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9篇

时间:2022-11-12 16:10:09 来源:网友投稿

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9篇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  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素质教育环境下,我国的小学德育教育愈发重视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运用,为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9篇,供大家参考。

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9篇

篇一: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

  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素质教育环境下,我国的小学德育教育愈发重视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运用,为了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落实到实际小学德育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实现对德育教育策略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小学生人才。本文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小学;德育教学

  前言: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基础阶段,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运用下,小学德育教学活动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推进了德育教育的改革深化进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构建起完善的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切实提高小学德育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效,培育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进行了明确的定位,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时俱进,实现教育改革。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优秀的教育思想,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浓缩在这一思想理念中,立德树人的本质,就是要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前提下,强化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功能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时期,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融入到小学德育的教学实践中,是德育教育改革的必要举措,通过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的落实,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贴近学生实际,在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点引导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其树立起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强化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德育教学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有机融合,发挥出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教育价值,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实践有效性,是值得教育者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点课题[1]。

  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下,小学德育教学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在校园物质环境方面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贯穿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小学校园文化中,教学物质环境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是营造德育教育氛围的主体,学生在教学物质环境中接受德育教育,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德育教学成效,教师应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理念和精神融入到学校的物质环境中,加强对德育内容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设置教学楼内的横幅标语,激发学生的向学心理,强化学生回报学校、回报教师的思想意识,在学校文化景观、自然景观环境的建设中,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为目标,营造良好的环境,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保持教室内书桌整洁,教室内的环境洁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名言警句、名人肖像布置班级,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从中受到提醒,将德育思想和教学物质环境融合在一起,形成对学生的德育熏陶,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提高道德素养[2]。

  (二)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和德育教学的相互结合中,教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领悟能力,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德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德育教学的生活化建设。在德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生活体验、生活经历引进其中,激发学生的深

  刻反思,对自身的思想、行为展开思索和研究,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要创建起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实现言行合一的德育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景的体会,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例如,教师可以在德育教学中创建起公交车上的情景,布置公交车的座位排列,让学生们分别扮演老人、幼童、成年人,使学生体会到尊老爱幼的精神,感受让座者和冷漠者态度上的不同,体会德育教育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进行自我反思,规范自身行为,提高道德品质[3]。

  (三)强化德育实践

  德育教学中,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融入其中,离不开德育实践活动的支持,要强化德育践行力,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将学生的道德情感共鸣激活,真正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理念践行到实际。教师可以促进德育教学课上到课下的延伸,组织和开展德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例如美德校园、感恩父母、社会志愿者等,此类活动均能够使德育内容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深层次领悟和思考。由教师作为引导者,将学生作为活动中的主体,将道德品质行为展现出来,不断提升道德情感修养,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强化成就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道德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完善个人修养[4]。

  (四)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要以身作则,发挥出道德榜样的作用,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当中,自身成为学生的榜样,加强对自身语言和行为的约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楷模,引导小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的思想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在日常生活、教学课堂上,应将积极的教学态度和价值观念体现出来,用公平、耐心的态度对待不同成绩的学生,不管学生的成绩如何,都要从教师这里得到尊重,使学生延续教师的品质,学会尊重他人,提高道德品质修养。教师在潜移默化中用言行影响学生,构建起和谐的教育环境,构建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思想问题,由教师进行行为指导和情感疏导,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5]。

  结论: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对小学德育教学的实践起到了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小学德育教学中要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贯彻到实际的课堂实践中,使小学德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融入,切实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推进教育改革工作创新探索,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养的小学生人才,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崔洪喜.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J].吉林教育,2021(16):48-49.

  [2]冯小龙.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276-277.

  [3]李雪飞.关于立德树人思想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3):161-162.

  [4]赖光富.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J].学苑教育,2021(11):19-20.

  [5]黄建彩.响应时代,立足育人——“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举措[J].智力,2021(10):129-130.

  

  

篇二: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

  以立德树人为指向的学生品德培养探究与实践

  作者:贾志强来源:《辽宁教育·管理版》2020年第07期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坚持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下,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和检验标准,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我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建构基于寄宿制小、初、高相衔接的一以贯之的育人体系。坚持“五育”并举,遵循“六个下功夫”,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几年来,我们主要形成了以下四条品德培养的实施路径。

  一、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东北育才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多年来,我校传承红色育才基因,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围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校教育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极富仪式感、深入人心的系列化、课程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一)价值体认,正确引导

  东北育才学校70余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程。我校作为东北育才集团内最大的一个校区,坚持以入队教育、团课培训、青年党校等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表1所示)。

