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汇报(9篇)

时间:2022-11-21 1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汇报(9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汇报  文旅融合推进全域旅游汇报  近年来,*区立足自身文化优势,将旅游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来抓,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扶持力度,旅游业发展呈现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汇报(9篇),供大家参考。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汇报(9篇)

篇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汇报

  文旅融合推进全域旅游汇报

  近年来,*区立足自身文化优势,将旅游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来抓,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扶持力度,旅游业发展呈现点上突破、面上推进、整体提升的态势,形成“一园一圈一城”文化旅游产业功能格局,规划四大板块共同构建起*区全域旅游面貌,现将*区打好“人文牌”,多举措加强文旅融合,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总结如下:

  一、*区文旅发展现状

  (一)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年,*区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二)文旅品牌深入人心。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精品塑造了以沙磁文化产业园为核心的巴渝文化之旅品牌;以歌乐山烈士陵园为核心的红色主题之旅品牌;以抗战名人旧居景区为核心的抗战遗址之旅品牌;以各大高校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之旅品牌;以区内废旧厂房厂址为依托的工业遗产之旅品牌;以乡村田园资源为依托的生态文化之旅等文旅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深入人心。

  (三)文旅项目不断丰富。在做好传统文旅项目开发的同时,不断丰富文旅项目种类,正在提档升级生态休闲文化为主的莲花湖市级旅游度假区,重点打造田园乡村文化为主的歌乐山国际慢城,积极推进大型文旅综合项目万达文旅城,校园文化为主的大学城,工业遗产文化为主的S*国际创客港、C*文创园等文旅项目。

  (四)宣传营销成果显著。整合宣传渠道,挖掘和提炼了*旅游宣传主题口号,整合电视、报纸、网络、移动终端、户外广告等媒体的集聚作用,构建全方位、高频率、宽领域的旅游宣传体系。加强了*旅游融入*都市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体系和营销体系。办好了文化内涵丰富的节庆活动,把旅游节庆打造成为宣传城市形象品牌的平台。

  (五)基础设施愈加完善。树立“大旅游公共服务”意识,完善以*旅游资讯网、旅游微博为核心的在线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旅游免费WIFI在核心景区、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星级酒店基本实现全覆盖。在重点景区和游客集散点,建设多功能旅游咨询中心,提供咨询、导览、预订等综合服务。完善旅游交通便捷服务,开通了数条景区直通车。

  二、文旅融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一)科学规划,谋战略定位。*区在文旅融合发展上,坚持特色彰显、功能错位、集聚集约的原则,围绕*区“一中心两基地一高地”战略和“三园三城”建设,确立“一园一圈一城”的文化产业功能布局。沙磁文化产业园:涵盖磁器口古镇、沙滨路沿线、歌乐山烈士陵园景区三大板块,以磁器口古镇为核心打造巴渝文化区;沿沙滨路沿线打造滨江创意孵化区;围绕歌乐山烈士陵园打造*A级文化旅游区。

  该产为园区占地面积*平方公里,融合文化与旅游、商贸、科教发展,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都市文化旅游圈:以三峡广场为核心,涵盖周边相邻区域,重点实施空间拓展和业态提升,打造功能完善、业态丰富、时尚潮流的文化体验圈和都市旅游集散区。

  (二)精心配套,抓全域布局。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之一便是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全域布局。关注城市美学,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开展主要旅游线路沿线风貌集中整治,实施净化、绿化、美化行动,同时打通重点景区道路连接,并在部分路段用艺术手法展现旅游公路文化,形成“一路一景”特色风光。关注景区细节,展示独到匠心。在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建设中强调细节建设。

  同时,逐步实现涉旅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在磁器口古镇、歌乐山国际慢城等重点景区新建扩建旅游厕所,实现了AAA级高等级旅游厕所零的突破,提高旅游厕所品质。与支付宝合作,将磁器口古镇打造为全国首批“无现金小镇”;与腾讯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全面启动智慧旅游建设。推进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实施交通干线与旅游景区“最后一公里”通畅工程,强化旅游客运、城市公交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保障,构建都市旅游观光巴士体系,例如歌乐山国际慢城旅游巴士。

  关注自身特色,弥补配套不足。针对“过境游”“一日游”比重过大现象,丰富产品供给,补齐吃、住、购等突出短板,做强一批星级酒店、主题酒店、特

篇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汇报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调研报告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是与经济高度融合的新型现代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文化既可以给旅游提供一种真实的体验,也能展示一个地方的独特所在,而旅游则可以将文化具象的传递,文化和旅游二者彼此约束彼此促进。

  近几年,我国把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由此我县与时俱进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积极提升文化旅游的品牌影响力,也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纵观目前我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尤其在文化旅游的发展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本文通过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入剖析,就如何打造文化旅游强县提出建议,以期对发展**县特色旅游业有所帮助。

  一、**文化旅游资源基本状况及相互融合现状

  1.文化旅游资源基本状况。**县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是关**通往西域古丝绸之道必经之地,人文古迹众多,有古人类遗址、古石窟石雕等106处,馆藏珍贵文物30余件。关山40万亩原始森林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其中,着名的**景区距县城38公里,有观赏、保护价值区域约120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山巍峨,森林茂密,物种繁多,文化遗迹丰富,有大小景点100多处,是我国先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现存秦、汉皇帝祭祀炎黄二帝的上、下畤遗址,有"秦皇祭天第一坛"之美誉,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避暑采风的理想之地。在民间,马尾荷包、藤编、刺绣、剪纸、根雕、陶瓷等民俗艺术独具特色,洋芋搅团、罐罐茶、核桃饺子、玉米糁饭、凉粉鱼鱼等风味饮食远近闻名,贴近人民群众生

  产生活的**曲子戏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药王撒籽"、"双凤献宝"等美丽传说增加了游客的趣味性、神秘性。

  2.当前文旅深度融合情况。我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奇秀的自然旅游资源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前景。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日益重视下,文化与旅游正日渐融合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规划编制进一步科学合理。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科学编制了《**县旅游业发展规划(XX-XX)》和《**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XX-XX)》,明确提出我县旅游开发必须挖掘和融入**地方文化,并对文化旅游相关产品、重点项目以及生态环境与文物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划。编制完成了《关山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区(**片)建设性详细规划》、《玄**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近期建设项目规划》和《全县城市亮化造景总体规划》,《米家沟生态园景区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也已启动实施,进一步凸显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思路。

  二是城市文化旅游初具规模。近年来,全县倾力投资过亿元,打通了**旅游专线,相继完成了秦皇祭天广场、**景区综合开发、南汭河风情线、雷神山生态园工程和黎明川农业旅游观光带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规划任务。实施四馆两中心、人民广场、**影剧院等12个大型公共文化场所,截止目前,全县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星级旅游厕所12座,在建四星级宾馆2家,三星级宾馆5家,商贸步行街、大型购物场所4处,客运公司3家,旅游商品定点销售点2处,开通20条环县城县内公交车,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相继对社会免费开放,城市文化旅游格局初具规模。

  三是对外整体形象进一步树立。主要是坚持每年组团参加西安、**、**、**

  等国内旅游交易会、旅游宣传推介会,开发活性炭雕**、滋补中药材和工艺玻璃等系列旅游商品,举办了**各类旅游摄影大赛,征集**主题歌曲、形象宣传口号,印制了手提袋、招贴画和地图册等宣传品,特别是成功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演唱会、**新貌摄影大赛及中国摄影家大pk**站采风活动、"诗画关山山水**"全国摄影大赛及金秋关山文化旅游节,在全国知名媒体上,对全县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地域文化进行了广泛宣传。

  四是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特邀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成立了**省**山(**)历史文化暨旅游开发研究会,深度挖掘**独具特色的先秦文化、齐家文化和祭天文化,编辑出版了《**历史文化研究文集》、《**揽胜》、《**诗话》、《聚焦**》等宣传文献与书集。及时加固修复上关石拱寺石窟,及时成立保护机构,积极开展了非遗普查工作,组织举行曲子戏调演、"非遗成果作品展"、"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等活动。至目前,全县共有包括曲子戏、陶瓷工艺、打乐架在内的各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12个。

  五是特色文化旅游探索起步。整合我县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资源,建成了石堡子三线文化主题展览馆。以扶持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开发为途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成农家乐58家,正在创建农家乐专业村2个。发挥工业产业优势,在安口正在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积极探索开辟工业旅游线路。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在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县旅游业仍处于观光型的初级层次,"重山水轻文化"现象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旅游主体文化特色不明显。风光旅游产品的开发没有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景观中原有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展示。如各大景点的导游解说词仍以介绍自然造型为主,缺少对景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宣

  传;部分历史名人和山水文化资源虽已出书成册,但缺少宣传与应用,仅成为摆设,鲜为人知。二是文化体验活动匮乏。能够让旅游者真正融入其中的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项目不多,缺乏有轰动效应和市场带动力的产品。三是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欠缺。对能体现**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的可视性旅游商品、民间工艺品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开发,特色旅游商品街(店)建设几近空白,直接影响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量,制约了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出。四是实施品牌化战略不到位。近年来虽然也举办过多次节事活动,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促销作用,但由于后续跟进工作不到位,以至于使"办节"成了"一办就结",变为短期行为,没有形成叠加品牌效应。

  三、对策及建议

  (一)系统研究,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叠加,只有选择那些具有市场价值、同时具备在旅游产业上发光发热的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建议组成专门队伍,系统整理研究我县历史文化脉络,特别是对秦汉祭**历史史实,上关石拱寺、铜厂沟等文物古迹资源,曲子戏、陶瓷工艺、打乐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找准与具体旅游景点、项目的结合点,做好包装策划和市场营销研究,为推动自然资源与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融合做好基础性工作。

  (二)打造精品,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围绕打造"诗画关山山水**"的形象定位和建设"中国西部生态旅游休闲养生基地"的总体目标,着力打造叫的响、有震撼力的精品力作。一是加大精品的开发力度。加强煤陶文化、祭天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深度挖掘、整合、开发各种旅游资源,以打造"诗画关山山水**"旅游品牌为抓手**、雷神山、双**"一点十线"旅游景点,积极培育休,依托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乡村旅游、演艺摄影、文物博览等特色旅游产品。

  二是加大产品的创意力度。加快实施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以文化提升旅游的魅力,快速推进书画、摄影点建设,集中力量建好三线文化、陶瓷文化展示等一批特色园区。三是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根据城市文化底蕴和旅游发展的要求,按照建设"中等工业化现代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将城市作为一个文化旅游产品来经营,在新城建设中,加强旅游功能的提升,规划城市休闲街区、旅游体验区,精心策划包装"一轴四片"城市发展新格局,城市功能有效弥补乡村旅游接待设施数量少、配套不足的问题,乡村旅游带动县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县城成为融文化展示、民俗体验、休闲观光消费购物为一体的都市旅游经济带。

  (三)创新营销,进一步树立整体形象。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消费,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消费,就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充分利用地方文化、媒介和其它手段树立鲜明的**旅游品牌形象。一是注重文化资源的灵魂作用。在宣传**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凸显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精髓,以"祭天文化"、"生态文化"的鲜明文化吸引游客,让旅游推动**文化的传播。二是把旅游要素作为文化旅游的宣传点。要将能够体现**文化特色内涵的宣传口号和标识融入各个旅游景区。在景区(点)道路标识、导览牌以及景区入口处和景区内部重点突出**旅游口号和标识;在餐饮(吃)、住宿(住)、交通(行)、景区(游)、购物场所(购)、娱乐场所(娱)等服务场所重点体现**文化相关内容和特色,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文化旅游形象,让游客在接受服务到参观旅游的任意一点感受到浓郁的文化,使**文化旅游形象深入人心。三是重视**文化的节庆活动,深度融合**旅游。进一步办好金秋关山文化旅游节、全国知名书画、摄影家采风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突出表现**特色文化内涵,做到既有亮点,又有规模,以此吸引媒体和游客的眼光,进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力。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演艺及旅游纪念品市场。依托**艺术团,从乡

  镇和三支一扶中选拔有文艺特长的干部,组建高水平的演艺公司,在景区定期演出,开发陶瓷、玻璃、砂器、药材、核桃等一系列融纪念性、收藏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四)突出特色,大力丰富文化体验活动。如今的旅游,已经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游客更多是追求玩得开心、游得舒适,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地到一个地方。一是围绕旅游业"娱"字要素,让游客参与到活动中来,如利用天然的大量丛林地带,开辟狩猎场所,让喜欢狩猎的游客过一把瘾,同时开辟诸如攀岩、速降、漂流、探险等娱乐项目,让大量游客参与其中,即可增加游玩内容,还可以增加景区收入。二是整合芦苇画、粟贴画、制陶等工艺资源,组织游客参观各类艺术作品,现场展示并体验制作过程。三是打造一批文旅结合的特色业态集聚区,如集中建设特色工艺品一条街、特色餐饮一条街、酒吧茶楼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和民俗一条街等,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活动内容,使游客完成日间游览后能有另一种精神享受和文化观摩。

  第二篇: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前沿关注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将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是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有效解决这个课题,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这不仅可以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应当避免陷入哪些误区?今天刊发的这篇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

  ——编者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加快旅游发展的精神动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是提升文化魅力的重要依托。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意义。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如成立文化旅游管理委员会、实行领导跨部门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推动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文化与旅游企业依法运营管理体制的形成。但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局部性意义大、全局性改革不到位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应坚定不移地推进大部制改革,统筹政府部门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实现文化与旅游从自发结合向理性融合转变,最大限度地释放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潜能。另一方面应着力搞好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进一步做好部门间的横向协调工作,在体现总体规划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抓紧制定完善具有较强兼容性和拓展性的文化旅游专项规划;进一步强化各种形式的监督和约束,着力解决执行不力等问题,确保既能及时向市场披露相关信息、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又能杜绝随意调整、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规范和维护文化旅游发展秩序。

  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

  坚持重点项目带动,是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有效抓手。所谓重点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坚持市场化投资取向、以促进文化与旅游等生产要素高效聚集为基本要求、能够实行动态管理的项目。实践证明,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对于培育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健全、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旅游企业,实现文化

  内容为主与旅游景观为美的高度契合,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把握几个重要环节。

  积极策划一批能把文化内涵和文化品格贯穿到旅游要素中的重点项目。政府部门应将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帮助这类重点项目解决规划选址、征地补偿、融资筹划等方面的困难。特别是抓好重点项目的园区化建设,对主题公园、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等重点项目坚持集中布局、集约发展、集群带动,使重点项目园区化建设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先导性、战略性、支撑性作用。

  把转企改制同兼并重组结合起来,开发建设重点项目库。坚持以资本为纽带,以转企改制为动力,以控股、参股、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为支撑,努力开发建设区域特色突出、文化旅游产业溢出效应明显、能够获取较大市场份额的重点项目库,用这样的重点项目库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等的多元融合,以引导产品结构和整个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做好重点项目产品的联手营销工作。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一些国家高度重视利用文化反周期调节的功能,对文化旅游等重点项目产品开发实施联手营销,从而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我们应牢牢把握这一发展趋势,打破地域界限,用好各种载体,联合相关地区和部门共同推介营销文化旅游项目产品。特别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联手营销重点项目产品方面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和独特功能,加快构建更加适应当今时代要求的市场营销机制,确保重点项目产品营销在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中形成支点效应。

  打造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知名文化旅游品牌不仅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战略资源,而且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引领力量。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需要着力打

  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旅游品牌。

  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文化与旅游企业在高新技术开发、形成原始创新动力、积累社会财富、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在获取全球文化旅游分工利益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政策措施,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推动更多的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进入文化旅游市场,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努力打造反映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中国气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集群。

  注重提升科技含量。当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推进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学科门类相互融合,大大激发了文化旅游的生机和活力。这就要求我们顺应时代要求,坚持文化旅游的数字化挖掘、信息化装备、智能化发展、个性化体现,为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旅游品牌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坚持面向市场。文化旅游品牌能不能打响,最终要由市场来检验。这就要求我们从国际国内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快构建具有世界视野、符合国际惯例的文化旅游品牌评估体系,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开发好“两个市场”,努力扩大中国文化旅游知名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竞争力。

  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中心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版图上的重点、节点,对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采取以下举措:依托省会城市等中心城市所具有的经济、文化、科技、信息、金融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将其培育成为区域性文化旅游产业增长极,推动这些中心城市加紧建设创意之都、品位之城、旅

  游胜地、文化名城,不断丰富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大力推进中心城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不断强化文化旅游要素的渗透与关联,做大做强与文化旅游紧密相联的产业;科学保护和利用中心城市的文化旅游遗产,坚持在科学保护基础上传承发展、在传承发展中推进科学保护,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抓住创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等契机,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不断增强其认同感、归属感;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链从城市向广大农村腹地延伸、向基层倾斜,提升文化旅游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水平;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形势,精心培育与文化旅游产业密切相关的文化娱乐市场;加快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深度开发以互联网为纽带的在线文化资源,着力发展大众型、商务型、终端型文化旅游服务,推动基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服务性消费趋向理性化、优质化。

  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

  近年来,我国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断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表层化、滞后化、分散化等问题。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搭建国际信息交流平台,汇聚世界各地精英智慧,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为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持。

  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创新节庆活动,大力开发国际性文化旅游市场,盘活地方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程度;适应国际文化旅游市场需求,拓展文化旅游“走出去”渠道,开展国际文化旅游市场调研工作,特别是做好国别国情研究,摸清弄懂外国人的消费偏好、接受心理以及风俗习惯、法律规范等;积极引导专业公关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参与“走出去”活动,充分发挥其在具体策划、技术指导、法律咨询和联络协作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国家层面的协调,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发展及旅游市场需求相近的省区

  联手开展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走出去”活动,加快打造区域性文化旅游发展利益共同体;加快“引进来”步伐,充分利用驻外使领馆、友好城市、华人华侨等资源,帮助外国文化旅游企业在华设立更多的联络协调机构,广泛开展信息咨询和服务推介工作,推动形成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新格局。

  培养造就文化旅游领军人物

  培养造就勇担改革大任、善用现代高新技术、具有开阔视野、能够带领团队实现创新发展的领军人物,是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文化旅游领域涌现出一批这样的领军人物,但

  数量还不够多。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加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把培养造就文化旅游领军人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培养造就文化旅游领军人物,可以借鉴工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科学规划,创新方式,搭建“绿色通道”,孵化项目,培养载体;在坚持党管人才的前提下,发挥市场对领军人物培养遴选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打破既有界限,推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国境竞争性遴选,使领军人物能够脱颖而出;树立创意为重、创新至上、突出业绩的导向,构建领军人物的科学评价机制;营造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舆论氛围,为领军人物成长提供适宜环境。

  第三篇:文化与旅游如何融合

  文化与旅游如何融合

  周东青1/文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被地方政府视为新的发展潜力。可以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没有文化的旅游将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将不具有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样,没有旅游产业的支撑,因而没有经济上的支撑,地方文化可能面临衰退甚至失传的噩运。为此,文化和旅游必须走向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如何融合,则是不小的挑战。不妨看看一些地方的探索。

  第一,推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工程。比如,福建省最近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加快文化资源的旅游开放开发,促进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品位的提升。方案从不同侧面、不同创新点,针对不同问题确定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工程、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文化演艺工程、文化旅游资源影视开发工程、文化旅游资源跨地区整合开发工程、历史文化古镇(村)文化旅游融合开发工程等八大示范工程加以推进。八大工程共有二十个重点项目,如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工程,有武夷山景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综合开发、厦门鼓浪屿名胜风景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综合开发、永定客家文化博览园等三个项目为重点项目。

  第二,从当地特色文化中挖掘资源,实现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壮大的互促共进。比如,江西景德镇是世界着名的千年瓷都,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不过,上世纪50年代以来,传统的柴窑逐渐退出舞台,依靠高科技手段控制的气窑、电窑成为主角,现代窑炉操作简便,节省了人力,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古法制瓷工艺的衰落。很多做了一辈子“瓷器活”的老手艺人下岗,传统制瓷工艺面临即将消亡的命运。最近几年,景德镇开始对散落民间的老艺人进行抢救性保护,后来又发展成为生产性保护,将优秀的老艺人重新组织起来,给他们待遇和荣誉,让他们重新组成传统的制瓷生产线,建设了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等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景区景点。古代制瓷作坊已是最具活力的景点之一,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古法制瓷的工序,每道工序上都由优秀的老艺人亲自完成。景区内,古代制瓷作坊

  1北京富达尔城市发展研究院咨询师

  经过了改造,北侧是生产线,南侧是产品的展示和销售区。如此一来,既实

  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也带来旅游经济的繁荣。景德镇提出将继续深挖陶瓷文化,以发展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以运营景区的方式建设和管理城市,将城市旅游融入到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之中。

