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6篇

时间:2022-11-08 12:10:06 来源:网友投稿

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6篇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摘要:体育课既要传播运动技能,培养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生命不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6篇,供大家参考。

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6篇

篇一: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摘要:体育课既要传播运动技能,培养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关键词:提高学生体育素质

  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中学生都不太注重体育,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根本达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课既要传播运动技能,培养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生命不息,运动不止。怎样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呢?

  一、培养体育意识

  对学生个体而言,体育可以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可以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思维的开拓,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体育的这些好处,导致他们不注重体育。认为体育课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因此要让中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首先要改变他们对体育的认识。体育意识,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对体育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的总和,它包括对体育的认识与理解、体育参与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等。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应该要有深厚专业的体育知识,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的向学生传递体育重要性的思想,然而言传不如身教,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要加强体育锻炼,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上课穿运动鞋,运动服,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体育讲座和学生一起讨论体育热点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逐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另外,老师还可以为学生订阅一些体育杂志,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同时为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我们在上室内课时,反复强调“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晨大课间和课外跳绳、跑步、体能训练活动,日日不懈,常年不止,持之以恒。每年学校举办田径、球类比赛或参与县里组织的

  田径运动会时,我们一再强调“重在参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争取参加,个个为竞赛出力,互助合作,彼此关心,既要为本队、本班运动员鼓劲,也要为别队、别班队员鼓掌,既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又增进了班级、校际之间的友谊。

  二、传授体育知识

  体育知识,包括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体育锻炼知识、身体评价知识和单项运动技术知识等。今年我们学校因为新教学楼新建,操场被占用一半,不能开展大型体育活动,因此上体育课时就因地施教,如讲立定跳远的动作、姿势和技巧;讲解仰俯卧撑、仰卧起坐的姿势、呼吸、动作的配合要领;讲解乒乓球的握球姿势,接发球的技法;讲解篮球如何过人、上篮、进攻、防守以及避免伤人犯规和白卫的防止伤害的道理,讲解滑冰的方法技巧,使学生了解基本的体育知识,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主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健全身心。这些体育知识使学生受益非浅,终生难忘。

  三、培养体育个性

  体育个性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区别他人的独特体育行为、思想等精神面貌的总体表现。它包括体育个性倾向,如需要、兴趣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能力等。我们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个性,他们大多能吃苦跑步、跳绳是他们的强项。我们常带学生训练排球、篮球,为我市重点高中第一中学、第八中学培育了不少体育尖子。

  四、铸造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指学生依据一定的体育道德规范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我们上体育课时反复告诫学生自觉遵守体育规则,服从裁判,犯规主动举手,并对相关者表示歉意,如球类对抗赛时发生冲撞,主动将对方扶起,表示歉意:拔河比赛或参加校内外田径运动会时,要为双方呐喊鼓掌助威,不以胜败丧和气;参加竞赛时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这些体育品德铸造着学生的灵魂,发挥了体育的育人功能。

  五、规范体育行为

  体育行为,是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表现形式,是体育文化素养在学生行为中的直接反映。它包括体育活动、体育消费。学生懂得体育知识越丰富,体育意识越强烈,体育技能越高超,体育个性越突出,体育品德越高尚,体育行为就越白觉。我们六中的学生在经过规范以后,每天都能自觉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并做到“快、静、齐”;上体育课前准备好活动器材,穿好运动鞋,做好准备活动,聆听老师课前要求,观察示范,再分组训练。课后列队总结,归还体育器材。这样使学生把体育活动视为健身的手段,生活学习、工作不可或缺的终身需要。我校学生都有校服、运动鞋,不少学生自己买了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拍。他们不仅在校坚持体育锻炼,回家还能带动家人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体育活动的社会化、全民化。

  体育运动对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少年强则国强,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素质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体育知识,改良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素质。

  参考文献:

  [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J].刘晓琼.甘肃教育.2016(10)

  [2]浅谈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吕德军.艺教育.2011(09)

  中国体卫

  

  

