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人才观与片面追评升学率做法在教育思想上存在哪些问题9篇

时间:2022-11-18 18:05:06 来源:网友投稿

案例分析题人才观与片面追评升学率做法在教育思想上存在哪些问题9篇案例分析题人才观与片面追评升学率做法在教育思想上存在哪些问题  电大《教育学》(第二版  柳海民主编)案例分析  案例1: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案例分析题人才观与片面追评升学率做法在教育思想上存在哪些问题9篇,供大家参考。

案例分析题人才观与片面追评升学率做法在教育思想上存在哪些问题9篇

篇一:案例分析题人才观与片面追评升学率做法在教育思想上存在哪些问题

  电大《教育学》(第二版

  柳海民主编)案例分析

  案例1: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有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

  参考要点: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P.77-78

  案例2: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评价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

  问题:你怎样看待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请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谈该项改革。

  参考要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P.206

  案例3:

  下面一个事例教师会经常遇到,如果处理不好,教师会陷入尴尬境地。

  “上课说话,为什么不注意听课?出去”,老师对一位学生发出严令。这位学生没有出去,“听见没有,叫你出去”,老师加重了语气,学生仍不出去,老师奔下讲台,冲到学生眼前,用力往外拉,学生死命拉住桌子,眼里含有敌意,全班学生看着这位威严的老师,老师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问题:分析上面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如果你是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解决?

  参考要点:上述老师之所以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还没树立起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理念,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不是“独角戏”,在教学时要满足学生情感、认知和升学的需求,让学生具有最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才是有效益、有效果的教学。反言之,在实际教学中,不管教师教得多么卖力、多么认真、多么辛苦,也不管学生不愿学还是学不会,只要学生没有取得“预期

  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教学就不是有效的。因此,教师应非常重视教学艺术,更要讲究教学方法,在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中实现着教育的创新,而不是简单地责备学生不注意听课,导致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

  P.235

  案例4: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了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了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了。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原理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评价。

  参考要点: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P.263

  案5: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心扑在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词,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

  ⑴请根据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指出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⑵试结合教师专业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参考要点: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

  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P.263

  案例6:

  “我真不知道爸爸妈妈怎么那么好奇,我发现他们经常偷翻我的书包和抽屉,我抗议了很多次,可他们就是改不了,而且有时不抓住他们的手腕,他们甚至都不承认。”

  “老师总是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好像问题都出在我们的身上,他们怎么不想一想自己的错。他们为什么不能学一学农民,庄稼出问题的时候,农民可是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的,他们从来不会对自己的小苗发火。”

  问题:请结合本章内容,谈谈以上两个案例中家长和教师的行为有何不妥之处,并谈谈应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参考要点:第一个案例中的家长没有意识到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中有受尊重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具体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拆开、查阅。家长随意翻看孩子的书包和抽屉是一种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当孩子的一些基本权利与成人的期待和要求相矛盾时,家长很容易牺牲掉孩子的权利而去行使成人的权利,这种行为是不妥的。P.324

  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学生是未完成的人,是迅速发展的人,是受教育的对象。学生的身心没有成熟和定型,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教师的教育重在引导,而非抱怨。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评价他们,要注意他们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给予引导、鼓励和肯定。即便他们的身心发展中出现某些不足和思想行为上的缺点错误,也是成长的代价。

  P.321

  案例7:

  听课风波

  新学期开始后,刘校长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以课堂教学的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希望通过经常性突击听课,促使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授课水平,向45分钟要质量。

  会议后的第一天,校长、主任根据原定方案,自带凳子分头到班级进行不打招呼的听课。第一次听课后,部分校长和主任都肯定了这种做法,同时也有一部分干部提出疑问,认为这种听课的方式不够妥当,对教师不够尊重易造成逆反心理。虽说有不同意见,第二天仍按事先分工,继续进行这项未完的工作。可是情况与前一天截然不同,这个教师说:“我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那个教师说:“我这堂课主要让学生背书。”一句话,就是不愿领导听不打招呼的课。可想而知,这一次校长、主任真的坐冷板凳了。这样的听课遭遇软抵抗,已无法继续下去了,刘校长陷入了深思。

  问题: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进行课程评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这本无可非议。但为什么刘校长组织的听课却事与愿违,出现无法坚持下去的状况,原因何在?学校对教师的课程评价应该坚持什么取向?选择何种模式?

  理论要点参考:课程评价是对课程价值的研究过程。学校管理中的课程评价,主要要做好以下工作:确定恰当的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选择合适的课程评价模式,进行课程评价的具体实施等。学校课程评价首先要确定恰当的价值取向。根据不同的标准,课程评价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型。而事实上,课程评价中的各种要求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方面

  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例如,教材的科学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课程接受者的身心特点,均影响课程的设计。因此,对课程的评价不能只强调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课程评价不仅要有正确的理念,同时要有好的评价方式。主要的课程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差距评价模式、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等。每种评价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擅长评价特定的内容。因此,要根据每种评价模式的优缺点以及学习课程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模式选择,或者综合性选择,以充分发挥学校对课程评价模式的管理作用与功效。P.354—356

篇二:案例分析题人才观与片面追评升学率做法在教育思想上存在哪些问题

  教师统一招聘考试案例分析补充

  内容:1、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2、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

  3、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题

  一、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1。刚刚毕业的王某被分配到一所小学担任四年级三班的班主任.班里有几名学生特别爱打

  小报告,尤其是李某同学,总是隔三差五地到王老师办公室反映班里谁欺负女同学、谁骂

  人、谁没有值日等情况。开始时,王老师还耐心地倾听并作出处理,时间久了,就心生厌

  烦。有一次,李某走进办公室,向王老师反映班干部某某做事偏心,记录班级违纪情况时

  有作弊嫌疑的问题。王老师正为公开课的事情忧心呢,听到李某这么一说,便不耐烦地反

  问道:“你说班干部某某偏心,有什么证据证明吗?自己不好好学习,总惦记别人的短处,对同学胡乱猜疑,难怪有同学说你烦人呢!”李某当即变得脸红脖子粗,悻悻地离开了办公

  室。从此变得无精打采,上课时常低着头,下课也不爱说话。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该班主任的行为。

  (答案要点)

  这名班主任的职业道德素养有些欠缺,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刻。学生打小报告本

  来就多发生在小学阶段,这一段学生的生理、心理还未完全成熟,他们很难明辨是非。同

  时,小学生对老师极为崇拜,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肯定、赞扬与鼓励,并认为打小

  报告就可以获得老师的表扬、肯定、赞扬与鼓励。于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

  明辨是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与

  同辈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光明磊落的道德品质。这名班主任的做法严重违背了

  教育原则,伤及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对学生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英国教育

  家洛克说过:“教育只有一次,如果在这一次的教育中出现失误,是很难用第二次、第三

  次的教育来弥补的。”这位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要对学生有耐心,做到真

  正热爱自己的学生,并不断自我反思,终身学习。

  2。江苏省无锡市某中学张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发现那只很脏的痰盂,仍然挑战似地摆在教

  室的一角。为了这只没人倒的痰盂张老师不知在班里讲过多少次,可是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无动于衷。张老师实在没辙了,她真想责令当天的值日生立刻去把痰盂倒掉,并要狠狠地

  训斥他们一顿。但是,这样做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张老师径直走上讲台说道:“同

  学们,我也是班级中的一员,有责任和大家一起把班级的环境卫生搞好.过去,我总是批

  评同学们嫌脏不愿倒痰盂。从今天起,先由我来值日.”说完,张老师转身端起痰盂朝外走

  去。一连几天,张老师总是提前把痰盂刷洗干净。无声的行动,胜过有声的要求.从那以

  后,张老师班的痰盂开始有人争着倒了。一些在家娇生惯养的孩子,也积极认真地参加值

  日劳动,再也没有同学嫌脏的现象了.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角度,谈谈这位教师的行为与做法.

  (答案要点)

  这名教师所运用的教育方法是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建立在教师良好的为人师表、为

  人表率、以身作则的基础之上的。张老师看到学生屡次不倒痰盂,并屡次说教不改,便转

  变了教育方法.但是,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屡次不倒痰盂、嫌脏的现象的呢?张老师也应该

  反思是不是自己先前的教育出现了某种问题呢?对于学生,教师除了尊重、信任以外,还

  要严格要求。马卡连柯曾说:“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

  个学生。”因为,严格要求学生是对学生的爱。

  3。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

  以原谅的错误。幸运的是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校长的惩罚是要麦克劳德画两

  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和宽容的惩罚,使小麦克劳

  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他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领奖台.

