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史问廉纪录片4篇

时间:2022-11-25 16:55:04 来源:网友投稿

鉴史问廉纪录片4篇鉴史问廉纪录片  鉴史问廉全集观后感多篇  鉴史问廉全集观后感1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在先秦典籍《周  礼》中,古人提出了“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鉴史问廉纪录片4篇,供大家参考。

鉴史问廉纪录片4篇

篇一:鉴史问廉纪录片

  鉴史问廉全集观后感多篇

  鉴史问廉全集观后感1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在先秦典籍《周

  礼》中,古人提出了“六廉”的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千百年来,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呼唤,几乎贯穿了一部中华文明史。

  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封建王朝的兴亡更替在中国大地上反复上演。当一个王朝走向衰败的时候,官场的贪污腐败总是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的全面战乱和改朝换代,盛世又被乱世所吞噬。孟子曾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描述这一现象。在历史上,对“人亡政息”的叹息,体现出了古人对此的反思。

  面对这种治乱循环的历史现象,解读历史或许有各种答案。但是,一条始终不变的规律一再显现,那就是“廉则兴,贪则衰”。贪腐不会导致一个王朝迅速衰亡,但一定会导致这个王朝灭亡。管不住腐败,国家就有危亡之虞;遏制了腐败,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鉴史问廉》是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全方位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

  在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当下,此片的问世更具现实意义。鉴史问廉全集观后感2

  近日,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廉政教育记录片《鉴史问廉》,看罢之后,感触颇深。

  清官,历来是百姓的追求与信仰。为官者,若要想成为一个清官,成为一个好官很容易,帮人民群众办好事这就够了。然而,要想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清官廉吏,这就难了。因为光办好事不行,还得把办好事当成一种习惯,还得能解决百姓的困难,还得能公正的处理纠纷,还得让自己和家人不贪不占,直到生命的终点。这样的清官是人人追捧的,因为的确很难得。对清廉与贪腐的评价,不是决定于我们自己或者某一个人,而是取决于人民大众。人民大众的心中有一杆秤,这杆秤是最公平的。为官者必须认识这杆秤,知道这杆秤的标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李世民的清正,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正是因为李隆基对清廉的正确的认识,才出现了大唐的开元盛世。也正是因为对清正廉洁的正确的认识。历史上才出现了包公,狄仁杰,魏征等这样一批为人民所讴歌的清正廉洁的人物。人民的爱与憎是分明的。他们所给予的评价是公正的,合理的。无论你是一个七品芝麻官,还是权倾朝野的将相。就算你是统领天下的帝王,他们也会给你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

  或许,因为受世俗的沾染,出现过不好的社会风气,总有人把人民群众不当人,把自己当人,以至于人民和政府之间起了隔阂,有了矛盾。本来和谐的社会,被这些渣滓坏了风气。这样一来,人民对清官的期望就更强烈了,更希望清官出现,来造福一方。如今的中央领导,利剑一挥,先

  惩贪腐,顺势提拔清正之官,这无疑让清廉之官能够崭露头角,让他们来维持我们国家的和谐安定,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的奔小康了。

  细观《鉴史问廉》我们深深懂得了读史可以知兴替,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是因为清正廉明所致,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是奢侈腐败所致。我们要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常怀“居安思危”之心,警钟长鸣。让廉政之花常开,拒腐败之风与千里之外。只有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幸福安康。鉴史问廉全集观后感3

  近日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我观看了在中央电视台CCTV-9记录频道播出的《鉴史问廉》大型纪录片,该片是由中央电视台、河南省纪委、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该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内容充实,厚重大气,观看之后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20XX年4月1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他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

  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而廉洁、修身、勤政的思想以及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早已成为中华

  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各种诱惑面前要把好自己的关,在行使权力时,坚定信念,锤炼意志,增强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抵御利益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要谨慎。此处谨慎并非指做人做事唯唯诺诺,小心翼翼,而是要在大胆开拓事业的同时,处世交友要谨慎,特别是在一些金钱物质利益方面,要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独,即在无人知晓之时,也要守住自己的防线,象《鉴史问廉》中的“四知太守”杨震那样,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敬畏之心,不能存任何侥幸心理;慎微指不能因情节轻微而对自己有种放松心理;慎初是指第一次,许多贪官第一次收受贿赂后人情难却,越走越偏,最终走上不归之路,因此,要洁身自好,自觉杜源。