篇二: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

  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室外娱乐活动少了,宅在家里刷屏、玩游戏、看电视的时间多了,造成学生眼睛近视、思维狭隘、身体发胖,长期如此,学生的性格也会变得浮躁、焦虑,对学习以及与人相处更是不利。体育教学能通过教学的灵活性、运动性,激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发现体育学习和运动的乐趣,从而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形成体育意识,树立体育精神,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意义。

  1核心素养培养思考

  社会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然而健康的身体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稳定发展的关键基础,若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那么就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最关键的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抗压能力的培养。然而,体育这门课程自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以及实践性,是提升心理承受能力最关键的课程,并且,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为小学生开展体育这门课程,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精气神,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养成克服困难的意识,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部分体育教师缺少一定的责任意识,在每周两节的体育课中没有对理论知识和各类运动技能进行重点讲解。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由活动,这导致学生不能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不能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很多班主任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常常忽略了体育课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班主任常常占用体育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解数学等主要学科的知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压力。部分家长认为学习更加重要,体育锻炼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同时,家长对孩子进行体育运动时的安全问题也较为关心。根据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的报道,每年至少350万孩子遭受运动损伤。5-14儿童的十次急诊就诊中,4次与运动伤害有关。虽然运动损失导致的死亡较少,但也会有一定的概率导致脑损伤。学校没有足够的体育设施供学生学习。体育课成为了自由活动课,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片面的理解。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和体育知识不感兴趣,这是由体育课教学方式和内容较为死板导致的。

  3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3.1打造翻转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不了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呼之欲出。翻转课堂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小学生展示才华的场地。体育教师要积极打造翻转课堂,引导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所要学习的体育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通过钉钉、云课堂等将方式微课视频上传到共享平台上,让小学生在课后观看微课,做好课前预习。在上课时,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引导或提问的方式,了解小学生对微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与小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给予小学生必要的指导,实现体育知识的内化,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在打造翻转课堂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推行合作学习模式,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对小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学习,小学生在组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达到先进带后进的目的,比教师单调的教学更有效果。

  3.2创设游戏情境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游戏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养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乐观向上的心理以及健康的运动态度,从而使学生明白运动的意义与体育锻炼的价值,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并形成健康的运动行为,使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与建康的行为意识。例如,在田径教学中,学生普遍对跑步的兴趣较低,为了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跑步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小明在逛街时被小偷抢了包,小明立即追了上去,在追了100米后不小心扭伤了脚无法继续追赶,这时警察路过,继续追了30米,小偷体力耗尽将包扔到了3米外的同伙手中,警察将一名小偷拷在栏杆上继续追赶另一名同伙。”以此故事为基础,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操场为活动场地进行追赶,追赶成功则扮演警察的学生获胜,反之则另一方获胜。这样的教学游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以及战术的制订能力,也让学生在你追我赶中有效地锻炼身体素质。

  3.3加强集体训练

  根据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体育教师要及时宣传体育的重要性,普及体育教学理念,将体育课转变为教导体育知识、提升体育能力的课堂。根据我本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与其他体育教师的探讨,我们认为集体训练不仅能规范学生行为,还能增强课堂效果。进行独自训练时,一些学生会存在偷懒的情况并且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跳绳的实践课为例。教师将学生两两分为一组,一方跳绳另一方观察动作并且数跳绳的个数。两个人互相纠正动作的不规范性,互相监督完成的个数。教师还可以开展跳绳比赛的活动,在1分钟内哪个小组做得最多哪个小组获得胜利。集体训练不仅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确保动作的正确性从而规范学生行为,减少学生扭伤、偷懒现象的情况发生。加强集体训练有助于培养核心素养中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3.4改革考核机制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需要设置与之对应的考核机制对其进行考核,这样的话不仅可以使教师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考核结果明确自身的缺陷,并针对其不断地完善自身。运用这样的方式

  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更专注地投入学习。因此,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新教育理念的要求,转变教师主导的评价模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作为考核的依据,同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

  4结束语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科学合理的优化体育游戏形式与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强化学生运动能力,强健学生体魄,使学生能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贞.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0(35):67-68.

