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10篇

时间:2022-11-09 14:10:07 来源:网友投稿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10篇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树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10篇,供大家参考。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10篇

篇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树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政绩所持的态度,包括为谁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如何评价政绩等基本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关系提供了思想方法上的钥匙。

  坚持以人为本,明确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到政绩观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为什么创造政绩、为谁创造政绩的问题。是为个人还是为国家和人民,这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牢固树立了“为人民群众创造政绩”的观念,就必然会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真抓实干的精神去对待工作,以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国家的发展繁荣和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而不会以个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退荣辱为怀。反之,如果只是为了个人保官、升官和发财、享乐,就必然会以敷衍塞责、虚与周旋、草率应付的态度去对待工作,热衷于搞“花架子”、“形象工程”之类的东西。由此看来,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对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把握政绩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应该把能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指标。离开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只能是片面的、畸形的、短期的政绩,甚至是“败绩”。

  要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政绩观转变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政绩观。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片面地认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只有GDP才是真东西、硬东西。因此,他们将GDP的增长视为衡量政绩的唯一指标。这种错误的政绩观已经导致不少严重后果。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既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用加快经济发展的实绩来体现政绩,又要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不断加强民主政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在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上创造出新政绩。

  要从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狭隘政绩观转变为全局协调发展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是指经济、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把这几个方面的事情干好,把这几个方面的关系协调好。如果只管局部不管全局,只管城市不管农村,只管经济不管社会,只管人的眼前利益不管自然生态,即使某一方面暂时“上”去了,最后还是会掉下来,而且还会付出更大的成本或代价。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各方面的力量,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中创造出新的政绩。

  要从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政绩观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强调的是发展进程的持续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护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反对不计成本、不求效益的“发展”,反对以牺牲环境、生态为代价的“发展”,反对忽视社会公正的“发展”,反对牺牲后人发展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创造出新的政绩。这也就是说,我们创造的政绩,不但要能够经受住现实的检验,也要能够经受住科学的检验和子孙后代的检验。

  具体措施:

  建立健全政绩考评机制,形成科学的政绩导向。坚持科学的政绩导向,对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至关重要。以什么样的标准和方法考核评价干部的政绩,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干部的政绩,直接影响到政绩观的正确与否。

  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政绩应该由群众来评判,通过实践来甄别,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注重政绩考核内容的全面性。考核范围包括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情况、群众生产生活改善情况、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情况、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提高状况等。要坚持走群众路线,逐步建立领导干部政绩评议、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审核、监督制度,认真解决“公认不公、实绩不实”的问题。

  要建立完善的政绩奖惩机制。奖惩就是导向。要在科学考核干部政绩的基础上,将政绩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管理的全过程。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突出成绩的,予以提拔重用;对制造片面政绩和虚假政绩的,予以降职免职甚至更严厉的处分,以此引导干部开拓进取、埋头苦干,打牢长远发展的基础,克服追名逐利、心浮气躁的思想和作风。

  

篇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

  中共中央xx同志在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上明确要求:各级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一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也会影响到一个干部、一届班子、一支队伍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按照中央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忠实实践党的宗旨,为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呢?就此,谈几点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

  政绩观是在政绩问题上表现出来的领导干部的世界观和权力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权力观,决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一此领导干部重“显绩”,轻“潜绩”,避实就虚,拈轻怕重,专干“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漠不关心,对容易看得见的政绩“乐此不疲”,对默默无闻的艰苦工作不愿投入精力;一些领导干部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热衷于“短、平、快”的政绩,对涉及长远利益的基础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一些干部做虚假政绩,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虚报浮夸,工作还没做,就急着向上报经验,把纸上计划说成实际结果,把几年的成绩说成一年所为,出了问题就遮遮盖盖,糊弄上级。这些问题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就是干部的世界观、权力观出了偏差。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首先解决本源上的问题,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必须加强学习,加强教育。除了领导干部自己首先要加强自我学习和教育外,党委、政府要经常开展集体学习和教育活动。要根据xx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学习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素质教育,奠定干部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的科学理论基矗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政绩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xxxx”重要思想的精髓。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出所谓“政绩”,不顾客观实际,或盲目建功,或急于显功,或造假邀功,说到底都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政绩,才具有客观性、科学性,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才算真正为党的事业做出了贡献。反之,所创造出的所谓“政绩”就失去了根基,就怕见阳光,怕经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样的“政绩”越大,危害也就越大。为此,领导干部想问题、干工作,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考虑本地、本单位实际,科学制定>和目标,不能好大喜功,定过高的指标、提过头的>;一定要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展示才干,在实践中创造业绩、实现价值,而不能贪图虚名,把劲头用在空喊口号、坐而论道上;一定要坚持看实际效果,不能陷入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搞那些华而不实、中看不

  中用的“形象工程”,搞那些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搞那些有头无尾、只开花不结果的“半截子工程”。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引导

  政绩观与发展观密切相关。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引导。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以至产生严重问题。比如: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干部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绩就是发展经济,经济搞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而把发展经济又简单地视为量的增长,单纯扩大数量和追求速度,而不顾质量和效益,甚至只以gdp论政绩,以致在一些地方演出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政治游戏;又如,一些地方为图一时的经济增长和资金积累,不惜出台各种违规的优惠政策,低价拍卖土地和其他资源,杀鸡取蛋,竭泽而渔,严重损害人民根本利益;再如,一些领导干部为在自己的任期内干出一番业绩,不顾民力乱铺摊子,乱上项目,以至造成“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与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有关外,主要就是与领导干部缺乏或根本没有科学的发展观息息相关。为此,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按照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整体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篇三: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