  二要知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事业上要有不知足的追求,而在个人物质待遇等方面要有知足常乐之心。要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并且特别注意处理好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因为社会发展总有个过程,总要经过从少数人富裕到共同富裕的阶段,但这个阶段我们党员干部绝不能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而先富起来,而应有“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

  三要修身。古人云:“修身、齐字、治国、平天下”,李大钊先生曾说过,铁肩担道义,妙笔做文章。作为党员干部,修身应是第一位的,良好的自身修养是干好事业的基础,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正确对待个人廉洁问题。

  四要慎交友。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交友不慎,就会给自己的人生道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古人云:“黄金万两容易得,人生知己最难求”。如何交到知心的朋友,自己首先要心存浩然正气,以诚待人、以真心换真情,以沟通思想、互相学习、增进友谊为目的,逐步深入观察了解对方,只有这样经过从表及里、由内到外、从言到行的观察,才能全面了解一个人,才能结交到自己人生的知音。

  总之,通过这次观看《鉴史问廉》活动,可以说使自己在思想上有一个震撼,在认识上有一个提高,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方向更明确了,准则更清晰了,要真正做到时刻不忘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断加强自己的人生观改造,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立足本职,恪尽职守,为我市“汝美万事兴,汝和万事兴,汝升万事兴”的总体战略构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二:鉴史问廉纪录片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word可编辑

  鉴史问廉第七集制度之重解说词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第七集

  制度之重

  内容简介

  廉政制度建设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工程,对反腐惩贪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如何遏制腐败和滥用权力,历朝历代在制度建设上作出了大量有效的尝试和努力。纵观历代王朝,在选任以廉、考核以廉、依法监察(官吏选举任用、官吏考核管理、官吏监察监督)三方面都出现过科学规范的廉政立法,一些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制度,对于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廉政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善了古代政治道德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为官公正廉洁、为人刚直不阿的清官廉吏,他们廉洁清正、奉法循理、刚直无私、勤政爱民的政治品质与操守作风,不但深受后世为政者的推崇和民众的爱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度之重》通过挖掘古人在廉政制度上的探索和努力,将这些历史的镜鉴展示给观众。

  解说词

  (字幕):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

  解说词:1975年11月,在湖北省云梦县进行的一项考古发掘,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在一座秦代墓葬中,人们发现了1000多片竹简。这些竹简的主要内容,是两千多年前秦帝国的律令条文,它们对官吏的职责、考核与处罚作了明确的规定。云梦县出土的这些秦简直观地向人们展示着这样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在两千多年前,国家就开始运用律令和制度,对官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以监察制度、官吏选拔制度和回避制度为主的制度设计,构成了防止和遏制腐败的制度保障。这些凝聚着古人政治智慧的制度设计,直到今天还在启示着我们。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word可编辑

  第七集制度之重

  解说词:吴艳军是湖北省云梦县人民法院立案庭的庭长。一直以来,吴艳军将“人生的最大失败是失去自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如今,吴艳军的座右铭和全院其他法官的座右铭一起,被醒目地立在法官们开庭时必经的走廊里,这些独特的座右铭采用的是秦代竹简的样式。

  在云梦县法院还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这个小小的博物馆里,秦简也是其中最重要的馆藏物品。在云梦县,秦简是这里最为瞩目的文化名片。云梦县博物馆收藏的睡虎地秦简,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珍贵的秦代文献资料。通过这些文献资料,人们发现秦朝的地方官吏要负责管理一方的农业、市场交易、徭役、手工业、治安,甚至还要负责兵器生产和工程营造,不论是没有完成职责,还是借职务之便从中牟取私利,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今天,我们透过这些秦简上的律令条文,可以看到秦始皇是如何管理这个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一统帝国,以及帝国庞大的官吏群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治国先治吏,因为吏是什么呢?吏是管理国家的人,首先把官,有一种法律把官管好,就治国先治吏。我觉得这批云梦秦简里头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它能够对官吏的考核,在秦律里头已经体现出来了。”