  [2]倪文莲.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0(35):125-126.

  [3]吴俊杰.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体育教法创新[J].新教育,2020(35):89.

  [4]邹南朋.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信息化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194.

  [5]陈芳.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4):80-81.

  

  

篇三: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许梅花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改变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优化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加强品德教育,建立完善考核和评价机制,利用体育与健康讲座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关键词:体育教学;核心素养;主导作用;品德教育;考核机制;健康行为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变当前的教育方式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单纯地将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及能力作为教学目的,这不仅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也不符合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体育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研究。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我国的教育大多着重于传授学生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今社会的需求,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要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提高综合素质。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

  展教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但要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的综合能力,因此与传统的教学目标相比,不仅能教授学生相应的学科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中的培养重点

  初中体育教学要帮助学生构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重中之重。初中体育教学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而且涉及较多实践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步骤、教学评价中,以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落实在体育技能的教学中,而且要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德育和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以及健康行为,提高综合素质。例如,在开展体育竞技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意志以及品质就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育道德以及健康行为,这也是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要求。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开展新课程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预习。预习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同时能根据自己预习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学生在上课前先将教学知识点了解一遍,对该节课程的任务有一个大致的认识,随后根据学习任务了解每个要点,这样在课堂上就不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还能掌握一些运动技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

  率,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在开展新课程之前做好准备,从而更容易吸收新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身体情况等,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为其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既要保证不加大学生的心理及生理负担,又要保证学生能感受到体育课程的充实以及有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也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结合自己的教学以及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模仿等方式来感知体育教学中的每项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发现体育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教授学生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应对生活的能力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品德教育工作。体育课的开展场地大部分为操场,这些地方比较开阔,学生也不会像在教室那么拘谨,难免会发生课堂较混乱等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纪律以及秩序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多开展一些集体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团结意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提高训练的难度,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不畏惧、不放弃的精神,这也是核心素养培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在开展4×100米接力赛时,教师要充分解释比赛的规则,然后将参与比赛的学生随机分组,保证每个小组中均有四位学生。在比赛开始之前,教师要渗透“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等体育精神,并让学生相互握手示好。比赛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为了自己的小组奋力拼搏,虽然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训

  练,但是在交接棒的时候都能默契地配合,从而缩短交接棒的时间。比赛后,教师可办一个小型颁奖仪式,并设计相互握手致谢的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

  3.建立完善考核和评价机制

  传统的体育考核注重学生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动作的标准性,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学习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机制过于单一,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帮助学生在课程完成后能充分且客观地认识自己,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反思自身的不足,并找到未来前进的方向。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互评,帮助学生相互了解,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另外,教师评价也必不可少,但应以鼓励性的正面评价为主,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将这几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核心素养的提高。

  4.利用体育与健康讲座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以及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生活中通过运动强健自己的体魄。因此,教师应该定期开展体育与健康讲座,帮助学生获取更多健康知识,从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教师可以在讲座中着重讲解慢跑这个运动项目,首先为学生介绍慢跑的益处,如预防心血管疾病及减脂等,然后要让学生意识到慢跑前做热身运动的重要性,还要为学生讲解慢跑的注意事项以及慢跑的姿势。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

  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健康行为、运动能力等,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

  

  

篇四: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体育课培育学生的核心修养

  体育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既然,核心修养是立德树人的灵魂,再加上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修养系统,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行和重点能力,突出重申个人涵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为着重自主发展、合作参加、创新实践。核心修养系统被置于深入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入教育工作的重点要素。这也实质上是和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极为一致。

  核心修养在立德树人中的“灵魂怎样表现?这是个问题。知识终归在道德的作用下,才能产生无量的正能量,而核心修养,就是给学生人生准备好必需的“桨”,让他们在碰到风波的时候能够掌握方向,能找到知识与道德的均衡点。也就是说,只有找到对学生平生发展有利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固知识技术基础的同时,又为将来发展供应了强有力的道德支撑,这也是核心修养的要义。

