仿说做出了较为深入的论述。19世纪西方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一方面是对古希腊模仿说观念的一种延续,另一方面又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理论到实践两个方面完善了再现说的文学观。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相信生活是最美的,所以他认为文艺只要是原原本本地复现了生活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再现说在西方是一种源远流长并具有相对统治地位的思想传统。尽管在中国也有【《周易》】的“观物取象”的观念,并且这一观念在后来也得到了一定的深化,但中国的文艺观还是更倾向于表现说。表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说在中国和西方都有大量的主张者。中国古老的《尚书·尧典》中就说:“诗言志,歌永言。”这很类似于表现说的观点。这种观念被后人总结为中国诗歌的一种传统,给中国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带来重大久远的影响。【《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无论是称为“志”,还是称为“情”,它们很显然都是指作家的内心世界。【刘勰】的【《文心雕龙》】,仅就其题目来看,就可窥见一斑。实际上也是如此,这部经典的文艺理论著作始终把“情性”与作品的关系作为关注点。中国的抒情文学

  远比叙事文学发达得多的现象,大概也是与这种“诗言志”的文学观念不无关系吧。表现说在中国是一种源远流长并具有主导性的文学艺术观念,当然中国有关表现说的思想中已经包含着某种道德意味和理性成分。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了诗歌创作的灵感说,尽管他的灵感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但其含义却是把文学视为心灵的表现。【康德】把文艺创作看做是人类的情感活动。欧洲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们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学观的指导下进行创作的,如【华兹华斯】、【雪莱】等。20世纪的【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更是提出了特色极为鲜明的表现说文艺观,他认为文学不过是人的潜意识的升华,是作家所作的白日梦。这就把人的与外界没有直接的关系的深层意识视作了文学艺术本源。

  再现说强调社会生活对文学的本源地位,强调文学对生活的依赖关系,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文学艺术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忽视了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而表现说与再现说相对,关注了作家的内心世界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同时它又忽略了生活对文学的最终决定意义和文学对生活的依赖关系。如此说来,再现说和表现说的文艺观念虽然都具有很大程度的合理性,但也都同时存在着明显的理论偏见,都没有概括出文学历史的全部事实。与上述两种观念不同,也存在着另外一种试图避免再现说和表现说的理论局限的说法,即能动反映说。

  能动反映说认为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黑格尔早就提出过能动反映说的观点,他说:文学艺术“是反映在作品里的艺术家的心灵,这个心灵所提供的不仅是外在事物的复写,而是它自己和它的内心生活。”[2]这里提醒人们在认识文学的本质属性的时候,要同时注意客观生活与作家心灵两个方面的因素。【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与文学艺术关系的论述,集中地体现了能动反映说的思想。【马克思】曾经从哲学的角度思考过人类的普遍创造活动,他说:“劳动的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性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这就是说,人所创造的一切对象都将是体现着创造者本质力量的存在,是人的能动创造的结果。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劳动,突出地体现着这一特征。作家笔下的艺术世界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并根据这种理解进行重新创造的结果,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的结果。毛泽东也曾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4]这就不仅肯定了社会生活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地位,同时也强调了作家的主观能动性,确立了文学艺术是创作主体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这样一个基本观念。

  文学离开生活就失去了它的客观基础,离开作家的主体意识,文学就丧失了它的存在意义。能动反映说辩证地处理了生活、作家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既承认文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强调了作家的独特创造力,真正概括了文学总是体现为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真正揭示了文学的某些本质属性。

  、如何理解文学创作的典型化?

  文学创作

  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称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

  在中国文学史上,随着文学的发展,人们曾不断地总结文学创作的经验,探讨文学创作问题。从先秦开始,人们就逐渐注意到文学托物言志反映生活的特点。晋代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创作的文章,其中心内容就是“论作文之利害所由”。陆机根据文学的实践经验,指出文学创作的难处在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从而提出了文学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内容与形式