  (二)常规活动,点滴浸润

  我校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班会等常规活动,有计划地对学生集中进行爱国主义专题教育。通过调整德育内容与角度,创新德育过程与方法,将常规活动做精做细,融通爱国教育与学生成长,让学生在活动中有真切的体验,引发真正的思考,将爱国主义浸润于学生心中。

  (三)主题活动,大力推进

  在常规活动的基础上,我校丰富德育载体,拓展德育形式与途径,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我们坚持主题德育活动系列化,使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克服传统德育活动的单一性,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了德育的实效性。

  例如,我校小学部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阶段式爱国教育活动(如表2所示)。

  2019年,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主题,我校小、初、高三个学段开展了持续性、多层面、多角度的爱国主题教育活动。小学部的“祖国·育才·我和你”系列活动,初中部“致敬70年”系列活动,高中部“千秋一寸心”系列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个综合学习、探究、展示的项目化学习,将生硬的灌输说教变为学生自学自悟不断内化的过程,进而变成一个

  爱国情感抒发的展示过程。当学生的心灵被拨动、情感被点燃,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便落到实处。

  (四)学科融合,多维促進

  我校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与功能,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的认知与理解,提高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每年各学科开展的学科实践活动成为体现育人价值的重要平台,课前的学生学科能力展示等活动也在多维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如:语文课讲红军故事、演红色题材课本剧;音乐课唱国歌、红歌,编排爱国系列节目等,让红色基因走进课堂,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加强品德修养,树立文明新风

  品德修养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我校从多个层面切入,着力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修养,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有意义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时代新人。

  (一)友善互助,温暖同行

  我校小学部开展学习雷锋“日行一善”活动,号召学生每天做一件好事并记录下来,每周以班级为单位讲述一周的善行,每月将突出事例汇总到学校进行宣传,在交流中弘扬美德,树正气,树楷模。高中部每年开展爱心书市义卖活动,筹集善款用于购买书包、文具、书籍等,通过“爱心手拉手”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贫困地区,资助给当地的贫困学生。在学善、思善、行善到扬善的过程中,我校学生逐渐养成行善的道德观念,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二)习惯养成,受益终生

  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个人的生活,是一个人修养的外在体现。我校从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抓手,使学生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小学部在《沈阳市中小学生品行培养手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整合,使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形成“做更好的自己”行为养成课程。课程分为行为有度、起居有常、饮食有节等七大方面,每个方面配以文字和图片,生动清晰,使学生易于了解、接受。学校还开展礼仪讲堂、光盘行动等活动,多方面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让良好的行为修养伴随终身。

  (三)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我校始终将学生的心理健康视为品行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打造了小、初、高一体化的大型学生心理成长中心——“心灵之家”。心理中心以个体咨

  询、团体辅导、沙龙等多种形式,面向全校学生和教职工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各种团队训练活动,全力帮助每一位来访者解决心理困惑,调整心理状态,收获自我成长。

  此外,学校还通过多种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问卷,对学生进行人格分析,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走向趋势,做到及时了解、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心语心晴”心理报,通过科普心理知识,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学;每周一期的心语广播,以生动的故事向孩子们介绍心理学的著名效应,预防与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心语信箱,让学生以一种别样的方式与心理教师建立联系,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多种的沟通渠道让学生的心声可以诉说、分享,为他们打开心灵之窗,让每一颗心灵洒满阳光。

  三、增长知识见识,历练综合素质

  寄宿制是一种特殊的学校管理模式,相对于走读制学校而言,将教育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学生全天24小时身处校园环境,期间不仅要完成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日常起居等个人生活也在学校进行,学校肩负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双重教育。基于这样的办学特点,学校进一步优化校区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不仅加强了课程体系的建设,还不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渠道参与校园活动,乐于与同学交流,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规划的过程中锤炼他们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全课程体系:构建知识结构

  过硬的知识见识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牢固根基,良好的综合素养则是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我校坚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小学部形成了全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课程的全面性与多样性得以凸显,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落实;初中部形成了多元化课程体系,坚持从每个学生的立场和未来发展需求出发,“授人以渔”,帮助学生在实践与探究中获得用之不竭的发展动力;高中部形成了国家课程打牢基础、校本课程培养增长、活动课程提升能力的总体课程理念。我校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多维知识结构,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具有国家情怀和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

  (二)实践性活动:历练综合素质

  学习是增长见识的阶梯,实践是历练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通过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打破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的壁垒,让变化的世界成为学生成长的课堂,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校小学部先后开展航空航天、茶、海洋为主题的全学科、联动性、项目化学习活动,超越学科领域的框架,以融合的视角重构综合实践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初中部的“1.1创想科技节”系列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高中部每年一度的图书义卖公益活动,以及丰富