  党课讲稿-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8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教学对象:基层领导干部;

  教学目的:帮助学员理解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意义、内涵和途径;

  教学提示: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资料,可展开讨论;

  教学时间:30分钟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古已有之的为官之道。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对这样的古训自然有着更为深刻的体验。正因为如此,我们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把在任期间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创造一番业绩,为百姓谋得一些福祉,作为自己从政为官的追求。应当说,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拥有这样的追求是应该的。但是,为什么而建立政绩,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又该怎样取得政绩?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并不是每个党员、每个领导干部都清楚的,或者说看法都是正确的。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也就构成了政绩观。政绩观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也有十分错误的。我们不难看到,有

  些领导干部因为头脑中缺少正确的政绩观,做出了许多欺世盗名、劳民伤财的事。这些做法,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正因为如此,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意义

  所谓政绩,按字面的解释当是指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所谓政绩观,是指人们对政绩的总的看法。领导干部肩负着党组织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在任期间通过扎实而勤奋的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留下突出政绩,这是任何一个有责任心、事业心的领导干部应该有的追求,同时也是一个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和对其进行评价的依据。但是,在政绩这个问题上,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涉及了所谓的政绩观问题。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说,政绩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引导着我们去该为谁而建立政绩,该追求什么样的政绩,以及该通过怎样的途径去实现政绩。

  从总的情况看,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干部,都能坚持正确的政绩观,都想在任上多干一些事情,多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多为一方百姓谋一些福利。正是在这样的政绩观的指导下,他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带头实践党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干事,创造了

  实实在在的政绩,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称赞。

  但是,我们也看到,的确也有一些干部,在如何对待政绩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甚至是极端错误的看法。而政绩观的扭曲,导致一些干部的行为出现偏差,患上了所谓的“政绩急躁症”,突出“症状”有:一是重自己“政绩”,轻百姓疾苦。一些干部专门喜欢干那些易被算作“政绩”的事,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却漠不关心。二是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热衷于“短、平、快”的政绩,对涉及长远利益的基础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三是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四是搞虚假政绩。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不择手段。五是不实事求是,乱上项目。六是避实就虚,拈轻怕重。对容易看得见的政绩乐此不疲,对默默无闻的艰苦工作却不愿投入精力。这些都是与正确的政绩观格格不入的。

  由于错误的政绩观,造成了许多问题和矛盾,概括起主要是:一是虚名招致实祸,误党又误国。虚假的政绩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造成人、财、物和宝贵时间的大量浪费。二是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一些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搞花架子上,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加群众负担,必然引起群众反感,伤害群众感情,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虚假政绩,必然会诱发干部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

  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

  事实证明,党中央要求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十分英明的。可以说,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事业的顺利发展,影响干群关系,也会影响到领导干部本人的健康成长。从全党的角度看,如果让错误的政绩观广有市场,任其谬种流传,将严重危及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这绝非危言耸听。

  正确理解正确的政绩观的科学内涵

  正确地看待政绩,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前提。政绩观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绩的目的,即为谁而建政绩;二是政绩的内容,即什么是政绩,什么不是政绩;三是政绩的取得,即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或途径实现政绩。

  所谓政绩的目的,其实质是要回答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即我们建立政绩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自己而追求政绩,还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创造政绩,这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核心问题。而为了老百姓的

  福祉而创造政绩,与为了自己的功名或为升官积攒资本而创造政绩,其结果往往是不同的。一些干部在对待政绩问题上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甚至走入歧途,其根本原因是“私”字作怪。他们建立政绩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为自己升官积攒资本,搭建台阶。如此“私”字引导下的“政绩”,不可能是真正的政绩,也不可能是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所期待的政绩。这样的“政绩”越多,百姓的利益损失就越大(教学提示:此处可加入教学参考之三之内容)。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我们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党,我们党的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只有真正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才能创造出真正的政绩。

  所谓政绩的内容,其实质是要回答,什么是真政绩,什么是假政绩。政绩的确有真假之分。孰为真?孰为假?这需要用科学的标准评判。现在有些领导干部,片面理解政绩的内容。比如,把追求单纯的经济指标作为实现政绩的主要内容,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绩就是发展经济,GDP值越高,政绩就越大,甚至只以GDP论英雄(教学提示:此处可加入教学参考之四之内容)。在如此片面的政绩观的引导下,一些地区和单位的领导在工作摆位上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

  现象,抓经济工作硬,抓精神明建设和其他事业软,影响了社会的协调发展。更有少数领导干部,为了出所谓的政绩,竟然玩起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政治游戏,甚至不惜在经济指标的统计上弄虚作假。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在任阜阳行署专员、地委书记时,把只有47%的增长率硬是拔高到22%,以显示其坐镇阜阳的“非凡政绩”。也有的地方或是单位领导,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不惜出台各种违规的优惠政策,不惜低价拍卖土地和其他资。这种通过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方式得的“政绩”对于百姓讲无疑是灾难,更是断了子孙后代炊烟的“绝户活”。诚然,发展是政绩的重要内容,但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除了数字指标外,还包括经济与社会、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还应该是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政绩,究竟是大是小,其根本标准都在于人民是否从中得到实惠以及所得实惠之大小(教学提示:此处可加入教学参考之五之内容)。所谓政绩的取得,就是说政绩既不是靠花活“玩”出的,也不是靠蛮干、霸道的作风“逼”出的,一定是通过艰苦努力,靠着实干精神、科学精神干出的。领导干部要想取得政绩,没有捷径可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是惟一的可行之路。但是,我们不难看到,现在有一些干部,心中对政绩充满了渴望,但又不肯下苦功夫,不愿意啃“硬骨头”。他们只愿意挑选容易干的事干,什么工作容易出“政绩”就抓什么,最好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政绩搞到手。这样的政绩观,说到底是投机取巧。