  一:讲堂导入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期间,在充足的营养供应以外还要配合必定的体育锻炼,可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较重,面对的迷惑也是多方面的。因为大多数中学生没有时间、精力去进行体育锻炼,致使渐渐失掉了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拟订较为优胜的教课策略,将较为固定的教课纲领进行分解,依据初中生爱玩、习惯与伙伴共同学习的特色,丰富讲课方式、融入更新奇的教课方式,以此指引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而不是机械地进行讲堂内容。只有转变教课模式,才能让学生在欢乐的教课环境下增强自己体能素质,进行必需地锻炼,达成训练目标。二:教课内容1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初中体育讲堂是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强体健身、培育同学间感情的重要课程,目的是让初中生获得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培育基本的体育兴趣喜好。跟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发展,要求软文化方面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体育课程要不停地改革更新,一改以前涣散、杂乱的状态,设计出更切合学生身心特色的教课内容,进而培育出有综合修养的学生。在教课中,教师是讲堂的主导者,其对教课内容的创建性理解和讲堂策略的研究都能对讲堂成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参加主体的体育活动,经过培育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育学生的道德和意志质量,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过程。同时,学校体育有助于培育学生崇高的思想道德和坚毅的意志质量。严格的体育教课和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育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教课和训练的抗衡性,能够促使学生优异的个性心理质量的形成,培育优异的意志质量。在体育运动这样一种特别环境中,学生努力控制和拘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努力表现出优异的道德风采,进而为形成优异的道德质量和习惯打下基础。初中体育教课的实质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减少压力,学习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培育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喜好,进而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健全面发展的中学生。体育教育有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

  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是经过增强学生的体质、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为提高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学校体育包含校内体育和校外体育两部分。体育讲堂教课和社会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互相促使、互相限制。历史的发展表示,一个发达的、有长久意识的社会,会更鼎力地发展体育素质教课,并且致力于探究出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教课方式;反过来,研究好体育科学教课、培育出大批的德智体兼优的人材,对社会连续发展的影响又起到了极大的促使作用。2我国体育教课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课培育学生的核心修养

  不着重以人为本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就鼎力恢复教育,可是对教育的整体理解却忽视了最核心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多地把实现民族兴盛、促使国家发展的责任附带于教育上,重申的是为社会的整体利益而发展体育,而不是从最基本的个体发展考虑,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去设置相应的教课内容。所以,在此思想下常常做出的教课纲领呆板而又离开实质,没有依据以人为本的观点做到很好地更新,使得课程更为的人性化。价值取向存在误差

  体育运动做为一项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最先和最后的目标都是让人强体健身、放松身心、更热爱生命和生活。实质上应当是一种自然、令人欢乐的活动,这也是人们热中于体育锻炼的原由,但是因现代体育教课不妥,致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存在误差。教师用物化的分数去权衡一个本应当是快乐的活动,在耳濡目染中改变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学生更多地会以为体育只是是一门学科,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把教师教授的基本动作、体育知识学会,并达到必定的分数就能够达成任务了,这类模式化的学习会将好多学生天生对体育的兴趣给扼杀掉,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其次,体育教课的根本目的会变得愈来愈模糊,好多教师渐渐忽视了这是一门提高学生综合修养、帮助学生身心发展、培育学生体育兴趣喜好的学科。3提高学生综合修养的详细策略精心设计开课内容,风趣地导入新知识

  在初中体育教课开新课程时,开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节课的好感度。假如一节新课的