  请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谈谈这位校长的做法。

  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这则案例说明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位校长的职业

  素养是极为优秀而高尚的。当他得知麦克劳德杀死了他那只最心爱的小狗时,没有责备,没有训斥,更没有憎恶,说明他的内心深处是尊重学生的。他让麦克劳德画两张解剖图以

  作为惩罚,既包含了教师的严格要求,也包含了教师的爱,同时,还蕴藏着教师的期望与

  信任。

  4.1998年9月4日,对于辽宁朝阳市第二中学高(二)8班的男生崔某来说,是一个灾难

  的日子。当晚6时,学生下课的时候,学生多聚集在楼内走廊,外面正下着大雨,秩序非

  常混乱。崔某在走廊内鼓掌喧闹,被时任副校长的易淑荣撞见。易拍打崔某后背几下,说:

  “你起哄什么,幸灾乐祸呀!”易拽住崔某的衣服去八班.崔某边走边嚷:“你校长凭什么

  打人……”高二(8)班班主任许晓晨上前打了崔某左面部两耳光.崔某感觉听力下降,耳鸣。

  经法医鉴定,崔某左耳被暴力打击造成外伤性鼓膜穿孔,构成轻伤。后又经北京医科大学

  精神卫生所对崔某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为“患神经官能症,人格偏离;被打后所反

  映出来的神经性症状与被打事件及个性特点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据《辽宁晚报》报道,经过三年多诉讼后,对学生实施体罚的老师和校方赔偿崔某各

  项经济损失人民币31万元。据悉,这是目前国内体罚学生事件引发的最大的一笔赔偿.

  这一事件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说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

  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意义.

  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教师体罚学生是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师道德的;

  (2)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3)加强师德修养重要性的表现。

  5。100多年来,先进的中国人,无数优秀的教育家为培养强国富民的人才,献出了毕生精力.

  例如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始终“以教书为职业,教育为事业”,从事教育工作70年,

  为国家培养了几代青年,被尊称为现代圣人、人民师表。在徐老60寿辰时,毛泽东给他的

  一封信中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他始终坚持“革命第一,

  工作第一,他人第一”,是革命队伍中的“一位坚强的老战士”.又如人民教育家吴玉章,以“一息尚存,绝不放松”的奉献精神,“一贯有利人民,一生有利青年",数十年如一

  日,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建国以来,无数人民教师胸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赤

  子之心,辛勤耕耘,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请从上述典范的事迹并结合本人的体会,简述合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

  (1)热爱教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

  (3)严谨治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6.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中国教育事业,毅然放弃高官不做,抛开舒适的城市

  生活,深入农村,接近群众,安于“粉笔生涯"三十载.他在靠募捐的困难条件下,创办

  了举世闻名的晓庄师范等各类学校。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

  神和“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以及一贯身体力行,为人高尚的品质,光照后人.

  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人民教师理想人格的设想。

  答案要点:所谓理想人格,是指一定道德原则规范的结晶和道德的完美典型,是一定道德所认定

  的各种善的集合,也是一定道德为人们树立的最高行为标准。人民教师理想人格的设想,

  应从以下各方面加以概括:第一,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第二,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第三,热爱教育,甘于奉献;第四,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第五,严谨治学,德才兼备;第六,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二、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

  1、某中学一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较好,处于班级前列,但其母亲仍不满足,经常对其严加训

  斥,要求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三名。在2000年寒假前的期末考试中,该生成绩滑落至班

  级第十名。其母亲得知后,采取了比往日更为严厉的惩罚。该生一怒之下,将母亲杀死,并转移尸体,企图毁灭证据。不久该生被公安机关抓获。

  问题:1.“儿子弑母”现象说明当前教育中存在哪些问题?

  2.如何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答案要点)

  1.(1)学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创新;

  (2)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创新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3)加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树立大教育观,共同做好学生的

  教育工作.

  2。(1)“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思想仍在影响学校教育;

  (2)重智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学生课业负责过程;

  (5)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错误;

  (6)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缺乏协调和沟通;

  (7)社会上的人才观和用人制度仍严重影响学校教育的内容;

  (8)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模式仍然存在等。

  2。刘腾辉系城关小学三年级学生,平时住校就读。为解决学生就餐时的喝水问题,城关小

  学规定,各班级学生轮流值日,以两人为单位用铁桶为所在班级抬开水。2004年某天,刘

  腾辉与另外一名同学在抬水回来的途中,不慎被绊倒,刘腾辉前胸及右上臂皮肤被烫伤。

  (1)请用教育法律相关知识分析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请你谈谈学校应该怎样加强校园安全防范?

  答:(1)学校的做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幼

  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

  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本例中,城关小学及其教师明知刘腾辉等系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却安排并默许其从

  事用水桶抬开水喝这一危险行为,城关小学主观上有过错,客观上存在疏于管理、同意未

  成年人从事不利于身体健康成长的活动的行为和不作为,造成了刘腾辉绊倒被开水烫伤。

  (2)首先,安全防范从小事做起,规范学校管理,杜绝散漫管理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规范教师行为,对违反《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和批评.

  其次,加强学校和教师的学校安全教育,提高教师和学校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法律知识.

  再次,做好学生的自护教育。

  最后,做好学校的安全保障方面的硬件设施的维护,搞好学校应急事故处理程序的研究准

  备。

  3.《湖北日报》2006年3月8日刊登了一封初中生的来信:我们是武汉某大学附中的一群

  初中生。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我们,本应无忧无虑、快乐成长,但学校教育却使我们负

  担沉重、忧虑重重、心情郁闷!现在,学校的教育完全是为着升学考试进行的。说搞素质

  教育,其实只不过是一块金字招牌而已,甚至成了加重学生负担的借口。请看我们的作息

  时间:早上7时15分至20分到校(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6时左右起床);每天8节课,

  偶尔有一节自习课,也总是被占用而上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课(对应中考的主课);

  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家庭作业,一般要做到11时左右;每个周末是休息不成的,因为周日照

  常上课(但要另外交钱),而周六又有大量家庭作业要做。在这样的重压之下,我们的睡眠

  严重不足;我们没有正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我们没有机会锻炼身体;我们没有机会做我

  们很想做的课外科学观察等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学校、老师和家长这样待我们,肯定是

  一番好心,肯定是希望我们能成才。但是,他们知不知道,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在这样的

  状况中生活和学习,我们真的能够顺利长大成才吗?

  (1)请用教育法规知识分析这一现象,指出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

  (2)谈谈实现素质教育,应该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答:(1)上述现象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义务教育法》

  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

  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十七条规定: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

  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学校的做法是违反教育规律、违

  反《义务教育法》的,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多方面共同努

  力的结果。首先,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应积极把自己定位

  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视学生为积极的主体。

  其次,积极探索新的学习形式。如研究型学习,合作性学习。实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更

  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德智体美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最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题

  1。某学校课堂上,一名学生觉得老师的课讲得没意思,不由自主地看起课外书,被上课的

  李老师发现。李老师认为有责任将违纪情况告诉班主任.班主任了解情况后,批评了学生.

  学生不服,理由是老师讲得不好,不如看书有收获.班主任无法说服,就请来学生的家长.