  第三,将文化融合进城市营销中,以独特的城市形象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赋予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形象,便是让城市鲜活起来,形成独特的城市个性,成为外界认识这座城市的直观印象。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城市品牌营销,比如大连“浪漫之都”、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等等。以成都为例,熊猫、美食、宽窄巷子甚至茶馆、麻将都体现出它“休闲之都”的风格。而这也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无形招牌。贵州省各市州也通过“多彩贵州”这一品牌,诠释和宣传当地的文化,进而成为发展旅游、招商引资的“敲门砖”。

  第四,引入文化,形成新的文化地标及旅游胜地。比如各地涌现的文化创意园区,以及画家村、作家村。当地本来没有这些文化,但由于各种原因而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人、艺术家,带来了某种文化的聚集,进而成为文化地标,并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在中西部有些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偏远乡镇,也出现了类似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比如某县梯田吸引了周边城市摄影爱好者的到来,出现了梯田摄影家协会这样的机构,梯田摄影作品通过媒体传播则获得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总之,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将实现两大产业的互促发展,各地应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本地的新模式。

  第四篇:文化与旅游大融合大发展

  文化与旅游大融合大发展-以**为案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

  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我国文化、旅游同时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既(内容来源好)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和文化需求也更为强烈和多样化。

  文化与旅游融合是趋势,但依然步履艰难

  对于游客来说,初级阶段看山水,高级阶段看文化。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较大满足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正跨入旅游的高级阶段,文化日益成为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巴黎、伦敦、北京等中外许多地方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越高,旅游经济就越发达。因此,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不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同时失去旅游推动的文化最终也会失去发展繁荣的动力和活力。

  尽管文化与旅游融合是趋势,也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破题之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除了北京、杭州、苏州等发达文化名城取得了较好进展以外,很多地区和城市只是将二者融合停留在了口号上,在融合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一是对文化和旅游的性质认识不清,把握不好融合的点和面。文化与旅游融合不是简单叠加,硬性拉郎配,只有选择那些具有市场价值(绝非文化遗产价值)、同时具备在旅游产业上发光发热的文化资源;二是缺乏持之以恒的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涉及资源包装、景区改建、项目开发,需要人力、物力和时间,一些地方一阵风式的做法很难取得实效;三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缺乏专项政策扶持。分开来看,文化、旅游都得到了广泛的政策扶持,但是由于二者在行政职能上分属不同部门,融合的扶持政策、专项规划还比较欠缺;四是很多地区旅游业发展还比较落后,核心文化旅游设施匮乏,文化遗产保护负担重,增加了产业开发的风险,也加大了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难度。

  **内陆开放文化旅游高地走出一条新路

  近年来,**市先后提出打造温泉之都、建设山水都市旅游精品、提升“六大精品景区”品质等重大战略举措,实施了一批旅游主题年重大建设项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年均增幅超过20%,增幅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与**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相比,与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旅游目的地体系不健全、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粗放、旅游产业协调机制不健全等等。为了实现进位赶超,**市将文化、旅游二者大融合大发展作为突破口,打造内陆开放文化旅游高地,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以及三大市场都实现了较快增长。

  XX年**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200多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80多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亿多美元,出境旅游者56万人次。在西部12省(区、市)排名中,**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列第6位、第5位和第4位。

  1、特色举措助推文化与旅游大融合

  在旅游规划策划中,**市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找准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通过**旅游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全市农家乐个体经营户、微型企业等提供融资性担保业务,以解决其发展乡村旅游资金瓶颈问题。通过城乡旅游开发公司与区县合作,丰富**乡村旅游文化产品。

  **市旅游局组建了**旅游文化传媒集团,专门负责**旅游与文化的宣传策划和推广。XX年6月,隆重推出**电视台旅游频道,推出了《旅游新时空》、《旅

  游这些事》、《走四方》、《巴歌渝舞汇》、《驴友吧》等旅游文化类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卫视、**日报等知名媒体投巨资宣传推广长江三峡、大足石刻、钓鱼城、白鹤梁等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与知名新闻媒体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创办旅游文化专栏,宣传推广旅游文化;创办了《**旅游》、《中国西部?旅游版》杂志,联合主办《旅游新报》等。

  XX年6月,**市提出了“**非去不可”的旅游宣传主题口号。在很短时间内,提到“**非去不可”的微博评论达4万多条,关注“**非去不可”的网络新闻、评论超过1000万条。“**非去不可”作为**旅游的宣传主题口号,已在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和**卫视上播出。

  近年来,**市组织开展了上百项旅游文化节会活动,大力宣传**旅游和文化,如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中国温泉之都”旅游季等。特别是《印象?武隆》实景歌会采用独特视角和多种高科技手段,将武隆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观与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配合,以濒临消失的“号子”为主要内容。观众在干沟峡谷中,体验清风徐来、雾霭缭绕的自然景观,品味巴蜀人隐忍、坚韧、不辞辛苦、团结协作,在险境中顽强求生又乐观豁达的意志,充分体现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2、内陆开放助推文化与旅游大发展

  与发达地区相比,包括**在内的中西部内陆城市都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高、产业发展环境不完善、交通条件落后等瓶颈,长期制约着旅游业发展。XX年7月,**市提出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发展战略。五年来,**已基本建成内陆开放高地,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利用外资格局,外资、进出口贸易、服务外包等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国第一,**开放从跟跑变为领跑。

  (1)“五个**”建设吸引游客

  XX年7月“五个**”——“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和“健康**”,成为了**发展的新战略。“森林**”是要改善环境,让老百姓多吸氧;“畅通**”是要改善交通条件,主城不塞车,乡村有油路;“平安**”要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健康**”要让孩子长得壮,老人活得长,全民活得健康;“宜居**”则要着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正如**市市长黄奇帆说的,森林、宜居、平安、健康、畅通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是**旅游的对外形象。

  (2)区域合作不断深入,做大旅游“蛋糕”

  一是国内合作务实有效。近年来,渝陕、渝鄂、渝桂、渝粤等双边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落实。如:**至西安客运铁路专线纳入全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渝鄂联合在渝举办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渝桂推进陆路快速通关合作;“**·山东周”、“**·沿海省市周”合作继续推进,对口支援合作成果丰富;渝西川东八区县协作会成功召开,各方签署了高速公路建设、现代服务业、旅游、招商引资等11个方面的合作协议书。

  二是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汇聚世界各地精英。**市旅游局组织开展了XX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旅游大篷车巡游活动、**六大旅游精品景区推介会、XX日本jata国际旅游展等数十项国际性市场营销推广活动,推介**旅游和巴渝特色文化。并配合国家旅游局编印了中、英、韩、日、法、德等多语种的《**旅游指南》和《**旅游地图》。

  (3)扩大开放,积极引进旅游外资

  通过引进国际知名旅游企业来渝投资旅游业,吸引外资开办合资、独资旅行社;引入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扩大与国外旅游管理、智力、投融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等机构的交流合作。较大的旅游项目有:香港融汇国际投资控股公司投

  资35亿元人民币,开发国际温泉城;美国维多利亚游船公司拟在奉节县建设游船基地和旅游码头,整体打造九盘河旅游景区,投资额达3亿元人民币;万豪、海逸、希尔顿等10多家国际知名酒店集团入驻**市。

  文化与旅游大融合大发展路径总结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旅游业提出了“XX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达2.5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为10%”的新目标。在此背景下,旅游业如何借文化提升魅力,文化如何借旅游增强活力,最终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大旅游产业的整体升级,已成为当前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的来看,**内陆开放文化旅游高地实践给很多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城市带来了有益的借鉴,主要遵循的是“文化为魂、旅游作载、开放驱动、政府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文化为魂”是指要挖掘地方的文化内涵,文化决定了旅游产品的价值和品位,是旅游业增强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旅游为载”是指旅游业是文化产业化的载体,通过旅游寓教于乐、寓教于游,能将我国悠久的灿烂文化广为弘扬、代代相传;“开放驱动”是指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重,域内开放与域外开放并重,观念开放与政策开放并重,在世界范围内整合优质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大发展;“政府统筹”是指政府引领,强化市场分工,致力于旅游投资环境的改善,确保要素自由流动和集聚,确保旅游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五篇:力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

  力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以岳麓山旅游文化提升为例

  刘继勋

  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基于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方针,全国各地旅游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

  如荼,但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消解了旅游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成了一个噱头,文化也仅仅是旅游唱经济戏的台子而已,由此导致旅游业过渡度商业化与文化内涵缺失。本文拟以岳麓山旅游文化提升为例,就力推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命题谈谈自己几点陋见。

  岳麓山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一张名片,也是享誉中外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较为成熟,但后劲明显不足。概其缘由为三:其一,知名度虽高,但遇发展瓶颈,创新意识不强;其二,对旅游主体认识不够,人文关怀方面较为薄弱;其三,文化资源虽丰富,但较为碎片化,整合力度不大。针对这些现实困境,我想从弘扬中国旅游文化重文重人优秀传统、开发富有人文关怀的旅游文化产品、整合文化资源及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等三个方面加以简述。

  一、充分弘扬中国旅游文化重人重文的优秀传统。

  山以贤称,境缘人胜。中国自古崇尚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因而弘扬中国旅游文化重人重文的优秀传统,在重人感受的同时,更要重视名人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充分再利用再发展这些资源。然而,名人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应该更高的或更多的立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不应该过高过多地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与定位。岳麓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历代名人雅士仰慕至此,游历登临,作诗赋文。把他们的简单生平、游历的情景,以及赋写岳麓山的相关诗作文章,搜集整理,编辑成册。在现今摘选于亮化灯、指示牌的名人诗句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在山脚下建造一个小诗林集中让游客观摩,也可以在名人游历的遗迹处塑像树牌立碑,撰文刻字介绍,让游客感受并体验昔日名人雅士的游兴情趣。

  二、遵循“旅游,人是主语”的原则,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真正凸显人文关怀。在旅游的主体、客体与介体三要素之中,旅游主体才是真正核心。旅游主体

  文化的要求彰显时代性,旅游主体文化跟旅游主体自身文化素质或文化内涵有关联。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在未来文化旅游产品构架中,应该遵循“旅游,人是主语”的内在要求进行设计、思考与定位,从而真正凸显人文关怀。

  岳麓山自XX年6月1日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来,极大方便了广大民众。偌大景区成了市民登山健身之所,外来游客也只是逛逛岳麓书院,看看爱晚亭。留给游客只是景点碎片化印象,更多的文化资源也没有充分挖掘与利用。据此,可以分类制作分布导游图,比如烈士墓地、亭子、泉眼等等。另外,文化虽深厚,但曲高和寡。可以把书院楹联、禹王碑、麓山寺碑等刻印成楷书小册子,分发或低价售予游客,以便比照辨认。同时,选辑岳麓书院历代校友名人录,以传记形式编辑成书,向游客出售。总之,从消费性角度来看待旅游主体,以喜闻乐见而非仅仅敬仰、朝圣、教育的方式,让游客去体验去娱乐去旅游,这样人文关怀就会更加浓厚。

  三、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着力打造以书院文化为主导,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为辅的旅游文化景观群,从而强化旅游目的地建设。

  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提出,是建立在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之后,人们在发展旅游思想和理念上已经由原来的自发阶段向自觉阶段的过渡与迈进。岳麓山作为成熟的旅游景区,应该努力实现从品质突围到品牌深耕、从平台升级到舞台换新、从酒香不怕巷子深到注重自我推销、从注重策略到注重战略等四个方面的转变,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

  岳麓书院是岳麓山的灵魂之所,是湖湘文化的集结地,也是中国书院文化的重镇。深耕品牌,注重战略,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成了一条提升岳麓山旅游文化的必行路径。据此,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复兴生活,活化文化遗产中的历史生活。

  书院有三大传统功能:教学、藏书与祭祀。可以还原当年大儒朱熹与张轼的“朱张会讲”、潇湘槐市的盛况,志愿者衣着古装,席地而坐,静听儒士教诲;同时还原书院祭祀仪式,庄严而隆重,尊师而重教。每天定时进行,期间游客除了观摩,还可以租赁服装,亲自参与并体验古代书院的教学与祭祀等活动,并摄制成短片,低价售予或赠予游客,以示留念。恢复朱张渡,把云麓道宫——古麓山寺——岳麓书院——自卑亭——牌楼口——朱张渡——湘江橘子洲——天心阁——城南书院(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这条长沙文脉串起来。

  其次,完善中国书院博物馆。

  新落成的中国书院博物馆收集并展示了全国各地历代知名书院的珍贵文物,丰富多姿,琳琅满目,但更多的是实物展示。为了给旅游主体对书院有较全面的了解,应该对书院文化的历史沿革通过多媒体较为详尽地呈现,提高观感度与审美度。同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书院文化活动以现场表演形式与游客互动。

  最后,整合其他文化资源,兴办文化产业园。

  推广生态文化。岳麓山因植被覆盖率高,素来被世人称为长沙的天然氧吧。六朝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朝香樟、明清枫栗均系千年古木,都是一张张生态文化名片。可以立足已有的万景园与鸟语林,举办红枫文化节等活动,让游客真正亲近与感受大自然动植物带给人类的裨益与快乐,把科普知识寄寓娱乐之中。同时,还可以挖掘亭文化、泉文化的内涵与意蕴。

  充分利用红色文化。青山有幸埋忠骨,近现代众多革命先烈休眠于岳麓山,比如禹之谟、黄兴、蔡锷、陈天华、姚宏业、蒋翊武等,还有纪念北伐阵亡将士的五轮塔、纪念陆军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刻印烈士们的生平事迹、革命活动,一一展现给游客。每逢烈士们的生辰、忌日,清明节、以及相关的重大革命纪念日,组织祭拜、瞻仰,让人们在静穆中升华爱国情怀。

  架构宗教文化与儒家文化传播的津梁。岳麓山上的古麓山寺、云麓道宫虽建筑规模不大,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充分发挥佛学院研究型功能,打造成与高校合作传播传统文化的基地,更好地利用道教、佛教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再现宋代僧人挑书办学的情景。

  从短期看,旅游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但从长远看,旅游是人们福利的一部分,力推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未来旅游文化发展的方向,也是创立旅游经典巨制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湖南融合经济促进中心)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一路491号

  邮政编码:410006文化局副局长年度述职

  今年是局党委提出文化工作大变化之年。一年来,认真按照全局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局下达的各级目标和任务,创新思路,敢于开拓,团结同志,真抓实干,分管各项工作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局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焕发和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开展调查研究,摸清从事艺术生产同志的思想状况,通过交心、谈心,消除少数同志思想上的疙瘩,鼓劲加压;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指导和改进了自身的工作;通过加强横向联系,协调与部门、乡镇的关系,帮助剧团、画院等单位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以此激发和调动同志们潜在的工作热情。现在,全局从事艺术创作和生产同志团结氛围浓厚,工作积极性高涨。

  二,克难而上,艺术产品生产实现了较大突破。按照年初制定的“实现通俗产品和精品生产并举,力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工作思路,始终把艺术产品生产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戏剧总团改制后在团长王金夕同志的带领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全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组织了音乐剧《回来吧,孩子》到城乡中小学演出场次;新编排了古装大戏《珍珠塔》。剧目创作室主任xx同志老当益壮,一年里,完成了剧本《岳贡奇缘》的多次修改;他先后新创作了7个戏剧,小品,小戏及舞台演唱类节目。他创作并执导的《xxxx记心中》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全省首届民营剧团会演获得银奖。市戏剧总剧团王金锡团长舍小家顾大家,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年初就排演了丹剧古装戏《哑女告状》和一台综艺节目,并在资金,人才都很困难的情况下,克难而上,编排出了大型音乐情景剧《回来吧,孩子》,经试演成功,马上到城区10多所中小学巡回演出,业已演出15场次,观看师生达几万人次,深

  受好评。正则画院工作成效明显,全年组织画家采风、笔会10多次;举办3次画展,出版画集8本,在省以上发表作品10件,画家们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展出和比赛,获得较好成绩;在我局自行组织筹办的xx市首届龙庆茶杯软笔书法大奖赛中,配合市文化馆精心实施,富有成效。市文化馆积极组织优秀文艺作品参加省“五星工程奖”和镇江市

  三,精心组织,自主举办大型活动。按照局党委”文化人办文化事”的要求,克服了一无资金二无人手等诸多困难,坚持自行组织,精心实施的原则,自筹经费近3万元,策划组织了xx市首届龙庆茶杯软笔书法大奖赛活动,成功举行了大型“xx市首届龙庆茶杯软笔书法大奖获奖作品展”,在全市形成轰动效应,市领导也亲临观摩并给予了好评。

  四,抓好其它分管工作,全力配合局中心和重点工作。继续认真组织实施“建设新农村,文化村村行”活动。xx年,在总结上年已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我们在送戏下乡工作中,做到既注重社会效益,又注重经济效益,和部门,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取得乡镇的大力支持,连续几个月不分昼夜深入镇村,协调乡镇村的关系,现场指导和为演出团队搞好服务;市文化馆、戏剧总团组织了“庆国庆送戏进社区”,庆祝撤县建市2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系列活动,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戏剧总团不怕苦,不惟难,先后到导墅,司徒,界牌,新桥,后巷,珥陵,埤城,延陵等乡镇演出120多场,全年完成演出180多场,观众达30多万人次,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剧团经济效益也有明显提高,全年完成演出收入45多万元,人均收入明显提高,分别较上年有较大增长。同时,想方设法,积极应对,为维护全局的利益,先后10多次到镇江协调中级人民法院、有关部门的关系,取得一定成效,现在,该法律纠纷已基本结束。兼管中诚集团善后工作,做好应退人员的退休手续办理和与有关

  部门关系的协调工作。在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筹备及中国石刻艺术博物馆暨南朝石刻风景区筹备工作中,能做到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怕苦不怕难,在工程招投标、协调有关方面关系中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特别是在组织从上海运回6千多件石刻短期突击工作中,担任负责接收的xx方面的工作,在文字材料起草,协调关系,组织人员现场接收中,连续工作近一个月,没有休息一个星期天,常常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几次累的感冒,喉咙沙哑,讲不出话来,还是坚持到第一线,直至这项工作全部结束,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任务。

  五,严格执行反腐倡廉规定要求,做廉洁从政的模范。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以及各级有关廉政的文件精神,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甘于清苦,耐得寂寞。自觉维护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团结同志,清白做人。认真学习各级关于反腐倡廉有关文件规定,从不收受任何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特别是在组织实施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和中国石刻艺术博物馆暨南朝石刻旅游风景区的筹备工作中,负责有关工程的招投标操作,多次拒绝客商的吃请和送礼,能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进行工程的实施;配偶和子女不经商、不办企业,按规定使用车辆。

  第二篇:县文化局副局长年度述职

  年,我作为县文化局副局长,继续分管县电影公司工作,一年来,我主动学习业务知识、严格抓好相关管理,并和县电影公司的同志们一道,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在坚持电影主业的同时,大力拓展多种经营领域,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面完成了工作任务。主要成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文化局副局长,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深深懂得新形势下学习的重要性。我把学习作为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把注重学用结合作为做好工作的立足点。

  一是政治学习做到主动。我十分注重政治学习,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今年以来,我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政治的高标准,主动加强“xxxx”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活动,写了3万余字的心得体会。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做到了讲纪律、讲原则、讲风格,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

  二是业务学习做到经常。一年来,我尽可能多地从较为繁忙的行政事务中挤出时间,加强业务学习,做到边工作边学习。在一些学术研究活动中,我虚心向兄弟单位的领导、专家请教,为搞好业务管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我还经常主动和业务干部交流沟通,尽一切可能掌握业务工作规律,进而引发新的思考,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年内,我针对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下乡调查过农村文化,对我县农村文化工作有过最直接的接触,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学用结合到位。学习是为了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工作的法宝。我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从理论的角度思考一些实际问题,指导具体工作。我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一直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人大会议期间,我积极发言,主动参政议政,大胆提出议案和建议,先后独立提出议案5件,参与提出议案20件,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我提出了《关于将电影“2131工程”列入政府财政支出预算》等议案和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

  二、通过开拓创新,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在本职工作方面,我坚持着眼全局、突出重点,注重开拓创新。一年来,我和电影公司的同志们一道,本着为单位负责、为事业负责的精神,扎实开展各项