  还有的干部,建功立业的心情十分迫切,搞起“政绩”也就不择手段,不惜蛮干,不惜采取极端的措施,结果“政绩”出了,老百姓的心也被伤透了。正确的政绩观所倡导的政绩的取得,靠的就是实干,靠的就是科学,靠的就是群众的支持。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和承受能力;二是要持科学的工作态度,按客观规律、按规矩、按规则办事,坚决防止和克服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三是要坚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各级干部都要充分认识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极端重要性,把抓落实作为一个极其严肃的政治问题对待,在抓落实的实践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应当说,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改革已经触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有待我们去破解。各级领导干部应勇于面对现实,承担责任,破解这些重大疑难问题,就是在创造真正的政绩。

  在树“三观”中确立正确的政绩观

  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政绩又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领导干部的品质,看出他能否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那么,我们该怎样让正确的政绩观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中呢?最根本的,要靠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实现。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一个人思想的“总开关”。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头脑中要有正确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是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用物质第一性的观点、用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而不能搞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世界观对于政绩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他必然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发展规律,把自己的政绩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并勇于接受实践对政绩的检验。反之,必然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坠入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泥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老老实实的世界观,其核心就是一个“实”字,就是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明白,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这揭示的正是政绩观的世界观本质问题。

  权力观是人们对权力的及其效用的认识。权力观对政绩观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正确的权力观把权力看做是公众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因而能够运用手中权力为公众办事情,为人民谋利益,而这既是正确的政绩观形成的实践基础,同时也是追求正确的政绩的向导。而错误的权力观则把公共权力视为私有财产,当作牟取私利的资本和工具。它反映到政绩观上,必然是围绕私利打算盘,政绩不是造福于

  人民,而是用于达到个人或小团体的狭隘目的。领导干部只有正确认识权力的和权力的目的性,才能自觉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用权力为人民造福。我们必须知道,如果我们出于一己之私,利用职权追求虚假的、不切合实际的所谓“政绩”,不管其有着怎样冠冕堂皇的包装,这与利用职权谋取钱财在本质上无二,都是对人民赋予的权力的滥用和亵渎。

  政绩观与发展观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是一种全面发展,那么政绩就不能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而应该同时体现在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上。那种以牺牲人民群众根本和长远利益为代价而换取的所谓“快速增长”,是我们要坚决摒弃的。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是一种协调发展,那么就要从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的协调发展上统筹考虑、创造政绩,不能以牺牲精神明为代价,追求所谓的繁荣。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那么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创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这与那种“一个人政绩,几代人包袱”的做法,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发展观与政绩观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时常校正和确立自己的政绩观,在科学发展观

  的指导下,努力创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8

  

  

篇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

  在这些错误政绩观的驱使下在少数地方衍生了沽名钓誉的显性政绩急功近利的暂时政绩劳民伤财的畸形政绩弄虚作假的注水政绩等等各级领导干部在政绩观上存在的这些偏差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显然是格格不入与我党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驰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摘要]胡锦涛同志提出: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和政策落实到实处。[关键词]领导干部政绩观立党为公胡锦涛同志提出: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名、不务虚功、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听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名伤财的假政绩,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和政策落实到实处。这是党中央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后向各级领导干部发出的新号召,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全面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任务。所谓政绩观就是领导干部对政绩所持的态度,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政绩,如何创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政绩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祸福。近年来,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有了进一步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恪尽职守、埋头苦干、严于律己、乐于奉献的好党员、好干部,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政绩观发生偏差,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其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好大喜功,耐不下性质抓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而热衷于搞“大活动”,做“大动作”。其次是急于显功,倾尽财力大力修营造院,建所谓的“亮点工程”、“政绩工程”,不考虑地方长远发展。某省一个市区人口不足14万的地级市,居然耗资2300万修建了现代化大广场,加重了当地的经济负担。第三是夸绩邀功,工作进展不大,就急于向上级报成效,夸大政绩,甚至把纸上的计划说成实际结果,把几年的政绩说成一年的工作,做些表面文章,而出了问题则遮遮掩掩,糊弄上级。在这些错误政绩观的驱使下,在少数地方衍生了沽名钓誉的“显性”政绩,急功近利的“暂时”政绩,劳民伤财的“畸形”政绩,弄虚作假的“注水”政绩等等,各级领导干部在政绩观上存在的这些偏差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显然是格格不入,与我党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驰,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当“政绩”仅与GDP考核指标划等号时,有的干部为了“达标”升迁,将GDP考订指标倒着算,层层摊派等等。这样必然违背发展的规律,从而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实事求是,重实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和作风,也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基本的职业道德。如果一个领导干部为了个人的升迁而去拼凑“政绩”,说假话、空话、大话,那么势必影响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再次是污染社会风气。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具有较大的示范力和感染