  家长把孩子带回去,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顿,最终导致孩子对班主任的行为产生强烈反感。

  请从新理念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该案例中李老师的行为。

  答案要点:

  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也是很多教师感到头痛的问

  题。教师们认为这是学生的注意力较差、意志品质不坚定而导致的,熟不知这其中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的讲解有没有吸引力是第一位的,教师枯燥的讲解导致学生失去

  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觉与感受,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爱

  好是第二位,新理念要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觉与感受,尊重

  学生的选择,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有哪些老师做到了呢?大多

  数教师还是填鸭式的满堂灌。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办呢?教师在某种情况下应该灵活运用

  多种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共同建构一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参与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建构

  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北京景山学校赵老师在讲《巴西》这节课时,课前让学生自由组合为四小组:巴西概况

  组、热带雨林组、巴西经济发展组、巴西之旅组。每组有一张组员分工表,组员各负其责,进行各做学习。教师对各组的资料进行精选和把关。课堂上,巴西概况组的同学根据查询

  的资料,介绍巴西的位置、面积、人口、地形、气候等资料。热带雨林组的同学分别扮演

  林业部长、外国开发商、当地农民、生态学家等角色,通过角色模拟讨论热带雨林的开发

  与保护问题。巴西经济发展组的同学模拟巴西工业部长、农业部长等政府官员与外商见面

  商讨投资问题。巴西之旅组的同学模拟导游,带领全班同学走近巴西,领略巴西风光.在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组进行点拨、补充和评述。

  请结合所学新课程改革基础知识,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行为。

  答案要点:

  这位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义教学法,综合运用了合作学习法、自学学习法

  与建构学习法。新课程强调重过程甚于重结果的理念,这位教师的建构主义教学就充分体

  现了这一点。赵老师先把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代表一方;然后让他们各自去做自己作为巴

  西概况组、热带雨林组、巴西经济发展组、巴西之旅组应该做的事情,即要各尽其职;最

  后,四组同学集中起来模拟表演自己的职责与规划等等。当学生上完这一堂课时,也就走

  完了对巴西位置、面积、人口、地形、气候等资料的认识过程,同时完成了对巴西经济发

  展的分析与规划过程。教师不需多费口舌,同学们对巴西的概况及未来的经济发展就已经

  非常了解,只需简单画龙点睛式的点拨、补充、评价即可。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

  是培养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中国和日本曾联合举行一次小学生夏令营活动,有意磨炼青少年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齐

  力推车时,有个中国学生只在一旁喊“加油”,自己并不动手,问他原因,他说他是班长。

  而日本学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吃苦精神和坚强意志.中国学生大多是从几十万儿童中挑选

  出来的“小明星”.然而,与异国孩子相比,他们登山缺乏朝气,唱歌跳舞也不如人家。

  在举行联欢时,我们演节目,日本儿童热情鼓掌,而他们表演节目时,我们的小明星却没

  有什么反应,在老师的带领下,才礼节性地鼓了掌。

  请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谈谈我国当今的教育应如何实施改革.

  答案要点: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面向全体的学生,实施以学生为本的个性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素

  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我们中国学生最缺乏的就是优秀的个性品质。我

  们不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我们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民优秀的文

  化传统,为什么消失了呢?首先,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孩子从出生起耳濡目染地接受着

  家庭环境及父母的熏陶,更何况中国的家长是最溺爱孩子的,而溺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其次,中国当今社会主流文化对孩子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从点滴

  小事起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与优秀的个性品质,实施完全的人格教育。同时,还要协

  调好与家长、社会的关系,充分调动家庭与社会的积极作用,利用教育合力对学生形成一

  致性与连贯性的良好影响,使中国的年轻一代逐步展现出优秀的个性品质与完全的人格。

  4。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

  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

  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

  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

  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

  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请运用新课程改革理念分析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行为。

  答案要点:

  这则案例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

  尊重、信任、爱与严格要求。陶行知先生看到学生打架后,立即严厉制止是一种严格要求.

  但是他并没有责骂与批评,而是运用发糖果的方法巧妙地让学生自己逐步认识与发现自己

  的错误,从本质上改变学生打架的不良行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

  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人,具备优秀的个性品质与健全的人格。

  陶行知先生就是这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包容学生、感化学生,用为人师表的行为耳濡目

  染地影响学生、熏陶学生.

  5.一天午后,一群小孩子在田间的小路上追逐着一只蜻蜓.突然,蜻蜓猛地撞在树干上摔

  了下来。翠贞扑上去捉住了它,几个孩子抢着要,闹成一团。陶行知恰好从村里走出来,

  见他们在捉蜻蜓玩,便停下脚步,慈爱地抚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

  吗?"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吃露水”。另一个男孩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

  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

  蜻蜓吃虫子,苍蝇、蚊子、水里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陶行知

  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圆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陶先生又问:“蜻蜓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尾巴是指方向

  的。”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

  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将蜻蜓的头部对着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有

  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孩子们入神地听着,一个小男

  孩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抚了一下蜻蜓的尾巴。陶先生说:“孩子们,我们观察生物,切不

  可将它捉来弄死。一只蜻蜓一年可以为人类消灭成千上万只蚊子。你们看,它在大自然中

  飞来飞去,多么自在,多么活泼!”

  请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分析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行为。

  答案要点:

  (1)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要关爱自然,关爱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与物种。当今社会,环境污

  染极为严重,物种灭绝正在加速进行,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一定会受到惩罚.自然提供给

  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应该感谢自然、关爱自然、呵护自然.陶行知先生从点

  滴小事做起,理论联系实际,与学生共同感受自然界物种的可爱、神奇与美妙,在这种熏

  陶中,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并学会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2)陶行知先生没有把知识局限于教材、课本,而是在实际生活中随时随地选材教育学生,尊重了学生的天性,尊重了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尊重了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循序渐

  进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与思维。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具有优秀的个性品质与完全性格的人。

  (3)陶行知先生看到学生追逐蜻蜓,便与学生一起玩耍,一起观察蜻蜓,讨论蜻蜓的习性

  与尾巴的用处,在平常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教育学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平等和谐的教育

  理念,更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

  6.有位教师问学生:“冰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水,有的说变成小河,只有一

  个学生回答说变成春天。结果回答成“水"和“小河”的受到表扬,说成“春天”的被骂

  成“胡说八道”。

  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要点:

  (1)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与赏识学生,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

  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破除知识中心的观念,学会欣赏学生有创意的答案.案例中教

  师批评学生“胡说八道”,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抹煞学生的创造意识。

  (2)新课程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果,教学要更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案例中教师认为冰融化只能是水,只从学科知识的最普遍

  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回答,忽视学生情感与态度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篇三:案例分析题人才观与片面追评升学率做法在教育思想上存在哪些问题

  [案例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

  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

  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

  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

  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2]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

  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

  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

  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

  近字。

  [案例3]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

  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

  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

  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

  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

  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

  义识记。

  [案例4]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

  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

  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

  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5]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

  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分析]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

  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

  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6]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

  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

  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

  样

  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7]如今的孩了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了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

  孩了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

  ”对这样的问题还能

  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

  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

  ”我一时哑然。

  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作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

  答: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

  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

  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

  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案例8]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

  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

  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

  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

  评价。

  答:我认为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

  道,成了变相教育。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

  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在

  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

  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

  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

  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是健全的。

  [案例9]读者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了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

  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

  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不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

  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

  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不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

  理发展特点来分析。

  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

  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

  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

  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

  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

  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案例10]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

  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

  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关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

  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了,而是最聪明的孩了,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

  下,孩了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说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

  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

  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了。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2、一分为二地看待

  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

  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案例11]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

  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

  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

  ”

  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

  反思。

  答: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都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经变成读书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用的天赋,没

  有自我了。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要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教育已经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

  素质教育,解放人的自我了。

  [案例12]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

  级到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

  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

  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

  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

  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答: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是以发展人的

  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或以帮助学生通过学生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这就是所谓

  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因其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而成为片面教

  育。而且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案例13]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比

  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

  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哪

  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

  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善很容易导致学生

  出现两极分化。

  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

  臬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

  答: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

  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

  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案例14]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

  生,该生从此在课堂步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

  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

  则?

  答: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

  种行为违反了

  “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

  “创造民主的教学环

  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

  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案例15]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沿袭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

  评价机制一“等级+特长+评语”。

  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

  “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荼的唯一标准

  问题: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什么态度?

  答: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案例16]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

  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

  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

  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

  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二的考题,整

  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

  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

  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

  “当

  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

  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问题: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如果你是二毛的老师,你会怎

  样帮助三毛?

  答:有效地进行德育,不仅要掌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解

  决和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矛盾;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卓有成效进行德育所必需

  的。而三毛的数学老师发现了三毛的错误,没有进行个别教育,直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用极

  端的手段打击学生,没有正面教育,疏通引导,使学生丧失了信心,从此害怕上学,造成严

  重的负面效果。

  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我会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严

  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让德育发挥到最大效果。

  [案例17]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

  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

  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

  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

  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

  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问题:分析

  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答:陈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餐,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从德育方面

  来看,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并在运用中“活

  化”了原则,以及运用了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德育方法。

  [案例18]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

  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

  “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

  “坏学生”;而经过一

  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了便落在儿了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石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二个孩子进行

  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

  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了的面,没有表不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了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

  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

  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脑筋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

  尊心时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了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

  逃学。

  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教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批判。

  答: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

  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

  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名种形式,不断强化和

  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案例19]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邹老师走进初二(5)班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办及卫生以及II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因为在班主任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

  班主任的资格。

  问题:如果你是邹老师,你该怎么办?