  解说词:为了更有效地监督管理各级官吏,惩治贪腐等渎职行为,秦始皇设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中央有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御史大夫再派出监御史常驻地方,监察郡县一级的官员。这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开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宪群:“我国的监察制度主要是官僚制度形成以后,大致的时间是在战国时期,但是秦统一以后这个制度被推广到全国,那么根据文献的记载,秦代中央是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那么这个御史大夫主要的职责就是监察的这个职能。那么在秦代,地方一级设有郡戒,郡戒的职能主要就是监察。”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word可编辑

  解说词:从秦始皇时期开始的监察制度,一直延续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公元前140年,发生了一件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大事。这一年10月,刚刚当上皇帝的汉武帝刘彻,在皇宫向一批学者询问治理国家的大计。根据皇帝的询问,学者们将自己的回答写成文章呈交上去。在这些文人当中,一位叫董仲舒的学者独特的见解引起了汉武帝的极大兴趣。董仲舒给皇帝的治国大计就是实行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它使儒学成为以后两千多年间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那么,作为民间学者的董仲舒是如何进入皇帝的视野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牛润珍:“董仲舒能够进入皇帝的视野,这和汉代的察举制度有关,察举的科目有方正贤良,还有敢言直谏之士,被举荐之后,他要经过皇帝的策问、考核,然后才能做官。”

  解说词:被地方官举荐的董仲舒在给皇帝的文章中说,现在吏治不贤明,这是选才不当造成的。他的建议是,根据才能和品德来选拔官员。这就是后来汉代察举制度中最重要的孝廉科,地方官每年要为国家举荐贤才,品德优秀、孝敬父母、学识过人、富有才干的人都可以被举荐。那么,汉武帝建立的这套官吏选拔制度,对这个帝国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以推荐为主的察举制度,能够避免腐败的侵蚀而为国选出可用之才吗?

  公元前36年,西汉军队在西域的郅支城与匈奴展开了一场决战。两天之内,匈奴全军覆没,西汉帝国与匈奴的最后一次战争落下了帷幕。立下这个不世奇功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将陈汤。陈汤原先只是一个出身普通人家的平民。年轻时,陈汤曾在长安流浪,他的才能被富平侯张勃发现。于是,张勃便向朝廷推荐了陈汤。不料,在等待分配期间,陈汤的父亲去世,而陈汤的命运也因此被改变。原来,得知父亲死讯的陈汤没有回家奔丧。负责首都监察工作的司隶校尉因此检举陈汤缺乏起码的孝道,不符合举荐当官的标准。于是,陈汤被拘捕下狱,举荐人张勃也因为举荐不当受到了处罚。几年之后,陈汤又一次被人举荐。这一次他担任了西域都护府副校尉,奉命出使西域。他的才能终于在遥远的边疆得到发挥,为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word可编辑

  西汉和匈奴之间的战争划下了一个漂亮的句号。陈汤的人生沉浮让人们对察举制度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西汉王朝通过严格的考核和检举,极大地压缩了选拔官员过程中舞弊和腐败的空间。

  河南省内乡县,这里拥有上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这里,不同朝代的县志被精心地保存到了现在。这些县志记载了上至公元前6年下至清朝末年,在内乡任职而且有名可察的180多名官员,人们发现,这其中没有一个是河南人。这是为什么呢?

  早在汉武帝时期,官员异地为官的籍贯回避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此后,本地人不能在本地做官成为历朝历代一以贯之的制度。到了宋代,回避制度被细化为籍贯回避、亲属回避、职务回避以及科举回避。作为一种有效的反腐制度,回避制度在中国古代得到了严格的执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宪群:“所谓回避制度,从我国历史上来说,我认为有三种回避。一种是避籍,就是回避籍贯,籍贯回避。第二种是避亲,就是亲属的回避。第三种是避近,就是相近的关系的一种回避制度。这三种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时期都有存在。”