  多彩社团活动都成为学生历练综合素质的舞台。例如,学生走进新松机器人产业园,近距离体验智能科技的魅力;走进沈阳市气象台,了解气象天文方面的知识;走进检察院,体验检察官的一日工作;走进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盲校、贫困山区,进行献爱心活动等。

  我校不仅鼓励学生“走出去”,还积极推动别人读过的书、行过的路、见到的世界“请进来”。在“请进来”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邀请专家、学者、家长等社会人士为学生进行科技、军事、医疗等多方面的讲座。

  “请进来”和“走出去”齐头并进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融入社会这个大课堂,博众家之长,广个人之学,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历练素质。请进来,阅读另一种人生;走出去,仰望校园外更广阔的蓝天。

  四、弘扬奋斗精神,助力追梦青春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昂扬的奋斗精神是青年应有的风貌,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品德培养中,我校坚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将奋斗精神融入学习、融入日常、融入活动,锤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格,培养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历练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始终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

  (一)国防教育,奋进成长

  每年,我校初中部、高中部面向全体新生开展为期6天的国防教育训练。新生国防教育以军姿、队列、内务训练为主,以军人的要求为标准,兼顾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在训练中培养学生敢打敢拼、吃苦耐劳、不屈不饶、顽强奋斗的精神,凝聚班集体和学校大集体的风貌。

  (二)誓师励志,只争朝夕

  宣誓可以调动个人的热情,鼓舞团队的士气,激励集体的奋斗精神。我校每年面向毕业班学生开展励志活动,在学生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励志大会上,同学们分享学习经验,畅谈人生理想,共同许下奋斗的誓言。通过励志大会活动,培养学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激发学生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未来的舞台需要靠充满激情与拼搏的奋进者来打造。

  (三)体育强国,奋斗有我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折射国家和民族奋斗前进的历程。为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加快健设体育强国,我校深植体育文化,塑造体育情缘,开展了一系列体育活动。田径运动会、篮球联赛、足球联赛、乒乓球比赛、队列

  广播操比赛、花样跳绳比赛等丰富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齐心协力的团队意识、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超越极限的奋斗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竞技精神。

  立德树人从本质上指明了培养人的方向,成为新时代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指向。而品德培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教育实践,亟需构建协同机制,对各教育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进行调节、引导,使之有效把握品行培养工作中的变化特征与运行规律。今后,我们会时刻了解、把握学生品德培養的实践现状,进一步完善我校德育课程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价值体认、文明礼仪、健全人格、沟通能力、自理自立等品质,为其他学校品行培养研究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责任编辑:赵昆伦)

  

  

篇三: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

  《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专题报告

  克州第三小学:热衣汗古力.艾尔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党的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这段时间的深入学习,我认为要做到立德树人,就要立师德、铸师魂,以德立教。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热爱并忠诚于教育事业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它把野蛮变成文明,把无知变成渊博。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生与历史上教师们的劳动密切相关,当今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更加依赖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份职业责任重大又充满了艰辛。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关乎全人民的事业,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社会的未来间接掌握在教师手中。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做到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对教学工作鞠躬尽瘁,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不以待遇对待工作,要做到不图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教师的岗位上发出光和热,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担当重任。二、尊重并热爱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渴望得到他人

  的理解和尊重。作为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随便呵斥学生。只有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并积极主动地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教师要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书育人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核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老师要时刻关爱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做到给予特别的关心,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并要注意观察学生细微之处的良好改变,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热爱学生,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才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力量,才能去教书育人、感染学生,进而引导学生成才,推动教育走向成功。

  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识与品德永无止境,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现今的人类文明是由文化科学的世代继承而来,没有对前人文化遗产的继承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教师把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经过整理传授给下一代,对社会的延续与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一个教师如果不落后于现代教育的进程,他就会感到自己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伟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他感到自己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

  节......”这主要是从社会发展的纵向来说的,再进一步从社会文化交流的横向看,教师通过对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使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科学成果得以相互吸收,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也在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社会越向前发展,科学技术越进步,知识积累越多,无论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世代传递,还是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都需要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塑造一代新人的思想品德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做到为人师表。

  社会的文明进步不仅需要文化科学,同时需要人们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高尚的社会道德风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对新一代人在教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还在培养其思想品德,把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传播给年轻一代,并在实践中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赖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教师是多因素之中的主导者,对学生,特别是可塑性最大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师的教育作用十分重要。教师是学生的焦点和榜样,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努力学习、修品练功,努力提高自我修养,能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时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平时要做到两个凡是:凡是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要坚决不做。严于律已,

  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教师当成良师益友。五、积极进取、钻研业务。作为教师,要做到精通教学业务。