  力,他们的言行关系到社会风俗的好坏和社会风气能否根本好转。如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好大喜功,热衷于说假话、办假事,那么就可能上行下效,影响经济和社会秩序,影响社会风气。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核心是解决好怎样正确认识政绩,如何对待政绩,用什么标准衡量政绩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实践党的宗旨,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各级领导干部思考问题,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有干出成绩的雄心壮志、有干事创业的坚强信心,想在自己任期内干出些成绩,以回报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应当鼓励的。但应注意的是,要取得成绩,应当是在工作中开拓创新,为广大人民群众造福的实实在在的政绩,而不是掺杂着水分,渗透着私利的虚假政绩。其实政绩的获得途径,靠的是基层干部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扎实埋头苦干。我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领导干部必须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有默默无闻的工作精神,有踏踏实实、扎扎实实、老老实实的良好作风,而不能只想为个人争功名,捞好处。在工作安排上对那些虽然难以出名挂号,但上级认可,基层欢迎,人民满意的事情,那些虽然周期长,见效慢,但是有利于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都要认真负责,专心致志地干下去。而对那些虽然可以出名挂号,但对于加强基层工作没有多少帮助的事情,那些虽然能够产生一时的轰动效应,但付出的是损害群众的利益,人民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能干。二、弘扬求实务实精神,大兴求实务实之风,把政绩建立在事实求是的基础上事实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出所谓的“政绩”,不顾客观实际,或盲目建功,或急于显功,或造假邀功,说到底都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政绩,才具有客观性、科学性,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创造出的所谓“政绩”就失去了根基,就怕见阳光,怕经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样的“政绩”越大,危害就越大。因此,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干工作,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定要充分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工作实际,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而不能好大喜功,定过高指标,提过头的口号;要在实践中创造业绩,实现价值,而不能贪图虚名,把劲头用在空喊口号上,坐而论道上;一定要坚持实际效果,把握好形式与内容、计划与结果的统一,而不能陷入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搞那些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搞那些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虚假的“政绩”不仅损害各级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影响各级领导机关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三、以“人民满意”和“群众满意”为标准,努力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广大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他们的政绩是大是小,是虚是实,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基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要的是增强服务意识,树立群众观念。只有树立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才能摆正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正确行使手中权力,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真正解决好当干部为什么,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从而自觉的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地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所谓“金杯银杯比不上群众的口碑,这奖那奖顶不上群众的夸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衡量评价领导干部政绩如何,不能只听干部本人的表白,还要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打分,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对政绩得到群众认可的干部,要大胆使用,委以重任;而对那些自吹自擂,搞虚假政绩,人民群众不认可甚至反对的干部,不仅不能提拔,还要果断的从领导岗位上撤换下来,这样才能促使基层领导干部把功夫下在真抓实干上,养成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脚踏实地工作的良好作风。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用正确的导向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体制和制度,直接影响着干部的政绩观。目前,政绩工程之所以在不少地方越来越显现,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致使有些领导干部做工作只不过是为自己进一步晋升创造条件。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必须改革现有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能综合体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状况、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具体来说就是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看创造政绩过程中的能动性,又要看客观条件的优劣;既要看上级组织的认可度,又要看群众的满意度;既要看领导班子集体作用,又要看班子成员在集体的领导中发挥的能动作用。总之,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业绩,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供制度保证。

  

  

篇五: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最近集中学习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通过学习,我感到,贯彻落实两个纲要工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所谓政绩观,就是指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自身职责及取得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是否正确,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或地方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乃至影响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因此,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工这是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意义的。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归根到底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因此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

  一、树立忠于理想,坚定信念的世界观。人应当有理想和信念,理想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生实现追求的动力。理想和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同志曾经以明确的语言概括了共产党人的理

  想,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最高

  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最高理想,激励了几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惜赴汤蹈火而为之奋斗。在今天,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信念,仍然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支柱。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决心为之而奋斗终身,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坚定自身理想信念的首要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处在这一历史使命,必须把理想同现实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坚定的信念同踏实的工作结合起来,既要坚信共产主义事业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共产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曲折性和长期性。我们领导干部唯有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才能够在胜利时不骄不躁,谦虚谨慎,才能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才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砥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不息,不断前进。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的。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反对一切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去支撑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去指导我们的改革实战,从而推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二、树立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发展,尤其是经济和分配上多元化的现状,促使人生价值成为人们思考和争论的热点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价值观错位的状况屡见不鲜。他们把人生价值定位在权力之中或金钱之中或享乐之中或绝对自由之中等等。显然这些都是错了位的价值方向。马克思主义以为,价值是一种关系,它体现的是一种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价值观是人们对外界事物能否满足个人和社会莫种需要的评判标准。党的干部无论职位高低,其自身价值必须体现在甘于奉献,淡泊名利之中。党员干部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先人后己。任长霞和牛玉儒二位同志是我们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他们的事迹虽然不同,但他们所表现生的心系人民群众,用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为民排忧解难,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人民的利益,他们都表现由了领导干部真心为民的高尚的思想品德。相比之下,有些领导干部对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产生了动摇,甚至怀疑否定,产生了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他们片面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以是否对个人有利作为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唯一标准,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他们置党纪国法不顾,只顾自己名利官位,以权谋私。王怀忠,肖作新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树立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的权力观。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都是对权力的滥用。而造成滥用权力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权力观。腐败分子之所以有腐败行为。关键在于他们脱离了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的权力观,视权力为谋私的手段和工具。于是大

  权在握,头脑发昏,权欲膨胀,胡作非为,结果必然自食其果,在官位上摔下来,落个被世人唾弃的下场。权力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指对权力的性质,作用和运行机制的基本看法。受不同权力观的支配,必然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是立党为公,掌权为民。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由于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有发展到由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或全体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程度,人民只能通过少数代表来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由于我们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思实代表,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分配宗旨的,人民便把这些权力赋予我们党,委托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行使权力,也就是说权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如果说领导干部对人民给予的权力拥有使用权的话,那么,这种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常识。权力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作为领导干部,人民给予的权力越多,职位越高责任也就越大。因此,各级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掌权,用权,都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需,为人民谋利益,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四、树立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荣辱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的荣辱观,主要体现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之中。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光荣,以侈奢浪费,以权谋私为耻辱。励精图治,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艰苦朴素的教