  的关系等问题,对“物、”“情”、“文”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并比较细致地论述了创作中的构思过程,奠定了研究文学创作的基础。齐梁时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把创作论列为他的文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神思》中指出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神与物游”的思维特点;在《情采》篇中阐明了“为情而造文”的创作原则,在《物色》篇中提出了“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艺术概括理论,同时还涉及文学创作的其他许多方面的问题,大大地开拓了有关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的领域。此后,出现了浩如烟海的文论、诗话、评点等,其中不乏有关文学创作的甘苦之谈和真知灼见,如清代叶燮在《原诗》中把被表现的客观事物概括为理、事、情,把作者的主观条件归纳为才、识、胆、力,对文学创作中的主客观关系问题提出了可贵的见解;明代李贽、清代金人瑞、李渔等研究了小说、戏剧的创作经验,也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主张主观和客观统一,崇尚物我交融,寓情于景,形神兼备,是中国文学创作理论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指导,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了人的生产的共同规律,即“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改造世界。文学创作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既要反映客观的社会生活,又要表现主体的审美意识,作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交融和结合,无疑地要受“美的规律”的直接制约。许多杰出作家的经验表明,文学创作要对人生进行探索,必定要在作品中反映作家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倾注他们的感情和理想。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指出,文学创作“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他在《俄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中又说,《阿Q正传》反映的正是“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巴金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总结自己的创作道路时指出:“我曾经说过:‘我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的。’五十多年中我也有放弃探索的时候;停止探索我就写不出作品。……我的每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声。”作家的这种探索和追求,正说明了文学创作的审美性质。文学创作需要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个过程极为复杂,其中包含着诸如素材积累、艺术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它因时因事而异,变化无穷,但又有一定的共同规律可循。

  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作家从事文学创作应当从对生活的审美感受出发。他的生活积累越深厚,就越能培育出丰硕的果实。因此,作家首先必须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文学描写的中心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是第一位的工作,要善于在社会实践中观察人、剖析人的内心世界,关心人们的各种命运,设身处地地体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理、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色彩和节奏,从生活中获得只有作家个人才能捕捉到的那种独特的感受,抓住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的特征和行为。同时,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反复的深入思考,透过生活现象探求生活真谛,逐步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在深入生活中,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各种人和各种社会现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前提。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不能简单地记录事实,而需要把日常的生活现象典型化,这就是孕育作品时的艺术构思过程。所谓典型化,就是化生活素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为此,必须经过艺

  术概括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改造、集中,虚构出新的形象。正如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所说的:“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渐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选取题材。作家所写的应当是他受了感动而又认为有意义的审美对象,接着而来的,是酝酿主题。文学创作要取得成功,不仅要题材选择得恰当,而且尤需从中发掘出它的深刻的含义,揭示出别人没有觉察到的事物之间的某种本质联系,获得对生活的独特的审美体验。主题应该是从丰富的生活感受中反复思索和探求而酝酿成熟的结晶,它来自生活的深处,是和生动的表象有血有肉地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构思由此继续深化,使生活表象和作家的审美意识融合起来,逐渐形成意象,最后才能化为艺术形象。

  文学创作在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还有一个语言表达的过程。既要力求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又要寻找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高尔基说:“语言把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想固定下来,它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就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论散文》)语言具有描绘形象、唤起读者形象联想的功能,是因为语词所表现的概念是同有关的表象联系在一起的。作家应当掌握语言艺术的特点和技巧。从所反映的生活出发,去寻求最恰当的语言。老舍在《语言与生活》中说过:“语言脱离了生活就是死的。语言是生命与生活的声音。”作家有深厚的生活底子,对所写的人物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驾驭语言。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其特点,人们把作家形象地认识和反映生活的过程称为形象思维或艺术思维。别林斯基在《智慧的痛苦》中说:“诗人用形象来思考;他不证明真理,却显示真理。”他在《艺术的观念》中又指出:“艺术是对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寓于形象的思维。”形象思维是人们的认识规律在文学创作领域中的特殊表现,体现为自觉的表象运动,通过形象的联想、推测和组合,而构成新的艺术形象。它不仅是对生活的审美认识,而且是一种审美创造过程。当然,文学创作不只是依靠形象思维,它也离不开逻辑思维。茅盾在《漫谈文艺创作》中指出:“可以这么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在作家头脑中交错进行,使创作过程中既有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主题思想,又能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构思整体的两面,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的,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对立的。”

  情感、激情对于文学创作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创作的重要动力,又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在创作过程中,作家必然对一些人物和现象流露出同情或喜爱,而对另一些人物和现象表示厌恶和反对,他必然要透过作品中的形象对生活作出评价,显示出自己的倾向,并以这一切去感染读者。作家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审美感情、审美理想,都和他的世界观分不开。然而,作家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的关系的表现又是很复杂的。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的世界观不一定是单纯的,而且常常有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在形象思维中往往表现出这样的情况:形象一旦孕育成熟,就有他自身发展的逻辑,有时会修正作家原有的观点。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的客观意义,既可能超越作家原有的认识,也可能没有达到作家原来的意图。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的思想观点和客观的现实生活发生

  矛盾的情况是难免的。许多伟大的作家在面临这种矛盾的时候,都力求忠实于客观现实生活,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而使思想得到提高。这也是文学创作中所常见的现象。

  典型化就是概括化吗?