  解说词: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发布了一道诏令,将全国分为13个州,并向每个州委派一名刺史。此时在西汉帝国,地方已经有郡县两级行政单位,皇帝在全国设州并委派刺史的目的,是监督地方官吏和豪强。自此,刺史制度成为国家的主要监察制度。那么,为什么汉武帝要设立这么一套全新的针对各级官吏的监督机制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宪群:“到汉武帝时期,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吏治腐败的问题就比较突出了。那么,吏治腐败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各级官僚勾结豪强势力,导致了各级地方官,出现了一种不执行中央的政策和命令,鱼肉地方百姓,各种独立于国家法律秩序之外的这种社会势力横行。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汉武帝就下决心,设立了以刺史为标志的,这样一种巡视监察制度。”

  中国唐史研究会原会长、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你看在秦始皇那个时候,他没有这套东西。他就到全国,到各地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word可编辑

  去巡查、他老自己到各地去,天子巡狩,说巡狩并不是真打猎,他到各地,他就要去看,这儿怎么样?那儿怎么样?就是保持中央集权的。你看秦始皇活活累死了。你看到汉武帝之前,郡国并行,汉帝国管的地方还相对比较小,郡,好多诸侯国,也不要你去直接管,尽管相这些东西也是中央派的。所以汉武帝时期觉得,它又含的这些郡县了,他就设13部州刺史,要到各地去监察。”

  解说词:汉武帝建立的刺史制度不仅要发挥监察地方官员的职能,还是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开端。刺史长期流动到各地去巡查,监察地方官员是否廉洁称职,不在一个地方长期驻扎。从汉武帝开始,巡视制度被历朝历代继承了下来。巡视工作主要由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负责,成为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明朝,中央政府专门委派监察御史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这种专门负责巡视地方的御史被称为巡按御史。在民间,巡按御史被百姓们视为清廉而权力极大的官员。在民间传统戏曲和小说中,巡按御史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八府巡按”。这种文化现象,折射出了百姓们对巡视制度和监察御史惩治贪腐的期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宪群:“巡视制度在汉代形成以后,在历代的监察制度当中都有巡视这一方面的内容。比如说像西晋时期、曹魏时期、唐代都有,一直可以说是到明清时期。巡视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基本都是作为肃清吏治、澄清社会风气的一项比较有效的制度。”

  解说词:公元581年,北周皇帝禅位给丞相杨坚,他将这个新朝命名为“隋”。8年之后,隋统一了分裂400年之久的中国。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是一个开创性的朝代。

  公元587年,隋文帝下令,全国各州每年推举三个有才学的读书人参加考试,应考“秀才”,这被认为是后世科举制度的雏形。几年之后,隋炀帝杨广下诏设立进士科开科取士,中国延续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word可编辑

  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这个今天人们休闲观光的旅游景点,曾经承载了无数文人学子一生的梦想。2014年中秋节,江南贡院上演了一出别开声面的“状元游街”。与人们想像中不同的是,游街的主角是位女状元,在她的身后是陪同游街的各级官员。这场演出艺术化地再现了公元1853年中国唯一的一位女状元傅善祥被点中状元后游街的情形,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观看。

  科举考试这种公平的制度设计,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提供了上升的途径,这是中国古代最为公平的官吏选拔制度。从此之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一再上演,“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成为人们教育子女的金科玉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宪群:“怎么样能够从用人制度上保持政治的廉洁性、公平性,始终是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他们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说科举制度的出现,是在历史上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这样一个基础之上产生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用人制度。”

  解说词:作为一种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度促进了古代社会稳定和发展,也为防止官员选拔中的贪污腐败提供了制度保证。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它保证了,每一个有理想的个体,都能进入达者兼济天下的社会行动层面,执行层面,有这样的一个平台给他。所以你看中国古代的士大夫精神,这一点和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一般文学家就是文学家,政治家就是政治家,界限分明对吧。中国的你看古代的文学家,大多数都是政治家。我们讲中国文学史全是什么王安石啊欧阳修,苏东坡,这些人都是政治家,是不是?这就叫文人政治。文人政治其实是人类文明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明基础,而科举是为文人政治提供一个重要的渠道保证,这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华夏文明对人类文明的一个巨大贡献。”