  育今后要抓好,一直要抓60—70年”。我们国家越发展,越要抓

  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丢掉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由现了讲排场、摆阔气,追求奢侈豪华的不良风气。有的人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狂吃豪赌;有的人全身珠光宝气,豪华在年年翻新,招摇过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个比一个威风,已经使一部分领导干部意志衰退,有的甚至跌入了犯罪的泥坑,我们应当引以为戒,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态度如何、关系亲疏,主要是看领导干部是否为群众谋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解决群众的困难,改善人民的生活,是否与群众风雨同舟,有福同亨。我们的党员干部做到了这些,群众就与党亲近,就拥护党,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否则就离心离

  

篇六: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惱问题做决策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社会工作师办亊情必须实亊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科学把握本地区本单位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癿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癿发展思路幵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贯彻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历年真题及答案免费领取:http://hlj.huatu.com/

  公务员申论范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策背景:

  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些俗话说出了这样的为官为政之道:做官就要做出政绩来。当今社会,在各条战线,我们党有一大批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了实实在在的政绩,涌现出了像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宋鱼水这样的优秀典型。他们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正确的政绩观是我们党在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对政绩的根本看法和系统观点,是党的领导理念和执政理念的实践体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谁谋求政绩,依靠谁创造政绩,由谁评价政绩,是政绩观的基本问题。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坚持为人民谋求政绩、靠人民创造政绩、由人民评价政绩。为民,是正确的政绩观的本质和灵魂。

  不符合“正确的政绩观”的表象: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在理解正确的政绩观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干部,在如何对待政绩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甚至是极端错误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近轻远

  注重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对长远发展缺少统筹谋划。

  二、重表轻里

  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不够重视。

  三、重虚轻实

  不靠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而靠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四、重显轻潜

  热衷于干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忽视短时间内无法显现成效的工作。

  五、重硬轻软

  喜欢追求硬指标,轻视不易量化的工作。

  六、重物轻人

  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较少顾及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七、重局部轻全局

  只从局部利益出发,不从全局考虑问题,甚至为了追求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

  八、重投入轻收益

  只看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多少,招商引资了多少,不看施政成本,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比。

  由于错误的政绩观,造成了许多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是虚名招致实祸,误党又误国。虚假的政绩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造成人、财、物和宝贵时间的大量浪费。

  二:是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一些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加群众负担,必然引起群众反感,伤害群众感情,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虚假政绩,必然会诱发干部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对策: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以下从干部自身角度和制度保证角度两个方面来阐述: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干部自身应提高认识,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解决好“政绩为谁创”的问题,做到执政为民创佳绩。俗话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官一任,想干出一番可知可感、可圈可点的政绩,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离开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味地想着自己出风头、争彩头,风光体面,就不是创造政绩而是“做秀”了。因此,要始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切实解决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征地拆迁以及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实际成效创政绩。

  二、应解决好“创什么样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发展求真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来创造政绩。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观念,树立全局协调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应解决好“靠什么创政绩”的问题,做到转变作风务实绩。事实表明,贪图安逸、养尊处优创不了佳绩,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出不了实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成不了真绩。唯有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办事情,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科学把握本地区本单位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贯彻。少一些浮夸攀比,少一些迎来送往,多深入些实际,多体察些民情,真正思考和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深入到问题多、困难大的地方,同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解决问题。

  同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该科学完善相关制度和配套政策:

  一、健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首先,要树立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把群众意见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尺度。其次,要完善考评内容。要从单纯地追求速度,变为综合考核增长速度、就业水平、教育投入、环境质量等方面。最后,还要探索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与手段。

  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对为人民创造突出政绩的干部予以表彰奖励,对创造突出政绩又有能力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到更加重要的工作岗位;对无所作为、政绩不足的干部,要予以戒勉,不能提拔重用;对投机取巧、欺上瞒下,热衷“政绩工程”的干部,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三、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要首先保证决策的科学性。而事实上,屡屡出现的重大决策失误,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重复建设、银行坏账、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致因。

  四、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一些地方领导之所以敢于而且能够不顾百姓死活,大搞各种贻害无穷的政绩工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而我们目前的政绩评价和干部选拔体制,往往是由少数领导说了算,“在少数人中选拔少数人”。因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此,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要与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结合起来,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五、加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现在的政绩考核体系是全能政府下的一种设计。政府对经济、社会生活干预过多,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现象同时并存,反映到政绩考核方面,考核指标就非常庞杂。事实上,如果政府把职能真正转变到公共服务上来,使民间资本真正成为社会投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体,那么,我们的政府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将会更加协调。

  “正确的政绩观”名言佳句:

  当今的官场,盲从现象屡见不鲜。领导说了一个观点,其下属不管是否正确,马上附和。即使说得不正确,也照样鹦鹉学舌;领导做了一件事,其下属不管是否得当,立刻照搬照抄。就算是错的事情,也照做不误。生活中的盲从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官场中的盲从却是值得注意的。拉丁美洲谚语说:“不会思考的人是白痴,不肯思考的人是懒汉,不敢思考的人是奴隶。”古人认为:“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不善于质疑,只是一味地相信,“凡是书本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篇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