  答:我会在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陶冶教育法。

  作

  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

  行为举止,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以及自己的精神情操来接触、感化学生。这种感化

  由学生对教师的注目而产生。

  案例14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她写过一则评语:“黑

  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

  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便看来不是一

  个优秀的伟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黑格尔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答:我觉得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孩了和家长知道缺点与不足的

  地方,这样有利于孩了的进步,这评语从平静的语气,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以下

  三个原则:1、写给学生看出。2、写出“这个人”。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应运用

  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取得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

  健康的目的,自我认识,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体现一定“教育性”。

  [案例20]

  “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

  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

  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

  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

  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

  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

  [案例21]

  “不是果敢,是残忍。”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

  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

  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

  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

  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

  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

  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惟课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传统教

  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案例22]

  “黄山为什么不在五岳之列?”

  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

  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

  ”这位教师并不作

  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

  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问题: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

  [参考答案]改变了传统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探索性

  学习的形成。

  [案例23]

  “老师,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1)

  请你回家后把今天和小白兔一起碰到的趣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

  它动物的表现吗?回家叫爸爸妈妈告诉你。第二天,学生就围住她汇报作业的情况。到后来,孩子们说:“老师您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问题:请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我们按课改的理念和要求,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并赋予作业新的意义和价

  值,充分体现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案例24]

  “坐下,,三例

  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二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1、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

  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2、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3、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

  真。想想,昨天XX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参考答案]: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

  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讽刺挖苦。

  第三种方式最好。

  [案例25]

  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

  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

  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

  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

  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

  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

  动。

  [案例26]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一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

  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

  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

  错误的方法。

  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参考答案]: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

  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

  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

  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

  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

  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案例27]

  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

  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

  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

  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振铭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

  最大的一张送给我”。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他说那是“特殊的礼

  物”。这位老师一次无意中的举动,却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问题: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

  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基。一次美丽的“误会”,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态度,这份

  “特殊的礼物”在孩子的美好心灵里是一份至高的荣誉,这份荣誉也将一直激励着他,成为

  他

  前进的动力。

  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这种新的评价倾注了更多的情感与人文色彩。这样一

  种发自内心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案例28]

  老师,让我们自己来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写了剧本。

  第二天,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

  “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我可

  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下课,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自己对演

  课本剧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

  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是“包

  办代替”,他们长大了。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

  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然后找我做参谋,帮我做道具。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

  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问题: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而不应该用

  条条框框的模式去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不应该让孩子按教师的思维、想法去行事。要让孩

  子自己去行动,作一个智能人,开发潜能,追求独特。

  [案例29]

  某校几名同学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其调控”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小

  组在确定了要访谈的报社主编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课外活动时,课题小组的成

  员兴高采烈的去采访那位相当有成就的诗人主编。

  可是,当同学们来到报社传达室,门卫却认为他们是“瞎捣乱”,拒之门外。最后,同

  学们只好败兴而归,非常委屈的说:“白跑了一趟!门卫不让进,说"瞎捣乱"。”

  问题:作为老师的你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去解决呢?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面对学生们的“碰壁”,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碰壁”的原因,然后鼓励

  学生使学生增加信心;其次指导学生重新修改采访计划。

  研究性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假设了

  研究成功的方案时,作为教师还要让学生看到成功中的坎坷,胜利中的曲折,理想和现实的

  差距;在遭遇挫折时,还想方设法让他们去反思、去体味,才能让他们从失败中崛起,从挫

  折中起飞。

  [案例30]

  广播操比赛

  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

  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所

  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

  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

  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

  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

  成功的经验用之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

  功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方面和失败的教训……

  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山于有的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

  望。

  问题: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举行比赛,肯定有一个班是冠军,至于是哪个班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

  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认为纯粹是一次机遇。从动员比赛到结束的过程中

  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获胜后怎么教育?失败后怎么教育?

  [案例31]

  会了,可以“不听’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

  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

  百”了。“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

  想听!”

  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他可能考虑到当时

  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我认为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

  关系的关键。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进他们,深

  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

  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学生不愿意听

  就不能强行他去听。

  [案例32]

  一位学生档案袋中的老师评语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

  静的孩了,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

  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

  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问题:请你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功之处。

  [参考答案]教师用评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评价,这是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及时发现

  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

  [案例33]

  欣赏“每一个”学生

  一刺丛中也有花

  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李刚发话了:

  “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它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

  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立即遭到同学们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

  ”你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

  “平时

  从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同学们都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调皮大王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

  同样吗?我激动地走到李刚身边,搂着他的肩对同学们说:“李刚说得对。仙人掌声虽然浑

  身是刺,但是他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更不能因

  为它刺多就不喜欢它的花。我们对待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

  应该正确看待他身上的潜在的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

  着我拍了拍李刚的肩,我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李刚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问题:(1)读了《刺中有花》一文,你能否就“刺”与“花”进一步谈谈与之相关的教

  育观点?

  (2)您认为对个别学生的转化,应从哪能方面着手?

  [参考答案](1)同样面对仙人掌上的刺与花,有的同学只看到刺,有的同学刺与花都

  有看到了,但因为讨厌刺,进而连花也不喜欢了。而李刚却有着于众不同的认识,能带着欣

  赏

  的角度去看待刺丛中的花,应该说他的认识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很有启发的。他便使

  教师认识到面对仙人掌刺中的花,首先应该去发现它,其次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辩

  证地去看待刺与花。其实面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教育者也应该像赏花一样,去发现后进生的

  闪光点,进而去放大其闪光点。且不可只看到孩子的不足,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处。学生生

  活在群体里,自然各有长短,对个别学生教育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冷落。个别学

  生转化的关键在于使其树立起自信心。作为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因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

  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走近人们,喜欢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同时要引导周围的同学

  一起关心他。然后发掘闪光点,放大闪光点,让激励唤起自信,进而培植闪光点,教育中要

  注意谈话艺术。其次,要重视个别学生的第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不放过。最后要抓住反

  复点,促其飞跃。

  [案例34]

  工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

  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

  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

  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

  得其解。

  问题: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

  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答案]: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王老师“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即可

  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

  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了”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第二是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

  “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

  都是徒劳的。

  第二是心教不诚。教育不过是为了不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

  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化成

  给学生的理由。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

  而驰”。由此可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

  [案例35]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札记:

  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

  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

  ”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不”,在

  黑板上写了

  "明镜”和“明净”。果然,一个孩子说:“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

  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的可不可以换

  呢?

  ”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

  “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当’明

  镜一样的’换成"明净’,才读得通。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

  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

  问题: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走出失误来看失误,有两点启不:首先这位教师潜意识里犯了简单武断的错

  误。要知道一名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冷静、理智、思维缜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一

  个

  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恰当地处理这些信息。其次,要想真正出精

  彩,就要抓住契机,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辩论,从而也给自己赢得思考的空间。

  [案例36]

  《请善待学生的评价》

  1998年底,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核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

  “学生评估教师”这栏目。

  成绩一出来,我竟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的对学生一顿痛骂。学生都低着头,满脸

  的恐惧。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

  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

  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一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被你

  骂。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10个学生的署名。

  问题:请你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参考答案]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也许就是你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你最终的成绩。我们在埋怨学生不通人情时,是

  否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不通人情?我们在埋怨学生素质低时,我们为什么不想一下自己的素

  质。

  再说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要和多门学科的任课教师接触,他

  们对教师的了解程度及所获得的信息量远不是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所能比拟的。每一位教师

  在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无疑是在展示自己,所以,教师应放下架子,善待

  每一位学生的评价。

  [案例37]

  课堂中的吵闹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

  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

  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

  一团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

  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

  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

  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

  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

  权力结构转变。

  [案例38]

  成功解决学生冲突事件

  一天中午,六年级的一批孩了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学生Z和学生C从人

  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我见这阵势,就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

  他俩。大概Z同学也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我

  默默地看着他俩刚才的动作,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象恨不得把对方约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俩位同学把头埋

  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便

  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我现在不

  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

  ”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我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五分钟后,他俩

  握手言归于好。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问题: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成功处理这场冲突事件的原因。

  [参考答案]这起学生冲突事件处理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就在于:

  1、解决问题的速度快;

  2、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

  3、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以往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总是先问谁先出手,以辩出个谁对谁错来,孰不知这

  样一来,教师自身在不知不觉中被套进了冲突的漩涡,学生相互推诿责任,相互指责,不从

  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角度去考虑,因此问来问去,问不出个所以然,事情往往还会越搞越

  复杂,既影响教师的教育威望又牵扯了教师很多的精力。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于生活、学习

  在一起,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如何避免矛盾的发生。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个仲裁者,而应该是一个指

  导者,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矛盾,观对由此带来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

  [案例39]

  一次关于作业的讨论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

  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

  “教师怎样留

  作业?”的问题。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

  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

  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

  问题: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答案]一是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二是在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同时,有所

  选择和有所侧重地制定进一步加强某方面基础,扩充某方面知识和发展某方面能力的计划、调整、优化已有的知识。三是按照既定计划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四是在实践中能不断修正

  和调整学习目标。

  [案例40]

  “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

  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

  语第一名。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

  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

  ”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

  道我们差生就一辈了都翻不了身了吗?