  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不误人子弟。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准确解答,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才有可能让学生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差异是客观现象,作为老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不同,把荣誉给每一个孩子。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满足自身所学的知识,要自觉坚持学习,利用空余的时间多看一些有用的书,多参加业务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现代脑科学、神经生理学研究探明,人的智力发展具有巨大潜力,140亿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人从遗传获得的发展潜能是动物所无法比拟的,它给人的发展带来巨大可能性。然而人的智力发展的潜能并非随着生理上的成熟就自然显现,成为现实的智能。潜能的充分开发依赖于社会生活条件和正确的教育,在社会生活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开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师是学生群体的潜能开发者,使每个学生固有的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智能得到良好发展。学生整体的智能水平普遍提高。但是,人的潜能是存在个别差异的,个体在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上可能有着很大差异,这种潜能上的差异要求教师及时认识、创造条件,施以正确的教育。从这一角度讲,教师早期发现学生潜能中的优势,并能做到

  因材施教,给予及时引导和培养,便是对潜能巨大的超常学生进行了及时的智力开发。无论是对学生群体还是对学生个体来说,教师对人的潜能的认识和早期开发,都对整个社会智力开发具有重大意义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科学、思想品德、人的智能都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社会发展的轨迹明确显示这一特征。因此,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客观地提升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高度,教育提升了人类的地位,提高了人的价值,必然要求教师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也必将付与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

  教师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开辟新教法,做到诲人不倦、精益求精,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做到教好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名学生。树木易,树人难。以德立身、以德执教、以德上岗,把立德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传道的师者来说,要树立现代德育理念,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熏陶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教师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工作责任心,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用扎实的学识浇灌人,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篇四: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

  -

  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

  工作报告

  市昌平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课题组2021年5月,我区在?农村地区家长学校常态化实践研究?课题取得圆满完毕后,又承担了教育部关工委?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课题组的研究任务。此课题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认真落实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关于“重视家庭建立,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系列指示精神,我区按教育部关工委要求,开展“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模式的研究〞子课题研究,经过半年准备于2021年11月18日正式启动,3月27日,教育部关工委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了课题开题论证会,我区在传达论证会专家意见的根底上,又加强了对子课题的指导,提出修改意见,区级课题开题后各校子课题在论证的根底上认真修改课题方案,经教育部关工委审核后,于5月30日正式立项实施,并在20所学校开场了实验研究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明确研究方向,确定研究容。(一)、首先要弄清楚此课题研究的是什么,在明确课题概念界定,弄清楚家庭教育的本质、涵的根底上确定研究容。

  本课题严谨的课题界定:1.家庭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展教育的过程。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自我成长,

  .

  z

  -

  让每个成员都成为最好的自己。2.立德树人:“立德〞,立:树立。德:德业,“立德〞即树立德业。“树人〞,

  是培养人的意思。“立德〞是树人的根底,“树人〞是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开展,让每个孩子成为有用之人。

  3.综合研究: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进展“综合研究〞,就是综合研究各种问题,综合考虑各种不同家庭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关系,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社会变革、市场经济价值多元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等。

  4.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5,模式:泛指*种事物在标准形成中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模子。它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是创造理念与实践结合的一种样式。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模式:是探索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最正确方法和有效途径。包括教育目标确实立、教育容的优化整合、教育方法的筛选、教育效果的评估。新时期指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开展,社会变革、市场经济价值多元等新的社会条件。在这个新的社会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小学家庭教育的原理与规律,立德树人的目标与容,深入研究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区别与联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适合本地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各种行之有效的式,从而到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者和接班人的目的。〔二〕、进一步弄清楚课题研究为什么,也就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1,针对实际问题,当前家庭教育形势严峻,一是家庭教育容与教育方式出现偏移,二是家庭教育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三是家庭教育与学校主流教育

  .

  z

  -

  冲突。针对现实问题,谋求解决方案。2,“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十八大报告中阐述的,教育方针中提

  出的,表达国家意志。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教育方针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效劳,为人民效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立者和接班人。〞家庭是社会的根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立德树人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

  3,立德树人需要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持。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是立德树人的起点和根底,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背景和底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和终身导师。同时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相对的渗透性,完全的生活性等特点,家庭教育的功能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更大,效果更好,影响更深。学校教育立德树人需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持。同时立德树人可以规和促进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使家庭教育走上安康道路。4,立德树人是当今社会开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开展经济,市场经济推动建立,但是,金钱至上,恶性竞争,个人主义等思想也迅速蔓延,形成东西方文化冲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面临挑战,国家利益,民族传统,社会责任等受到冲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修身养性,爱国主义等遭到冷遇。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得到伸和弘扬,只有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接班人。今天的中国急需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传统品质,立德树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关键前提和根本保证。前几年,我们进展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研究,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研究,