  学习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贯彻落实县十二次党代会论文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是加强和改进党员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各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这为新形势下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新形势下树立正确政绩观和权力观的重要意义政绩观和权力观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对于推进党的伟大事业和干部的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如何正确看待政绩、如何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党要求各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就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条重要措施。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既体现在

  1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也体现在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上。在一定意义上,要执好政、用好权,就要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些都要以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为基础。我们必须始终加强思想建设,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

  第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党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人民谋利益,共产党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也是为群众谋利益。这种政绩观同党员先进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相一致的。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不断增强办实事、重实效、求实绩的务实意识,创造人民群众需要的、满意的政绩,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切实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第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内在要求。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然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办事情、想问题,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努力创造出造福人民、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

  第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根

  2

  本保证。实践证明,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正确与否,无论是对事业的发展还是对个人的成长,其影响都是决定性的。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成长道路。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才可能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个人也会随着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进步;反之,如果政绩观和权力观错了,为一己之私利,搞虚假政绩,搞以权谋私,不仅会贻误党的事业,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会妨碍个人的健康成长。因此,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怎样看待权力,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

  二、准确把握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的科学内涵第一、正确政绩观的内涵。政绩,是干部德才素质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中的有机统一,是干部在履行职责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贡献。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的看法,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的认识和态度。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为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关系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一般来说,正确的政绩观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首先,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科学发展观。从一定意义上说,政绩观是发展观的延伸和体现,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确立正确

  3

  的政绩观。其次,正确政绩观的根本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证明,政绩只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而树,只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党和人民之福,也才能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再次,正确政绩观的鲜明特征是求真务实。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要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用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创造政绩。最后,正确政绩观的衡量标准是实践、群众和历史三者的有机统一。将实践、群众、历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衡量政绩,就能使干部避免在创造政绩上的主观性、片面性,就能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第二,正确权力观的内涵。权力的基本概念源于政治学的范畴,权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定义为:“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可以说,权力是权力主体凭借和利用某种资源,为实现一定的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政治力量。所谓权力观,是指人们特别是执掌国家政权的人,对权力的来源、性质、如何使用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是指导和实施执政活动的思想基础。总的来说,正确权力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没有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也就没有我们的党,我们的党也就不会在90年的风雨中从一个胜利到另一个胜利。二是手中权力要为人民谋利益。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手中的权力只有不断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三是手中权力要接受人民监督。权力是人民赋予,目的又是为人民谋利益,当然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四是手中权力不是谋取私利的

  4

  工具。权力是双刃剑,共产党人必须要利用好手中的权力,来永远为人民的利益着想。

  第三、正确政绩观和权力观的关系。政绩与权力紧密相联,政绩观与权力观也相互影响。正确的政绩观总是与正确的权力观相联,并在多个方面有机统一。一是在追求目标上统一。正确的政绩观认为政绩为人民群众而创。正确的权力观认为权力来自于人民,只能用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即所谓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在实现方式上统一。正确的政绩观认为创造政绩必须求真务实,尊重客观规律,注重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正确的权力观认为行使权力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三是在接受监督上统一。正确的政绩观认为创造政绩应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正确的权力观认为权力源于人民,公权不许私用,必须公开公正透明,依法用权,接受社会和人民的监督,丧失监督的权力必然滥用擅用,必然导致腐败。

  

篇八: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

  怎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

  要加强思想建设。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归根到底取决于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因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武装工作。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的前提。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认真自觉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要进一步强化党的宗旨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要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就必须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切实做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用好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做好新形势下群众,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要坚持以人为本,真

  1

  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实实在在的实惠取信于民,不断提高党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要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不仅需要他律,也需要自律。每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自律意识,加强自身的党性锻炼和从政道德修养,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要正确处理当官和做事的关系,尽心尽责地把党和人民的事情办好。要当官为公,踏踏实实做事,不为一己私利所动心,时刻想到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为官从政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2

  

  

篇九: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标准表述

  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

  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些俗话说出了这样的为官为政之道:做官就要做出政绩来。当今社会,在各条战线,我们党有一大批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了实实在在的政绩,涌现出了像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宋鱼水这样的优秀典型。他们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正确的政绩观是我们党在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对政绩的根本看法和系统观点,是党的领导理念和执政理念的实践体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谁谋求政绩,依靠谁创造政绩,由谁评价政绩,是政绩观的基本问题。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坚持为人民谋求政绩、靠人民创造政绩、由人民评价政绩。为民,是正确的政绩观的本质和灵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面临的问题:

  在理解正确的政绩观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干部,在如何对待政绩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甚至是极端错误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近轻远。注重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对长远发展缺少统筹谋划。

  二、重表轻里。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不够重视。

  三、重虚轻实。不靠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而靠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四、重显轻潜。热衷于干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忽视短时间内无法显现成效的工作。

  五、重硬轻软。喜欢追求硬指标,轻视不易量化的工作。

  六、重物轻人。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较少顾及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七、重局部轻全局。只从局部利益出发,不从全局考虑问题,甚至为了追求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

  八、重投入轻收益。只看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多少,招商引资了多少,不看施政成本,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比。

  由于错误的政绩观,造成了许多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是虚名招致实祸,误党又误国。虚假的政绩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造成人、财、物和宝贵时间的大量浪费。

  二是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一些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加群众负担,必然引起群众反感,伤害群众感情,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虚假政绩,必然会诱发干部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

  怎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以下从干部自身角度和制度保证角度两个方面来阐述: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干部自身应提高认识,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解决好“政绩为谁创”的问题,做到执政为民创佳绩。俗话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官一任,想干出一番可知可感、可圈可点的政绩,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离开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味地想着自己出风头、争彩头,风光体面,就不是创造政绩而是“做秀”了。因此,要始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切实解决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征地拆迁以及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实际成效创政绩。