  问题:透过这份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

  奈。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

  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

  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

  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升学率等)忽视被评价者在活

  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

  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

  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

  价

  值。

  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

  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忽视,或

  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

  不够重视。

  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

  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

  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

  [案例41]绿色的启示

  为了提高作业批改的反馈效果,我问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颜色来批改你们的作业?

  红色代表火焰和热烈,黄色代表宝贵和权力,黑色代表刚、坚强,蓝色代表大海、希望,绿

  色代表自然、生命……”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喜欢绿色!

  ”“老师,你用绿色

  给我们批改作业吧!”“好!就这样决定了。那么,在作业批改中,你们喜不喜欢用打叉的

  符号?

  ”“最好不用!”于是,在高中三年中,我一直坚持用绿色来批改作业、改考卷。在

  批改中,我不用叉号,改用“?

  ”和批语。绿色的批语起了不小的激励作用,同学们非常喜

  欢我批改的作业,学习的反馈效应很好。同学们不仅纠错能力得到了加强,学习成绩也有了

  显著的提高。

  问题:这个案例中教师教育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参考答案:要改变只让学生适应教育、适应教师的状况,要努力造就适合学生成长的良

  好情境和氛围。为学生服务,是教师应该尽到的责任

  [案例42]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

  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

  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

  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

  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

  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教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2)试

  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答:(1)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

  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

  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2)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

  育能力素养,要懂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

  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案例43]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

  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师关系角度进行分析。

  答:这个现象说明在现今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的缺点以及教师对学生亲

  切

  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作学生的知心人.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应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

  重信任的统一,应做到公正无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落后生,差生

  做为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不要扮演高高在上,遥不及的"老师

  [案例44]70%的学生恐惧开家长会据北京汇文中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谢海涛介绍,从调查结果看,至少有70%的学生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提心吊胆,剩下的30%是那些被公认的好学生。谢海涛

  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向家长揭孩了的

  短儿,甚至有些家长会遭到教师的严厉批评,以至于家长都不愿意开家长会,怕丢面子,而

  学生也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教师找爸爸”的想法。另一方面,即使教师在家长会上以

  表扬学生为主,但多数家长回家后只表扬孩子几句,剩下的又是一顿“臭批”。在学校进行

  的一次测试中,教师在家长会上表扬了全班学生,第二天教师问学生,谁在家长会后得到了

  家长的表扬,举手的只有两名学生。

  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开家长会?如何让家长会成为教育孩子的新契机?如果你是学生

  家长,会后如何做好与孩了的沟通?

  答:举行家长会一般在学期开始,期中或期末举行.主要内容是向家长汇报学校或班级教

  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计划,征求家长意见,表扬介绍教育了女的经验等.家长会的方

  式有全校性的,年级的和班级的三种,一般是把三者结合起来,先开全校的,接着分班座谈.要

  让家长会成为教育孩子的拳契机,举办家长会就必须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向家长传授抚养

  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交流推广成功的教育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素质.我以为新型家长会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往当家长的家长一个人口干舌燥

  却常常徒劳无功地喝”独角戏”到教师,家长坐台下,而是围成一圈,相邻而坐,学生也不再被

  一概排斥在家长会之列,成为永远的”缺席审判者",有些家长会让学生参加,有些家长会的内

  容请学生讨论决定.可通过以下模式:交流式,对话讨论式,展开式,家报告会,联谊式,参观游

  览式等.如果我是学生家长,我一定要和孩子沟通,更全面地了解孩子自己孩子,想办法和孩

  子交朋友,为他们创造和谐宽松的空间.[案例46]近日有报道称,新学期开学不久,南京市的一些小学一年级教师很是为自己班上一部分

  新生“超前”的学习基础发愁,有的孩子已经认识几百个汉字并且会做简单的加减乘除,识

  字最多的竟已过千,大大超出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要求。按理说,学生基础好,教师工作起来

  也应该更轻松。实则不然,“超前教育”带给小学教师更多的是多方面的困惑。

  问题:你对当前家庭教育中这种“超前教育”现象的看法如何?

  答:一方面,有超前”基础”的孩子并不是全部,这就必然因学生基础差异太大,而导致学

  习进度参差不齐.另一方面,"超前教育”也容易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明确

  的学习目标.当孩子满怀憧憬地开始自己的学生生涯时,却发现学校里上课教的东西早已烂

  熟于心,便很容易对学校生活产生倦怠心理.上课不听讲自然是家常便饭.因此"超前教育”要

  因人而异.”超前教育”的后果是不容忽视的,家长在对孩了进行超前要三思而后行的.案例5:在一次小学语文课上,陈老师正和同学们尽情地“畅游”在《颐和园》这幅清

  新、美丽的“画卷”中,突然一双小手高高举起:“老师,课文第四自然段第四句话中的“滑”字,应改成“划船”的’划’游过这位同学突如其来的提问,似乎起了抛砖引玉的作

  用,其他同学也似有所悟,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啊,应该是"划船"而不是"滑船

  “是不是印错了?

  ”“也许是作者错了。”有位同学提议:“老师,我们写封信去问问《颐和

  园》的作者吧!"分析:(1)请运用已经学过的教育理论,提出自己处理教学过程中意外问题的看法。(2)

  请针对上述案例,提出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作法。

  答:陈老师的作法是:第一、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让同学们安静下来思考这一

  问题(2分);第二,针对同学的质疑,陈老师提出了三个思考题:一是昆明湖静得怎样?

  绿得怎样?二是昆明湖美吗?美在哪里?三是让同学们思考用“滑还是用"划"字好?

  (2分)第三、简要解释”教学机智“的概念。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意外的突发

  事件或者事故,能冷静对待,巧妙地运用各种灵活机动的方法或手段,解决突发事件或事故

  的一种灵活的处理教学问题的一种方式(6分)

  [案例47]某中学的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要管理的事情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

  望有个助手能够帮助自己。有一天,于老师突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行使班主

  任的""取权呢?于是决定试一试。经过认真考虑,于老师决定选择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班

  干部郑莉莉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一天课后,于老师找到郑莉莉同学作了一次长谈,说明了

  自己的设想,也谈了老师对她的期望,第二天,在班会会议上,于老师向全班同学宣布了自

  己的计划:下一周,山郑莉莉同学当班上的“代理班主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任课老师,班上的一切工作由“郑老师主持”。

  思考:1、让学生“代理班主任”说明了于老师:A、信任学生B、为了锻炼学生的工

  作能力C、减轻老师的负担D、以上各项2、请运用所学过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课论,对于

  老师的这一做法作出理论分析。

  答:第一、让学生“代现班主任”工作,说明于老师既信任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干部参

  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形成班级集体的核心力量。(4分)

  第二、班主任培养班干部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点:其一、大胆使用。班上的主题班言、各种文化体育活、春游、社会调整等工作都是学生锻炼的大好机会,应该让班干部自己去策

  划、组织和安排,使班干部在活动中不断增长才干。其二,热情支持。帮助班干部正确处理

  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使他们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班主任工作有

  成绩,要给予肯定、表彰;工作有困难,要帮他们想办法解决:工作中出了贫子,要主动为

  他们承担责任,为他们撑腰,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6分)

  [案例48]王老师讲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

  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

  ”教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你总爱钻牛角尖,学习成绩会好

  吗?

  ”这时,学生的脸涨得通红,自尊心受到打击,欲言又止。同时,这个学生又站起来顶

  撞撞老师说:“这样样的老师教学水平太差,不配当我们的老师!”