  工作,并取得了实效。

  1、在发展中拓宽了业务路子。县电影院既是全县的大会议中心,又是唯一的正规演出场地。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条件,努力拓展演出市场。一是多次引进外地剧团来县电影院演出,激活了文化市场。满足了群众不同文化类型的需求。今年我们共接纳俄罗斯远东军区歌舞团等演出团体二十多个,演出场次近60场,超额完成了局里下达的演出任务。二是联系并配合组织举办了一些高规格大型明星演唱会。如湖南卫视着名主持人李锐和着名歌星王蓉演唱会,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既极大地拓展了县城人民的文化视野,又提高了文化局、县电影公司的知名度,同时也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县电影公司全年共完成总收入693634元,为电影事业的发展,为整个文化系统的大局稳定作了应有的贡献。

  2、在活动中收到了社会效益。一年来,我们努力贯彻省、市文件精神,放映了党教片《任长霞》和禁毒教育片《死亡之吻》及当前学生正确对待网络问题的启迪教育片《网络少年》,观众突破30000人。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公益性文化活动,利用新春期间和夏季时节,在县城及县城周围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优秀电影进社区”、“夏季广场电影月”活动,放映场次88场,观众超过26000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好地普及了科技知识,受到了广大居民和村民的一致好评。特别是电影公司与长虹电器集团举行的“唱响主旋律,建设新农村”影企联姻免费电影放映活动,走进全县10个乡镇,加之国家发改委和广电总局奖励给我们的流动电影放映车的巡回走点,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农民朋友欢喜不已,每场观众都达300人以上。

  3、在困境中推行了改革调整。由于湖南省物价局湘价费[]64号文件已明文规定从年秋季开始,不再将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放映收费列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收费项目,故而,在我省已实行了14年的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放映

  活动宣告结束,赖以生存的四十余万元收入没有了。面对这一残酷现实,县电影公司陷入了危难境地,经过细致缜密的考虑和集体讨论研究,我们出台了改革调整方案,并推行了改革调整。通过调整,上班人员由过去的32人调整为12人,机构也精减了8个。同时,我们力争农村电影“2131”工程早日在我县得到落实,并为此做了不少实际性工作。目前,“2131”工程正稳步进展。

  三、勤政廉政,努力树立良好形象

  任现职以来,我一直严守组织纪律,注重团结同志自觉维护班子决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摆正自己的位置,从不越位、越权,协调处理好了和其他领导的关系。同时,虚心向其他领导学习,取长补短。

  在工作中,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自己的言行带头和影响其他同志。为了满足县城居民不同文化需求,也为了提高县电影院经济收入,我亲自出面衔接,帮助做好了一些明星及外地歌舞团来祁演出相关工作。在县电影公司场地出租及机构改革调整,我们都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没搞“暗箱操作”。

  当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还有一些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新政策、新形势的学习和把握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电影文化事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调研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电影文化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有待进一步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紧跟时代发展的伟大进程,不断充实自我,更新理念,恪尽职守,扎实工作,为全县文化事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三篇:文化局副局长年度述职

  xxxx年,我作为县文化局副局长,继续分管县电影公司工作,一年来,我主动学习业务知识、严格抓好相关管理,并和县电影公司的同志们一道,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在坚持电影主业的同时,大力拓展多种经营领域,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面完成了工作任务。主要成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文化局副局长,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深深懂得新形势下学习的重要性。我把学习作为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把注重学用结合作为做好工作的立足点。

  一是政治学习做到主动。我十分注重政治学习,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今年以来,我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政治的高标准,主动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活动,写了3万余字的心得体会。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做到了讲纪律、讲原则、讲风格,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

  二是业务学习做到经常。一年来,我尽可能多地从较为繁忙的行政事务中挤出时间,加强业务学习,做到边工作边学习。在一些学术研究活动中,我虚心向兄弟单位的领导、专家请教,为搞好业务管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我还经常主动和业务干部交流沟通,尽一切可能掌握业务工作规律,进而引发新的思考,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年内,我针对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下乡调查过农村文化,对我县农村文化工作有过最直接的接触,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学用结合到位。学习是为了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工作的法宝。我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从理论的角度思考一些实际问题,指导具体工作。我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一直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人大会议期间,我积极发言,主动参政议政,大胆提出议案和建议,先后独立提出议案5件,参与提出议案20件,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我提出了《关于将电影“2131工程”列入政府财政支出预算》等议案和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

  二、通过开拓创新,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在本职工作方面,我坚持着眼全局、突出重点,注重开拓创新。一年来,我和电影公司的同志们一道,本着为单位负责、为事业负责的精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实效。

  1、在发展中拓宽了业务路子。县电影院既是全县的大会议中心,又是唯一的正规演出场地。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条件,努力拓展演出市场。一是多次引进外地剧团来县电影院演出,激活了文化市场。满足了群众不同文化类型的需求。今年我们共接纳俄罗斯远东军区歌舞团等演出团体二十多个,演出场次近60场,超额完成了局里下达的演出任务。二是联系并配合组织举办了一些高规格大型明星演唱会。如湖南卫视着名主持人李锐和着名歌星王蓉演唱会,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既极大地拓展了县城人民的文化视野,又提高了文化局、县电影公司的知名度,同时也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县电影公司全年共完成总收入693634元,为电影事业的发展,为整个文化系统的大局稳定作了应有的贡献。

  2、在活动中收到了社会效益。一年来,我们努力贯彻省、市文件精神,放映了党教片《任长霞》和禁毒教育片《死亡之吻》及当前学生正确对待网络问题的启迪教育片《网络少年》,观众突破30000人。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公益性文化活动,利用新春期间和夏季时节,在县城及县城周围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优秀电影进社区”、“夏季广场电影月”活动,放映场次88场,观众超过26000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好地普及了科技知识,受到了广大居民和村民的一致好评。特别是电影公司与长虹电器集团举行的“唱响主旋律,建设新农村”影企联姻免费电影放映活动,走进全县10个乡镇,加之国家发改委和广电总局

  奖励给我们的流动电影放映车的巡回走点,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农民朋友欢喜不已,每场观众都达300人以上。

  第四篇:文化局副局长年度述职

  文章标题:文化局副局长年度述职

  (XX年12月)

  XX年,我作为县文化局副局长,继续分管县电影公司工作,一年来,我主动学习业务知识、严格抓好相关管理,并和县电影公司的同志们一道,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在坚持电影主业的同时,大力拓展多种经营领域,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认真履行工作

  职责,全面完成了工作任务。主要成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文化局副局长,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深深懂得新形势下学习的重要性。我把学习作为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把注重学用结合作为做好工作的立足点。

  一是政治学习做到主动。我十分注重政治学习,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今年以来,我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政治的高标准,主动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活动,写了3万余字的心得体会。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做到了讲纪律、讲原则、讲风格,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

  二是业务学习做到经常。一年来,我尽可能多地从较为繁忙的行政事务中挤出时间,加强业务学习,做到边工作边学习。在一些学术研究活动中,我虚心向兄弟单位的领导、专家请教,为搞好业务管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我还经常主动和业务干部交流沟通,尽一切可能掌握业务工作规律,进而引发新的思考,有针

  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年内,我针对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下乡调查过农村文化,对我县农村文化工作有过最直接的接触,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学用结合到位。学习是为了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工作的法宝。我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从理论的角度思考一些实际问题,指导具体工作。我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一直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人大会议期间,我积极发言,主动参政议政,大胆提出议案和建议,先后独立提出议案5件,参与提出议案20件,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我提出了《关于将电影“2131工程”列入政府财政支出预算》等议案和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

  二、通过开拓创新,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在本(推荐访问好:)职工作方面,我坚持着眼全局、突出重点,注重开拓创新。一年来,我和电影公司的同志们一道,本着为单位负责、为事业负责的精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实效。

  1、在发展中拓宽了业务路子。县电影院既是全县的大会议中心,又是唯一的正规演出场地。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条件,努力拓展演出市场。一是多次引进外地剧团来县电影院演出,激活了文化市场。满足了群众不同文化类型的需求。今年我们共接纳俄罗斯远东军区歌舞团等演出团体二十多个,演出场次近60场,超额完成了局里下达的演出任务。二是联系并配合组织举办了一些高规格大型明星演唱会。如湖南卫视着名主持人李锐和着名歌星王蓉演唱会,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既极大地拓展了县城人民的文化视野,又提高了文化局、县电影公司的知名度,同时也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县电影公司全年共完成总收入693634元,为电影事业的发展,为整个文化系统的大局稳定作了应有的贡献。

  2、在活动中收到了社会效益。一年来,我们努力贯彻省、市文件精神,放

  映了党教片《任长霞》和禁毒教育片《死亡之吻》及当前学生正确对待网络问题的启迪教育片《网络少年》,观众突破30000人。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公益性文化活动,利用新春期间和夏季时节,在县城及县城周围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优秀电影进社区”、“夏季广场电影月”活动,放映场次88场,观众超过26000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好地普及了科技知识,受到了广大居民和村民的一致好评。特别是电影公司与长虹电器集团举行的“唱响主旋律,建设新农村”影企联姻免费电影放映活动,走进全县10个乡镇,加之国家发改委和广电总局奖励给我们的流动电影放映车的巡回走点,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农民朋友欢喜不已,每场观众都达300人以上。

  3、在困境中推行了改革调整。由于湖南省物价局湘价费[XX]64号文件已明文规定从XX年秋季开始,不再将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放映收费列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收费项目,故而,在我省已实行了14年的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放映活动宣告结束,赖以生存的四十余万元收入没有了。面对这一残酷现实,县电影公司陷入了危难境地,经过细致缜密的考虑和集体讨论研究,我们出台了改革调整方案,并推行了改革调整。通过调整,上班人员由过去的32人调整为12人,机构也精减了8个。同时,我们力争农村电影“2131”工程早日在我县得到落实,并为此做了不少实际性工作。目前,“2131”工程正稳步进展。

  三、勤政廉政,努力树立良好形象

  任现职

  以来,我一直严守组织纪律,注重团结同志自觉维护班子决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摆正自己的位置,从不越位、越权,协调处理好了和其他领导的关系。同时,虚心向其他领导学习,取长补短。

  在工作中,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项规章

  制度,以自己的言行带头和影响其他同志。为了满足县城居民不同文化需求,也为了提高县电

  影院经济收入,我亲自出面衔接,帮助做好了一些明星及外地歌舞团来祁演出相关工作。在县电影公司场地出租及机构改革调整,我们都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没搞“暗箱操作”。

  当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还有一些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新政策、新形势的学习和把握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电影文化事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调研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电影文化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有待进一步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紧跟时代发展的伟大进程,不断充实自我,更新理念,恪尽职守,扎实工作,为全县文化事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

  《文化局副局长年度述职》文化局副局长年度述职。

  第五篇:县文化局副局长年度述职

  县文化局副局长年度述职:

  年,我作为县文化局副局长,继续分管县电影公司工作,一年来,我主动学习业务知识、严格抓好相关管理,并和县电影公司的同志们一道,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在坚持电影主业的同时,大力拓展多种经营领域,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面完成了工作任务。主要成绩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一、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文化局副局长,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深深懂得新形势下学习的重要性。我把学习作为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把注重学用结合作

  为做好工作的立足点。

  一是政治学习做到主动。我十分注重政治学习,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今年以来,我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政治的高标准,主动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活动,写了3万余字的心得体会。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做到了讲纪律、讲原则、讲风格,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

  二是业务学习做到经常。一年来,我尽可能多地从较为繁忙的行政事务中挤出时间,加强业务学习,做到边工作边学习。在一些学术研究活动中,我虚心向兄弟单位的领导、专家请教,为搞好业务管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我还经常主动和业务干部交流沟通,尽一切可能掌握业务工作规律,进而引发新的思考,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年内,我针对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下乡调查过农村文化,对我县农村文化工作有过最直接的接触,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学用结合到位。学习是为了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工作的法宝。我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从理论的角度思考一些实际问题,指导具体工作。我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一直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人大会议期间,我积极发言,主动参政议政,大胆提出议案和建议,先后独立提出议案5件,参与提出议案20件,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我提出了《关于将电影“2131工程”列入政府财政支出预算》等议案和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

  二、通过开拓创新,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在本职工作方面,我坚持着眼全局、突出重点,注重开拓创新。一年来,我和电影公司的同志们一道,本着为单位负责、为事业负责的精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实效。

  1、在发展中拓宽了业务路子。县电影院既是全县的大会议中心,又是唯一的正规演出场地。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条件,努力拓展演出市场。一是多次引进外地剧团来县电影院演出,激活了文化市场。满足了群众不同文化类型的需求。今年我们共接纳俄罗斯远东军区歌舞团等演出团体二十多个,演出场次近60场,超额完成了局里下达的演出任务。二是联系并配合组织举办了一些高规格大型明星演唱会。如湖南卫视着名主持人李锐和着名歌星王蓉演唱会,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既极大地拓展了县城人民的文化视野,又提高了文化局、县电影公司的知名度,同时也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县电影公司全年共完成总收入693634元,为电影事业的发展,为整个文化系统的大局稳定作了应有的贡献。

  2、在活动中收到了社会效益。一年来,我们努力贯彻省、市文件精神,放映了党教片《任长霞》和禁毒教育片《死亡之吻》及当前学生正确对待网络问题的启迪教育片《网络少年》,观众突破30000人。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公益性文化活动,利用新春期间和夏季时节,在县城及县城周围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优秀电影进社区”、“夏季广场电影月”活动,放映场次88场,观众超过26000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好地普及了科技知识,受到了广大居民和村民的一致好评。特别是电影公司与长虹电器集团举行的“唱响主旋律,建设新农村”影企联姻免费电影放映活动,走进全县10个乡镇,加之国家发改委和广电总局奖励给我们的流动电影放映车的巡回走点,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农民朋友欢喜不已,每场观众都达300人以上。

  3、在困境中推行了改革调整。由于湖南省物价局湘价费[]64号文件已明文规定从年秋季开始,不再将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放映收费列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收费项目,故而,在我省已实行了14年的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放映活动宣告结束,赖以生存的四十余万元收入没有了。面对这一残酷现实,县电影

  公司陷入了危难境地,经过细致缜密的考虑和集体讨论研究,我们出台了改革调整方案,并推行了改革调整。通过调整,上班人员由过去的32人调整为12人,机构也精减了8个。同时,我们力争农村电影“2131”工程早日在我县得到落实,并为此做了不少实际性工作。目前,“2131”工程正稳步进展。

  三、勤政廉政,努力树立良好形象

  任现职以来,我一直严守组织纪律,注重团结同志自觉维护班子决策的统一

  性和权威性,摆正自己的位置,从不越位、越权,协调处理好了和其他领导的关系。同时,虚心向其他领导学习,取长补短。

  在工作中,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自己的言行带头和影响其他同志。为了满足县城居民不同文化需求,也为了提高县电影院经济收入,我亲自出面衔接,帮助做好了一些明星及外地歌舞团

  来祁演出相关工作。在县电影公司场地出租及机构改革调整,我们都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没搞“暗箱操作”。

  当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还有一些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新政策、新形势的学习和把握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电影文化事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调研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电影文化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有待进一步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紧跟时代发展的伟大进程,不断充实自我,更新理念,恪尽职守,扎实工作,为全县文化事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

篇三: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汇报

  文化旅游双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汇报(二)

  文化旅游双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汇报精品文档,PERSONAL文化旅游双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汇报文化旅游双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汇报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松潘县在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中注重植入文化旅游元素,不断提升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还远远不够,仍存在一些问题。为加快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今后工作中需采取以下几方面推进措施。

  一.文化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目前,全县文化旅游市场共有娱乐场所18家,书刊零售6家,音像制品7家,网吧11家,演出团体4家。文化旅游用品销售8家,基本形成了文化旅游演艺.网络文化.文化旅游娱乐.新闻出版.印刷.文化旅游用品等6个门类在内的文化市场发展格局。

  一创意设计业

  我县在川主寺传子沟村设立唐卡画院和旅游业有机的融合发展,该项目的实施推动民族文化旅游元素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形成有中国文化旅游特色的创意设计发展路径。促进创意设计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对接,拓展大众消费市场,探索个性化定制服务。为创意设计推广.交易和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二演艺.娱乐业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原创剧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了松州艺术团演艺企业创作生产,编创的天地松州剧目增强面向市场服务群众的能力。支持了开发具有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健康向上的原创娱乐产品和新兴娱乐方式,促进娱乐业与休闲产业结合。

  三注重文化旅游建设与人居环境相协调

  在松潘古城

  A.B标段建设中鼓励文化旅游创意和设计服务单位参与新型城镇化中提升城乡居民宜居水平。强化文化旅游传承创新,有效保护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和历史建筑,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的规划水平和设计品质,完善图书馆.文化旅游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旅游设施功能,提高展陈水平,努力使城市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空间。鼓励装饰设计创新,突出文化旅游内涵,创造舒适优美的个性化家居环境。

  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鼓励文化旅游创意和设计服务进入旅游业,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设计水平,建立完成的川主寺民俗风情街道,上磨藏寨等促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促进发展参与式.体验式等新型业态。鼓励文化旅游创意.演艺.工艺美术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精品和旅游商品。支持建设富有文化旅游特色与内涵的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加快培育文化旅游精品。

  五促进文化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向体育领域拓展,完成了山巴乡赛马场的建设支持发展体育竞赛表演,提升体育用品及衍生产品附加值。丰富传统节庆活动内容,支持各地依托自然人文资源举办特色体育活动。

  六突出区域文化旅游特色,促进产业发展

  一是多元的地方民俗文化旅游在古城里,生活着藏.羌.回.汉四个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传承着数量浩瀚.绚丽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工艺.节日.服饰.等文化旅游的瑰宝,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不同的文化旅游交相辉映,民间文化旅游艺术源远流长。藏.羌.回.汉各民族艺术多姿多彩,锅庄.舞龙.舞花灯.松潘小调等无不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羌族多声部,其艺术性.独特性在国内外独一无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旅游遗产名录。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羌族多声部从小姓乡逐步登上世界的舞台,绝大多数村民利用这一文化旅游资源创收,在小姓乡90以上的青年男女走在各大演绎场所就业,通过这项创收的总和达到全乡GDP收入总和的70以上。而被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旅游遗产名录的笛厦.回族花灯舞.春牛舞等精湛的民间艺术,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依托悠久的民间艺术,组织成立了古城文艺队,将松潘曲子等民间艺术进行整合,向世人展现当地与众不同的民俗风情。更使松潘的自然.气候.生物.人文变得多姿多彩,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独特性。也正是这些历史文化旅游积淀,让松潘人酝酿了一个宏伟的构想弘扬松潘历史文化旅游传统.打造松潘国际旅游胜地。

  二是藏区新型文化旅游创意基地唐卡画院创建于xx年11月,公司创建所有资金来自省委组织部帮扶。公司股东为传子沟村民委员会。公司现有管理人员7人,签约画师20人,下设行政部.产品开发部.产品营销部.资产管理与计财部。公司以悠久灿烂的藏族文化旅游为依托,致力于传承.保护.发展民族传统工艺。公司主要从事制作和销售民族传统工艺品如唐卡.羊绒产品.纯手工制品等,是四川省藏区为数不多的一家集产.供.销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开发机构。截止xx年年底,公司共支出284968其中唐卡绘制费用184000元,各类包装盒制作费用50968元,披肩订购费用20000元,购买金箔.唐多等绘制唐卡物资30000元。共收入450000元销售各类唐187000元,各类披肩13000元。随着集体经济藏茶院的投入运营,唐卡.披肩旅游工艺品的加工链条日臻完善,全村实现了年年增收,年年分红。

  三是成立羌绣专业合作社毕业于阿坝师专的大学生陈满江将所学专业与民族文化旅游相融合,回家创业办起了我县首家巧娘藏羌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带动乡上的妇女一起在家创业。镇坪乡是松潘县最大的羌族聚居地,居住在这里的羌族妇女基本人人都是羌绣的一把好手。成立合作社后,陈满江调动起了就近村里闲暇妇女的积极性,一起实现在家创业。农闲时,镇坪乡的羌族妇女们就会聚集在巧娘藏羌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一起绣羌绣,她们绣出一件件精美的山水图案,备受消费者喜爱的有绣鞋.围腰.门帘.羌族服装等。羌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传承和独具特色的艺术造型.精美的纹饰图案及层次分明的颜色,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一针一线的羌绣中,绣出了对民族文化旅游的热爱,绣出了中华儿女勤劳的传统美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够,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步履维艰。

  一些单位对文化旅游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思想认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对改革创新感到有压力,有畏难和等待观望情绪,缺乏工作主动性和首创性。

  二是需要多部门共同研究编制的文化旅游产业行业发展政策及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滞后于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宏观指导不力。