  

  

篇十七:文学的社会性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这是文学一种最重要的属性。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本质,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学既有意识形态,又有审美性。所以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2、意识形态的规定性是什么?

  首先,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即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意识形态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他只能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反映的产物。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和情感倾向。3、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他是反映社会生活并依存于社会的。(2)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并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

  4、试论文学的审美特征,并举例说明

  (1)形象性,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之上的。(2)情感性,如果形象性是艺术的外在标志,那么情感性就是其内在标志。(3)虚拟性,即文学界中的一切,都是人为设定的。但这并不代表否认其真实性。

  5、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关系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辩证统一。

  (1)文学即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2)既是形象-直觉的,又是概念-推理的。

  (3)既是评价的,又是认识的。6、为什么说用语言表现生活和塑造形象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特点?从本质上看,语言并不是思维着的头脑或者说理性的产物,而是生活的概括,总结,抽象和升华。语言是对生活的凝聚与反映,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语言是生活的映想。语言作为生活的凝聚,能够正确的反映生活,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人能否正确的运用语言来表现他所感知的生活。7、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8、语言为什么能够表现生活和构建形象?(1)现实的或想象中的生活,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就成为文学形象,成为文学作品。(2)从本质上看,语言并不是思维着的头脑或者说理性的产物,而是生活的产物,而是生活的概括、总结、抽象与升华。(3)最初的语言形成,新的语言发展,新的语言产生仍然是为了适应反映与表现生活的需要。(4)语言是对生活的凝聚与反映。9、语言如何表现生活和构建形象?(1)语言的普遍一般性与形象的具体

  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与解决主要途径是语词的系列组合,可以称为语词序列。(2)语言的线性排列与形象的空间延展之间的矛盾与解决。(3)语言的透明性与形象的不透明性之间的矛盾与解决。10、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论述?从论述的逻辑看,马克思的这段话是针对黑格尔“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结果。”马克思在此实践上已经提出了掌握世界的三种方式:思维总体、实在总体、直观和表象。11、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什么特点?(除艺术掌握之外还有实践艾能掌握和理论掌握)(1)艺术掌握是指世界呈现在人的感官面前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

  直观和表象。(2)艺术掌握涉及的只是世界的外部形态,其掌握是具体的。(3)艺术掌握所产生的是一种虚幻的变化。(4)艺术掌握不会改变世界的直观和表象。12、与艺术的其他门类相比,文学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什么特点?文学掌握是指通过心灵的转换对世界的外在形态进行间接的掌握。特点是需要心灵的整体活跃,充分发挥人的理想力、记忆力、想象力。13、文学为什么具有审美愉悦功能?文学的审美愉悦功能,是指文学作品给人以情绪的感染、精神的慰藉和感官的快适,是文学能够使人在烦恼之余,给美的享受和愉悦,让心里振奋精神、恢复平静。来自于文学创造的艺术美,艺术美又来源于对生活的事物和情感的描写。是作为一种文学的社会作用而存在,是艺术家能动

  反映的产物。14、什么是文艺的认识功能?它包括那两个方面?是指文学作品能够扩大人的认知领域,具体包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认识。包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对人自身的认识。15、什么是文学的思想启迪功能?文学为什么不能够直接起到变更现实的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净化人的灵魂。原因:(1)文学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只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2)思想启迪也就是一种思想诱导,有即时效果和延迟效果之分。(3)文学影响人的方式,是通过人的心灵世界,改变读者的内部精神状态、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来间接的对生活发生

  作用。16、文学发挥社会作用有何独特的途径和方式?途径是通过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来反作用的。方式是作用于人的思想感情,作用于接受者的习惯。第二章文学形象及其审美形态1.如何理解文学形象在文学活动的位置?文学形象是文学活动的中心文学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体与核心在文学中形象是比语言更重要的因素2.问什么说文学形象是用语言形式化了生活?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到深入生活作者从朱主观上可以把握生活,在用感性的形式把这种把握到生活表现出来,就成为了文学形象。从本质来说,所有形象都是生活