  解说词:摆在隋文帝杨坚面前的,不仅仅是官员选拔制度的革新,而是包括监察制度在内的整个国家行政制度的重建。这位隋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央设立了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台。御史台不仅要负责监察各级官吏的违法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word可编辑

  行为,而且还可以与刑部、大理寺联合办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到了隋朝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体系。

  湖南大学教授贾玉英:“隋朝中央监察制度里面重要的发展,第一是御史脱离了晋中,御史台成立了专职监察,不再管宫中事情了,脱离了宫禁,成为专职的监察机构。这个变化对中国古代中央监察制度有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唐朝、宋朝、元、明、清基本上承袭了这个制度。隋朝中央监察制度的第二个变化是门下省成为审议机构,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门下省成为监督决策的封驳机构。所谓封驳就是监督朝廷决策的机构。在隋朝之前没有专门的封驳机构。在汉代的时候虽然有封驳的事例,就是这样的例子,丞相可以封驳这个诏书,但是没有专门的封驳机构,隋朝以门下省作为专门的封驳机构。自此以后,中国古代一直到明朝之前,这个封驳制度基本上是存在下来的。可以说隋朝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解说词:隋朝创立的包括监察制度在内的整套国家管理体制,许多都被后来的唐朝继承。源于秦汉时期的谏官制度,在后来的岁月中经过多次变革,到唐代进入成熟时期。谏官和御史可以较前朝相对自由地行使职权,表现优异的监察官员还可以升迁为宰相等高级官员,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制度,监察官才能有效地监督百官。也正是这样的监察制度,才使魏征、宋璟等许多能臣脱颖而出,成为彪炳史册的一代名臣。

  中国唐史研究会原会长、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我觉得这一种政治设计是很了不得。因为中国的政治制度至少从春秋战国以来,它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制度,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决策集中,最后拍板,只有一个人。但是君王个人的知识有限,而君王是世袭的,他未必贤、他未必能。但是大臣是选拔的,这样世袭代表政治的秩序,选贤与能代表操作的能力。所以这样既能保持政治的稳定,又能保证国事处理的有效。”

  解说词:到了宋代,皇帝开始亲自选任中央监察官,这不仅体现了皇帝对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的重视,更使得监察机关摆脱了宰相的干预,能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word可编辑

  够相对独立地行使监察权。在宋代,监察体制相对完备严密,监察官的素质要高于前代。宋代的许多名臣学士,都有过担任监察官员的经历。

  北京大学副教授赵冬梅:“宋朝的言官非常有力量,他们通常都是科举出身,读过很多的书,关键都是一些能坚持原则的,像包拯就做过,司马光也做过,还有范仲淹,欧阳修,他们确确实实起到了在内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促进解决这样一种自我修正的作用,也就说他当时的政治体制当中存在着一个自我修正的,自我修复的机制,这个机制其实我们放长远看就可以保证让他这个王朝、这个国家不至于烂掉。”

  解说词:在宋朝,像包拯这样闻名于世的监察官员并不在少数。负责监察的官员甚至可以根据传闻来举报有贪腐嫌疑的大臣,这在当时叫“风闻奏事”。有宋一代,监察官的职权得到了皇帝的尊重,留下了许多被载入史册的佳话。

  到了元朝,谏院被取消,谏官上书言事的职能划归到了御史台。隋文帝杨坚设立的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在明朝的时候,改称都察院,全国13个省级行政区设立了13道监察御史,中央6部也设有6科,一起承担起了监察百官的职责。清雍正元年,6科被并入都察院,国家的监察机构达到了空前的统一。

  几千年来,监察制度一直被历朝历代视为治国治吏的法宝,是国家治理腐败有力工具。有所作为的皇帝都努力使监察机构独立行使纠察弹劾职权,让监察官更加有效地行使监察百官的职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宪群:“我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2300多年,虽然一家一姓的王朝更迭比较频繁,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制度能够延续2000多年,这个说明我们封建社会的这些政治家在早期的政治制度设计的时候是有比较完备的地方。一个是制度设计,政治制度的设计,就是说让监察和行政分离,是保证了监察的相对独立性。那么在法律制度方面,历朝历代,特别是一些延续时间比较长的王朝,比如像汉、唐、明、清这样一些延续了几百年的王朝,都非常重视这个制度建设。”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word可编辑