  三是城乡文化旅游差距拉大,农村文化旅游建设滞后,广大农民看戏难.看电影难.上网难问题仍分突出。

  二投入不够,文化旅游事业经费捉襟见肘。

  公益性文化旅游事业投入不够。财政对文化旅游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增长落实不够。按照文物保护法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必须有标识。州.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识因经费原因至今没有完全设立。

  三人才匮乏,文化旅游产业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缺少产业领军人物,文化旅游单位存在进不来,出不去.上不来.下不去的人事情况,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文艺创作人才,专业表演人才严重匮乏,不适应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三.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促进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要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胜地,高原生态家园为目标,坚持诚信.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弘扬极力争取的精神,通过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增强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企业活力,培育文化旅游市场主体,规范文化旅游市场行为,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策略;为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入,发挥社会力量,加快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以政府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政府文化旅游主管部门要

  根据松潘县三五规划,结合我县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发展计划,加快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加大投融资力度,培育骨干文化旅游企业,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重塑文化旅游市场主体。

  松潘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加快运转,整合国有文化旅游资源,盘活国有文化旅游资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确管理职责和经营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培育成为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旅游产业集团。

  三成立文化旅游产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成立行业协会等社会管理机构,建立文化旅游管理社会化的有效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管理覆盖面,为文化旅游市场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服务环境。

  四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培育和壮大文化旅游市场。

  县财政每年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我县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新兴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可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予以资助。有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管理细则可由县委宣传部和县财政局联合制定。

  五发展文艺演出业。

  鼓励.引导和扶持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团体创作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舞蹈,以国家级水平为目标发展藏.羌.回族歌舞,鼓励.支持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逐步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和歌舞节目要求的演出场所,抓好国家级.省级风景区文艺节目演出,增加游客在我县行程中的文艺演出项目。继续办好春节民俗展演.五一黄金周.一国庆节等民族节日,切实抓好景区.景点突出民族特色的歌舞演出以及各种公益性和营业性演出。

  六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业。

  以群众休闲娱乐需求和旅游需求为导向,发展广大人民乐于参与的群众艺术.乡村旅游等自娱自乐项目。发展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的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娱乐项目。发展多功能.综合性.文明经营的文化旅游娱乐场所。大力吸收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投入文化旅游娱乐业。

  四.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

  一充分发挥县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重点提高大特色文化旅游

  在已举办了两届花灯会的基础上,把灯展放在松州西山上,打造西山.点亮西山,让西山成为灯会的中心与亮点,以后的每届灯会地点不变,内容题材可变。

  松潘花灯引进来.走出去。松潘花灯以包容的胸怀吸引全国各地的灯在松潘相聚,吸引他方他人眼球,让他方他人看到松潘花灯.聚焦松潘花灯,提高松潘花灯会知名度;松潘花灯会走出去到他方举办,让全国各地知晓松潘花灯.了解松潘花灯,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汇聚松潘。

  继续挖掘藏.羌.回.汉民族民间文化旅游遗产,不断充实花灯会内容,努力打造花灯会亮点。

  把藏.羌.回.汉民族民间文化旅游遗产在旅游配套设施上用活,特别是在提升民族民间民宿上,有效融入藏.羌.回.汉民族民间文化旅游遗产元素。

  最终将古城花灯会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民俗节日,力争进入文化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节日志项目;二积极实施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带动战略

  一是文化旅游项目带动工程。坚持把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紧紧抓住国家.省市投资导向和政策机遇,精心研究,积极衔接,围绕论证.贮备.立项等环节,全力抓好一批正在实施的项目,积极论证一批需要实施的项目,挖掘贮备一批将来实施的项目,以好项目.大项目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完成西山城墙,建好西山遗址公园申报工作;完成国立松州博物馆;完成阿坝州非遗博览园,将其纳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利用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努力打造松州唐韵文化旅游影视基地

  二是文化旅游企业培育工程。通过项目带动和招商引资,壮大一批关联度高.发展空间大.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企业,注册成立一批有发展前景.发展潜力的文化旅游企业,培育一批对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影响.起决定作用的文化旅游大企业。

  继续积极推动国家级羌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保护区建设

  建设松潘多元文化旅游展示区

  全面建设核心的文化旅游保护.传承.体验和利用示范区;打造华夏原音之乡羌族多声部民歌以小姓多声部民歌为主题,融合当地羌族文化旅游的各要素,借助当地秀美的自然环境,依靠政府或企业的资金投入极力打造华夏原音之乡。在本土发展节庆旅游,培育节庆文化旅游空间,既保护了小姓乡羌族多声部民歌文化旅游空间的本土性,又借助新培育的节庆文化旅游空间达到了对其的保护。

篇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汇报

  大通科技文化体育局文化旅游

  融合发展的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下面我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做一简单交流,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概况

  大通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境内有明长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广惠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文物点156个,有“舞蹈纹饰彩陶盆”、汉代木简等馆藏文物1060件,现有景区〔点〕16个,其中国家级景区〔点〕2个,省级3个。我县人文景观底蕴深厚,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具有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灿烂古代文明和以回族土族为特色的民族文化、以老爷山花儿会、朝山会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皮影戏为代表的河湟农耕文化、以舞蹈纹饰彩陶盆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明长城为代表的古遗址文化,奠定了大通文化旅游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目前列入县级非遗保护项目50项,省级7项,国家级2项。全县有109名县级传承人,16名省级传承人,1名国家级传承人。

  二、主要做法

  〔一〕以战略化的高度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一是把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关组织机构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县委、县政府将此课题作为大通县2012年调研重点课题,成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课题组,采取实地考察、座谈研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大通文化旅游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三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起草制定文化、旅游、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相关实施方案。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二〕以品牌化的打造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一〕老爷山花儿会品牌实现金名片效应。老爷山“花儿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参与人数之多,闻名于西北乃至国内外。为进一步打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爷山“花儿会”为龙头的民俗文化艺术品牌,大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打造了以老爷山花儿会品牌工程,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建成了一个“花儿文化”主题公园,编辑出版了一部花儿词曲专集《花儿大通》、编排了一部花儿风情剧《花儿唱红老爷山》、创作了脍炙人口、讴歌纯朴生活的《花海放歌》、《欢送您到大通来》、《彩陶故里》等歌曲,培养了一批花儿专业人才,我县9名花儿歌手进入青海省电视花儿大赛并获奖。向外界展示了以老爷山“花儿会”万元,品牌效应日益彰显。2012年7月将举行中国·青海第三届老爷山花儿会,6月3日已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此次活动以“大通世界

  花儿之乡”为主题,进行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策划设计,高水平准备大型文艺演出,高规格举办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央视乡村大世界走进大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走品牌之路。

  〔二〕“明长城遗址公园”极具旅游潜力。大通“明长城”是现存世界上海拔最高、遗存规模最大、气势最为壮观的明代长城,被誉为“青海八达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列入国家长城保护计划。近年来,我县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措施,将明长城保护与利用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得到了国家、省、市部门的高度重视,明长城已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抢险加固工程项目,目前项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目勘探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已完成。该项目总投资1.766亿,已完成投资1780万元。拟建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以明长城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使明长城遗址公园迅速融入到“中国夏都”旅游圈之中。

  〔三〕河湟皮影产业初见成效。河湟皮影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抢救、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瑰宝,挖掘其潜在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我县及时成立了大通皮影艺术协会,设立皮影表演厅、展览厅,并结合我县实际,对《大通皮影》进行商标注册、产品设计,精心包装,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大型文化活动平台和“大通皮影”艺术展演等活动进行推介。参加了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节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等各类国内外博览会,把大通皮影作为纪念品用于全县各类重大活动,使之逐步实现开发小皮影,带动大产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积极开发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舞蹈纹饰彩陶盆出土于我县上孙家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物,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开发彩陶盆纪念品进一步扩大了宣传,展示了大通悠久的历史文化。

  〔三〕以精细化的调研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为给大通文化旅游融合把脉,找出大通文旅融合的制约因素,提供有效途径,一是成立文旅产业融合调研组,成员单位涉及面广,以县人大、科技文化体育局、旅游局、林业局、住房保障建设局、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县委党校、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景阳镇、塔尔镇、东峡镇、青山乡组成。二是调研工作扎实有序,召开了涵盖企业、文化、旅游、乡镇、景区、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10余次,实地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考察了大通四大景区及四个乡镇,赴互助县、甘肃省永靖县学习考察,完成调研问卷300份〔县内100份,县外旅游行业200份〕,完成调研信息报送工作。

  〔四〕以坚实化的基础建设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一是夯实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长足发展。共投资469万元修建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城乡。投资144.5万元全面完成289个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深入广泛。十支电影放映队在全县289个村委会放映电影3468余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为130个村农家书屋发放了价值260万元的图书、书柜等设备。文化进社区工程有序实施。投资210万元为全县21个社区文化室配套文化设施,投资90万元为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文化设施。文物普查工作稳步开展。全面完成了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开展“非遗”保护调查基础上正式公布了我县“非遗”保护传承项目。开展了省、县级文物单位消防安全督查工作。二是“三下乡”活动广泛化、惠民化。在全县20个乡镇组织开展了20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参与群众达十万余人。两节活动规模化、特色化。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两节”群众文化活动,组队参加西宁市2011年春节优秀社火巡演活动,举行了县2011年社火巡游活动,举办了第十七届元宵节灯展及迎春书画展、建国62周年书画展,参加了全省庆国庆和辛亥革命100周年花儿专场演出。

  〔四〕以产业化的开发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一是开发大通皮影雕件,大通文化馆皮影传习所被评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大通皮影雕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刻为手工制作,造型古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进行了精包装,形成高、中、低档的皮影产品,深受各界人士欢送。产品开发采用“个体户+园区”模式,目前皮影收入达20万元。二是开发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仿制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1000套,制作明信片2000张。使游客能够近距离观看到这件珍贵历史文物,充分表达大通璀璨古代文化的神奇。三是扶持农民画产品,大通农民画粗犷直白、色彩浓烈,目前大通近2000多幅作品参加了省、市、县书画展览获奖,具有开发的潜力。四是扶持开发砂罐产品,大通桥尔沟砂罐工艺独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远销省内外及各地。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扶持资金,开发桥尔沟砂罐产品,取得了一定效益。

  〔五〕以高效化的宣传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发动和组织全县旅游、宣传、文化、广电、交通等部门,借助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电子网络等多种宣传手段,利用节庆活动、会议展览等各种场合,大力宣传推介,不断提高了大通旅游知名度。编辑出版了散文集《印象大通》、风光摄影集《山水大通》、花儿歌谣集《花儿大通》、书法作品集《翰墨大通》,皮影图集《河湟皮影图集》。编辑出版了《老爷山》文学季刊。编制出版了《亚洲旅游—大通深度之旅》、《神奇的大通》、《大通旅游指南》等旅游丛书和旅游风光画册,制作了《瑰丽大通》、《奇山秀水大通游》风光DVD光盘,参加了2011大型真人秀节目《冲刺!中国》摄制组在大通的摄制工作。举办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国际乡村旅游长跑赛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积极申报成功“2012年中国十佳城市慢游地”称号,并积极做好前期宣传、品牌打造及后续相关产业开发工作。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六〕以无缝的对接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凭借大通自然风光、民族民间文化及特色民族文化体育资源,依靠鹞子沟优美景色,积极申报建设鹞子沟国家健身步道,建成康乐山庄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集休闲、娱乐、餐饮、健身为一体,分为户外拓展训练设施和室内“团体辅导”训练基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文化旅游双赢。

  三、今后的工作重点及思路

  在今后文化旅游融合工作中,我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开展工作,一是突出一个主题,即:大通世界,花儿之乡。二是树立一个世界性品牌,即:老爷山花儿会。三是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六个一”工程:一只碗——舞蹈纹饰彩陶盆;一段墙——明长城文化公园遗址;一座山——老爷山风景名胜区;一条沟——大通国家国家森林公园鹞子沟景区;一朵花——老爷山花儿会;一口泉——黑泉水库察汗河景区。四是建设六大文化旅游功能区,即: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河湟农耕文化功能区;清真餐饮文化功能区;花儿文化河湟皮影传承区;以北川健身大道、鹞子沟健身步道为主户外健身旅游区;次级旅游服务功能区;农家乐服务功能区。五是以舞蹈纹饰彩陶盆为主题,在宁张公路沿线、街区、广场建设塑立一组反映大通历史、人文、民族特色的城市雕塑群。

  〔一〕突出文化主题,加快文化旅游区建设

  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大通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以文化旅游景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1、以休闲娱乐为主题,建设鹞子沟文化休闲产业集聚区。依托老爷山、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文化公园、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农耕文化园区等资源,开发文化创意、娱乐演出业、休闲康体产业等综合性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休闲、登山、滑雪、滑草、露营、探险、等各类户外活动,进一步提升鹞子沟文化品牌价值,把鹞子沟打造成为休闲文化旅游胜地;2、以文化遗产为主题,充分发挥大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以香山文化公园、明长城遗址公园和苏家堡古城为依托,建设大通文化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民族民间文化旅游。3、以乡村旅游为主题,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建设东峡镇、塔尔镇农业民族旅游产业集聚区,依托东峡镇、塔尔镇采摘基地等资源,放大农业旅游示范区效应,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成为集农业产业化、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产业区;4、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建设鹞子沟生态休闲产业集聚区。依托广惠寺、东部新城文化体育园区等资源,把鹞子沟建设成为绿色生态、环保宜居、森林休闲、健康养生、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休闲度假产业区。

  〔二〕突出文化元素,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构建以大通“彩陶舞韵、丝路通衢、朔山雄峙、花海揽胜”为特点的多元文化体系,深入挖掘我县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全面挖掘整理打造以老爷山花儿会为重点的系列文化旅游品牌。1、充分利用舞蹈纹饰彩陶盆、柴国柱、明长城、古羌文化和丝绸南路等资源,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品牌;2、充分利用广惠寺藏文化、清真寺伊斯兰文化、太元宫道教文化等资源,打造宗教文化旅游品牌;3、充分利用老爷山花儿会、大通皮影、四片瓦舞、老秧歌、回族宴席曲、大通民间曲艺等资源,打造民间文化旅游品牌;4、充分利用后子河、塔尔镇回族饮食资源,打造清真餐饮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文化旅游品牌;5、充分利用老爷山花儿会、大通皮影艺术节、土族安召纳顿节、杜鹃花文化旅游节、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节、青海清真食品节、设施观光农业特色果蔬采摘节、广惠寺观经会等节会资源,打造节庆会展文化旅游品牌;6、充分利用老爷山、鹞子沟、察罕河自然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品牌;7、充分利用大通皮影、大通农民画、砂罐、刺绣、盘绣、根雕、剪纸、铜器、剁口袋等民间工艺资源,打造民俗民间工艺文化旅游品牌。8、充分利用国际长跑赛、国际徒步赛、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鹞子沟体育拓展项目、鹞子沟、察汗河穿越赛等项目,打造文化体育旅游创意旅游品牌。

  〔三〕突出文化聚合,加速旅游要素整合

  大通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加快旅游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下大力气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开发文化中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中的文化含量,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确立大通旅游优势地位的根本途径。1、大力推进文化资源旅游化,通过演艺、绘画、节会等多种创新载体,使大通无形的文化形象化,零碎的文化系统化。推进旅游资源文化化,通过挖掘、包装、研究、演绎等众多手段,使大通的山“名”起来,水“灵”起来,城镇“靓”起来,乡村“雅”起来,古迹“活”起来,丰富、提升大通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继续打造大通精品文化品牌,老爷山花儿会:按照“高标准、高水平、高规模“的要求,对花儿会进行全方位升级策划,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来继承、发扬传统文化。2012年中国·青海第三届老爷山花儿会在前两届花儿会成功基础上,以大型综艺节目及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走进大通”等活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动为重点,通过民俗文化展演,现代农业建设特色农村“大通模式”高层论坛、地方特色产品展示会、大通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大通的文化旅游资源。大通皮影,进一步开发皮影艺术,推进大通皮影原生态手工雕刻艺术产业的发展,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旅游产品。2、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加以合理利用,通过设立非物质文遗产展示区,让非物质文遗产进景区,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3、引导和支持各乡镇规划建设旅游文化名街、名镇、名村,推进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区。4、完善文化功能区,精心设计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餐饮一条街、特色小吃一条街、民俗表演一条街、文化一条街等文化功能区,为大通文化旅游增添亮点。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民间业余剧团优势,开发文艺创作和演艺人才资源,重点打造独具大通特色的文化精品剧目。6、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业的科技含量,全面加强旅游信息服务功能建设,使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全面信息化,使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形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7、精心开发文化旅游商品。大通皮影、舞蹈纹饰彩陶盆、农民画、民间手工艺品是我县有特色四大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大通皮影保持着原生态的古朴风貌,被称为“河湟老皮影”,形成了造型优美、刻工精致、色彩浓艳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舞蹈纹饰彩陶盆是大通最有代表的文化象征,以此设计研发适合旅游商品,其开发潜力巨大。大通农民画有色彩艳丽、明快简洁、风格粗犷、装饰性强,非常适合于装饰。大通黑陶、砂罐、铜器制作等民间工艺品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是民间艺人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具有收藏、馈赠、装饰作用,非常适合用于旅游商品的开发。8、推进六大文化旅游产业链:统筹规划全县文化产业体系,优化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重点推进六大文化产业链聚集发展。一是大力支持民营文艺演出团体,拓展演出市场,盘活文化市场经济。二是加快发展民族民间风情歌舞演出,努力开拓创新农民文化增收、文化脱贫、文化致富的途径和手段。三是大力扶持演艺中介机构,鼓励和引社会资本投资大通文化旅游节目策划、创作和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活动。四是积极引导旅游投资者建成一批集风情民俗、民族餐饮、休闲娱乐、特色购物于一体的高档次、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度假基地。五是提升农家乐的文化档次和服务水平,开成地域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郁、吸引力强的文化娱乐休闲产业基地。六是加快建设大通文化旅游商品一条街。

  四、意见建议

  1、经费投入不足,需要相关项目大力支持;

  2、缺少国家级知名文化旅游品牌,目前我县有“老爷山花儿会”和“大通皮影”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化品牌,其他文化有待深度挖掘和精深打造开发。该活动应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文化活动之中。

  3、旅游和文化结合力不够强,彰显不突出,有待于整合资源和和进一步理顺管理和发展体系。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篇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汇报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调研报告|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是与经济高度融合的新型现代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文化既可以给旅游提供一种真实的体验,也能展示一个地方的独特所在,而旅游则可以将文化具象的传递,文化和旅游二者彼此约束彼此促进。

  近几年,我国把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由此我县与时俱进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积极提升文化旅游的品牌影响力,也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纵观目前我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尤其在文化旅游的发展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本文通过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入剖析,就如何打造文化旅游强县提出建议,以期对发展**县特色旅游业有所帮助。

  一、**文化旅游资源基本状况及相互融合现状1.文化旅游资源基本状况。**县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是关**通往西域古丝绸之道必经之地,人文古迹众多,有古人类遗址、古石窟石雕等106处,馆藏珍贵文物30余件。关山40万亩原始森林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其中,著名的**景区距县城38公里,有观赏、保护价值区域约120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山巍峨,森林茂密,物种繁多,文化遗迹丰富,有大小景点100多处,是我国先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现存秦、汉皇帝祭祀炎黄二帝的上、下畤遗址,有

  “秦皇祭天第一坛”之美誉,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避暑采风的理想之地。在民间,马尾荷包、藤编、刺绣、剪纸、根雕、陶瓷等民俗艺术独具特色,洋芋搅团、罐罐茶、核桃饺子、玉米糁饭、凉粉鱼鱼等风味饮食远近闻名,贴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曲子戏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药王撒籽”、“双凤献宝”等美丽传说增加了游客的趣味性、神秘性。

  2.当前文旅深度融合情况。我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奇秀的自然旅游资源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前景。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日益重视下,文化与旅游正日渐融合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规划编制进一步科学合理。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科学编制了《**县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2025)》和《**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xxx-xxx)》,明确提出我县旅游开发必须挖掘和融入**地方文化,并对文化旅游相关产品、重点项目以及生态环境与文物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划。编制完成了《关山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区(**片)建设性详细规划》、《玄**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近期建设项目规划》

  和《全县城市亮化造景总体规划》,《米家沟生态园景区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也已启动实施,进一步凸显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思路。