  .

  z

  -

  在此根底上我们深入一步进展家庭教育的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为此,我们确定此次研究的重要容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以弘扬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容,引领家庭价值观建立,强化家长对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和做人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本质、原点是做人的教育,是道德品质的教育。我们认为,家庭教育的本质、原点是做人的教育,是道德品质的教育。原教育部关工委副主任郭振有曾经讲过:“家庭教育的核心不是知识教育,而是道德教育,做人的教育。马加爵、药家鑫、林森浩以及很多误入歧途的孩子的教训告诉我们:智商、知识、分数、名次等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从家庭开场防止孩子的道德发育延迟,精神世界空心化,沙漠化,恶质化,以至理性过头,坏根形成,所以让孩子守住绿色葱茏的精神天地,有爱心,有责任感,堂堂正正地做人比什么都重要,而这些必须在家庭的熏中奠定根底。〞

  二,确定研究思路,抓住工作重点,注重研究过程。〔一〕,研究思路:文献研究寻找研究根底——调查研究找准研究基点——行动研究需求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结合点——思辨研究探索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模式——案例研究寻求家庭教育的规律。〔二〕,研究容:在家长学校课堂利用国学经典教材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家庭教育中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实践活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实践活动。家庭教育的智慧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以传承----融入----实践为路径,三年中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和实践活动。我们选用国家行政学院家教中心组主编的?国学童蒙读本?、?国学养正读本?、?国学养志读本?作为教材,认真按家长学校的四种课程上好家长学校课。

  

篇五: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

  中的实践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推广,立德树人成为了当前教学体系中的根本任务,一个才华横溢、能力突出的人需要具备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是近几年社会思潮的不良转变逐渐对当代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三观还未形成的小学生,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阶段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策略

  引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指的是培养有高尚品德的人才,即“德才兼备”,其具体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立德”,在教学中德育优于智育,教师通过积极向上的正面教育引导和感化学生,二是“树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用榜样的力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积极且深远的影响,教师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指导的德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

  1.小学阶段德育教学还存在的问题

  1.家长普遍不重视德育教学

  在当前人才竞争空前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的成绩成为衡量其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唯分数论”的教育思想在家长群体中不断蔓延,进而导致多数家长不认可也不配合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认为德育教学耽误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这显然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思想道德品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德育教学没有与时俱进

  教师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教学效果无法像其它学科一样进行考量,因而教师在德育教学实践中设计的教学内容比较空洞,大多以说教的形式传递价值观,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另一方面,网络的普及增加了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渠道,而教师仍然以传统的教学理论开展思想道德实践,没有考虑当代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

  1.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社会在选拔人才时都以“德才兼备”作为选拔标准,在这种社会观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拥有深厚的才学功底,同时还具备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能在社会中起着模范作用,使得社会环境和睦繁荣,但随着近现代各种思潮主义的涌入,利己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冲击着原本的社会价值观念,加之四通发达的网络将这些内容传送到各个群体,人们固守的美好品德受到负面影响。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培养良好三观的重要时期,教师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在此阶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身心人格,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能够担负起社会和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1.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策略

  1.转变德育观念,家校合作发力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因此父母的教育观念将对孩子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父母本身不重视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过度宠爱、放纵其日常行为,或者一味强调分数,而不去纠正其在学习中的不良行为习惯,那么日后孩子在进入社会时会产生人格偏差,导致其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受阻。家庭作为学生学习和

  成长的重要活动场所,其在德育方面的培养效果是学校课堂无法比拟的,学校的德育教学因为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效果差强人意,而家庭里的德育培养则会不断滋养和丰富学生的心灵。

  因此,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的德育教学工作中,需要与家长多沟通和交流,首先帮家长树立正确的德育培养观念,让家长重视德育教育,例如通过组建家校微信群增加家校互动,教师可定时在群里推送培养孩子思想品德的方法,也可以让家长在群里分享自己或者身边的优秀培养案例,除了线上交流的方式,教师也可定期组织家长见面会,双方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深入探讨。

  1.丰富德育内容,紧跟时代脚步

  世界万物皆在“相对静止,绝对运动”的理论上发展变化着,这对德育教学工作来说也不例外。社会的变迁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也意味着每个阶段对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同的时代要求,但总的来说,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全面人才是社会发展中的明确要求。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上层建筑的改变,整体的教育理念逐渐从“考试定终身”的传统论调转变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目前增加了德育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根据社会环境适时更新教学内容。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德育内容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近几年疫情现状,增添医护人员日夜忙碌、坚守一线的事例作为社会责任担当的教学内容,让德育内容贴近当代社会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近距离感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这一思想理论,并在实践中肩负起自身使命。