  分析:1、请指出王老师的错误有几点2、请分析学生的错误

  答:1)王老师的错误有两点:一是作为一个科任教师,有责任管理班级上的教学秩序,而不能把自己的责任推给班主任。因为管理学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3分);二

  是王老师缺乏对学生的热爱之心。王老师不应该用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来批评学生,这样严重

  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这违反了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人格的基

  本义务,违反了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4分)

  分析题(2)学生的错误在于一是在课堂上不应该不举手就发言,违反了课堂纪律。(1分)二是当王老师指出他们的错误时,他们不应顶撞王老师,缺少对教师的尊重(2分)。

  [案例49]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

  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

  两位学生收起了

  “手”。改用“口”。开始互相辱骂对方。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任老师,此类

  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你

  这是什么老师?”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

  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

  动手去

  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

  我就不上课!”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

  思考:(1)你如何看待王老师和两位学生的言行?

  (2)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将如何处

  理此事?

  答:(1)从王老师的地位而言,其错误有三点:一是他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师道德,管理

  课堂秩序是他的职责之一,当学生发生打骂事件时,他有责任教育批评学生,而不能推卸自

  己的责任,让学生去找班主任(1分);二是王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应该赶学

  生出教室(1分)在师生关系上,违反了民主平等性的原则(1分)二是工老师没有运用合

  理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仅仅是简单粗暴地训斥学生(1分)。从学生地位而言,在课堂上互

  相打骂的两个同学的错误有两点:一是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相互打骂,这种行为严

  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违反了学校的纪律(1分);二是缺乏尊重老师的爱心(1分)。(2)

  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运用多种策略,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例如渗透性策略、随和性策

  略,在学生发生打骂事件时,应及时进行调查、关心爱护和批评教育多种方法来教育管理学

  生(2分);其二,班主任要加强同各门学科的科任教师的沟通与协调,当科任教师跟学生

  发生矛盾时,要慎重处理,切忌在一方说另一方的坏话,避免师生之间矛盾的激化(2分)

  [案例50]班班主任老师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能努力刻苦学习的好学生;而学习成绩差的就

  是不努力不刻苦学习的学生。因此,他经常把考试成绩差,作业出错多的学生叫到办公室进

  行训斥,他希望通过对差生的严加管教,使全班的学习成绩拉齐。这位班主任老师的想法能

  否变成现实?

  答:这一实例说明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理论,同时还要有教育实践中运用科学理论指导

  实践。这位班主任老师有良好的愿望并有较强的责任感,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成绩

  出现差距,甚至是较大的差距,其原因不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它是多因素影响的结

  果。

  教育理论已告诉我们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生物因素。虽然学校

  教育作为社会因素是具有主导作用的因素,但是切不可无视生物因素中起至关重要的遗传素

  质对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作用。因此,面对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的学生成绩差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尽管付出很大代价,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这就很可能是由于遗传素质或先天的,遗传因素的原因造成的,强求这类学生也达不到和其

  他优等生的一样水平,这不仅是难以实现的目标,而且搞不好还会给这些学生造成心理负担

  甚至心理障碍。使这些学生本来经过适当的教育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可能性受到不应有

  的干扰,甚至是负效应。因为这种认识和做法违背了教育科学,忽视了遗传素质对学生学习

  的影响,过于强调教育的单一作用。这就如同体育老师要求全班学生100米跑的速度都能达

  到全校冠军水平一样,有的学生再刻苦训练也是难以实现的,如果说有进步的话,也是在自

  己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素质、环境影响、家庭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个

  别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切不可有不分什么情况,强求一律的做法。

篇四:案例分析题人才观与片面追评升学率做法在教育思想上存在哪些问题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解析

  一、案例分析题(共10分)

  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答案与解析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二、案例分析题(共10分)

  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

  “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

  “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

  “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

  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

  答案与解析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2)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教师、家长均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目前,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四是认为家长与老师“各司其职”,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这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两位教师的观点正是否认了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伙伴关系,否定了幼儿教师、家长均为幼儿的教育主体,其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三、案例分析题(共10分)

  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作出积极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

  “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作出积极反馈。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其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沟通而苦恼。

  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

  案例分析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小组活动、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其中,沟通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抚摸、蹲下与幼儿交流等。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

  (2)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

  ①引发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吸引过来。比如:

  “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吗?”

  ②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受到尊重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利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

  ③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谈话持续下去。同时,也要在适当时候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比如:

  “老师还有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一次再好好谈谈好吗?”

  ④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沟通,多鼓励、多倾听,有效刺激幼儿交谈。比如:

  “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

  四、案例点评审

  春天的颜色

  春天悄然而至,为让幼儿感受春天赋予我们生活的诗情画意,我(老师)教幼儿学习诗歌《春天的颜色》。在第一次语言活动中,为了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理解诗歌大意,我特别画了几幅有关春天美景的图画。但无论我怎么解释,孩子就是记不住诗句,也不明白春天怎么会有颜色。

  带着孩子们的疑惑,我组织了一次外出寻找春天的活动。我们来到了公园,让孩子们置身美丽的大自然中。在这里,孩子们发现了嫩绿的小草,粉红的桃花,淡紫色的丁香,淡黄色的迎春花。在这一情景中,孩子们理解了“春天的颜色”这一抽象的语言和它丰富的内涵。

  第二次语言活动,我抛开原来的歌词,让幼儿自己创编《春天的颜色》。看过了姹紫嫣红的春天美景,孩子们的语言生动、形象起来。他们共同创编了如下诗句: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迎春花吹着小喇叭告诉我们,春天是黄色的。”

  “桃花穿着粉红色的新衣,笑眯眯地告诉我们:春天是粉红色的。”

  “梨树开满了雪白的花朵,得意地告诉我们:春天是白色的。”

  “丁香花散发着清香,高兴地说:春天是紫色的。”

  “小草伸直了腰,柳树摇着新芽一起告诉我们:春天是绿色的。”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告诉我们:啊!春天是五彩缤纷的。”

  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请具体说明该老师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

  湖南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是()

  A.湖北幼稚园B.北平香山慈幼院C.南京鼓楼幼稚园D.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2、幼儿园教育的主导活动是(

  )A.上课B.生活活动C.游戏D.劳动

  3、1996年6月由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发布()

  A.《幼儿园工作规程》B.《幼儿园教育纲要》C.《幼儿园管理条理》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4、下列不属于幼儿德育的内容和手段的是()

  A.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B.培养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爱幼儿园

  C.培养幼儿政治品质D.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

  5、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不包括(

  )A.基本动作B.基本体操C.队列队形训练D.体育课

  6、下列不属于幼儿智育的内容是()

  A.引导幼儿获得周围生活中易懂的和简单的知识,形成对一些事物的初步概念B.发展幼儿的智力

  C.发展幼儿口头语言D.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7、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是(

  )A.教师B.幼儿C.家长D.园长

  8、积木游戏属于

  ()A.表演游戏B.角色游戏C.智力游戏D.结构游戏

  9、对幼儿实施美育时,不应()

  A.用鲜明的形象引导幼儿直接感受美B.以培养审美情感兴趣为主

  C.以培养表现美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D.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

  10、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春天主题墙”,教师贯彻的环境创设原则是()

  A.适宜性原则B.开放性原则C.经济性原则D.幼儿参与性原则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1、广义的幼儿园环境包括幼儿园内部环境和幼儿园外部环境。

  ()

  2、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质量的好坏关键在幼儿。

  ()

  3、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应由大班老师在大班第二学期着手进行。

  ()

  4、从某个意义上说,玩具是幼儿的教科书。

  ()

  5、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不仅仅根据幼儿的需要。

  ()

  6、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是做好一切幼儿教育工作的前提。

  ()

  7、智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

  8、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

  9、幼儿园既是一种教育机构,也是一种社会福利机构。

  ()

  10、幼儿只要聪明,就算发展不错。

  ()

  11、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检查教育目标达成的程度。

  ()

  12、造成幼小衔接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两个不同教育阶段间的过渡与连续性。

  ()

  13、我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是张雪门创办的。

  ()

  14、认真听课、掌握了教育学书本知识,考了高分就等于学好了幼儿教育学。

  ()

  15、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如盥洗穿衣等也是幼儿园课程的范畴。

  ()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幼儿美育2、谈话法3、整个教学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简述幼儿园教学的特点。2、教师可采取哪些方式指导幼儿创造性游戏?3、实施幼儿智育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4、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方式有哪些?