  二是城市文化旅游初具规模。近年来,全县倾力投资过亿元,打通了**旅游专线,相继完成了秦皇祭天广场、**景区综合开发、南汭河风情线、雷神山生态园工程和黎明川农业旅游观光带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规划任务。实施四馆两中心、人民广场、**影剧院等12个大型公共文化场所,截止目前,全县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星级旅游厕所12座,在建四星级宾馆2家,三星级宾馆5家,商贸步行街、大型购物场所4处,客运公司3家,旅游商品定点销售点2处,开通20条环县城县内公交车,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相继对社会免费开放,城市文化旅游格局初具规模。

  三是对外整体形象进一步树立。主要是坚持每年组团参加西安、**、**、**等国内旅游交易会、旅游宣传推介会,开发活性炭雕**、滋补中药材和工艺玻璃等系列旅游商品,举办了**各类旅游摄影大赛,征集**主题歌曲、形象宣传口号,印制了手提袋、招贴画和地图册等宣传品,特别是成功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演唱会、**新貌摄影大赛及中国摄影家大PK**站采风活动、“诗画关山

  山水**”全国摄影大赛及金秋关山文化旅游节,在全国知名媒体上,对全县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地域文化进行了广泛宣传。

  四是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特邀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成立了**省**山(**)历史文化暨旅游开发研究会,深度挖掘**独具特色的先秦文化、齐家文化和祭天文化,编辑出版了《**历史文化研究文集》、《**揽胜》、《**诗话》、《聚焦**》等宣传文献与书集。及时加固修复上关石拱寺石窟,及时成立保护机构,积极开展了非遗普查工作,组织举行曲子戏调演、“非遗成果作品展”、“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等活动。至目前,全县共有包括曲子戏、陶瓷工艺、打乐架在内的各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12个。

  五是特色文化旅游探索起步。整合我县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资源,建成了石堡子三线文化主题展览馆。以扶持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开发为途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成农家乐58家,正在创建农家乐专业村2个。发挥工业产业优势,在安口正在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积极探索开辟工业旅游线路。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在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县旅游业仍处于观光型的初级层次,“重山水轻文化”现象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旅游主体文化特色不明显。风光旅游产品的开发没有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景观中原有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展示。如各大景点的导游解说词仍以介绍自然造型为主,缺少对景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宣传;部分历史名人和山水文化资源虽已出书成册,但缺少宣传与应用,仅成为摆设,鲜为人知。

  二是文化体验活动匮乏。能够让旅游者真正融入其中的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项目不多,缺乏有轰动效应和市场带动力的产品。三是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欠缺。对能体现**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的可视性旅游商品、民间工艺品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开发,特色旅游商品街(店)建设几近空白,直接影响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量,制约了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出。四是实施品牌化战略不到位。近年来虽然也举办过多次节事活动,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促销作用,但由于后续跟进工作不到位,以至于使“办节”成了“一办就结”,变为短期行为,没有形成叠加品牌效应。

  三、对策及建议

  (一)系统研究,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叠加,只有选择那些具有市场价值、同时具备在旅游产业上发光发热的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建议组成专门队伍,系统整理研究我县历史文化脉络,特别是对秦汉祭**历史史实,上关石拱寺、铜厂沟等文物古迹资源,曲子戏、陶瓷工艺、打乐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找准与具体旅游景点、项目的结合点,做好包装策划和市场营销研究,为推动自然资源与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融合做好基础性工作。

  (二)打造精品,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围绕打造“诗画关山

  山水**”的形象定位和建设“中国西部生态旅游休闲养生基地”的总体目标,着力打造叫的响、有震撼力的精品力作。一是加大精品的开发力度。加强煤陶文化、祭天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深度挖掘、整合、开发各种旅游资源,以打造“诗画关山

  山水**”旅游品牌为抓手**、雷神山、双**“一点十线”旅游景点,积极培育休,依托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乡村旅游、演艺摄影、文物博览等特色旅游产品。二是加大产品的创意力度。加快实施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以文化提升旅游的魅力,快速推进书画、摄影点建设,集中力量建好三线文化、陶瓷文化展示等一批特色园区。三是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根据城市文化底蕴和旅游发展的要求,按照建设”中等工业化现代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将城市作为一个文化旅游产品来经营,在新城建设中,加强旅游功能的提升,规划城市休闲街区、旅游体验区,精心策划包装“一轴四片”城市发展新格局,城市功能有效弥补乡村旅游接待设施数量少、配套不足的问题,乡村旅游带动县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县城成为融文化展示、民俗体验、休闲观光消费购物为一体的都市旅游经济带。

  (三)创新营销,进一步树立整体形象。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消费,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消费,就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充分利用地方文化、媒介和其它手段树立鲜明的**旅游品牌形象。一是注重文化资源的灵魂作用。在宣传**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凸显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精髓,以“祭天文化”、“生态文化”的鲜明文化吸引游客,让旅游推动**文化的传播。二是把旅游要素作为文化旅游的宣传点。要将能够体现**文化特色内涵的宣传口号和标识融入各个旅游景区。在景区(点)道路标识、导览牌以及景区入口处和景区内部重点突出**旅游口号和标识;在餐饮(吃)、住宿(住)、交通(行)、景区(游)、购物场所(购)、娱乐场所(娱)等服务场所重点体现**文化相关内容和特色,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文化旅游形象,让游客在接受服务到参观旅游的任意一点感受到浓郁的文化,使**文化旅游形象深入人心。三是重视**文化的节庆活动,深度融合**旅游。进一步办好金秋关山文化旅游节、全国知名书画、摄影家采风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突出表现**特色文化内涵,做到既有亮点,又有规模,以此吸引媒体和游客的眼光,进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力。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演艺及旅游纪念品市场。依托**艺术团,从乡镇和三支一扶中选拔有文艺特长的干部,组建高水平的演艺公司,在景区定期演出,开发陶瓷、玻璃、砂器、药材、核桃等一系列融纪念性、收藏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四)突出特色,大力丰富文化体验活动。如今的旅游,已经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游客更多是追求玩得开心、游得舒适,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地到一个地方。

  一是围绕旅游业“娱”字要素,让游客参与到活动中来,如利用天然的大量丛林地带,开辟狩猎场所,让喜欢狩猎的游客过一把瘾,同时开辟诸如攀岩、速降、漂流、探险等娱乐项目,让大量游客参与其中,即可增加游玩内容,还可以增加景区收入。二是整合芦苇画、粟贴画、制陶等工艺资源,组织游客参观各类艺术作品,现场展示并体验制作过程。三是打造一批文旅结合的特色业态集聚区,如集中建设特色工艺品一条街、特色餐饮一条街、酒吧茶楼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和民俗一条街等,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活动内容,使游客完成日间游览后能有另一种精神享受和文化观摩。

篇六: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汇报

  文体广新局有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情况报告x文体广新局关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报告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松潘县在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中注重植入文化旅游元素,不断提升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还远远不够,仍存在一些问题。为加快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今后工作中需采取以下几方面推进措施。

  一、文化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目前,全县文化旅游市场共有娱乐场所18家,书刊零售6家,音像制品7家,网吧11家,演出团体4家。文化旅游用品销售8家,基本形成了文化旅游演艺、网络文化、文化旅游娱乐、新闻出版、印刷、文化旅游用品等6个门类在内的文化市场发展格局。

  (一)创意设计业

  我县在川主寺传子沟村设立唐卡画院和旅游业有机的融合发展,该项目的实施推动民族文化旅游元素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形成有中国文化旅游特色的创意设计发展路径。促进创意设计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对接,拓展大众消费市场,探索个性化定制服务。为创意设计推广、交易和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二)演艺、娱乐业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原创剧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了松州艺术团演艺企业创作生产,编创的《天地松州》剧目增强面向市场服务群众的能力。支持了开发具有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健康向上的原创娱乐产品和新兴娱乐方式,促进娱乐业与休闲产业结合。

  (三)注重文化旅游建设与人居环境相协调

  在松潘XXA、B标段建设中鼓励文化旅游创意和设计服务单位参与新型城镇化中提升城乡居民宜居水平。强化文化旅游传承创新,有效保护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和历史建筑,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的规划水平和设计品质,完善图书馆、文化旅游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旅游设施功能,提高展陈水平,努力使城市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空间。鼓励装饰设计创新,突出文化旅1游内涵,创造舒适优美的个性化家居环境。

  (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鼓励文化旅游创意和设计服务进入旅游业,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设计水平,建立完成的川主寺民俗风情街道,上磨藏寨等促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促进发展参与式、体验式等新型业态。鼓励文化旅游创意、演艺、工艺美术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精品和旅游商品。支持建设富有文化旅游特色与内涵的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加快培育文化旅游精品。

  (五)促进文化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向体育领域拓展,完成了山巴乡赛马场的建设支持发展体育竞赛表演,提升体育用品及衍生产品附加值。丰富传统节庆活动内容,支持各地依托自然人文资源举办特色体育活动。

  (六)突出区域文化旅游特色,促进产业发展

  一是多元的地方民俗文化旅游:在XX里,生活着藏、羌、回、汉四个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传承着数量浩瀚、绚丽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工艺、节日、服饰、等文化旅游的瑰宝,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不同的文化旅游交相辉映,民间文化旅游艺术源远流长。藏、羌、回、汉各民族艺术多姿多彩,锅庄、舞龙、舞花灯、松潘小调等无不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羌族多声部,其艺术性、独特性在国内外独一无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旅游遗产名录。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羌族多声部从小姓乡逐步登上世界的舞台,绝大多数村民利用这一文化旅游资源创收,在小姓乡90%以上的青年男女走在各大演绎场所就业,通过这项创收的总和达到全乡GDP收入总和的70%以上。而被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旅游遗产名录的“笛厦”、回族花灯舞、春牛舞等精湛的民间艺术,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依托悠久的民间艺术,组织成立了XX文艺队,将松潘曲子等民间艺术进行整合,向世人展现当地与众不同的民俗风情。更使松潘的自然、气候、生物、人文变得多姿多彩,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独特性。也正是这些历史文化旅游积淀,让松潘人酝酿了一个宏伟的构想弘扬松潘历史文化旅游传统、打造松潘国际旅游胜地。

  二是藏区新型文化旅游创意基地——唐卡画院:创建于20xx年11月,公司创建所有资金来自省委组织部帮扶。公司股东为传子沟村民委员会。公司现有管理人员7人,签约画师20人,下设行政部、产品开发部、产品营销部、资产管理与计财部。公司以悠久灿烂的藏族文化旅游为依托,致力于传承、保护、发展民族传统工艺。公司主要从事制作和销售民族传统工艺品:如唐卡、羊绒产品、纯手工制品等,是四川省藏区为数不多的一家集产、供、销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开发机构。截止20xx年年底,公司共支出284968(其中唐卡绘制费用184000元,各类包装盒制作费用50968元,披肩订购费用20000元,购买金箔、唐多等绘制唐卡物资30000元。共收入450000元(销售各类唐187000元,各类披肩13000元。随着集体经济藏茶院的投入运营,唐卡、披肩旅游工艺品的加工链条日臻完善,全村实现了年年增收,年年分红。

  三是成立羌绣专业合作社毕业于阿坝师专的大学生陈满江将所学专业与民族文化旅游相融合,回家创业办起了我县首家巧娘藏羌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带动乡上的妇女一起在家创业。镇坪乡是松潘县最大的羌族聚居地,居住在这里的羌族妇女基本人人都是羌绣的一把好手。成立合作社后,陈满江调动起了就近村里闲暇妇女的积极性,一起实现在家创业。农闲时,镇坪乡的羌族妇女们就会聚集在巧娘藏羌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一起绣羌绣,她们绣出一件件精美的山水图案,备受消费者喜爱的有绣鞋、围腰、门帘、羌族服装等。羌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传承和独具特色的艺术造型、精美的纹饰图案及层次分明的颜色,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一针一线的羌绣中,绣出了对民族文化旅游的热爱,绣出了中华儿女勤劳的传统美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够,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步履维艰。

  一些单位对文化旅游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思想认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对改革创新感到有压力,有畏难和等待观望情绪,缺乏工作主动性和首创性。二是需要多部门共同研究编制的文化旅游产业(行业)发展政策及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滞后于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宏观指导不力。三是城乡文化旅游差距拉大,农村文化旅游建设滞后,广大农民看戏难、看电影难、上网难问题仍十分突出。

  ?(二)投入不够,文化旅游事业经费捉襟见肘。

  公益性文化旅游事业投入不够。财政对文化旅游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增长落实不够。按照《文物保护法》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必须有标识。州、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识因经费原因至今没有完全设立。

  (三)人才匮乏,文化旅游产业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缺少产业领军人物,文化旅游单位存在“进不来,出不去、上不来、下不去”的人事情况,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文艺创作人才,专业表演人才严重匮乏,不适应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三、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促进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要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胜地,高原生态家园”为目标,坚持诚信、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弘扬“极力争取”的精神,通过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增强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企业活力,培育文化旅游市场主体,规范文化旅游市场行为,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策略;为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入,发挥社会力量,加快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以政府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政府文化旅游主管部门要根据松潘县“十三五”规划,结合我县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发展计划,加快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加大投融资力度,培育骨干文化旅游企业,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重塑文化旅游市场主体。

  松潘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加快运转,整合国有文化旅游资源,盘活国有文化旅游资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确管理职责和经营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培育成为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旅游产业集团。

  (三)成立文化旅游产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成立行业协会等社会管理机构,建立文化旅游管理社会化的有效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管理覆盖面,为文化旅游市场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服务环境。

  (四)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培育和壮大文化旅游市场。

  县财政每年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我县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新兴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可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予以资助。有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管理细则可由县委宣传部和县财政局联合制定。

  (五)发展文艺演出业。

  鼓励、引导和扶持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团体创作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舞蹈,以国家级水平为目标发展藏、羌、回族歌舞,鼓励、支持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逐步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和歌舞节目要求的演出场所,抓好国家级、省级风景区文艺节目演出,增加游客在我县行程中的文艺演出项目。继续办好春节民俗展演、“五一”黄金周、“十一”国庆节等民族节日,切实抓好景区、景点突出民族特色的歌舞演出以及各种公益性和营业性演出。

  (六)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业。

  以群众休闲娱乐需求和旅游需求为导向,发展广大人民乐于参与的群众艺术、乡村旅游等自娱自乐项目。发展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的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娱乐项目。发展多功能、综合性、文明经营的文化旅游娱乐场所。大力吸收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投入文化旅游娱乐业。

  四、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

  (一)充分发挥县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重点提高大特色文化旅游

  ——在已举办了两届“花灯会”的基础上,把灯展放在松州西山上,打造西山、点亮西山,让西山成为灯会的中心与亮点,以后的每届灯会地点不变,内容题材可变。

  ——松潘花灯“引进来、走出去”。松潘花灯以包容的胸怀吸引全国各地的“灯”在松潘相聚,吸引他方他人眼球,让他方他人看到松潘花灯、聚焦松潘花灯,提高松潘“花灯会”知名度;松潘“花灯会”走出去到他方举办,让全国各地知晓松潘花灯、了解松潘花灯,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汇聚松潘。

  ——继续挖掘藏、羌、回、汉民族民间文化旅游遗产,不断充实“花灯会”内容,努力打造“花灯会”亮点。

  ——把藏、羌、回、汉民族民间文化旅游遗产在旅游配套设施上用活,特

  别是在提升民族民间民宿上,有效融入藏、羌、回、汉民族民间文化旅游遗产元素。

  最终将XX花灯会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民俗节日,力争进入文化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节日志》项目;

  (二)积极实施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带动战略

  一是文化旅游项目带动工程。坚持把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紧紧抓住国家、省市投资导向和政策机遇,精心研究,积极衔接,围绕论证、贮备、立项等环节,全力抓好一批正在实施的项目,积极论证一批需要实施的项目,挖掘贮备一批将来实施的项目,以好项目、大项目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完成西山城墙,建好西山遗址公园申报工作;

  ——完成国立松州博物馆;

  ——完成阿坝州非遗博览园,将其纳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利用建设项目申报工作;

  ——努力打造松州“唐韵文化旅游影视基地”

  二是文化旅游企业培育工程。通过项目带动和招商引资,壮大一批关联度高、发展空间大、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企业,注册成立一批有发展前景、发展潜力的文化旅游企业,培育一批对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影响、起决定作用的文化旅游大企业。

  ——继续积极推动国家级羌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保护区建设

  ——建设松潘多元文化旅游展示区

  ——全面建设核心的文化旅游保护、传承、体验和利用示范区;

  ——打造“华夏原音”之乡(羌族多声部民歌)以小姓多声部民歌为主题,融合当地羌族文化旅游的各要素,借助当地秀美的自然环境,依靠政府或企业的资金投入极力打造“华夏原音”之乡。在本土发展节庆旅游,培育节庆文化旅游空间,既保护了小姓乡羌族多声部民歌文化旅游空间的本土性,又借助新培育的节庆文化旅游空间达到了对其的保护。

篇七: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汇报

  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状况视察汇报

  3月27日至29日,我随黔南州政协组织的视察团分赴黔南州平塘、荔波、贵定、龙里等4县就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状况进行了实地视察。视察团视察了4县部分旅游景区景点和民族文化场馆建设情况,并与县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就进一步探索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契合点,深入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问题作了综合分析。现将我视察了解到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黔南州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南部,与广西接壤,为西南南下出海重要通道,也是黔桂两省区的桥头堡。全州412万人,辖13县(市、区),聚居着布依、苗、水、毛南、瑶族、侗、仫佬等3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

  (一)民族文化资源现状。黔南州民族众多,各民族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现有《水族马尾绣》、《牙舟陶制作技艺》、《风香染制作技艺》等11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名录。福泉市福泉古城墙和葛镜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黔南州创编了《刺梨花红》、《苗山苗寨人》、《夜郎杜鹃红》等19台水布苗瑶多民族风情歌舞剧。都匀市是"全球绿色城市"、"中国毛尖茶都"、"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龙里县是"中国刺梨之乡"、"根雕艺术之乡"。独山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中国花灯艺术之乡"。平塘县是"中国文艺家科普创作基地"、"中国最美小城"。贵定县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酥李之乡"。瓮安县是"龙狮艺术之乡"。还有7个乡镇获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二)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州内有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樟江、都匀斗篷山:剑江、平塘、瓮安江界河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荔波茂兰喀斯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塘掌布国家级地质公园;三都尧人山、瓮安朱家山、独山紫林山、都匀青云湖:四方潭龙里龙架山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其中,已建成荔波樟江和平塘掌布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正在按国家AAAAA级旅游景2区标准建设;贵定金海雪山、都匀斗篷山、西山公园、文峰园、长顺杜鹃湖、独山翠泉、三都咕噜、龙里龙架山5个国家AAA级景区;福泉金谷福梨园区和贵定音寨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目前,龙里县中铁国际户外休闲旅游综合体和荔波县樟江旅游景区列入全省重点打造的20个旅游景区;都匀、平塘、贵定、独山、福泉、罗甸、瓮安、惠水、三都等9县(市)均纳入全省重点建设的"100个旅游景区";全州12县(市)全部编入《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022年)》,一批景区景点列为省级重点备选项目。##

  (三)文化旅游发展状况。州内有旅行社17家,分社13家,并与200多家州内外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现有星级酒店共85家,床位共8698个。其中:四星级酒店有5家,床位共1328个;三星级以上酒店有8家,床位共3102个;二星级酒店有55家,床位共4048个;一星级酒店有5家,床位共230个。201*年,黔南州旅游总收入21996亿元,同比增长3214%。其中,荔波接待游客人数7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亿元,同比分3别增长472%、2184%。贵定县共接待游客42075万人,旅游总收入2869亿元。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拉动了商贸、餐饮、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二、黔南州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多年来,黔南州高度重视民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奠定了一定基础,但还存在影响二者有机融合的六大障碍。

  (一)行政区域障碍。早在2022年,黔南州就提出了发展民族生态旅游业,由于区域发展战略定位不清,各县(市)各自为阵,单打独斗,蜂拥而起发展旅游业,这里建个景区,那里搞个景点,有的县(市)甚至是一年换一景,"遍地开花"、"风风火火",结果是自娱自乐一阵子,不到一年半载就"路断人稀",造成了现今多数景区景点分散、规模小、同质化等问题。

  (二)管理体制障碍。目前,省、州、县(市)三级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机构杂乱、上下不一、工作脱节、运行不畅,难以有效整合文化与旅游资源。现省、州旅游主管部门是旅游局,省4文化主管部门是文化局,而黔南州文化主管部门是文化广电局。除荔波县、龙里县保持文化局和旅游局外,其它10县(市)或为文化广电旅游局,或为文体广电旅游局。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机构设置似有利于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而实际上却成了障碍:主要是县(市)文化(体)广电旅游局主抓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事业,而与旅游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则由设在县委(市)宣传部的文化产业办公室负责,无形中又形成了多头管理、相互牵肘的工作局面。州、县(市)在文化与旅游之间又插入文产办,三个部门各有职能,各有权限,交叉分管,难以将文化与旅游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因此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中充其量也只能做到"配合",难以做到相互"结合",更谈不上相互"融合"。由此可见,省、州、县(市)现行的文化、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有碍文化与旅游产业依存互动、融合发展的战略构想。