  1.创新德育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陆游曾写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人生道理,可见”实践出真知”的理论是古往今来都赞同并推行的,任何的教学活动都需要引领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习得新知,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德育教学的一大目标就是让学生

  把学习和领悟到的良好思想品德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以高尚的道德为引领,指导自身在社会交往、学习生活等领域的行为方式,使其成为能够担当社会责任的优秀青年。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工作时,除了应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输入”,还应以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具体行为“输出”所学内容。

  例如当学习到有关勤俭节约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分享会,让学生互相交流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节约小妙招,比如收集打印纸的空白面作为草稿纸等,并让学生在课后亲自动手实践,一来学生会觉得学习的东西很有用,二来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知不觉就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这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模式更有效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小学教师在践行以“立德树人”为指导的德育教学工作时,需要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当代学生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看清目前形势,发现德育教学工作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加强家校联系来提高家长对德育教学的重视度、更新教学内容以符合当代社会发展或者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思想感悟等形式推进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教师在“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兼具品德和才能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薛滢.浅议“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2022(02):130-132.

  [2]王冰清.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18):191-192.

  

  

篇六: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

  中的实践

  摘要:随着教育意识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在现有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老师们通常会将德育教学渗透在学科建设中,达到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的目的。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教育本质的体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进行实践是非常符合现有小学德育教学的要求和标准的,也是一种优秀文化传承额体现。本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策略,为使德育教育中闪现立德树人的光芒而提供思路。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小学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德育教学。其中在现有的德育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将德育教学变成一种制度化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体现出德育教学的人文关怀。而且在教学的时候,日常教学通常是根据相关的教学条例来设计的,很少有根据学生进行定制化的教学内容。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来说没有明显的效果。而立德树人教学思想是非常好的教学思想,能够很好的提升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改善原有德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本文中提出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为相关的教学实践提供思路。

  一、在日常点滴中向学生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

  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则是在学生的日常点滴中进行的。对于习惯来说是这样,对于德育教学更是如此[1]。在德育教学中,老师应该把握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机会,来向学生渗透立德树

  人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同学在遇到老师的时候问好,就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学机会。趁这个机会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并提倡这种日常点滴中的良好德行。还可以在班级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其他同学伸出了援手。老师就可以根据这一情况,来对帮助同学的那些人进行表扬和奖励。一方面让这些帮助同学的人在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另一方面则通过奖励这些人来为其他同学做出榜样。这样一来,整个班级都会处在一种被善意包围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德育生长环境。

  二、在实践活动中传递立德树人的理念

  德育教学不仅要在日常点滴中进行渗透,还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传递。对于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德育教学中的实践来说,实践活动是检验这一教学思想的重要方式[2]。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德育的观念和理论知识并不是教学的全部目的,更多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使用这些理论知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老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目前的状态设置一些实践活动。活动中老师要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和德育教学的本质。例如在推行立德树人教学思想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组织一些义务劳动,并认真记录学生在这些义务劳动中的表现,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并且在活动中。体现出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从而让每一次的实践活动都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台阶和方式。因此,对于将立德树人思想运用在德育教学中时,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提升学生的日常运用能力。

  1.老师以身作则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老师起着引导和设计的重要作用,因此老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对于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将立德树人教学思想融入小学德育教学中时,就要求老师本身能建立良好的立德树人思想,能够将立德树人的教学活动与德育教学结合起来[3]。为了提升老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关于提升老师德育教学水平的讲座,同时举办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德育教学的技巧提升训练。同时,老师还应该从观念上进行转变,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不仅是一种要求和任务,更是陪伴学生一生成长的关键部分。因此,在进

  行立德树人思想融入的时候,就要及时根据教学内容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当然,对于立德树人的教学环境的营造也不容忽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因此,在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德育教学中的实践过程汇中,老师要以身作则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进和提升,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性逐渐突出。而现有的德育教学体系还存在很大问题,过于制度化和模式化。面对这一现状,老师可以将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融入到小学德育教学中去,一方面提升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程度,另一方面则提升了德育教学的成效,让学生的德育素质更加完善。这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素质,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教学体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春晓.乐中树德,乐懂人心——多元化音乐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实践[J].速读(上旬),2018,000(011):265.

  2.冯立新.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3):22-23.

  3.王兴军.谈"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9(26):1.