  的形式化结果。作者通过语言将生活形式化,读者通过语言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3.形式化过程包括那几个环节?主观化:对客观生活的认识,意味着对生活进行抽象,对生过的语言化简化:对生活的压缩和选择情感化:低度,适度,过度变形:生活的表现形态上的的变形定型物化4.为什么说主观化是形象形成的基础与出发点从生活到形象是一个质的变化,主观化就是质变的关键5.如何理解文学形象的内部结构?文学形象不是某种单纯的纯晶体,而是个复杂的构成,文学形象的内部结构有四个层次,分别是语言层,语象层,具象层,思想层。6.为什么说文学语言与文学形象之间存在一个过度的问题?因为形象由语言构建,但形象并不等同于语言,他们有各自的规定性,语言要构建形象,必须消除其规定性7.什么语象?语象与形象有哪些区别?

  一定长度的言语在其直接的感性显现的基础上所表现的感性的生活片段形象应该有两个基本规定性,其一,形象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感姓生活片段,其二,除了构成他的文字所直接形成的生活的感性表现形式外,文学形象应该还具有某种新的质,某种不是由构成这一形象的文字所直接形成,但却是形象直接具有的东西。语象的特点有;非整一性,没有一个作用一个整体的自己的质的规定性,非实体性8.什么时具象?为什么说具象是文学形象内部结构最核心的一个层次?是一个外在的能够为人所感知的感性表现形式A.就语言与语象两个层次的与左方向来看,具象是他们雨运作的的最终指向B.就具象与思想两个层次看,思想又是以具象为依托的9.文学想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意象不同于一般的形象,有哪些不同?是对象不在现场但却有所呈现的某种方式相对于一般的形象来说,他是更具有意蕴和内涵的形象10.从意象自身的构成形态和意象与语言修辞关系的角度意象可以分为那些类型?描述型,比喻型,象征型上述三种意象类型的特征?描述型:借对眼前的景象的直接描述来道出诗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篇十八:文学的社会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探讨川端康成文学的社会性主题

  作者:吴萍英周琴来源:《艺海》2012年第12期

  [摘要]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在日本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川端康成的作品之所以能感动人心,引起共鸣,是因为其作品往往都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性主题。本文试通过对《伊豆的舞女》的解读,探讨川端康成作品的社会性主题。

  [关键词]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社会性主题

  众所周知,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他是以反叛者的姿态登上日本文坛的。他终其一生执着地探索“日本的美”,在文学创作上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川端康成的一生创作了100多篇小说,其中以《伊豆的舞女》、《雪国》、《山音》、《睡美人》等最为出名。在昭和43年(1968年)荣获了日本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至今仍在被大家所研究。可以说他是日本人的骄傲。

  在他的作品当中,很多都是以对社会和人类的关心为主题的。他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曾经六次被改编成电影,即使在中国,也广为人知。

  川端康成通过对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身份差异、男尊女卑的社会性主题。

  一、川端康成的生平

  川端康成1899年,生于大阪市。川端康成幼时双亲相继去世。对于两岁左右的川端康成来说,父母在他心中的印象似乎并不深刻。

  1906年川端氏进入了三岛郡丰川普通小学。祖父母过分担心和溺爱,决定把年幼的川端康成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农村。由于长期无法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川端康成渐渐形成了顽固的性格。同年9月,祖母去世了,1910年,姐姐也死了。从此以后,川端康成和祖父两个人相依为命。

  1912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大阪府立茨木中学。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1914年祖父辞世。祖父的死让川端氏倍感孤独,川端氏成了孤儿。对康成来说,他的童年没有幸福,甚至感受不到一丝丝快乐和温暖。父母和亲人的爱也只是一种漠然、抽象的感觉而已。从少年时代开始,那种无法克制的哀伤和忧郁就已经渗透进了康成的心,形成了他畸形的性格。

  1920年高中毕业,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系英文学科。同年,开始和今东光等策划第六次《新思潮》发刊。

  1926年发表了《伊豆的舞女》。之后,连续发表了很多优秀作品。

  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2年4月16日,在自己的工作室开煤气自杀,享年72岁。

  如此人生经历,给川端康成的创作生涯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也因为他特别的性格,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二、《伊豆的舞女》创作背景