  解说词:1628年,刚刚即位的崇祯皇帝,有一天收到了监察官户科给事中韩一良的上疏。崇祯读后立刻召见群臣,让韩一良当众念他写的上疏。那么,韩一良到底写了什么,让崇祯据皇帝如此重视呢?韩一良的这篇《劝廉惩贪疏》给崇祯算了一笔细账。一个总督巡抚的职位,要五、六千两银子;一个道台知府的美缺,要二、三千两银子;而下面州县衙门的大小官位,也都各有定价。在当时,几乎每个官位都是明码标价。在这篇奏疏中,韩一良还以自己两个月内推掉500两银子的官场交际费为例,说明腐败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但是,当崇祯要韩一良检举行贿者的时候,这位监察官宁可冒着被皇帝惩处的风险,也不肯说出行贿者的名字。为什么这位监察官会做出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如此反常的选择呢?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韩一良在那个官僚阶层里面,他做了一个离经叛道的事,把那个潜规则都暴露出来的。但是他又没有勇气做到底,真正让他检举揭发的时候,真正让他做反贪急先锋的时候,他又没那个勇气。所以最后被罢职被免官,所以虎头蛇尾,但是事实上我研究明代文化,我觉得到晚明的时候,到崇祯年间,那个腐败已经经过万历朝,然后经过我们知道后来魏忠贤,已经大厦将倾。”

  解说词:韩一良的故事,直观地反映了明朝末期贪腐现象普遍和严重的程度。监察制度是遏制腐败蔓延的防火墙,监察制度的失灵,意味着明帝国官员队伍的腐败已经无法遏止,帝国的死亡已经无法避免。韩一良在上疏中还说,现在很多官员都是靠钱弄到官位的,地方官薪水微薄,他们要孝敬上司、晋级考核、上京朝觐的费用也要几千两银子。这怎么能让官员们廉洁呢?明朝官员们薪水微薄,这成为许多官员贪腐的借口。这种情况,在清王朝的时候并没有改变。

  公元1724年7月的一个深夜,在圆明园里忙了一天的雍正皇帝还没有休息,一封白天收到的奏折使他难以入睡。这封由山西布政使高成龄交上来的奏折向皇帝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把山西全省的耗羡全部上交归公,同时发给官吏养廉银。高成龄在奏折里提到的“耗羡”,是从明朝开始实行的一种附加税,是地方官府在征税的时候额外收取的部分,和必须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word可编辑

  上缴国库的正税不同,耗羡不需要上缴,留给地方官作办公费用。为什么高成龄的奏折会引起皇帝的注意呢?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这个火耗,包括粮耗,就是明末以来的,公开的贪污,公开化的贪污,收缴一条鞭法之后,不是交银两吗,那么银两拿到炉子里重新熔炼的时候肯定有消耗部分,那么你提前就要把这个消耗部分交上来,你多收的税收部分官员就把它贪污了。粮耗,淋尖踢斛,你交的粮食,那个收税官员上来要猛踢一脚,踢出来的米作为损耗,中饱私囊了。”

  解说词:让雍正皇帝和地方大员们为之苦恼的这种“耗羡”,实际上构成了官员们生存潜规则的基础。州县的官员们打着征收“耗羡”的幌子,在朝廷的正税之外任意征收,然后和上级瓜分这些民脂民膏。在当时,地方官送给上级的钱叫“陋规”。上下勾结的后果是地方吏治败坏,几乎无官不贪,各地财政都出现了巨额亏空。中央财政也出现了危机。这一年年初,户部只有存银800多万两。

  康熙时期的一位监察御史曾经向皇帝报告说,每年民间缴纳1两银子的皇粮国税,那些贪婪的官吏就会加收3两、4两甚至10两的耗羡,这种无穷无尽的杂派使百姓们苦不堪言。高成龄的奏折,使皇帝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这一年,雍正皇帝决定,在全国推行一项重大改革,那就是“耗羡归公”。自此,“耗羡”由附加税改成了法定正税,各地的征收额度均有明文规定,地方官吏在收税时任意摊派的行为从此得到了遏制。