  

  

篇七: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

  “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及实践策略研究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教学塑造出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力量,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但是价值观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培养的,本文通过对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的分析,探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以积极有效的方式从小学语文教学入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实现语文教育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实践策略,

  引言:

  小学教育的奠基作用不言而喻,不论从时间长度来看,还是从重视程度来分析,小学教育是学生成长路上重要的学习阶段,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立德树人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首要目的,通过“整体渗透,润物无声”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是最好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培养“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既培养能力,也提升素养。

  一、从语文课本入手

  (二)以课本教学为架构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是对于自然万物的反应,如,一年级上册的《秋天》、二年级下册的《笋芽儿》,小学语文从学生生活中的自然场景与人文场景入手,以学生自身角度由易到难探索世界,从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鼻,到《北京的春天》、《匆匆》,由自然景观到自身情感分析,这是一个塑造世界观、价值观的过程,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架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能够对于古诗、传统习俗加深认同感,提

  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如在学习《咏柳》这首经典诗词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诗人笔下的春天,感受摄入人心的一抹绿意,并在之后写出自己眼中的杨柳,看看自己与诗人之间的区别,感受我国诗词的风范,为鉴赏诗词、提升文化自信奠定基础。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法国作家的一句话做导读,但是之后的坚毅品格是对中华民族人民的歌颂。通过《囊萤映雪》、《铁杵成针》这样的故事,激励学生勤奋上进,以积极的态度笑对人生,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立德树人。

  (二)以课外教学为补充

  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个长期的过程,课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占据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通过课堂引导学生学习合理有效的阅读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在课外阅读中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阅读方法教学,即课堂阅读做引导,老师反馈作指导,通过学生的读书笔记,分析学生的阅读方式,解读思路,及时纠正,积极引导;另一方面,书籍越来越多,值得一看的好书也更需要精心挑选,适合学生这一阶段学习,并能够巩固教学成果,提升学生语言架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从书籍选取入手,“立德树人”,书籍所能带来的独立思考的深刻教学,是其他方式比不了的,挑选一本好书,是课外教学的基础。除此之外,生活中的语文文字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约定俗成的标语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可以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语文,解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积极却又比较宏观的思想,渗透到学生的教学中。

  二、从师生关系入手

  老师作为学生立德树人的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平等的交流是一切良好合作的前提,也是通过潜移默化教育影响学生的方式。给与学生足够的平等与尊重,才能够以这种方式影响到学生。首先,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对于课堂应该具备一定的主导权力,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思考与讨论的时间,既可以与同学交流,也可以同老师交流,塑造良好轻松地课堂氛围;其次。要给与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树立信心,如,课前演讲、课堂发言、活动表演等等,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心,发掘自身的长处,在自身的领域里有一番作为,树立理想;最后,道德教育,本来就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平等、热爱自然、爱国等思

  想,并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逐步渗透的,课文中的内容已将包括人生的很多道理,但是以哪种方式解读,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也不忘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以轻松的氛围构建出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成长,有理想、有担当、会审美。

  三、从活动教学入手

  语文本身的有趣性可能需要活动的加持,语文学习的基础部分从识字教学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传达传统文字之美,让学生有一定的文化自信基础,但是识字的过程本身是枯燥的,现有的教学方式,也只是用笔画拆解文字进行教学,可以在识字过程中,将传统文字的诞生、成长、书法等渗透到教学当中去,通过讲故事、硬笔书法比赛等形式,举行此类活动,来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为之后的教学打好基础。这种活动不仅仅适用于识字阶段,在语文教学中都可以使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结束语

  新课标背景下,学生素养、学生品德是语文教育的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也是学生认识世界,塑造价值观的一扇窗户,通过平等交流,塑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成长,让教育“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马天骄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巧妙落实"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德育的渗透策略[J].新课程,2020(43).

  [2]郭伟立德树人——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文渊(高中版),2019,000(007):427.

  

  

篇八: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中小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浅谈中小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样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教育开展的新形势、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xx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的假设干意见》,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方法和途径,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探究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对德育工作做出了明确指示和要求,中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必须要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

  (二)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必然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立者和可靠接班人。“少年强那么国强”,中小学教育担负着培养青少年的重任,把青少年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兴旺、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社会主义的合格建立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特别要有坚决的理想信念,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同时,要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正确的法治理念,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开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始终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教育开展的新形势、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育在现代化建立中具有根底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处在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目前,义务教育已实现全覆盖,高中教育正在逐步普及,中小学教育的重心应适转移到“质”的提升上来。提升教育质量的最高标准,就是“人民满意”.“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立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综合开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教育。新的形势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智轻德”、“高分低能”的应试教育倾向必须纠正,中小学教育必须全面走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人才的素质教育道路。

  二、中小学教育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立德树人有很大的作为空间,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加强对中小学生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坚决、正确的信念,是立德树人最核心的内容。充分发挥中小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引导中小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决知党、爱党、跟党走的信心和信念。