  开头是苍白无趣的,只管内容可能特别存心思,学生们也不会有兴趣去认识;反之,假如是仔细规划过的新课的开场白,讲堂成效就会截然相反。教师的每一个小细节对学生来说都特别的重要,所以即便面对的是不需要课件的体育课程,教师也要仔细备好每一节课,设计好每节课的开场白。体育教课中所教授的体育知识是固定的,但教师能够把解说的内容变得生动风趣、富于感染力,把呆板的动作和详细风趣的教课对话联系起来,让学生的记忆更深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解说要在平常易懂的基础上尽量地简短了然、规范正确,依据初中学生的身心特色,有针对性地加深教课内容。在教授某些复杂的技术动作时,为了防止学生的畏难心态,教师需要相对地加长解说的时间,帮助学生掌握整体动作后再开始练习。此时,教师的解说就显得尤其重要,不单要在短短的课时内把动作要领解说清楚,还要提炼重点内容,所以,教师能够把基本动作概括为几个字的短句,如踢、走、抬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教师能够附带小提示,随时修正学生的错误动作。针对教课内容,运用示范引领前行

  在综合科讲堂上怎样让学生一直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师生同唱一首歌?精心设计情境来进行增强训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构想一个出色的场景或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议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有效稳固了所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既增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又能实质应用所学知识。每位学生学习一个新动作,都要经历察看、模拟、练习、运用等过程,所以要求体育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按照解说示范→学生模拟练习→教师指犯错误→学生提出疑问和难点→学生自己练习运用的原则。体育课程与一般课程不一样的地方是每个动作都需要教师的示范解说作为指引,所以这部分内容特别重点。依据教课实践经验得悉,教师的优异示范能够大大增添学生的学习欲念,迅速地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让其在不停地察看模拟学习中记着动作画面,进而把单个动作串连成连接的整体动作。教师进行示范时,要注意细节,帮助学生抓住动作的重点,如主要发力部位、发力技巧、起固定作用的部位等。在学习某个动作时,教师要指出学生自己练习时简单遗漏的部分,并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察看学习。在体育教课中,教师的动作示范环节特别重要,重申教师动作示范的标准化、规范化是保证教课成效的前提。想要提高学生的核心修养,增强对教师的动作规范化管理是特别重要的,并且也要注意教课的方式方法,才能获得优异的教课成效。增强课程重难点

  体育课培育学生的核心修养

  在学习一些难度较大、较复杂的动作时,学生常常在学习后边的动作时忘掉了前面的动作,于是整个学习内容就很难串连起来,再加上教师的教课方法不妥,就很简单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大大降低学习成效。所以,教师应当对较难动作进行分解,增强重点的重难点,并组织集体活动增强某个重点动作的练习,让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分享经验,可大大加速学习的速度。

  教师应把单个动作设计成游戏,如在训练下肢力量时,能够让学生进行蹲脚跳跑步或是其余近似动作的竞赛,把需要学习的体育动作作为他们空暇的游戏活动;教师应用实践来增强学生对动作的记忆,而不是机械地重复练习。从实质教课中能够发现,这样的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学习兴趣,能够说是让学生和教师两方双赢的好方法。

  在练习重难点动作时,可利用优异学生示范的方法。有些学生跟不上队伍或是跟不上教师的节奏,那么教师可让学得快的学生在复述内容、练习动作后帮助学困生进行练习,这样既锻炼了学困生张口说话的能力,又锻炼了其胆子。在展开小组活动中,能够让优新手把手地教课困生增强重点动作的练习,记着动作重点,以促使学困生运动能力的提高;在展开体育实践与讲堂自由活动中,在培育学生运动能力与训练时,能够让优生指导学困生,耳口相传,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这个过程中,优生也能较好地成为科任教师的好帮手、好助手。这样的讲堂才是“一个也不可以少”;这样的讲堂才是高效的、快乐的;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交融;这样的体育教课讲堂才能成为快乐讲堂的源泉。三:结束语

  本课重申了体育教育者关于体育教课意义的整体理解、对初中生身心特色的掌握、课程教课中的方式方法、在教课中自己的规范、适合地运用教课技巧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讲和见解,希望在新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下,体育教育者能着重以人为本,从学生的整体发展来设计教课内容,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修养。在讲堂教课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修养,需要每一位初中体育教师充足发挥自己的全身解数,不可以机械地套用优异教师的方法,应依据自己和学生的特色,不停创建出个性化的教课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出师生双赢的讲堂,收得想要的教课成效。