  (三)文化市场与旅游市场障碍。文化市场与旅游市场相剥离,文化产品进不了旅游市场,旅游市场没有文化产品。旅游部门在旅游项目建设上不谈文化,所建景区景点缺乏富有特色的民5族文化元素,能够让旅游者真正融入其中的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项目不多。例如,荔波小七孔景区周边的农家乐连最基本的餐饮都没有一丝民族饮食文化的味道。文化部门在文化建设上也不谈旅游,虽然2022年以来,黔南州各县(市)耗资创编了各级各类民族歌舞、小品戏剧8000多个、民歌近200首,获各种文化文艺奖500多项,其中,《黔南民族歌舞》前往港、澳、台、马来西亚、法国演出;独山花灯歌舞剧《风景这边独好》还登上了维也纳的音乐大厅。但是在景区景点中并未看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风采。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产品基本处于参加比赛、节会表演、应邀演出的境况,并没有真正转化为旅游产品。

  (四)扶持政策与激励机制障碍。主要是缺乏扶持文化旅游发展的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2022年黔南州政府出台《促进高星级酒店和会展业发展的意见》的优惠政策后,就没有再出台过扶持旅游发展的任何优惠政策,影响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原动力。

  (五)基础设施障碍。黔南州文化旅游业虽然经过多年的打造建设,但各县(市)至今还没有一个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特色突出、管理完善、服务优良、知名度和美誉度高、吸引力强、经济效益明显的景区景点。尤其是景区"吃、住、行、娱、购、游"六要素不配套,功能不全,景区民族文化含量少,旅游项目单一,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没有形成产业链条,缺乏大众化的、游客参与性强的小型游乐节目,有地方民族特色、物美价廉的旅游纪念品开发不够,游客进得来、住不下、留不住、跑得快,景区产出体现为简单的"门票经济"。即便荔波樟江风景区也是如此,"吃"的大众化,缺乏民族特色,饮食文化不丰富;"住"的质量不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也不能适应规模游客量入住需求。"行"还不够快捷,缺乏内联外通的高速通道。"游"少行多,旅程短而单一,游客来去匆匆。"购"能体现黔南地方特色,吸引游客购买欲望的文化旅游商品不多。"娱"当地民族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文化品位不高,无法吸引游客。

  (六)文化旅游人才障碍。由于目前的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相对紧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管理相对滞后,未能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另外,文化旅游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品牌意识差、市场竞争力不强,从事文化旅游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没有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和集团。

  三、加快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2022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但从视察情况看,各县(市)在挖掘民族风情内涵和实现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力度不够,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突破障碍,突出重点,合力打造重点旅游景区。

  目前,我省已编制出台《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022年)》,明确了全省重点建设"100个旅游景区"的宏伟目标。其中,黔南州龙里县中铁国际户外休闲旅游综合体和荔波县樟江旅游景区列入当前要重点打造的20个重点旅游景区。众所周知,一个产业的打造和形成是需要时间来完成,少则三五载,多则十几年。因此,明确产业定位,坚持不懈地按照规划扎实推进是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非一年半载所能实现,也非文化、旅游两个部门所能完成。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20个重点旅游景区的县(市),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来抓,突破行政区域障碍,打破行业部门壁垒,树立"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改变以往各县(市)遍地散花、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常抓不懈,集中人、财、物等各项资源向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倾斜,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确保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定一个,建一个,成一个,火一个。

  (二)统一规划,理顺机制,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目前,重点打造的20个重点旅游景区尚未编制详细的建设规划,一些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为使重点旅游景区的详细规划与《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022年)》相衔接,规划的执行落实必须一杆插到底,杜绝过去各地以规划落实规划和同质化的不良现象。建议由省统一组织力量,集中时间和精力,全面普查和掌握重点景区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民情、旅游资源,深化省情的再认识,统筹依托20个旅游景区不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立足丰富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三大地方特色编制详细规划,科学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才有利于促进文化旅游经济合理布局,使其抱团运营共同发展。要抓住国务院机构改革契机,改变文化旅游资源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的状况,建立起协调统一、富有活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步调一致地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管理,增强对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的服务功能,充实和壮大文化旅游管理队伍,1提高对旅游质量的监管能力,创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从行政管理层面上实现文化和旅游的高度融合。

  (三)加大投入,项目带动,加快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

  着力改善景区景点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全面加大景区、景点改造升级,完善景区的水、电、路、旅游标识、标志牌牌等设施,重点在景区"吃、住、行、娱、购、游"六要素中植入更多的民族文化元素,进一步改善综合接待环境,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拓宽渠道,加大对文化旅游建设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衔接,积极争取上级文化旅游项目资金,优先策划、包装、储备一批待开发和提升的优势文化旅游项目,以项目为载体,以优惠的鼓励政策吸引省内外有实力、有文化理念投资者参与各重点旅游景区的文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形成文化旅游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格局。

  (四)以文促旅,以旅养文,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只有当文化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以文促旅,以旅养文,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能得以很好的保存、传承和发展。黔南州旅游商11品开发严重不足,现有的旅游商品种类不多,式样单一,缺乏地方民族特色及民族文化内涵,远远满足不了旅客的需要。要把民族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品的创意、开发、制作之中,体现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突出纪念性、工艺性、便携性,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五)擦亮品牌,宣传促销,突出对外彰显大品牌效应。

  黔南州拥有许多世界级和国级家的大品牌,大品牌需要大声势高调子的宣传促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促销投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的宣传途径,对世界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行整体策划包装,打出鲜亮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提高贵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国际国内更好、更快、更多、更新地了解贵州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全方位、多渠道、大规模加大对文化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

  (六)加大培训,强化管理,提高文化旅游服务质量。

  12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队伍建设,一方面着力引进在文化旅游业策划、组织、营销方面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对现有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培养一支熟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旅游行政管理队伍,造就一支懂管理、会经营的旅游经营队伍,建设一支热爱贵州、知识丰富、应变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导游队伍。同时,加强旅游行业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健全旅游安全和紧急救援体系,不断提高文化旅游行政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七)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紧要难题。

  黔南州荔波县是世界自然遗产地,该县经过20多年持之以恒的建设打造,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已成为我省最富盛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贵州南部旅游规模最大的旅游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在我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要把荔波县13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到省级核心旅游区来抓,举全省之力把荔波打造成贵州乃至国际国内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一是省、州要尽快组织民族、文化、旅游等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对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景点进行民族文化包装,植入瑶、水、苗、布依等民族文化元素,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精心包装,使多彩的民族文化与优美的自然生态和山水风光融为一体,提升荔波旅游的文化品位,丰富荔波旅游内容。二是帮助提高瑶山乡瑶族文化旅游村自编自演的瑶族文化演艺项目品位。三是对樟江景区周边的农家乐进行文化礼仪、民族菜系指导和培训,充分体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特色。四是全面启动荔波内外联通的快速旅游公路建设。外联通道方面,尽快启动建设荔波县城连接贵新高速和厦蓉高速的快速公路;内联通道方面,打造好荔波各大景区景点直通的旅游环线,使樟江风景区:邓恩铭故居:茂兰世界遗产地等景区景点互联互通。五是省委、省政府协调铁路部门,恢复开通贵阳至都匀高速列车,让贵阳等地旅游便捷进入黔南旅游。六是抢抓广州市对口帮扶黔南州重大机遇,组织黔南州文化旅游部14门赴广州市开展相关工作洽谈活动,借助广州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助推黔南文化旅游发展。

  贵州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民宗委委员刘凤文

  201*年5月16日

  15

篇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汇报

  文化旅游双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汇报

  文化旅游双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汇报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松潘县在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中注重植入文化旅游元素,不断提升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还远远不够,仍存在一些问题。为加快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今后工作中需采取以下几方面推进措施。

  一、文化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目前,全县文化旅游市场共有娱乐场所18家,书刊零售6家,音像制品7家,网吧11家,演出团体4家。文化旅游用品销售8家,基本形成了文化旅游演艺、网络文化、文化旅游娱乐、新闻出版、印刷、文化旅游用品等6个门类在内的文化市场发展格局。

  (一)创意设计业

  我县在川主寺传子沟村设立唐卡画院和旅游业有机的融合发展,该项目的实施推动民族文化旅游元素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形成有中国文化旅游特色的创意设计发展路径。促进创意设计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对接,拓展大众消费市场,探索个性化定制服务。为创意设计推广、交易和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二)演艺、娱乐业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原创剧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了松州艺术团演艺企业创作生产,编创的《天地松州》剧目增强面向市场服务群众的能力。支持了开发具有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健康向上的原创娱乐产品和新兴娱乐方式,促进娱乐业与休闲产业结合。

  (三)注重文化旅游建设与人居环境相协调

  在松潘古城A、B标段建设中鼓励文化旅游创意和设计服务单位参与新型城镇化中提升城乡居民宜居水平。强化文化旅游传承创新,有效保护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和历史建筑,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的规划水平和设计品质,完善图书馆、文化旅游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旅游设施功能,提高展陈水平,努力使城市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空间。鼓励装饰设计创新,突出文化旅游内涵,创造舒适优美的个性化家居环境。

  (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鼓励文化旅游创意和设计服务进入旅游业,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设计水平,建立完成的川主寺民俗风情街道,上磨藏寨等促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促进发展参与式、体验式等新型业态。鼓励文化旅游创意、演艺、工艺美术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精品和旅游商品。支持建设富有文化旅游特色与内涵的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加快培育文化旅游精品。

  (五)促进文化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向体育领域拓展,完成了山巴乡赛马场的建设支持发展体育竞赛表演,提升体育用品及衍生产品附加值。丰富传统节庆活动内容,支持各地依托自然人文资源举办特色体育活动。

  (六)突出区域文化旅游特色,促进产业发展

  一是多元的地方民俗文化旅游:在古城里,生活着藏、羌、回、汉四个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传承着数量浩瀚、绚丽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工艺、节日、服饰、等文化旅游的瑰宝,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不同的文化旅游交相辉映,民间文化旅游艺术源远流长。藏、羌、回、汉各民族艺术多姿多彩,锅庄、舞龙、舞花灯、松潘小调等无不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羌族多声部,其艺术性、独特性在国内外独一无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旅游遗产名录。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羌族多声部从小姓乡逐步登上世界的舞台,绝大多数村民利用这一文化旅游资源创收,在小姓乡90%以上的青年男女走在各大演绎场所就业,通过这项创收的总和达到全乡GDP收入总和的70%以上。而被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旅游遗产名录的“笛厦”、回族花灯舞、春牛舞等精湛的民间艺术,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依托悠久的民间艺术,组织成立了古城文艺队,将松潘曲子等民间艺术进行整合,向世人展现当地与众不同的民俗风情。更使松潘的自然、气候、生物、人文变得多姿多彩,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独特性。也正是这些历史文化旅游积淀,让松潘人酝酿了一个宏伟的构想弘扬松潘历史文化旅游传统、打造松潘国际旅游胜地。

  二是藏区新型文化旅游创意基地唐卡画院:创建于2021年11月,公司创建所有资金来自省委组织部帮扶。公司股东为传子沟村民委员会。公司现有管理人员7人,签约画师20人,下设行政部、产品开发部、产品营销部、资产管理与计财部。公司以悠久灿烂的藏族文化旅游为依托,致力于传承、保护、发展民族传统工艺。公司主要从事制作和销售民族传统工艺品:如唐卡、羊绒产品、纯手工制品等,是四川省藏区为数不多的一家集产、供、销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开发机构。截止2021年年底,公司共支出284968(其中唐卡绘制费用184000元,各类包装盒制作费用50968元,披肩订购费用20000元,购买金箔、唐多等绘制唐卡物资30000元。共收入450000元(销售各类唐187000元,各类披肩13000元。随着集体经济藏茶院的投入运营,唐卡、披肩旅游工艺品的加工链条日臻完善,全村实现了年年增收,年年分红。

  三是成立羌绣专业合作社毕业于阿坝师专的大学生陈满江将所学专业与民族文化旅游相融合,回家创业办起了我县首家巧娘藏羌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带动乡上的妇女一起在家创业。镇坪乡是松潘县最大的羌族聚居地,居住在这里的羌族妇女基本人人都是羌绣的一把好手。成立合作社后,陈满江调动起了就近村里闲暇妇女的积极性,一起实现在家创业。农闲时,镇坪乡的羌族妇女们就会聚集在巧娘藏羌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一起绣羌绣,她们绣出一件件精美的山水图案,备受消费者喜爱的有绣鞋、围腰、门帘、羌族服装等。羌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传承和独具特色的艺术造型、精美的纹饰图案及层次分明的颜色,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一针一线的羌绣中,绣出了对民族文化旅游的热爱,绣出了中华儿女勤劳的传统美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够,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步履维艰。

  一些单位对文化旅游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思想认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对改革创新感到有压力,有畏难和等待观望情绪,缺乏工作主动性和首创性。二是需要多部门共同研究编制的文化旅游产业(行业)发展政策及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滞后于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宏观指导不力。三是城乡文化旅游差距拉大,农村文化旅游建设滞后,广大农民看戏难、看电影难、上网难问题仍十分突出。(二)投入不够,文化旅游事业经费捉襟见肘。

  公益性文化旅游事业投入不够。财政对文化旅游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增长落实了不够。按照《文物保护法》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必须有标识。州、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识因经费原因至今没有完全设立。

  (三)人才匮乏,文化旅游产业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缺少产业领军人物,文化旅游单位存在“进不来,出不去、上不来、下不去”的人事情况,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文艺创作人才,专业表演人才严重匮乏,不适应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三、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促进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要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胜地,高原生态家园”为目标,坚持诚信、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弘扬“极力争取”的精神,通过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增强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企业活力,培育文化旅游市场主体,规范文化旅游市场行为,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策略;为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议:(一)加大政府投入,发挥社会力量,加快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以政府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政府文化旅游主管部门要根据松潘县“十三五”规划,结合我县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发展计划,加快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加大投融资力度,培育骨干文化旅游企业,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重塑文化旅游市场主体。

  松潘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加快运转,整合国有文化旅游资源,盘活国有文化旅游资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确管理职责和经营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培育成为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旅游产业集团。(三)成立文化旅游产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成立行业协会等社会管理机构,建立文化旅游管理社会化的有效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管理覆盖面,为文化旅游市场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服务环境。(四)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培育和壮大文化旅游市场。

  县财政每年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我县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新兴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可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予以资助。有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管理细则可由县委宣传部和县财政局联合制定。

  (五)发展文艺演出业。

  鼓励、引导和扶持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团体创作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舞蹈,以国家级水平为目标发展藏、羌、回族歌舞,鼓励、支持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逐步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和歌舞节目要求的演出场所,抓好国家级、省级风景区文艺节目演出,增加游客在我县行程中的文艺演出项目。继续办好春节民俗展演、“五一”黄金周、“十一”国庆节等民族节日,切实抓好景区、景点突出民族特色的歌舞演出以及各种公益性和营业性演出。

  (六)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业。

  以群众休闲娱乐需求和旅游需求为导向,发展广大人民乐于参与的群众艺术、乡村旅游等自娱自乐项目。发展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的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娱乐项目。发展多功能、综合性、文明经营的文化旅游娱乐场所。大力吸收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投入文化旅游娱乐业。

  四、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

  (一)充分发挥县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重点提高大特色文化旅游

  在已举办了两届“花灯会”的基础上,把灯展放在松州西山上,打造西山、点亮西山,让西山成为灯会的中心与亮点,以后的每届灯会地点不变,内容题材可变。

  松潘花灯“引进来、走出去”。松潘花灯以包容的胸怀吸引全国各地的“灯”在松潘相聚,吸引他方他人眼球,让他方他人看到松潘花灯、聚焦松潘花灯,提高松潘“花灯会”知名度;松潘“花灯会”走出去到他方举办,让全国各地知晓松潘花灯、了解松潘花灯,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汇聚松潘。

  继续挖掘藏、羌、回、汉民族民间文化旅游遗产,不断充实“花灯会”内容,努力打造“花灯会”亮点。

  把藏、羌、回、汉民族民间文化旅游遗产在旅游配套设施上用活,特别是在提升民族民间民宿上,有效融入藏、羌、回、汉民族民间文化旅游遗产元素。

  最终将古城花灯会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民俗节日,力争进入文化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节日志》项目;(二)积极实施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带动战略

  一是文化旅游项目带动工程。坚持把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紧紧抓住国家、省市投资导向和政策机遇,精心研究,积极衔接,围绕论证、贮备、立项等环节,全力抓好一批正在实施的项目,积极论证一批需要实施的项目,挖掘贮备一批将来实施的项目,以好项目、大项目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完成西山城墙,建好西山遗址公园申报工作;完成国立松州博物馆;完成阿坝州非遗博览园,将其纳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利用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努力打造松州“唐韵文化旅游影视基地”

  二是文化旅游企业培育工程。通过项目带动和招商引资,壮大一批关联度高、发展空间大、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企业,注册成立一批有发展前景、发展潜力的文化旅游企业,培育一批对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影响、起决定作用的文化旅游大企业。

  继续积极推动国家级羌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保护区建设

  建设松潘多元文化旅游展示区

  全面建设核心的文化旅游保护、传承、体验和利用示范区;打造“华夏原音”之乡(羌族多声部民歌)以小姓多声部民歌为主题,融合当地羌族文化旅游的各要素,借助当地秀美的自然环境,依靠政府或企业的资金投入极力打造“华夏原音”之乡。在本土发展节庆旅游,培育节庆文化旅游空间,既保护了小姓乡羌族多声部民歌文化旅游空间的本土性,又借助新培育的节庆文化旅游空间达到了对其的保护。

篇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汇报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调研报告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是与经济高度融合的新型现代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文化既可以给旅游提供一种真实的体验,也能展示一个地方的独特所在,而旅游则可以将文化具象的传递,文化和旅游二者彼此约束彼此促进。

  近几年,我国把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由此我县与时俱进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积极提升文化旅游的品牌影响力,也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纵观目前我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尤其在文化旅游的发展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本文通过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入剖析,就如何打造文化旅游强县提出建议,以期对发展**县特色旅游业有所帮助。

  一、**文化旅游资源基本状况及相互融合现状

  1.文化旅游资源基本状况。**县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是关**通往西域古丝绸之道必经之地,人文古迹众多,有古人类遗址、古石窟石雕等106处,馆藏珍贵文物30余件。关山40万亩原始森林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其中,着名的**景区距县城38公里,有欣赏、保护价值区域约120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山巍峨,森林茂密,物种繁多,文化遗迹丰富,有大小景点100多处,是我国先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现存秦、汉皇帝祭祀炎黄二帝的上、下畤遗址,有"秦皇祭天第一坛"之美誉,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避暑采风的理想之地。在民间,马尾荷包、藤编、刺绣、剪纸、根雕、陶瓷等民俗艺术独具特色,洋芋搅团、罐罐茶、核桃饺子、玉米糁饭、凉粉鱼鱼等风味饮食远近闻名,贴近人民群众生

  等国内旅游交易会、旅游宣传推介会,开发活性炭雕**、滋补中药材和工艺玻璃等系列旅游商品,举办了**各类旅游摄影大赛,征集**主题歌曲、形象宣传口号,印制了手提袋、招贴画和地图册等宣传品,特别是成功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演唱会、**新貌摄影大赛及中国摄影家大pk**站采风活动、"诗画关山山水**"全国摄影大赛及金秋关山文化旅游节,在全国知名媒体上,对全县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地域文化进行了广泛宣传。

  四是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特邀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成立了**省**山〔**〕历史文化暨旅游开发研究会,深度挖掘**独具特色的先秦文化、齐家文化和祭天文化,编辑出版了《**历史文化研究文集》、《**揽胜》、《**诗话》、《聚焦**》等宣传文献与书集。及时加固修复上关石拱寺石窟,及时成立保护机构,积极开展了非遗普查工作,组织举行曲子戏调演、"非遗成果作品展"、"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等活动。至目前,全县共有包括曲子戏、陶瓷工艺、打乐架在内的各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12个。