  (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要以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严密地结合起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二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坚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标准,积极培育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学生,促进他们安康成长,是新时期中小学教育的重大使命。

  (三)悉心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培育健全人格是引导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要把思想道德教育与身心安康教育结合起来,既唱好思想品德教育主旋律,又

  强化健全人格培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青少年培养成有高尚道德情操、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

  (四)不断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培养人的一个新要求,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最起码要遵纪守法,这是建立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素质根底。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开展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对于促进青少年安康成长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小学教育立德树人的方式方法

  德育工作是一项“软件”建立工作,它不完全等同于学科教学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而是对学生的精神、意识、价值观以及志趣、品质、修养等实现熏陶和提升,因此,德育不能灌输,也不能强迫,只能采用言传身教和有机渗透的方式去到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教师以身作那么、言传身教

  中小学生正处在思想意识的快速开展、不断完善时期,可塑性、模仿性强。立德树人中,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和引导作用极为重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道德素养、行为准那么、治学态度等都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息息相关,民族精神、人文特质、科学理性、开放胸襟、务实作风应当成为教师必备的品德。教师人格修炼是一门隐性课程。只有师德建立好了,教育才能实现以教师高尚的人格精神感染学生,以教师科学、务实、创新的学风熏陶学生,以教师优良品质、高尚情操、优秀业务塑造学生。

  详细说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以身作那么、言传身教。比方,可以通过条理明确、字迹优美的板书,逻辑清晰、幽默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通过创造性强、参与度高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的交流、参与、合作、协调能力,使其养成积极参与、与人交往和坦诚待人等生活态度和习惯。

  

篇九: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

  以德为本,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实

  践性研究

  摘要:在小学阶段,存在着许多教师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导致了学生在小学阶段便无法形成正向的思想道德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将学科知识向学生进行传授,导致学生无法得知学习的最终意义,难以形成最佳的学习效果。此外,良好的思想和三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教学时将德育的相关理念进行融入,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让学生能够在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便产生正确的认知。本文将针对如何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和三观正在形成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必要以正确的思想去指导学生,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使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德育教育与学科内容相融合进行教学,能够使课堂内容得到一定程度的丰富,也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体验到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向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真实的场景,而对德育相关内容进行思考和感悟,并且教师也可以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来使德育相关的教学内容实现生动化、直观化,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加优良的学习体验。

  1.利用实践活动展开德育教学

  实践活动的展开能够让学生将平时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和落实,并能够让学生在相对较为真实的情景下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感悟。并且,实践活动的开展还能够使学生在一种相对较为自由、活跃的情景下进行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开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并掌握新的知识内容。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我国的传统节日来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可以紧随时代的变化,将一些热点事件作为活动的主题来展开教学。因此,教师便需要在课前查找相应的教学信息,使实践活动的展开能够更加的合理、有效。

  例如,在国庆节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开展手抄报活动,让学生能够以爱国为主题进行绘制。在此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拓展一些有关爱国方面的知识内容。比如,我国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有关的爱国歌曲或是视频等等,使学生能够在绘制前,拥有较全面的知识基础。并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去查找资料,让学生能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思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我国的发展历史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我国革命先辈相关事迹的了解,而逐渐产生与之相同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2.将德育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应该将德育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在面对自己身边的事件时,能够拥有正确的思想作为基础。通过学生的真实体验以及经历,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将正确的德育知识应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自己正确的思想体系。并且,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使学生能够有意识的接受一些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举例恰当的热点案例,使学生能够根据事件的主要内容而进行积极地交流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搜索并筛选相关的热点事件,使学生能够根据具有争议性的内容,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便要指正学生所出现的错误观念,以恰当的言语去指导学生。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老人摔倒要不要去帮助这一问题,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这样能够使学生从其他人的想法中获得新的观念和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这种争议性较强的问题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去对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便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逐渐形成正向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到每个人的想法是各不相同的,使其能够更加包容、尊重其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让学生能够

  以良好的态度和思想去面对同学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良好的情商和处事态度。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正向引导下,在拥有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又能够掌握更多的与人交流的技巧。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几方面针对如何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包括利用实践活动展开德育教学、将德育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这两方面,希望能够为小学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和实践经验,让学生能够通过德育内容的熏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拥有丰富的、正确的思想观念作为基础,不断的奉献他人、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1]张明珍.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实践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7):118-119.[2]赵虹梅.小学学科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与实践[J].学周刊,2020(31):141142.[3]李娜.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9(21):91.

  

  

推荐访问:中小学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 树人 中小学 立德

版权所有:新维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维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维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50341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