  1、创作背景

  《伊豆的舞女》这部作品是基于川端康成1918年去伊豆旅行的经历而创作的。写于1926年,它的原型是1922年写的《汤岛的回忆》。

  1922年对川端氏来说是怎样的一样呢?1921年,23岁的川端氏和咖啡馆的女招待恋爱,当时川端接受菊池宽的好意,暂住在他家里,做好了和女招待一起生活的准备。但就在这个时候,对方变心悔婚,两个人就这样分手了。

  写《汤岛的回忆》的时候,就在这次分手后不久。在心灵受到严重打击之后,回忆起少年时代的舍友和给他温暖恋爱感觉的舞女,他受伤的心灵感到了一点安慰。

  2、传承日本传统文学

  川端康成是通过描写贯穿作品全文的男女恋爱来表现死亡和哀伤的。他以西方的表达技巧来表现东方的精神。川端氏的作品充满了日本传统的美意识和艺术风格。如果从理论上来定义他的小说创作的话,那就是充满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如果没有作家个人的体验是无法形成的。川端康成的作品完美地表现了日本的美意识和日本美的根源--平安时代传承下来的“物哀”。“物哀”这个词在日本可以等同于“美”。他的作品往往包含了“物哀”的悲伤与同情的意味。进一步来说,他作品中的社会性主题,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描写小人物,特别是社会下层人物的不幸生活来表现的。他的《伊豆的舞女》富有平安时代女性的温柔、纤细的美感,反映了日本文学的传统。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伊豆的舞女》故事梗概和创作手法

  1、故事梗概

  《伊豆的舞女》的主人公是因为孤独而孤身去伊豆旅行的二十岁旧制高中生“我”,途中偶遇了一群巡回艺人,和巡回艺人中的其中一个舞女产生了微妙的感情。“我”和舞女相知相惜,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了相互信赖的友情。想要从人生的污浊中逃开的那种青春的洁癖,使“我”恋上了纯洁无瑕的舞女,也温暖了“我”因孤儿根性而扭曲的心。

  2、创作手法

  这部小说是以第一人称书写的,但是“我”并不是描写的主体,而是感觉的主体。真正的主人公是“熏”。小说通过“我”的感觉变化来间接刻画她。这样一来,“熏”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丛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这是小说的开头部分。川端康成将“我”的感觉巧妙地转移到阵雨上,阵雨好像有意识一样追着“我”。生动地表现了阵雨,同时又详细的描述了我的狼狈。因此,在这部作品中充分运用了“主体性”这种创作手法。

  四、川端康成文学的社会性主题

  1、身份差异

  “那舞女看上去大约十七岁。她头上盘着大得出奇的旧发髻,那发式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这使她严肃的鹅蛋脸显得非常小,可是又美又调和。她就像头发画得特别浓密的历史小说上姑娘的画像。”

  这是小说对舞女的外貌描写,从外表来看,可能大多数人都认为舞女是一位成熟的少女。“我”也毫无意外地误会了。那个时候的“我”也是和世俗的人一样看待舞女的。但是,一与她深入地相处,就发现了舞女的纯洁无瑕。

  人们对“我”的态度跟对舞女的态度则完全不同。“我”头带高等学校的学生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纹的上衣,肩上挂着书包。从外表来看,“我”是有知识的上层人士。所以人们非常尊重“我”。这就是当时的社会身份差异。

  她走在后面,离我一两米远,既不想缩短这距离,也不想再落后。我回过头去和她讲话,她好像吃惊的样子,停住脚步微笑着答话。舞女讲话的时候,我等在那里,希望她赶上来,可是她也停住脚步,要等我向前走她才迈步。

  