  二、应解决好“创什么样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发展求真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来创造政绩。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观念,树立全局协调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应解决好“靠什么创政绩”的问题,做到转变作风务实绩。事实表明,贪图安逸、养尊处优创不了佳绩,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出不了实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成不了真绩。唯有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科学把握本地区本单位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贯彻。少一些浮夸攀比,少一些迎来送往,多深入些实际,多体察些民情,真正思考和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深入到问题多、困难大的地方,同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解决问题。

  同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该科学完善相关制度和配套政策:

  一、健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首先,要树立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把群众意见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尺度。其次,要完善考评内容。要从单纯地追求速度,变为综合考核增长速度、就业水平、教育投入、环境质量等方面。最后,还要探索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与手段。

  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对为人民创造突出政绩的干部予以表彰奖励,对创造突出政绩又有能力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到更加重要的工作岗位;对无所作为、政绩不足的干部,要予以戒勉,不能提拔重用;对投机取巧、欺上瞒下,热衷“政绩工程”的干部,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三、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要首先保证决策的科学性。而事实上,屡屡出现的重大决策失误,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重复建设、银行坏账、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致因。

  四、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一些地方领导之所以敢于而且能够不顾百姓死活,大搞各种贻害无穷的政绩工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而我们目前的政绩评价和干部选拔体制,往往是由少数领导说了算,“在少数人中选拔少数人”。因此,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要与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结合起来,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五、加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现在的政绩考核体系是全能政府下的一种设计。政府对经济、社会生活干预过多,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现象同时并存,反映到政绩考核方面,考核指标就非常庞杂。事实上,如果政府把职能真正转变到公共服务上来,使民间资本真正成为社会投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体,那么,我们的政府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将会更加协调。

  三、如何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首先,解决好“政绩为谁创”的问题,做到执政为民创佳绩。俗话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官一任,想干出一番可知可感、可圈可点的政绩,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离开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味地想着自己出风头、争彩头,风光体面,就不是创造政绩而是“做秀”了。因此,要始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切实解决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征地拆迁以及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实际成效创政绩。

  其次,解决好“创什么样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发展求真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来创造政绩。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观念,树立全局协调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再次,解决好“靠什么创政绩”的问题,做到转变作风务实绩。事实表明,贪图安逸、养尊处优创不了佳绩,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出不了实绩,弄虚作假、投机取

  巧成不了真绩。唯有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科学把握本地区本单位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贯彻。少一些浮夸攀比,少一些迎来送往,多深入些实际,多体察些民情,真正思考和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深入到问题多、困难大的地方,同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解决问题。

  最后,解决好“如何考核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考评量政绩。俗话说,政声人去后。考评干部政绩,既要看任内做了些什么,更要看走后留了些什么。由于工作环境和基础条件不同,在衡量政绩时应充分考虑岗位差异和区位差异,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的政绩,鼓励干部打好基础、练好内功。考核班子和干部,既重视“硬件”,更重视“软件”;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尽量把一些潜性成效转化为显性指标,充分重视那些不能用数字反映的成绩。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有形之碑,固然可以广而告之,昭示天下;而弥足珍贵、真正能够流芳百世的,还是老百姓的口碑。当所有的喧嚣过后,尘埃落定,真正能够被历史铭记的,是那些利国家、顺民心、济苍生的人和事。只有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里,一切以人民的意愿为皈依,才能创造出真正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政绩。

  

  

篇十: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一、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所谓正确的政绩规,就是要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把握规律性、提高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求真务实,就是把工作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上。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去看待政绩,强调的是扎扎实实地推进发展,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正确的政绩观的价值取向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正确政绩观的集中体现。坚持以实践、群众和历史衡量政绩,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群众观和历史观的具体运用,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的具体体现,是客观的、科学的检验标准。正确的政绩观本质上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看待政绩,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政绩,用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创造政绩。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予以切实保证。”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反映对待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态度,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政绩观与所有的思想意识一样,既是特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又给予社会发展以特有的能动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对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政绩观提出了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历史性的新要求。共产党人创造政绩,在新世纪、新阶段其价值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任何剥削阶级的政党,其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民赋予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观的要求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也就是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所作重要讲话中所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正确政绩观的集中体现。遵循这一基本要求,才能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将树政绩的根本目的确立在“为人民谋利益”之上。

  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绩观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哪个地方、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哪里的发展就有活力,就能够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老百姓就受惠;反之,就会大起大落,就片面、畸形、代价沉重,老百姓就受苦。不但如此,政绩观还直接决定着每一个领导班子、每一位领导干部的成长,政绩观正确,其成长就健康;反之,就会出问题。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解决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问题。为谁创造政绩是为个人谋私利,还是为党和国家、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观正

  确与否的分水岭。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我国封建王朝的一些统治者早就知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的道理。而西方资产阶级,正如亨廷顿在《第三波》中所讲的,要求

  官吏们“满足一些关键选民对他们政绩的期望”,以维护“统治者的

  合法性”。有的总统竞选人喊的竞选口号就是“你们比四年前生活得

  更好吗”这些富于民本色彩的宣示,对于封建帝王成就霸业,对于资

  产阶级维护统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源出《诗经》的“小康”,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对衣食无忧、稳

  定安乐生活的向往。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将它同“中国式的现代化”

  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的直观表述。经过

  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

  平。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在本

  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

  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党确立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

  要阶段性目标,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长远目标与现实实践的有机统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人民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只