  五是特色文化旅游探索起步。整合我县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资源,建成了石堡子三线文化主题展览馆。以扶持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开发为途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成农家乐58家,正在创建农家乐专业村2个。发挥工业产业优势,在安口正在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积极探索开辟工业旅游线路。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在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县旅游业仍处于观光型的初级层次,"重山水轻文化"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达在以下五方面:一是旅游主体文化特色不明显。风光旅游产品的开发没有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景观中原有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展示。如各大景点的导游解说词仍以介绍自然造型为主,缺少对景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宣

  传;部分历史名人和山水文化资源虽已出书成册,但缺少宣传与应用,仅成为摆设,鲜为人知。二是文化体验活动匮乏。能够让旅游者真正融入其中的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项目不多,缺乏有轰动效应和市场带动力的产品。三是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欠缺。对能表达**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的可视性旅游商品、民间工艺品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开发,特色旅游商品街〔店〕建设几近空白,直接影响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量,制约了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出。四是实施品牌化战略不到位。近年来虽然也举办过多次节事活动,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促销作用,但由于后续跟进工作不到位,以至于使"办节"成了"一办就结",变为短期行为,没有形成叠加品牌效应。

  三、对策及建议

  〔一〕系统研究,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叠加,只有选择那些具有市场价值、同时具备在旅游产业上发光发热的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建议组成专门队伍,系统整理研究我县历史文化脉络,特别是对秦汉祭**历史史实,上关石拱寺、铜厂沟等文物古迹资源,曲子戏、陶瓷工艺、打乐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找准与具体旅游景点、项目的结合点,做好包装策划和市场营销研究,为推动自然资源与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融合做好基础性工作。

  〔二〕打造精品,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围绕打造"诗画关山山水**"的形象定位和建设"中国西部生态旅游休闲养生基地"的总体目标,着力打造叫的响、有震撼力的精品力作。一是加大精品的开发力度。加强煤陶文化、祭天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深度挖掘、整合、开发各种旅游资源,以打造"诗画关山山水**"旅游品牌为抓手**、雷神山、双**"一点十线"旅游景点,积极培育休,依托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乡村旅游、演艺摄影、文物博览等特色旅游产品。

  二是加大产品的创意力度。加快实施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以文化提升旅游的魅力,快速推进书画、摄影点建设,集中力量建好三线文化、陶瓷文化展示等一批特色园区。三是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根据城市文化底蕴和旅游发展的要求,按照建设"中等工业化现代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将城市作为一个文化旅游产品来经营,在新城建设中,加强旅游功能的提升,规划城市休闲街区、旅游体验区,精心策划包装"一轴四片"城市发展新格局,城市功能有效弥补乡村旅游接待设施数量少、配套不足的问题,乡村旅游带动县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县城成为融文化展示、民俗体验、休闲观光消费购物为一体的都市旅游经济带。

  〔三〕创新营销,进一步树立整体形象。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消费,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消费,就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充分利用地方文化、媒介和其它手段树立鲜明的**旅游品牌形象。一是注重文化资源的灵魂作用。在宣传**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凸显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精髓,以"祭天文化"、"生态文化"的鲜明文化吸引游客,让旅游推动**文化的传播。二是把旅游要素作为文化旅游的宣传点。要将能够表达**文化特色内涵的宣传口号和标识融入各个旅游景区。在景区〔点〕道路标识、导览牌以及景区入口处和景区内部重点突出**旅游口号和标识;在餐饮〔吃〕、住宿〔住〕、交通〔行〕、景区〔游〕、购物场所〔购〕、娱乐场所〔娱〕等服务场所重点表达**文化相关内容和特色,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文化旅游形象,让游客在接受服务到参观旅游的任意一点感受到浓郁的文化,使**文化旅游形象深入人心。三是重视**文化的节庆活动,深度融合**旅游。进一步办好金秋关山文化旅游节、全国知名书画、摄影家采风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突出表现**特色文化内涵,做到既有亮点,又有规模,以此吸引媒体和游客的眼光,进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力。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演艺及旅游纪念品市场。依托**艺术团,从乡

  镇和三支一扶中选拔有文艺特长的干部,组建高水平的演艺公司,在景区定期演出,开发陶瓷、玻璃、砂器、药材、核桃等一系列融纪念性、收藏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四〕突出特色,大力丰富文化体验活动。如今的旅游,已经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游客更多是追求玩得开心、游得舒适,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地到一个地方。一是围绕旅游业"娱"字要素,让游客参与到活动中来,如利用天然的大量丛林地带,开辟狩猎场所,让喜欢狩猎的游客过一把瘾,同时开辟诸如攀岩、速降、漂流、探险等娱乐项目,让大量游客参与其中,即可增加游玩内容,还可以增加景区收入。二是整合芦苇画、粟贴画、制陶等工艺资源,组织游客参观各类艺术作品,现场展示并体验制作过程。三是打造一批文旅结合的特色业态集聚区,如集中建设特色工艺品一条街、特色餐饮一条街、酒吧茶楼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和民俗一条街等,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活动内容,使游客完成日间游览后能有另一种精神享受和文化观摩。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加快旅游发展的精神动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是提升文化魅力的重要依托。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意义。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如成立文化旅游管理委员会、实行领导跨部门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推动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文化与旅游企业依法运营管理体制的形成。但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局部性意义大、全局性改革不到位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应坚定不移地推进大部制改革,统筹政府部门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实现文化与旅游从自发结合向理性融合转变,最大限度地释放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潜能。另一方面应着力搞好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进一步做好部门间的横向协调工作,在表达总体规划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抓紧制定完善具有较强兼容性和拓展性的文化旅游专项规划;进一步强化各种形式的监督和约束,着力解决执行不力等问题,确保既能及时向市场披露相关信息、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又能杜绝随意调整、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标准和维护文化旅游发展秩序。

  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

  坚持重点项目带动,是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有效抓手。所谓重点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坚持市场化投资取向、以促进文化与旅游等生产要素高效聚集为基本要求、能够实行动态管理的项目。实践证明,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对于培育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健全、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旅游企业,实现文化

  内容为主与旅游景观为美的高度契合,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把握几个重要环节。

  积极策划一批能把文化内涵和文化品格贯穿到旅游要素中的重点项目。政府部门应将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帮助这类重点项目解决规划选址、征地补偿、融资筹划等方面的困难。特别是抓好重点项目的园区化建设,对主题公园、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等重点项目坚持集中布局、集约发展、集群带动,使重点项目园区化建设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先导性、战略性、支撑性作用。

  把转企改制同兼并重组结合起来,开发建设重点项目库。坚持以资本为纽带,以转企改制为动力,以控股、参股、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为支撑,努力开发建设区域特色突出、文化旅游产业溢出效应明显、能够获取较大市场份额的重点项目库,用这样的重点项目库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等的多元融合,以引导产品结构和整个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做好重点项目产品的联手营销工作。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一些国家高度重视利用文化反周期调节的功能,对文化旅游等重点项目产品开发实施联手营销,从而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我们应牢牢把握这一发展趋势,打破地域界限,用好各种载体,联合相关地区和部门共同推介营销文化旅游项目产品。特别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联手营销重点项目产品方面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和独特功能,加快构建更加适应当今时代要求的市场营销机制,确保重点项目产品营销在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中形成支点效应。

  打造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知名文化旅游品牌不仅是表达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战略资源,而且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引领力量。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需要着力打

  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旅游品牌。

  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文化与旅游企业在高新技术开发、形成原始创新动力、积累社会财富、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在获取全球文化旅游分工利益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政策措施,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推动更多的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进入文化旅游市场,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努力打造反映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中国气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集群。

  注重提升科技含量。当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推进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学科门类相互融合,大大激发了文化旅游的生机和活力。这就要求我们顺应时代要求,坚持文化旅游的数字化挖掘、信息化装备、智能化发展、个性化表达,为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旅游品牌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坚持面向市场。文化旅游品牌能不能打响,最终要由市场来检验。这就要求我们从国际国内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快构建具有世界视野、符合国际惯例的文化旅游品牌评估体系,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开发好“两个市场”,努力扩大中国文化旅游知名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竞争力。

  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中心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版图上的重点、节点,对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采取以下举措:依托省会城市等中心城市所具有的经济、文化、科技、信息、金融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将其培育成为区域性文化旅游产业增长极,推动这些中心城市加紧建设创意之都、品位之城、旅

  游胜地、文化名城,不断丰富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大力推进中心城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不断强化文化旅游要素的渗透与关联,做大做强与文化旅游紧密相联的产业;科学保护和利用中心城市的文化旅游遗产,坚持在科学保护基础上传承发展、在传承发展中推进科学保护,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抓住创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等契机,引导广阔市民积极参与,不断增强其认同感、归属感;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链从城市向广阔农村腹地延伸、向基层倾斜,提升文化旅游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水平;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形势,精心培育与文化旅游产业密切相关的文化娱乐市场;加快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深度开发以互联网为纽带的在线文化资源,着力发展大众型、商务型、终端型文化旅游服务,推动基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服务性消费趋向理性化、优质化。

  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

  近年来,我国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断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表层化、滞后化、分散化等问题。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搭建国际信息交流平台,汇聚世界各地精英智慧,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为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持。

  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创新节庆活动,大力开发国际性文化旅游市场,盘活地方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程度;适应国际文化旅游市场需求,拓展文化旅游“走出去”渠道,开展国际文化旅游市场调研工作,特别是做好国别国情研究,摸清弄懂外国人的消费偏好、接受心理以及风俗习惯、法律标准等;积极引导专业公关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参与“走出去”活动,充分发挥其在具体策划、技术指导、法律咨询和联络协作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国家层面的协调,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发展及旅游市场需求相近的省区

  联手开展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走出去”活动,加快打造区域性文化旅游发展利益共同体;加快“引进来”步伐,充分利用驻外使领馆、友好城市、华人华侨等资源,帮助外国文化旅游企业在华设立更多的联络协调机构,广泛开展信息咨询和服务推介工作,推动形成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新格局。

  培养造就文化旅游领军人物

  培养造就勇担改革大任、善用现代高新技术、具有开阔视野、能够带领团队实现创新发展的领军人物,是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文化旅游领域涌现出一批这样的领军人物,但

  数量还不够多。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加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把培养造就文化旅游领军人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培养造就文化旅游领军人物,可以借鉴工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科学规划,创新方式,搭建“绿色通道”,孵化项目,培养载体;在坚持党管人才的前提下,发挥市场对领军人物培养遴选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打破既有界限,推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国境竞争性遴选,使领军人物能够脱颖而出;树立创意为重、创新至上、突出业绩的导向,构建领军人物的科学评价机制;营造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舆论氛围,为领军人物成长提供适宜环境。

  文化和旅游必须走向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如何融合,则是不小的挑战。不妨看看一些地方的探索。

  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也带来旅游经济的繁荣。景德镇提出将继续深挖陶瓷文化,以发展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以运营景区的方式建设和管理城市,将城市旅游融入到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之中。

  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我国文化、旅游同时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既(内容来源好)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广阔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和文化需求也更为强烈和多样化。

  文化与旅游融合是趋势,但依然步履艰难

  对于游客来说,初级阶段看山水,高级阶段看文化。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较大满足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正跨入旅游的高级阶段,文化日益成为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巴黎、伦敦、北京等中外许多地方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说明,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越高,旅游经济就越发达。因此,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不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同时失去旅游推动的文化最终也会失去发展繁荣的动力和活力。

  尽管文化与旅游融合是趋势,也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破题之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除了北京、杭州、苏州等发达文化名城取得了较好进展以外,很多地区和城市只是将二者融合停留在了口号上,在融合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一是对文化和旅游的性质认识不清,把握不好融合的点和面。文化与旅游融合不是简单叠加,硬性拉郎配,只有选择那些具有市场价值(绝非文化遗产价值)、同时具备在旅游产业上发光发热的文化资源;二是缺乏持之以恒的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涉及资源包装、景区改建、项目开发,需要人力、物力和时间,一些地方一阵风式的做法很难取得实效;三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缺乏专项政策扶持。分开来看,文化、旅游都得到了广泛的政策扶持,但是由于二者在行政职能上分属不同部门,融合的扶持政策、专项规划还比较欠缺;四是很多地区旅游业发展还比较落后,核心文化旅游设施匮乏,文化遗产保护负担重,增加了产业开发的风险,也加大了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难度。

  **内陆开放文化旅游高地走出一条新路

  近年来,**市先后提出打造温泉之都、建设山水都市旅游精品、提升“六大精品景区”品质等重大战略举措,实施了一批旅游主题年重大建设项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年均增幅超过20%,增幅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与**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相比,与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旅游目的地体系不健全、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粗放、旅游产业协调机制不健全等等。为了实现进位赶超,**市将文化、旅游二者大融合大发展作为突破口,打造内陆开放文化旅游高地,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以及三大市场都实现了较快增长。

  XX年**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200多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80多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亿多美元,出境旅游者56万人次。在西部12省(区、市)排名中,**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列第6位、第5位和第4位。

  1、特色举措助推文化与旅游大融合

  在旅游规划策划中,**市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找准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通过**旅游融资担保为全市农家乐个体经营户、微型企业等提供融资性担保业务,以解决其发展乡村旅游资金瓶颈问题。通过城乡旅游开发公司与区县合作,丰富**乡村旅游文化产品。

  **市旅游局组建了**旅游文化传媒集团,专门负责**旅游与文化的宣传策划和推广。XX年6月,隆重推出**电视台旅游频道,推出了《旅游新时空》、《旅

  游这些事》、《走四方》、《巴歌渝舞汇》、《驴友吧》等旅游文化类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卫视、**日报等知名媒体投巨资宣传推广长江三峡、大足石刻、钓鱼城、白鹤梁等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与知名新闻媒体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创办旅游文化专栏,宣传推广旅游文化;创办了《**旅游》、《中国西部?旅游版》杂志,联合主办《旅游新报》等。

  XX年6月,**市提出了“**非去不可”的旅游宣传主题口号。在很短时间内,提到“**非去不可”的微博评论达4万多条,关注“**非去不可”的网络新闻、评论超过1000万条。“**非去不可”作为**旅游的宣传主题口号,已在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和**卫视上播出。

  近年来,**市组织开展了上百项旅游文化节会活动,大力宣传**旅游和文化,如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中国温泉之都”旅游季等。特别是《印象?武隆》实景歌会采用独特视角和多种高科技手段,将武隆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观与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配合,以濒临消失的“号子”为主要内容。观众在干沟峡谷中,体验清风徐来、雾霭缭绕的自然景观,品味巴蜀人隐忍、坚韧、不辞辛苦、团结协作,在险境中顽强求生又乐观豁达的意志,充分表达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2、内陆开放助推文化与旅游大发展

  与发达地区相比,包括**在内的中西部内陆城市都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高、产业发展环境不完善、交通条件落后等瓶颈,长期制约着旅游业发展。XX年7月,**市提出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发展战略。五年来,**已基本建成内陆开放高地,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利用外资格局,外资、进出口贸易、服务外包等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国第一,**开放从跟跑变为领跑。

  (1)“五个**”建设吸引游客

  XX年7月“五个**”——“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和“健康**”,成为了**发展的新战略。“森林**”是要改善环境,让老百姓多吸氧;“畅通**”是要改善交通条件,主城不塞车,乡村有油路;“平安**”要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健康**”要让孩子长得壮,老人活得长,全民活得健康;“宜居**”则要着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正如**市市长黄奇帆说的,森林、宜居、平安、健康、畅通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是**旅游的对外形象。

  (2)区域合作不断深入,做大旅游“蛋糕”

  一是国内合作务实有效。近年来,渝陕、渝鄂、渝桂、渝粤等双边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落实。如:**至西安客运铁路专线纳入全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渝鄂联合在渝举办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渝桂推进陆路快速通关合作;“**·山东周”、“**·沿海省市周”合作继续推进,对口支援合作成果丰富;渝西川东八区县协作会成功召开,各方签署了高速公路建设、现代服务业、旅游、招商引资等11个方面的合作协议书。

  二是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汇聚世界各地精英。**市旅游局组织开展了XX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旅游大篷车巡游活动、**六大旅游精品景区推介会、XX日本jata国际旅游展等数十项国际性市场营销推广活动,推介**旅游和巴渝特色文化。并配合国家旅游局编印了中、英、韩、日、法、德等多语种的《**旅游指南》和《**旅游地图》。

  (3)扩大开放,积极引进旅游外资

  通过引进国际知名旅游企业来渝投资旅游业,吸引外资开办合资、独资旅行社;引入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扩大与国外旅游管理、智力、投融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等机构的交流合作。较大的旅游项目有:香港融汇国际投资控股公司投

  资35亿元人民币,开发国际温泉城;美国维多利亚游船公司拟在奉节县建设游船基地和旅游码头,整体打造九盘河旅游景区,投资额达3亿元人民币;万豪、海逸、希尔顿等10多家国际知名酒店集团入驻**市。

  文化与旅游大融合大发展路径总结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旅游业提出了“XX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达2.5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为10%”的新目标。在此背景下,旅游业如何借文化提升魅力,文化如何借旅游增强活力,最终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大旅游产业的整体升级,已成为当前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的来看,**内陆开放文化旅游高地实践给很多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城市带来了有益的借鉴,主要遵循的是“文化为魂、旅游作载、开放驱动、政府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文化为魂”是指要挖掘地方的文化内涵,文化决定了旅游产品的价值和品位,是旅游业增强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旅游为载”是指旅游业是文化产业化的载体,通过旅游寓教于乐、寓教于游,能将我国悠久的灿烂文化广为弘扬、代代相传;“开放驱动”是指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重,域内开放与域外开放并重,观念开放与政策开放并重,在世界范围内整合优质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大发展;“政府统筹”是指政府引领,强化市场分工,致力于旅游投资环境的改善,确保要素自由流动和集聚,确保旅游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如荼,但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消解了旅游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成了一个噱头,文化也仅仅是旅游唱经济戏的台子而已,由此导致旅游业过渡度商业化与文化内涵缺失。本文拟以岳麓山旅游文化提升为例,就力推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命题谈谈自己几点陋见。

  岳麓山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一张名片,也是享誉中外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较为成熟,但后劲明显不足。概其缘由为三:其一,知名度虽高,但遇发展瓶颈,创新意识不强;其二,对旅游主体认识不够,人文关心方面较为薄弱;其三,文化资源虽丰富,但较为碎片化,整合力度不大。针对这些现实困境,我想从弘扬中国旅游文化重文重人优秀传统、开发富有人文关心的旅游文化产品、整合文化资源及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等三个方面加以简述。

  一、充分弘扬中国旅游文化重人重文的优秀传统。

  山以贤称,境缘人胜。中国自古崇尚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因而弘扬中国旅游文化重人重文的优秀传统,在重人感受的同时,更要重视名人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充分再利用再发展这些资源。然而,名人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应该更高的或更多的立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不应该过高过多地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与定位。岳麓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历代名人雅士仰慕至此,游历登临,作诗赋文。把他们的简单生平、游历的情景,以及赋写岳麓山的相关诗作文章,搜集整理,编辑成册。在现今摘选于亮化灯、指示牌的名人诗句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在山脚下建造一个小诗林集中让游客观摩,也可以在名人游历的遗迹处塑像树牌立碑,撰文刻字介绍,让游客感受并体验昔日名人雅士的游兴情趣。

  二、遵循“旅游,人是主语”的原则,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真正凸显人文关心。在旅游的主体、客体与介体三要素之中,旅游主体才是真正核心。旅游主体

  文化的要求彰显时代性,旅游主体文化跟旅游主体自身文化素质或文化内涵有关联。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在未来文化旅游产品构架中,应该遵循“旅游,人是主语”的内在要求进行设计、思考与定位,从而真正凸显人文关心。

  岳麓山自XX年6月1日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来,极大方便了广阔民众。偌大景区成了市民登山健身之所,外来游客也只是逛逛岳麓书院,看看爱晚亭。留给游客只是景点碎片化印象,更多的文化资源也没有充分挖掘与利用。据此,可以分类制作分布导游图,比方烈士墓地、亭子、泉眼等等。另外,文化虽深厚,但曲高和寡。可以把书院楹联、禹王碑、麓山寺碑等刻印成楷书小册子,分发或低价售予游客,以便比照识别。同时,选辑岳麓书院历代校友名人录,以传记形式编辑成书,向游客出售。总之,从消费性角度来看待旅游主体,以喜闻乐见而非仅仅敬仰、朝圣、教育的方式,让游客去体验去娱乐去旅游,这样人文关心就会更加浓厚。

  三、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着力打造以书院文化为主导,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为辅的旅游文化景观群,从而强化旅游目的地建设。