篇十九:文学的社会性

 也谈文学的社会作用

  摘要: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本身来源于社会生活,是作家对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产物。因此,它一旦产生就会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但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产生的,而是通过对人们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的潜移默化而发生的。这种渗透到人的内心世界的熏陶和感染,不仅会影响人的思想性格和人生价值观,而且会鼓舞人们去改造自己周围的环境,甚至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关于文学的社会功能,一般都把它分为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美感作用三种。关键词:文学社会作用精神几乎与人类社会一齐出现、同步发展的文学,它既来源于社会,扎根于现实,又对现实社会产生能动的反作用。文学能够感人之心,动人之情,启迪人的智慧,塑造人的灵魂。它通过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而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及其他意识形态乃至于风俗民情。换言之,文学是一种精神武器;文学作品一旦掌握了广大读者,它就能在社会生活中产生重大的作用。正因为此,我国自古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对不利于自己统治地位的文学作品皆视为洪水猛兽,均归入烧禁之列。于是乎,就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明崇祯十五年,正当农民起义的斗争蓬勃发展时,统治阶级就曾下令:“凡坊间家藏《水浒》并原版,尽令速行烧毁,不许隐匿”。由此可见,文学并非茶余饭后的消闲之物,亦非文人墨客的无病呻吟,“它是唤醒社会的警钟,它是招返迷羊的圣,它是澄清河浊的阿胶,它是鼓舞革命的醍醐,它的大用,说不尽,说不尽。”一、文学的教育作用文学的教育指文学通过所描绘的社会生活图画及作家渗透于其中的感受,理解和评价显示出来的是非爱憎倾向对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精神性格等所产生的影响,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它所描绘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照,通过对前者的肯定,对后者的否定,能使读者与作品的感应和交流中震动,感奋,求善向上,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变得高尚起来。二、文学的认识作用文学的认识作用是指文学通过生动形象而真实的描绘,所产生的帮助人们了解特定时代生活的现象和本质,并把握其内在发展规律的作用,即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推断未来。它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往往是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再现或表现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描绘的社会时代不同,表现的生活领域不同,反映给读者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态度也不同。正如高尔基所说的,“它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从一定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它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描写或真实体验的抒发,生动地再先那一时代社会生活的风貌和某些本质方面,使人从中了解到那一时代人们的生活,社会的面貌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各个方面。开阔人们的生活视

  野,认识历史的某些规律和本质的东西。三、美感作用是文学社会作用的中心文学的美感作用是指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的趣味给人以精神愉悦,情感满足并在自由状态下获得身心健康的积极休息的特殊作用文学作品的形象是虚拟的,既不是客观事物的直接映像,也不是理性认识的形式,因此它并没有提供严格科学意义的认识。文学有助于人类对世界的审美把握,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一方面它带有认识主体的感情色彩和个性特征,是一种人情化、人格化的认识;另一方面它没有确定的概念范畴作为基础,是一种若明若暗的领悟。同样,文学作品的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主要体现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使人确定美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艺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是综合性、整体性的,没有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能像艺术那样对人的整个精神世界、整个思想感情体系产生教育作用。因此,在谈文学的社会功能时,笼统地使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是不准确的。文学可以帮助人们达到对生活的审美把握,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进行感情教育,可以给人以审美的愉悦,这三者有区别,但又是不可分离的,是综合发挥作用的。它们统一在审美的领域,通过情感的环节发生作用。人类的实践活动包含着三个要素:知觉、情感状态和肢体动作。情感状态是由认识到实践的中介(或过渡),没有这个中介,人的认识,不可能过渡到实践活动。文学正是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改善人的情感状态,潜移默化地改造人的整个灵魂,从而制约、影响人的行动,完成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如果离开情感这一环节,文学就不能发挥它的社会作用。总的来说,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三种作用在同一部作品中都能做到齐头并进。只要稍作分析就可发现,有的作品思想倾向正确、鲜明,很有现实教育意义,但其艺术技术方面还不到火候;有的作品,虽然并没有反映什么重大的社会内容,但却给了读者精神上的愉悦,培养了读者健康的生活情趣。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作品,尽管不能归入优秀作品的行列,但也应该充分承认它们的存在价值,不能简单地说它们就没有社会作用而一概加以否定。文学的认识作用是其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的基础;而教育作用则把对文学作品的认识更加深化;同时,审美作用以艺术自身独特的感染力促进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更好地发挥实际效果。它们的相互作用体现了文学作品中真善美的统一,并分别对人们的知、意、情发生深刻影响。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这三种功能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于人的思维意识,对人的精神世界施以全面的影响。因此,也可以从总体上把它看成一种审美教育作用。参考文献:[1]徐龙年.简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历史文化研究,2005.3[2]张培英.论文学的心理功能——兼议文学的社会作用.河北大学学报,1991.1

  [3]李鲜妮.浅谈文学的社会作用——以《复活》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4]韩陆山.浅谈文学艺术中的审美意识.社科纵横,2005.2[5]童建忠.社会作用构成文学的功能系统.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6]陈杰.传记文学社会作用浅议——传记文学编辑手记之一.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7]季米特洛夫论文学、艺术和科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8]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2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9]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

  

推荐访问:文学的社会性 社会性 文学

版权所有:新维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维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维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50341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