  五、辨析题(请对下列幼教观点进行辨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人生百年,立于幼教。”

  2、幼儿园课程主要是学科课程。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

  “王老师,你来看啊,这花怎么了?”早上,冬冬蹲在自然角前,大声的叫着,王老师走过来发现一株刚发芽不久的豆苗因为缺水垂下了叶片,王老师想把这个问题留给冬冬,注视着花盆自言自语“咦,前几天还好好的,怎么过了周末就变成这样呢?”冬冬想了想说:“可能是它口渴了,想喝水了吧”“那你想想办法,帮帮它好吗?”冬冬转身跑向口杯处。

  当王老师陆续迎接了来园的其他小朋友,准备看看冬冬的劳动成果时,发现花盆表面的土壤似乎冒着丝丝热气,摸摸冬冬的口杯也留有余温。王老师愣住了,询问的结果是:“妈妈说喝水要喝开水,不然就会肚子疼。”这时越来越多的幼儿发现自然角里的花蔫了。王老师思考了一会,做了一些准备。她请小朋友聚集到自然角,请他们说说如果豆苗的叶子低垂着蔫了该怎么办,小朋友都说:“要给它浇水”王老师又问:“那浇热水还是凉水呢”孩子们这个说浇热水,那个说浇凉水,冬冬坚持自己的说法:“妈妈说要喝开水,不然会肚子疼。”另一小朋友大声说:“不对,花儿没有肚子,浇开水会烫死花的”王老师接过话题:“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吧”说着从袋子里取出两根鲜嫩的青菜,分别浇上冷水和开水。一会儿,浇冷水的青菜还是硬挺挺,绿油油,显得生机勃勃,浇开水的青菜已变了颜色,蔫了下去。孩子们都兴奋的议论着这一变化。

  请根据案例分析王老师的做法是是否符合科学的幼儿教育要求,为什么?

  (二)

  一个小姑娘曾经看到过农村的丧葬仪式,印象很深刻。一天在幼儿园玩“娃娃家”游戏时,她就对其他孩子说:“今天我们不玩娃娃家了,我们玩死人游戏吧!”于是她就领着小伙伴,把娃娃当死人,哭啊、拜啊。接连两天,她和小伙伴都玩这个游戏,刚开始老师没有注意。到第三天,老师发现“娃娃家”那里很热闹,一了解才发现孩子们在玩“死人”游戏。老师认为这种游戏很不好,反映的是封建迷信,可是孩子们玩得非常投入,怎么办呢?她想到了,假装“医生”,来到“娃娃家”:“我是医生,家里出什么事了?”

  “娃娃死了。”幼儿回答。

  “是吗?让我检查一下。”

  “医生”摸摸娃娃的胸口:“哟,娃娃的心还在跳呀,没有矮啊!谁是爸爸妈妈,赶快跟着我送她上医院,去抢救!”

  “医生”把“病人”及其“家属”带上“救护车”,让他们使劲地模仿警笛的声音,估计孩子们的精力发泄的差不多了,“医生”让他们下车,说到了“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对“病人”进行了检查,认为要住院治疗,让“爸爸妈妈”先回去。幼儿虽然不甘心,但也只好空手而归了。

  第二天,一到游戏时间幼儿就来跟老师要娃娃,老师仍然以“医生”的口吻告诉幼儿:“娃娃病还没好,不能出院。”

  几天后,老师认为幼儿已经没有兴趣再玩“死人”游戏了,就把娃娃还给了幼儿。

  运用所学游戏指导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否科学,为什么?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做?

  七、实践操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以下是某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你能选择其中几条将其落实为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吗?

  养成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发展观察力

  学习与小朋友合作

  形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发展对小肌肉的控制和协调

篇五:案例分析题人才观与片面追评升学率做法在教育思想上存在哪些问题

  于漪“德智融合”教育思想的本质诉求

  作者:范晓峰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22年第01期

  于漪老师在新世纪提出了“德智融合”的教育思想,明确指出:“教师肩负的千钧重担须聚焦在对学生滴灌生命之魂。德行和智性是生命之魂。教其德行,懂得做人道理、报效国家之理;教其智性,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生存、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是人的素质培养。”

  “德智融合”教育思想是于漪老师数十年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的总结提炼,但究其本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国家战略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求,也是改革学科德育实施现状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在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经济快速增长等诸多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而导致高素质人才相对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成为制约国际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世界各国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根本上就是教育的竞争。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科技,就是后天的经济。今日教育的走向影响甚至决定着明日的国民素质,决定着明日的国家综合国力。中国目前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都需要学校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使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明确提出“课程育人”的思想,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强调语文、历史等学科要利用课程中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从整体上看,“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仍是我国目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不良倾向。人们往往只看到或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忽视教育在培养思想道德素养、价值判断与文化判断能力等方面的价值。这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做法,其结果就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获取了知识,获得了能力,但道德情操、人文精神和规则意识缺失,有些甚至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狭隘的极端主义者”和“功利的实用主义者”等。某些极个别的令人痛心的校园事件,从某种程度上也深刻地折射出了我们当前过分注重灌输知识教育,却在育人的方向上走向迷茫与缺失。

  因此,学校教育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注重智力的开发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忽视规则意识的养成,忽视正确的价值观的树立。我们培养的人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健康的道德素养和良好的品格德行。这样,他们才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否则,培养出来的只是“工具人”,甚至是“旁观者和反对派”。因而,“德智融合”教育思想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赋予教育的一份责任。

  于漪老师非常喜欢闻一多先生的《红烛》一诗,诗中积淀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渗透的精神特质激励着她的思想言行。作为中华儿女,于漪老师深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身为普通教师,她觉得为实现祖国繁荣和民族振兴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刻影响着她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和追求。她认为基础教育是普及教育,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发展的全局;基础教育是一种战略需要,关系到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因此,她总是能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长远眼光,站在国民素质的高度来看待教育。

  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和能力,更要实现学生品格与心理的健康成長,使他们既拥有丰富的学识,又拥有良好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追求,成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人。但有些校长或教师却育分不育人,只重视学生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面对此种怪象,于漪老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在许多场合高呼:“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学生做人是第一位的。引导与教育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养成做人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养成做人的良好行为习惯,牢牢把握做人的底线,应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我们的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上,于漪老师有清醒的认识,也有明确的回答。她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育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在对中国心的认识上,于漪老师一贯旗帜鲜明,始终坚持“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向受教育者传承本国的优秀文化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以坚定学生的国家立场,建立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形成中国自信、中国自尊,即中国心。就像于漪老师所说的,当今中国的教育不是在零起点上,它是有传统的,教育的优秀传统是我们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根和本,忘了根脉、离开了本真,就不可能长远发展。不过,于漪老师不是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者,她主张我们的教育要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以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学习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她反对教育界令人担忧的数典忘祖、对历史采取虚无主义态度的倾向,开口闭口就要“与国际接轨”,实际是完全不顾中国的国情,高举“全盘西化”的旗帜,盲目模仿、接受和推崇西方教育的种种做法。

  “以天下为己任”“以教育为己任”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扎根在于漪老师的内心深处,深刻影响着她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和追求,使她始终能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我们的教育教学,这是她提出“德智融合”教育思想的基础。

  当今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思想独立,视野开阔,求知欲强,认知能力高,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但因为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娇生惯养,与此同时,受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他们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习惯从自我角度思考问题,处理事情;组织观念淡薄和大局意识不强,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我体验;在新旧思想碰撞、价值观念冲突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理想信仰、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相对弱化,等等。

  其次,随着中国大门敞开,外来文化蜂拥而至,良莠不齐,但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缺乏正确的文化判断力,与此同时,他们又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乏深刻的認识,因而在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锋中,他们陷入迷茫,无所适从。有的学生盲目文化自信,只推崇本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无论优劣,则全盘否定;有的学生则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已经丧失,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出现“哈韩”“哈日”等现象。因而,在外来文化不断入侵的形势下,学生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学生的道德情操、兴趣爱好、理想追求,学生的言行举止等等都受到了影响,学校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此外,在影视行业快速发展和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些学生对明星崇拜甚至到狂热、疯狂和迷恋的程度。有些学生为了能见到自己崇拜的明星或者得到他们的签名想方设法逃课——或去明星飞抵的机场,或到明星下榻的酒店,或是在明星活动的现场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更有甚者,背着父母盗取家中钱财为明星购买生日礼物,只为搏他们一笑。有些学生热情地追随他们崇拜的明星,沉浸在他们的世界里,盲目地模仿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与之相反的是,对国家和民族做出突出贡献的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等英雄人物却视而不见,毫无崇拜之意。