  据史书记载,雍正皇帝设计的“耗羡”归公等制度推行之后,官吏之间的各种馈送和陋规多被禁止,其他贪赃侵蚀行为也有所收敛。短短几年,澄清吏治就初见成效,贪污侵盗公款的大案有了显著的减少,官吏队伍的面貌大为改观。“耗羡”归公等改革举措在全国的推行,很快改变了中央财政极其困难的处境。雍正末年,户部存银由雍正皇帝即位初期的800万两猛增到6000多万两。“国家财用充足”的良好前景,为乾隆盛世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word可编辑

  1733年,雍正皇帝颁布圣旨宣布,由于河南已经补足历年积欠的皇粮国税,全省财政结余70多万两白银,今年河南本年地丁钱粮镯免40万两。河南全省的百姓就这样分享到了改革的成果。在当时,很多地方都因为推行“耗羡”归公,百姓们的赋税负担大大减轻。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如何遏制腐败和滥用权力,历朝历代在包括监察制度在内的制度建设上作出了大量有效的尝试和努力。

  历史赋予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各自的使命,任何人都难以超越他所处的时代。历史会公正地记录每一代人的探索和努力,把它们作为历史的镜鉴留给后来者。

  面对历史的是非成败,今天的人们当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让历史的智慧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篇三:鉴史问廉纪录片

  关于廉政教育学习笔记《鉴史问廉》纪录片第一集观后感

  它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全方位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有关专家认为,《鉴史问廉》主题鲜明,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在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当下,此片的问世更具现实意义。“廉则兴,贪则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一个治国之道!《鉴史问廉》的第一集——兴衰之思所讲述的西晋王朝、唐、北宋的兴衰史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石崇和王恺的斗富,表面看不过是富豪间一掷千金的炫富大比拼,背后折射的却是西晋王朝制度上的败笔,用人上的“只讲门第、无论才能”导致庸官蠹吏把持朝政高高在上,有才之士困顿江湖;经济上的“占田制”更加速了“官越大钱越多”的不正常的官阶晋升之争,而这种最不公正的制度,最终导致了西晋王朝官员整体性腐败和社会的溃败,因而在王国之后还被后世史学家赋予“中国历史上最腐败、最黑暗王朝”的“美誉”!大唐的兴衰更是一面镜子:在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吏治清廉时代的辉煌之后,自从误用了一个不学

  无术而又精通音律的李林甫为宰相后,曾经的一代明君唐玄宗一步步坠入了李林甫为他精心设计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昏庸无为的温柔乡,进而引发了长达七年的“安史之乱”并就此终止了一代天朝的神话。有了前朝的教训,大宋初年呈现出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治国新景象。科举制度的兴起真正做到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有了一代“圣相”李沆,才有了对官员“婚丧、宴饮、车马、服饰”的严格规定,才有了对官员“贪污受贿者处以极刑”的重典,才有了包括印刷术的发明在内的科技大爆发,才有了《清明上河园》中的大宋京华梦!可惜这样的繁华却不敌一块块石头!瘦金体的始祖——宋徽宗赵喆,热衷于艺术家的享受,大江南北的臣子投其所好的运来各色奇石异花,修建了“艮岳”的同时,提拔了一介平民却献石有功的朱勔为节度使,动摇了严密、公正的科举制度;使江浙百姓受花石纲之役二十年,怨声载道;陷入了内有方腊的起义造反、外有金兵入侵的窘境,最终蒙受了靖康之耻,北宋就此终结。而那些跋山涉水而来的艮岳之石,最终却堆砌在了金人新建大都的皇家园林中。由此想到了前段时间网上频频闪现的“炫富照”——郭美美炫富坏了不仅仅是红十字会的名声,还引发了全国的血荒,成就了网络热词“干爹”;表哥杨达才不经意的名表炫富揭开了一个贪腐大案;湖北通山县80后女县长胡娟更是坐