  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提出,是建立在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之后,人们在发展旅游思想和理念上已经由原来的自发阶段向自觉阶段的过渡与迈进。岳麓山作为成熟的旅游景区,应该努力实现从品质突围到品牌深耕、从平台升级到舞台换新、从酒香不怕巷子深到注重自我推销、从注重策略到注重战略等四个方面的转变,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

  岳麓书院是岳麓山的灵魂之所,是湖湘文化的集结地,也是中国书院文化的重镇。深耕品牌,注重战略,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成了一条提升岳麓山旅游文化的必行路径。据此,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复兴生活,活化文化遗产中的历史生活。

  书院有三大传统功能:教学、藏书与祭祀。可以复原当年大儒朱熹与张轼的“朱张会讲”、潇湘槐市的盛况,志愿者衣着古装,席地而坐,静听儒士教诲;同时复原书院祭祀仪式,庄严而隆重,尊师而重教。每天定时进行,期间游客除了观摩,还可以租赁服装,亲自参与并体验古代书院的教学与祭祀等活动,并摄制成短片,低价售予或赠予游客,以示留念。恢复朱张渡,把云麓道宫——古麓山寺——岳麓书院——自卑亭——牌楼口——朱张渡——湘江橘子洲——天心阁——城南书院〔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这条长沙文脉串起来。

  其次,完善中国书院博物馆。

  新落成的中国书院博物馆收集并展示了全国各地历代知名书院的珍贵文物,丰富多姿,琳琅满目,但更多的是实物展示。为了给旅游主体对书院有较全面的了解,应该对书院文化的历史沿革通过多媒体较为详尽地呈现,提高观感度与审美度。同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书院文化活动以现场表演形式与游客互动。

  最后,整合其他文化资源,兴办文化产业园。

  推广生态文化。岳麓山因植被覆盖率高,素来被世人称为长沙的天然氧吧。六朝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朝香樟、明清枫栗均系千年古木,都是一张张生态文化名片。可以立足已有的万景园与鸟语林,举办红枫文化节等活动,让游客真正亲近与感受大自然动植物带给人类的裨益与快乐,把科普知识寄寓娱乐之中。同时,还可以挖掘亭文化、泉文化的内涵与意蕴。

  充分利用红色文化。青山有幸埋忠骨,近现代众多革命先烈休眠于岳麓山,比方禹之谟、黄兴、蔡锷、陈天华、姚宏业、蒋翊武等,还有纪念北伐阵亡将士的五轮塔、纪念陆军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刻印烈士们的生平事迹、革命活动,一一展现给游客。每逢烈士们的生辰、忌日,清明节、以及相关的重大革命纪念日,组织祭拜、瞻仰,让人们在静穆中升华爱国情怀。

  架构宗教文化与儒家文化传播的津梁。岳麓山上的古麓山寺、云麓道宫虽建筑规模不大,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充分发挥佛学院研究型功能,打造成与高校合作传播传统文化的基地,更好地利用道教、佛教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再现宋代僧人挑书办学的情景。

  从短期看,旅游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但从长远看,旅游是人们福利的一部分,力推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未来旅游文化发展的方向,也是创立旅游经典巨制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湖南融合经济促进中心〕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一路491号

  邮政编码:410006联系

  :1351731414文化局副局常年度述职

  今年是局党委提出文化工作大变化之年。一年来,认真按照全局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局下达的各级目标和任务,创新思路,敢于开拓,团结同志,真抓实干,分管各项工作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局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焕发和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开展调查研究,摸清从事艺术生产同志的思想状况,通过交心、谈心,消除少数同志思想上的疙瘩,鼓劲加压;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指导和改良了自身的工作;通过加强横向联系,协调与部门、乡镇的关系,帮助剧团、画院等单位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以此激发和调动同志们潜在的工作热情。现在,全局从事艺术创作和生产同志团结氛围浓厚,工作积极性高涨。

  二,克难而上,艺术产品生产实现了较大突破。按照年初制定的“实现通俗产品和精品生产并举,力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工作思路,始终把艺术产品生产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戏剧总团改制后在团长王金夕同志的带领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全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组织了音乐剧《回来吧,孩子》到城乡中小学演出场次;新编排了古装大戏《珍珠塔》。剧目创作室主任xx同志老当益壮,一年里,完成了剧本《岳贡奇缘》的多次修改;他先后新创作了7个戏剧,小品,小戏及舞台演唱类节目。他创作并执导的《xxxx记心中》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全省首届民营剧团会演获得银奖。市戏剧总剧团王金锡团长舍小家顾大家,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年初就排演了丹剧古装戏《哑女告状》和一台综艺节目,并在资金,人才都很困难的情况下,克难而上,编排出了大型音乐情景剧《回来吧,孩子》,经试演成功,马上到城区10多所中小学巡回演出,业已演出15场次,观看师生达几万人次,深

  部门关系的协调工作。在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筹备及中国石刻艺术博物馆暨南朝石刻风景区筹备工作中,能做到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怕苦不怕难,在工程招投标、协调有关方面关系中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特别是在组织从上海运回6千多件石刻短期突击工作中,担任负责接收的xx方面的工作,在文字材料起草,协调关系,组织人员现场接收中,连续工作近一个月,没有休息一个星期天,常常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几次累的感冒,喉咙沙哑,讲不出话来,还是坚持到第一线,直至这项工作全部结束,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任务。

  五,严格执行反腐倡廉规定要求,做廉洁从政的模范。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以及各级有关廉政的文件精神,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甘于清苦,耐得寂寞。自觉维护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团结同志,清白做人。认真学习各级关于反腐倡廉有关文件规定,从不收受任何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特别是在组织实施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和中国石刻艺术博物馆暨南朝石刻旅游风景区的筹备工作中,负责有关工程的招投标操作,多次拒绝客商的吃请和送礼,能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进行工程的实施;配偶和子女不经商、不办企业,按规定使用车辆。

  重要性。我把学习作为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把注重学用结合作为做好工作的立足点。

  一是政治学习做到主动。我十分注重政治学习,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今年以来,我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政治的高标准,主动加强“xxxx”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活动,写了3万余字的心得体会。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做到了讲纪律、讲原则、讲风格,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

  二是业务学习做到经常。一年来,我尽可能多地从较为繁忙的行政事务中挤出时间,加强业务学习,做到边工作边学习。在一些学术研究活动中,我虚心向兄弟单位的领导、专家请教,为搞好业务管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我还经常主动和业务干部交流沟通,尽一切可能掌握业务工作规律,进而引发新的思考,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年内,我针对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下乡调查过农村文化,对我县农村文化工作有过最直接的接触,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学用结合到位。学习是为了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工作的法宝。我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从理论的角度思考一些实际问题,指导具体工作。我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一直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人大会议期间,我积极发言,主动参政议政,大胆提出议案和建议,先后独立提出议案5件,参与提出议案20件,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我提出了《关于将电影“2131工程”列入政府财政支出预算》等议案和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

  二、通过开拓创新,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在本职工作方面,我坚持着眼全局、突出重点,注重开拓创新。一年来,我和电影公司的同志们一道,本着为单位负责、为事业负责的精神,扎实开展各项

  工作,并取得了实效。

  1、在发展中拓宽了业务路子。县电影院既是全县的大会议中心,又是唯一的正规演出场地。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条件,努力拓展演出市场。一是多次引进外地剧团来县电影院演出,激活了文化市场。满足了群众不同文化类型的需求。今年我们共接纳俄罗斯远东军区歌舞团等演出团体二十多个,演出场次近60场,超额完成了局里下达的演出任务。二是联系并配合组织举办了一些高规格大型明星演唱会。如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李锐和著名歌星王蓉演唱会,赢得了广阔观众的好评,既极大地拓展了县城人民的文化视野,又提高了文化局、县电影公司的知名度,同时也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县电影公司全年共完成总收入693634元,为电影事业的发展,为整个文化系统的大局稳定作了应有的奉献。

  2、在活动中收到了社会效益。一年来,我们努力贯彻省、市文件精神,放映了党教片《任长霞》和禁毒教育片《死亡之吻》及当前学生正确对待网络问题的启迪教育片《网络少年》,观众突破30000人。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公益性文化活动,利用新春期间和夏季时节,在县城及县城周围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优秀电影进社区”、“夏季广场电影月”活动,放映场次88场,观众超过26000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好地普及了科技知识,受到了广阔居民和村民的一致好评。特别是电影公司与长虹电器集团举行的“唱响主旋律,建设新农村”影企联姻免费电影放映活动,走进全县10个乡镇,加之国家发改委和广电总局奖励给我们的流动电影放映车的巡回走点,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农民朋友欢喜不已,每场观众都达300人以上。

  3、在困境中推行了改革调整。由于湖南省物价局湘价费[]64号文件已明文规定从年秋季开始,不再将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放映收费列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收费项目,故而,在我省已实行了14年的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放映

  活动宣告结束,赖以生存的四十余万元收入没有了。面对这一残酷现实,县电影公司陷入了危难境地,经过细致缜密的考虑和集体讨论研究,我们出台了改革调整方案,并推行了改革调整。通过调整,上班人员由过去的32人调整为12人,机构也精减了8个。同时,我们力争农村电影“2131”工程早日在我县得到落实,并为此做了不少实际性工作。目前,“2131”工程正稳步进展。

  三、勤政廉政,努力树立良好形象

  任现职以来,我一直严守组织纪律,注重团结同志自觉维护班子决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摆正自己的位置,从不越位、越权,协调处理好了和其他领导的关系。同时,虚心向其他领导学习,取长补短。

  在工作中,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自己的言行带头和影响其他同志。为了满足县城居民不同文化需求,也为了提高县电影院经济收入,我亲自出面衔接,帮助做好了一些明星及外地歌舞团来祁演出相关工作。在县电影公司场地出租及机构改革调整,我们都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没搞“暗箱操作”。

  当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还有一些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新政策、新形势的学习和把握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电影文化事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调研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电影文化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有待进一步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紧跟时代发展的伟大进程,不断充实自我,更新理念,恪尽职守,扎实工作,为全县文化事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

  开拓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在坚持电影主业的同时,大力拓展多种经营领域,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面完成了工作任务。主要成绩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文化局副局长,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深深懂得新形势下学习的重要性。我把学习作为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把注重学用结合作为做好工作的立足点。

  一是政治学习做到主动。我十分注重政治学习,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今年以来,我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政治的高标准,主动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活动,写了3万余字的心得体会。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做到了讲纪律、讲原则、讲风格,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

  二是业务学习做到经常。一年来,我尽可能多地从较为繁忙的行政事务中挤出时间,加强业务学习,做到边工作边学习。在一些学术研究活动中,我虚心向兄弟单位的领导、专家请教,为搞好业务管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我还经常主动和业务干部交流沟通,尽一切可能掌握业务工作规律,进而引发新的思考,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年内,我针对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下乡调查过农村文化,对我县农村文化工作有过最直接的接触,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学用结合到位。学习是为了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工作的法宝。我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从理论的角度思考一些实际问题,指导具体工作。我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一直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人大会议期间,我积极发言,主动参政议政,大胆提出议案和建议,先后独立提出议案5件,参与提出议案20件,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我提出了《关于将电影“2131工程”列入政府财政支出预算》等议案和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

  二、通过开拓创新,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在本职工作方面,我坚持着眼全局、突出重点,注重开拓创新。一年来,我和电影公司的同志们一道,本着为单位负责、为事业负责的精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实效。

  1、在发展中拓宽了业务路子。县电影院既是全县的大会议中心,又是唯一的正规演出场地。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条件,努力拓展演出市场。一是多次引进外地剧团来县电影院演出,激活了文化市场。满足了群众不同文化类型的需求。今年我们共接纳俄罗斯远东军区歌舞团等演出团体二十多个,演出场次近60场,超额完成了局里下达的演出任务。二是联系并配合组织举办了一些高规格大型明星演唱会。如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李锐和著名歌星王蓉演唱会,赢得了广阔观众的好评,既极大地拓展了县城人民的文化视野,又提高了文化局、县电影公司的知名度,同时也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县电影公司全年共完成总收入693634元,为电影事业的发展,为整个文化系统的大局稳定作了应有的奉献。

  2、在活动中收到了社会效益。一年来,我们努力贯彻省、市文件精神,放映了党教片《任长霞》和禁毒教育片《死亡之吻》及当前学生正确对待网络问题的启迪教育片《网络少年》,观众突破30000人。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公益性文化活动,利用新春期间和夏季时节,在县城及县城周围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优秀电影进社区”、“夏季广场电影月”活动,放映场次88场,观众超过26000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好地普及了科技知识,受到了广阔居民和村民的一致好评。特别是电影公司与长虹电器集团举行的“唱响主旋律,建设新农村”影企联姻免费电影放映活动,走进全县10个乡镇,加之国家发改委和广电总局

  奖励给我们的流动电影放映车的巡回走点,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农民朋友欢喜不已,每场观众都达300人以上。

  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年内,我针对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下乡调查过农村文化,对我县农村文化工作有过最直接的接触,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学用结合到位。学习是为了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工作的法宝。我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从理论的角度思考一些实际问题,指导具体工作。我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一直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人大会议期间,我积极发言,主动参政议政,大胆提出议案和建议,先后独立提出议案5件,参与提出议案20件,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我提出了《关于将电影“2131工程”列入政府财政支出预算》等议案和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

  二、通过开拓创新,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在本(推荐访问好:)职工作方面,我坚持着眼全局、突出重点,注重开拓创新。一年来,我和电影公司的同志们一道,本着为单位负责、为事业负责的精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实效。

  1、在发展中拓宽了业务路子。县电影院既是全县的大会议中心,又是唯一的正规演出场地。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条件,努力拓展演出市场。一是多次引进外地剧团来县电影院演出,激活了文化市场。满足了群众不同文化类型的需求。今年我们共接纳俄罗斯远东军区歌舞团等演出团体二十多个,演出场次近60场,超额完成了局里下达的演出任务。二是联系并配合组织举办了一些高规格大型明星演唱会。如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李锐和著名歌星王蓉演唱会,赢得了广阔观众的好评,既极大地拓展了县城人民的文化视野,又提高了文化局、县电影公司的知名度,同时也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县电影公司全年共完成总收入693634元,为电影事业的发展,为整个文化系统的大局稳定作了应有的奉献。

  2、在活动中收到了社会效益。一年来,我们努力贯彻省、市文件精神,放

  映了党教片《任长霞》和禁毒教育片《死亡之吻》及当前学生正确对待网络问题的启迪教育片《网络少年》,观众突破30000人。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公益性文化活动,利用新春期间和夏季时节,在县城及县城周围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优秀电影进社区”、“夏季广场电影月”活动,放映场次88场,观众超过26000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好地普及了科技知识,受到了广阔居民和村民的一致好评。特别是电影公司与长虹电器集团举行的“唱响主旋律,建设新农村”影企联姻免费电影放映活动,走进全县10个乡镇,加之国家发改委和广电总局奖励给我们的流动电影放映车的巡回走点,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农民朋友欢喜不已,每场观众都达300人以上。

  3、在困境中推行了改革调整。由于湖南省物价局湘价费[XX]64号文件已明文规定从XX年秋季开始,不再将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放映收费列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收费项目,故而,在我省已实行了14年的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放映活动宣告结束,赖以生存的四十余万元收入没有了。面对这一残酷现实,县电影公司陷入了危难境地,经过细致缜密的考虑和集体讨论研究,我们出台了改革调整方案,并推行了改革调整。通过调整,上班人员由过去的32人调整为12人,机构也精减了8个。同时,我们力争农村电影“2131”工程早日在我县得到落实,并为此做了不少实际性工作。目前,“2131”工程正稳步进展。

  三、勤政廉政,努力树立良好形象

  任现职

  以来,我一直严守组织纪律,注重团结同志自觉维护班子决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摆正自己的位置,从不越位、越权,协调处理好了和其他领导的关系。同时,虚心向其他领导学习,取长补短。

  在工作中,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项规章

  制度,以自己的言行带头和影响其他同志。为了满足县城居民不同文化需求,也为了提高县电

  影院经济收入,我亲自出面衔接,帮助做好了一些明星及外地歌舞团来祁演出相关工作。在县电影公司场地出租及机构改革调整,我们都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没搞“暗箱操作”。

  当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还有一些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新政策、新形势的学习和把握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电影文化事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调研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电影文化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有待进一步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紧跟时代发展的伟大进程,不断充实自我,更新理念,恪尽职守,扎实工作,为全县文化事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

  《文化局副局常年度述职》文化局副局常年度述职。

  为做好工作的立足点。

  一是政治学习做到主动。我十分注重政治学习,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今年以来,我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政治的高标准,主动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活动,写了3万余字的心得体会。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做到了讲纪律、讲原则、讲风格,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

  二是业务学习做到经常。一年来,我尽可能多地从较为繁忙的行政事务中挤出时间,加强业务学习,做到边工作边学习。在一些学术研究活动中,我虚心向兄弟单位的领导、专家请教,为搞好业务管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我还经常主动和业务干部交流沟通,尽一切可能掌握业务工作规律,进而引发新的思考,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年内,我针对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下乡调查过农村文化,对我县农村文化工作有过最直接的接触,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学用结合到位。学习是为了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工作的法宝。我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从理论的角度思考一些实际问题,指导具体工作。我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一直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人大会议期间,我积极发言,主动参政议政,大胆提出议案和建议,先后独立提出议案5件,参与提出议案20件,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我提出了《关于将电影“2131工程”列入政府财政支出预算》等议案和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

  二、通过开拓创新,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在本职工作方面,我坚持着眼全局、突出重点,注重开拓创新。一年来,我和电影公司的同志们一道,本着为单位负责、为事业负责的精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实效。

  1、在发展中拓宽了业务路子。县电影院既是全县的大会议中心,又是唯一的正规演出场地。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条件,努力拓展演出市场。一是多次引进外地剧团来县电影院演出,激活了文化市场。满足了群众不同文化类型的需求。今年我们共接纳俄罗斯远东军区歌舞团等演出团体二十多个,演出场次近60场,超额完成了局里下达的演出任务。二是联系并配合组织举办了一些高规格大型明星演唱会。如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李锐和著名歌星王蓉演唱会,赢得了广阔观众的好评,既极大地拓展了县城人民的文化视野,又提高了文化局、县电影公司的知名度,同时也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县电影公司全年共完成总收入693634元,为电影事业的发展,为整个文化系统的大局稳定作了应有的奉献。

  2、在活动中收到了社会效益。一年来,我们努力贯彻省、市文件精神,放映了党教片《任长霞》和禁毒教育片《死亡之吻》及当前学生正确对待网络问题的启迪教育片《网络少年》,观众突破30000人。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公益性文化活动,利用新春期间和夏季时节,在县城及县城周围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优秀电影进社区”、“夏季广场电影月”活动,放映场次88场,观众超过26000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好地普及了科技知识,受到了广阔居民和村民的一致好评。特别是电影公司与长虹电器集团举行的“唱响主旋律,建设新农村”影企联姻免费电影放映活动,走进全县10个乡镇,加之国家发改委和广电总局奖励给我们的流动电影放映车的巡回走点,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农民朋友欢喜不已,每场观众都达300人以上。

  3、在困境中推行了改革调整。由于湖南省物价局湘价费[]64号文件已明文规定从年秋季开始,不再将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放映收费列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收费项目,故而,在我省已实行了14年的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放映活动宣告结束,赖以生存的四十余万元收入没有了。面对这一残酷现实,县电影

  公司陷入了危难境地,经过细致缜密的考虑和集体讨论研究,我们出台了改革调整方案,并推行了改革调整。通过调整,上班人员由过去的32人调整为12人,机构也精减了8个。同时,我们力争农村电影“2131”工程早日在我县得到落实,并为此做了不少实际性工作。目前,“2131”工程正稳步进展。

  三、勤政廉政,努力树立良好形象

  任现职以来,我一直严守组织纪律,注重团结同志自觉维护班子决策的统一

  性和权威性,摆正自己的位置,从不越位、越权,协调处理好了和其他领导的关系。同时,虚心向其他领导学习,取长补短。

  在工作中,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自己的言行带头和影响其他同志。为了满足县城居民不同文化需求,也为了提高县电影院经济收入,我亲自出面衔接,帮助做好了一些明星及外地歌舞团

  来祁演出相关工作。在县电影公司场地出租及机构改革调整,我们都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没搞“暗箱操作”。

  当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还有一些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新政策、新形势的学习和把握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电影文化事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调研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电影文化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有待进一步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紧跟时代发展的伟大进程,不断充实自我,更新理念,恪尽职守,扎实工作,为全县文化事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

推荐访问: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汇报 情况汇报 融合 发展

版权所有:新维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维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维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50341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