  有以此作为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取向,才能保证我们的政绩观体现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过

  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党,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

  干部的关键又在于其思想观念,尤其是其政绩观。

  这些年来,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然而,也有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比较模糊、片面,甚至错误,不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的要求,不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影响和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些模糊、片面乃至错误的政绩观,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一是片面理解“政绩”,将政绩只视为经济增长、等同于城市发展,尤其是等同于GDP增长;忽略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忽略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忽略了人本身的发展。结果,加重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区域之间、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失衡。

  二是只求局部、不求全局的政绩,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导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经济结构不协调。

  三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只求眼前政绩,不管身后“洪水滔天”。有的急,还是急于改变落后面貌;有的急,却是急于个人升迁。但只要一急,就容易只重当前、不顾长远,只重速度、忽视质量,只重发展、不计污染,吃祖宗饭、砸子孙碗。有的甚至板凳还没坐热,就“新官上任三把火”,今天一个大规划,明天一个大思路,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四是华而不实,虚报浮夸,用“水分”制造“政绩”。这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恶性膨胀的必然归宿。一些领导干部重名利、轻政德,“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心浮气躁、做表面文章,重“显绩”、轻“潜绩”,善于包装、精于造势,甚至欺上瞒下,编造“GDP神话”,制造虚假“政绩”,为个人树碑立传。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五是当官做老爷,不思进取,认定“无过便是功”,不冒风险、抱残守缺、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庸碌无为、怨天尤人。这也是个人主义支配政绩观的一种结果。

  错误的政绩观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后果是一样的。一是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造成发展的片面与畸形,造成人力、财力、物力和宝贵时间的浪费,严重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二是滋生、蔓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诱发领导干部的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

  消除错误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切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用历史的标准衡量政绩,就是既要看政绩给眼前带来的变化,又要看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后人的评判,其实质是用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评价政绩,对社会和历史负责。有些东西,今天看来是合理的、可行的,是成就、是功劳,但到明天可能就不合理了,就成了包袱,成了后遗症,有些东西甚至本来就是寅吃卯粮、杀鸡取卵。这种“前任政绩后任债,一任政绩几任包袱”的现象,不仅不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而会阻碍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人民财产的巨大损失。坚持用历史的标准衡量政绩,要求我们做决策、搞建设,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立足现实、放眼未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来、瞻前顾后、深谋远虑,既让今人满意,又让后人受惠,从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角度建树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政绩。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实践、群众和历史衡量政绩,我们就能避免在创造政绩上的主观性、片面性,就能端正党风、改进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就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积极进取、勇于实践,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创造出人民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

  (2)、求真务实是创造政绩的根本途径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正确政绩观的思想根基。正确的政绩观,本质上就是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看待政绩,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政绩,用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创造政绩。求真务实创造政绩,要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己的职位意味着为人民创造政绩的责任,个人的“名”应该是清廉之名、勤政之名、青史之名,“利”应该是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为人民创造政绩是实现人生理想的惟一正道。只有这样,才能把精力和心思用在工作上,自觉地追求符合人民利益的美名,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求真务实创造政绩,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的反映,是整体利益的体现,是我们创造政绩的指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特殊情况,是我们创造政绩的出发点。将二者结合起来的方法论,是以求真务实为核心内容的党的思想路线。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与客观实际的结合中,去创造政绩。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高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不断研究新情况、破解新难题、创造新业绩。

  求真务实创造政绩,要坚持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真抓实干,是正确政绩观的特点;投机取巧,则是错误政绩观的反映。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既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抓起,一桩一桩地抓落实,日积月累,创造出人民满意的政绩。

  求真务实创造政绩,要深化改革,抓紧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形成科学的政绩导向,为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制度保障。最重要的是要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让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人民群众共同来选拔、监督领导干部,对那些勤政为民、求真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给予褒奖和重用;对那些无所作为、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坚决予以批评和惩戒;对那些不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而是热衷于跑门子、投机钻营,甚至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干部,要坚决予以查处,从而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甘于奉献、争创实绩的浓厚风气。

  (3)、实践、群众和历史是衡量政绩的根本尺度胡锦涛同志指出“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坚持以实践、群众和历史衡量政绩,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群众观和历史观的具体运用,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的具体体现,是客观的、科学的检验标准。用实践标准衡量政绩,就是要看政绩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实践是主体为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以客观实际为前提,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基础。我们各项工作的成果是否正确,必须回到实践中去,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才能得到证明。实践既是创造政绩的大学校,也是检验政绩的试金石。坚持用实践标准衡量政绩,要求我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客观规律,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各项政策和工作落到实处。那些脱离实际的高指标、急功近利的花架子、哗众取宠的空口号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只有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客观实际的业绩,满足最大多数人民意愿的业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业绩,才是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符合实践标准的真政绩。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真正的政绩应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这样的实绩,不是虚张声势喊出来的,也不是“做秀”做出来的,而是扎扎实实地干出来的。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说实话、重实干、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用群众的标准衡量政绩,就是以民为本,以老百姓是否受益作为评价标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归根结底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都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领导干部政绩的直接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为人民办实事的一致性。坚持用群众的标准衡量政绩,就不应仅仅看GDP多少、基础设施投资多少等等,而要看是否真正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要看那个地方人民群众的生存状况、物质文化状况得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到了多大的改变,要看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解决了没有,要看是否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终要看广大群众是否认可。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政绩感受最直接、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只有为老百姓所公认、为广大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

  

  

推荐访问: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处理好 要树立 政绩观 正确

版权所有:新维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维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维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50341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