  在铺满百元大钞的沙发上……中国的老百姓从来就是“不患穷,就患不公”,一个个官员或是官员的“干女儿”厚颜无耻的炫富照,怎能不激起人们“仇官恨富”的心理?!“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再说说追求。人是要有追求的,可这追求必须是正能量的、利人利己的,如果打着追求的幌子,利用手中的权利,满足一己私利、贪图奢靡的享受,就不仅仅是“追求”那么简单了。原江西省长胡长清就有追求,一向以“书法家”自居,南昌的大街小巷的店铺曾经挂满了他手书的匾额,但在他20XX年3月因索贿受贿数额巨大被判处死刑后,南昌的垃圾堆里处处可见他的“墨宝”!河南省原人大副主任秦玉海的摄影作品集《真水天香》曾经悬挂在上海、深圳、北京建国门地铁,在北京开过个人摄影作品展,甚至获得过全国摄影界最高奖——艺术创作金像奖,然而在他“犯事儿”后,经专业摄影师曝出内幕称,秦玉海的摄影技术近卫入门级,其作品全部都是经过必要的修图软件处理,甚至有专业摄影师为他调好光圈和速度,“就等领导按下快门”——就是这样一个入门级的摄影大师,手持着价格不菲的摄影器材,走过了《焦作山水》、领略了《云台山风光》,在《十月凤凰山》留下了《五大连池印象》,并最终结成了个人摄影集《真水天香》(以上均为秦玉海摄影作品集名称),他的摄影足迹也是他从勤政到犯罪的历程!这,也叫一种“追求”!

  以铜为镜,可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篇四:鉴史问廉纪录片

  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500字

  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500字《礼记》讲到:“政者,正也”,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

  是数千年来无数文人士大夫的价值追求,也是为为官从政戮力奋斗的目标。在这其中,清正、廉洁、勤政一直是中国的价值主流,从古至今,以戏曲、小说、绘画,甚至在建筑、对联中,我们都可以体会历史深处的浩然正气,感受文化中的清廉、正义、操守。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具有极强的历史传承影响力。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扬善惩恶、尚廉治贪、扶正祛邪,始终是社会的追求和百姓的企盼。

  明太祖年间,常熟县农民陈寿六得罪了县吏顾英,顾英便让手下抢走陈家一年口粮。顾英平常横行乡里,忍无可忍的陈寿六便带着自己的弟弟和外甥,冲进县将顾英绑住,扭送至京城交皇帝朱元璋,沿途手里持着明法律《大诰》,以防其他官吏阻挡。朱元璋立即将顾英打入大牢,还奖赏陈寿六等人钱物,并免除他们杂役,便警告地方官吏,不准对陈寿六等人打击报复,否那么一律处死株连九族。

  这不是精彩的古代电视剧,而是《鉴史问廉》第六集的场面。《鉴史问廉》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屡屡出重拳,中纪委势如利剑,杀入腐败重灾区,斩获颇丰,人民群众拍手称快时,可有人却冒出“反腐过头”论。反腐真的过头了吗?

  那我们看看《鉴史问廉》中介绍的明《大诰》。明《大诰》花费三年时间汇编而成,侧重于惩治贪官污吏,百分之八十都是用来约束和治理官员的。皇帝朱元璋当时接住的是元朝的乱摊子,他的“重典治贪”取到实效,让明初吏治清廉良好场面持续一百多年。而另一个历史,也发人深省:晚清深得皇帝器重的宰相柏,在科举中,作为主考官的他因16两银子舞弊,从而被处死。

  民间的监视,重惩腐败,这些都说明了反腐必须严惩,人民监视必不可少。纵观历史,腐败是所有朝代的不治之症。而现在要治疗这个顽症,必须有零容忍的态度、猛药去疴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严厉惩罚的尺度,时时保持高压态势,发现多少惩罚多少,把反腐利剑举起来,形成强大震慑,使广阔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这是看完《鉴史问廉》的最大感悟

  另外,《鉴史问廉》在画面、音乐、配音上,都做到至善至美,让人从视觉和听觉上,得到至善至美的的享受。在剧情设计上,防止呆板地说教,而是巧妙将故事和评论、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让人看后,发人深思,记忆深刻。《鉴史问廉》摄制组蛮拼的,为他们的辛勤的付出点个赞!

  

  

推荐访问:鉴史问廉纪录片 纪录片 鉴史问廉

版权所有:新维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维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维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50341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