  

  

篇五: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1.什么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2.通过体育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二、研究目标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目标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从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三个三个指标去研究。主要对象为自己所带的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基础的喜欢热爱体育到坚持锻炼,再到某项专业技能,最后是养成科学的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学会科学健身、学会安全防范知识。四、研究的内容1.体育科学核心素养的概念以及特征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2.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

  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3.以篮球教学为例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会学习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篮球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乐趣和游戏化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创新思维,使学生学会用内在动力提高学习能力。

  (1).提高趣味性,促进自主探究。

  篮球具有对抗、协作和激趣的几个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最适合在篮球教学中发挥作用。提高篮球教学的乐趣,可以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产生强烈的自主探究动机。体育教师需要灵活,穿插有趣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篮球技术技能的主要探究学习的方法。传统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解为先、学生训练为次。反其道而行之,使学生先自行投入趣味练习,教师在练习中示范讲解。将篮球场划分为多个小型篮球场,分组形式教学,进攻的两个队员自行确定彼此之间的距离,进行一传一切的配合。学生对间距、传球手法等均按对篮球知识与技术的理解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教师根据其自主学习情况及时示范讲解,使其在探究思考之后获得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日积月累,逐渐形成在体育运动中自主学习、自觉探究的精神。

  (2).增强游戏化,激发创新思维。

  篮球教学游戏化就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篮球教学,将游戏与教学两者巧妙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启发,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创设灵活性写多样性并重的篮球游戏。如在“拍篮踩影子”游戏中,学生以两人为一组,在规定区域内,一人带球奔跑,另一人尽力踩中对方篮球的影子,踩中后角色对调,继续第二轮游戏。进入第二轮游戏时,适时引导,提示学生做到先发制人,以最快速度踩中影子。此时学生思维高度活跃,想“以静制动”“声东击西”等方法并加以实践应用。在篮球教学中长期坚持游戏化教学,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与日俱增,创新实践思维得到激发展示,从而逐渐将其有效内化,在所有学习活动中自觉加以应用。

  五、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总所周知兴趣和爱好是我们学习的最大动力,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时在内容的选择上过于大众化、组织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场地和器材的发放也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所以我们目前的首要问题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结论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关键之处在于分别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等方面做循序渐进地展开和引导,从而有条不紊地确保教学目标的准确达成和教学任务的及时完成。

  七、问题讨论与建议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不“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这些都是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实施素质教育,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篇六: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浅析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

  心素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体育教学不仅要求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和技能训练,还要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其中,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体育运动磨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素质,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在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1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法缺少互动。教学体育的过程也是教师跟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但当前的体育教学方式却是缺少互动的,教师只管在前面示范,学生心里想的什么,他们面对的难点是什么,在哪些方面是有优势的,教师知道得不多。事实上,只有师生互动才能促进体育素养的生长。以蹲踞式跳远教学为例,有的教师只是示范一下,然后就让学生反复练习。其实这里面需要许多师生互动的地方。比如说,教师要告诉学生蹲踞式跳远的重点是动作要协调、蹬跳要有力。同时当学生在助跑或者踏跳出现失误的时候,要去帮他们分析原因,要从心理上安慰他们,再从方法上指引他们。明显地,如果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多了,学生就能克服思维的短板,就能提升自身的优势。互动就是将教与学融合在一起,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教,学生在与教师沟通中学。(2)体育教学过于形式化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非专业教师由于缺乏专业性教学知识而导致教学方式单一且传统,不能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而专业教师又存在教学压力大、教学任务重的情况,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心设计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大多数小学体育课都是由教师带领进行简单练习后,学生自由活动。当然,有些教师在热身后也会进行某一体育项目或体育动作的讲解,但讲解较为简单,再加上时间有限,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真正掌握动作要领。同时,由于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风险,多数教师

  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意外,常会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避开高强度的体育训练或者比赛,而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体育选择,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2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2.1树立体育观念,培养全面人才