  在这些情况下,如何让我们的教育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发挥品德引领和人生引路的作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德智融合”教育思想的提出正是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为了解语文新教材实际使用中的难点和问题,找出新背景下语文课“德智融合”在教育理念转变、课堂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瓶颈和对策,“于漪语文课程德智融合新情况下的问题探讨和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组通过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调研了基础教育阶段294名语文教师、65名大学生、171名高中生、308名初中生和811名小学生后发现学科德育的实施正面临着一系列困境与挑战。

  调查报告显示:教师大都对“德智融合”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理念认同,认为培养德行和智性在教学中是同等重要的,教学中有必要德智融合,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但在将“德智融合”的理念转化为实践、具体落实到课堂时,存在重“智”轻“德”、重“德”轻“智”及“德”“智”分离等现象。究其主要原因,大概有三。一是在“应试教育”的片面的教育质量观的影响下,教师育人意愿不强,学科育人意识薄弱。教学中教师以“育分”为主,一味追求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内容日益增多,学习的强度日益加大,最终成了只知道考试的机器。二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包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美好的情操、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方面,都离不开文化素质教育这个基础,但教师在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实施课堂教学时却没有意识到这点,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科整体教学内容框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学科的性质、目的、功能以及学科教学中不可违背的规律也没有正确理解和把握,因而,学科教学时忽视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窠臼,只是将学科的德育功能附着于学科教学之中,凭空说教或是“贴标签”。三是对学科的个性特征把握得还不准确,对“德智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得还不深入,对“德智融合”的实施路径研究得还不透彻。因而,教师不清楚“智育”和“德育”两者的边界和交集,也找不到知识传承和思想情操熏陶感染的最佳结合点,只知道在技巧上、方法上兜圈子,最终也就不能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将德育和智育自然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实现学生德性和智性的和谐发展。

  于漪老师一直说:“学科德育显然不是知识之外的‘穿靴戴帽’,而是与知识教学融为一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科德育重在融合,是水乳交融,而不是油和水的关系。”德行和智性

  是学生的生命之魂,德育和智育是和谐统一的,在学科教育教学中不能不讲德育而只顾学科教学,也不能单纯讲德育而丢掉了学科特点。当然,也不能简单地把德育和智育相加,课堂教学应该“德智融合”。只是空喊德育口号,到处贴标签,没有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学科育人无从谈起;只有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分数至上,没有德育融合,学科育人也无法实现。因而,“德智融合”教育思想是改革学科德育实施现状的必然选择。

  于漪老师将自己奉献于教育事业中,是“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但她始终将教育当作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学问,从作为语文教师坚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开始,到追求“教文育人”,再到“德智融合”教育思想的提出,于漪老师一直在不断发展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践行“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令人敬佩。我知道,我对于漪老师提出的“德智融合”教育思想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深刻的。但是,我会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贯彻“德智融合”的教育教学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六:案例分析题人才观与片面追评升学率做法在教育思想上存在哪些问题

  学习汨罗经验施行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要实现“两全”,最紧迫的任务是要转向素质教育。湖南省汨罗市的实验无疑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它使我们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合肥三十八中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近年来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开始摆脱“应试教育”。我们的做法是:

  一、认真学习“汨罗”,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是“升学率”,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坚持加强教职工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利用每周三下午进行素质教育专题学习,要求广大教师找出差距、讨论问题、树立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系,使广大教师认识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甚至不顾一切地搞“加班加点”的做法偏离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最终将一害学生、二害国家。

  我校确有不少教师乃至部分领导曾振振有词,担心实施素质教育会影响考试成绩,担心仍按统考成绩作为评估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标准。针对教师中这样的思想状况,我们采取常讲、常学、谈心等多种形式,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引导大家不断地思考“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去培养?”;对照“汨罗”,找出我们存在的问题,大张旗鼓地宣

  传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促使全体教师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力争尽快实现由单纯知识传授专向开发智能、促进德、体、美、劳全面发展,由单纯知识教学转向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由单纯以升学率、分数高低衡量教师和学生转向以整体发展和素质教育成果评价学生和教师的优劣,由面向少数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

  二、努力实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1.制定规划。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矗基于这一点,我校制订了总体办学规划和近期办学目标,即坚持以德育为首,多渠道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发挥教育诸因素的整体效应;围绕培养目标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并使这些行为步入制度化的轨道的总体目标和“规范+特色,合格+特长”的具体目标,此基础上学校又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规范行为的具体要求,用良好的校风、班风熏陶集体素质。

  2.真抓实干,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从哪里突破呢?我们的做法是:①利用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形式,引导和教育全体学生努力学做一个正直的人。

  每周班会的主题由政教处根据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细则、德育工作实施细则及学生守则拟定,统一内容和操作程式,形成制度。②利用每学年评寻三好学生”的活动,从中再遴

  选出一批全面发展或某一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为“校园之星”,如“全面发展之星”、“勤奋学习之星”、“书画艺术之星”、“歌舞艺术之星”、“体育拼搏之星”等等,由学校专门召开校会颁发证书,把他们的照片张贴在宣传栏内,配以他们突出成绩的文字说明,号召全校学生向他们学习。这些“校园之星”同时也获得下一学年度每周一升旗仪式后国旗下讲话的资格,演讲自己获得成功的感受及今后努力的目标。③大力开展以体育、美育、卫生教育为主的各种兴趣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把以班级活动为主的“普及型”和校级兴趣活动为主的“提高型”(校代表队)课外活动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校每年定期举行一次“校园艺术节”为期一周,每年举办春、秋两届运动会,为学生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另外,在全校教师中大力宣传并实施“转差”工作。每学期开始,由教务处、政教处牵头,配合班主任,全员参与,列出各班级不同的“转差”目标,学校在期末组织“转差生”的经验交流,并对“转差”工作做得好的教师给予大力表扬和奖励。同时,学校采取刚性措施,取消重点班的设置。

  3.选准突破口。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素质。为此,我们把加强师德修养作为教师政治素质的重要方面来抓,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师德修养》,着重从两个方面下功夫:①端正教学态度,转变思想观念。有的人总以为把学生的时间排得满满的、让学生大量做习题,就能出好成绩。事实证明,只有认真地、不断地钻研教材、吃透知识点,才是真正科学的教育方法,才是真正地按教学规律办事。因此,我们首先抓好教研组的工作,以教研组长为“龙头”,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并组织课堂教学观摩评比。通过教研活动,达到相互学习、切磋交流和研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好的教学方法和目的,使教研组真正起到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其次,抓年级组教学力量的合理配备,使教师之间学有目标、帮有对象、共同提高。三是让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一起钻研教材和备课、传授教学经验、听青年教师的课,帮助总结提高,开展“说课----上课----评课”系列活动。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战场,汨罗市对规范课堂教学提出了“四化”,即:开课标准化、常规条例化、备课集体化、上课规范化。因此,我校下大气力抓好以下几件事:一是认真抓好备课、上课、辅导三个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要求每个教师在依据大纲、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三备”,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学校适时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案;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精讲、精练、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当堂消化,改变过去课后练的状况。二是抓住讲课的最佳时间,掌握好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开始后20-30

  分钟注意力最集中,教师抓住了这一机会,往往会收到最佳效果。掌握好教学节奏也很重要,一般说来,新概念、新内容应讲深、讲透,所以节奏要慢;巩固复习时,节奏可放快;每节课都应留时间让学生思考和练习,使45分钟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利用。三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宽松气氛,克服“语言脖、“教态脖、“情绪脖,从而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

  三、建章立制,完善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制导系统,强化评估体系,是取得成功的确力保证。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依照市教委《管理水平评估条件》逐条对照、逐条评议,结合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和要求,分类制订和完善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评估细则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考核细则,使各项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真正把“工作有要求、行为有准则、检查有标准、奖惩有条例”落到了实处,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有力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建章立制的同时,我们还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结合学习“汨罗经验”,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举办各种专题讲座,真正做到“扎扎实实转换脑筋,真抓实干创造特色。”

推荐访问:案例分析题人才观与片面追评升学率做法在教育思想上存在哪些问题 升学率 片面 思想上

版权所有:新维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维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维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50341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