  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小学生学会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术,还要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素养。所以,在核心素养深入推进过程中,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把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以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为己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对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对小学生实行因材施教,保证每个小学生都能从体育课堂上有所收获。小学体育教师还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在班级内树立体育运动标兵,用小学生熟悉的人来感染他们,增强小学生的体育意识。可以邀请体育明星或当地的健身达人走到校园之中,向小学生讲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使小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既要关心小学生的体能,又要关心小学生的情感,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让小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2.2深化教材知识,渗透良好的体育道德

  体育道德是体育的深层内涵。教师必须深化教学,将体育锻炼提高到精神层面,促进学生养成热爱体育和运动的良好品质,培养坚韧不拔、敢于拼搏、团结协作、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教师要抓住小学教育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理解体育的魅力,理解竞争精神,有效渗透体育道德,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此外,教师应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小学体育涉及的知识相对简单,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将教材知识与游戏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层内涵,快速掌握运动和动作要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体育赛事视频,领略运力员的精神风貌,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体育项目,丰富体育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体育的魅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

  组织学生观看奥运会不同项目的比赛录像,同时教师做好讲解,让学生学习运动员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促进小学生理解“更高、更远、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2.3加强知识讲解,培养学生健康意识

  小学体育教学所涉及的运动项目很多,许多运动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着非常多的体育技能知识以及健康卫生知识,需要教师加强讲解,帮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体育知识的讲解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的讲解,需要教师在动作示范中融入理论知识,理实结合,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抛弃满堂灌,提倡探索式教学”“以学生为本”等新的教学思想不断被体育教师所接受,并且陆续被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进行田径项目训练之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先进行手腕、脚腕、腿部等的热身运动,指导动作要领,并讲解为什么要先进行热身运动,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知识。在运动完后,教师可向学生讲解相关保健知识,如剧烈运动之后需少量饮用温开水,不可大量饮用冷水、冷饮,否则肠胃受到刺激,容易引发肠胃炎,甚至损害其他身体器官。结合体育项目来讲解体育知识,特别是健康卫生知识,能使学生增强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培养健康体魄。

  2.4鼓励评价,提升意志品质信心

  小学生内心较为脆弱,抗挫折能力比较差。在培养意志品质时教师需要合理进行必要的指导,通过鼓励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信心,最终帮助学生在教师鼓励下实现意志品质的培养。以跳远为例,小学五年级的立定跳远及格标准:男生1.42米-1.58米,女生1.31米-1.46米,但从小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跳远的成绩普遍不是很理想,及格线人数比较多,优秀、良好占比比较低,有15%左右的学生跳远运动不达标,也让一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具体的鼓励工作:对不达标的学生要进行鼓励,鼓励主要是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包括腿部力量如何与身体力量相协调,如果腿部力量不足则需要适当增加腿部运动和锻炼,包括腿部深蹲等,帮助学生增加肢体力量;对刚刚达到及格线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存在得过且过的情况,即认为自己达标了就行不愿意提升,因此教师的评价要突出鼓励,鼓励学生再接再厉达到良好和优秀的成绩线,通过指导的方式对学生跳远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必要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拍照并分析,如有的学生腾空以后身体没有充分舒展,教师可以拍摄照片并让学生观看照片,从而有意识地在运动中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实现成绩提升的目标。鼓励性评价是提升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方式,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从鼓励评价角度出发提升学生意志品质信心,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始终受到教师的指导,感受教师的关心,从而实现技术上的攻坚克难并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3结束语

  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若干教学项目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在时间的洗涤中,由浅至深,由表及里地,由外向内地积累与沉淀。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先后经历对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对科学运动原则的遵守,再到对常规运动习惯的培养,到对体育精神的内涵理解,这是一个用体育来健身健体,借体育来陶冶身心,让体育来督促、帮助、陪伴自己更好成长的渐进式过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课程设计中,可以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挖掘和释放体育学科的教学功能,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26):63-64.

  [2]张大尉.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析[J].新课程,2021(32):45.

  

  

推荐访问: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体育 培养学生 素养

版权所有:新维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维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维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50341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