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研究6篇

时间:2022-11-12 16:15:06 来源:网友投稿

农村小学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研究6篇农村小学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落实“五育”并举与“立德  树人”实践探究  摘要: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的不断改革,“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被提上了改革章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小学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研究6篇,供大家参考。

农村小学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研究6篇

篇一:农村小学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落实“五育”并举与“立德

  树人”实践探究

  摘要: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的不断改革,“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被提上了改革章程,从学校资源配置到教师个人素养都需要接受这个挑战。教学质量关乎全关上下青少年的成长教育,是国家进一步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培养储备军,经济与政治的飞速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建设,进一步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为实现教育强国铺路。为了提高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现在推出了“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落实这项教育理念成了当代教师应当要思考的问题,将“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巧妙的融合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小开始培养完整的世界观,增强他们的个人核心素养。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五育并举;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当于一张白纸,如何赋予他们色彩,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应当从小开始,对于教师来说,怎么帮助低龄儿童提升他们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一直以来都是需要不断研究的话题。特别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世界的概念是十分模糊的,对于学习的理解也是被动的,他们更多的是对学校这个陌生环境的抵触,这些都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所以新提出的“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为教学存在难点的教师们提供了思考方向,还为如何去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巧提供了目标。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与时俱进,教师不能停留在舒适区内,多去思考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提高教学成绩的同时开发学生们的大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力,帮助学生们在课堂上多多思考,自我探索寻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方法,重点平衡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将结合“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立足于笔者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落实这项新教育理念进行浅略探究。

  一、了解“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的内涵

  要想发展一项事物,首先就要做到了解这项事物,如果想要落实“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那么我们要先知道这项理念的内涵:首先,“五育”并举中的五育是指: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一般来说,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在小学的教学中会有专门的课堂来培养,而德育和智育的教学则穿插在每一堂课中,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多半侧重于德育和智育的提升,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的教育穿插其中。其次,“立德树人”重点在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综合来说就是思想品德上的教育完善。结合上面的分析来看,学校与教师的使命是“立德树人”,而“五育”并举的核心任务同样是“立德树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深入学习革命前辈们的先进事迹,在课本中感受中华民族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与思想,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德育故事、品味优良作风,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想要做到这些,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教育者跳出舒适圈,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大脑开发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加大教学手段的探索和改进,在不断的反思和探索中帮助小学生提升核心素养,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紧跟时代脚步,改进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理念已经灌输了多个年头,随着教育行业对核心素养教育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基层学校将核心素养教育应用到了日常的教学中,“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理念也逐步在教学中体现,在改革的同时也引起了诸多教育业同僚的关注,对于如何开展核心素养教育以及贯彻“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理念进行了多样讨论。对于处于教育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件陌生的事情,他们有着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表达欲望以及肢体动作,却被要求在课堂上安静的坐着,不要交头接耳的说话,这些在无形中限制了学生们的思维发展。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都是在唱独角戏,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能接触和了解的有关语文的知识少之又少,导致许多学生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但语文课本上的教学作品并不是作者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通过很多的人际交往

  甚至社会发展演绎而启发出来的,“艺术源于生活”,我们要在课堂中多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教材中隐藏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学生们,才能更好地启发他们对于核心素养和思想品德的理解,继而增强“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程改革的新环境下,许许多多的新型教学手段都可以增加课堂的活跃度,加大课堂上的沟通交流:

  1.增强课堂师生互动,加大信息交流

  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学手段的改进,“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教育和应试教育有着不同的立足点,因此教学手段也应大部相同,传统的语文教学服务于学生的语文成绩,在许多家长和学生们的印象中,语文是依靠背诵、无聊、占分比高、必须要学的科目,这些刻板印象导致了学生们在课堂上对语文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些都是教育改革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要想优化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态度,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对学生的信息输出,让他们明白语文是什么,对语文产生兴趣后才能加深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举例来说,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化工具,在课堂上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信息化技术课堂已经走进了大大小小的学校里,这里的新型教学手段是指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学习这一活动的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在课堂中,将知识动静相宜地传输给学生们,以“用活新模式,落实新理念”为落脚点,让小学语文课在新模式下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创造。随着教学目标的增多,学时和教师的精力都难以维系完整的核心素养教育,这时候信息化技术为学校的德育事业带来了许多便利,只要利用得当,将会为小学语文“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教育的应用带来助力。

  语文课的实际教学效果要取决于学生们当下的接受水平,如果小学的语文老师可以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水平信息,这对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完善会有很大的帮助,在以往传统的教育中就很难实现这些数据的收集,这就导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等,而利用现在前沿的多媒体工具,把这种时效性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及时收到教学反馈,同时也能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进而就能实现学生与教室之间的信息对等,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制定更加贴近学生的教学策略,改善教学成果。同时互联网还拥有庞大的“语文资料

  库”,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他们可以通过这个资料库,亲眼看到祖国的日新月异,看到美好的山河景色,让他们知道如今的社会已经发展到哪一步,我们已经拥有了哪些语文艺术作品,未来还有哪些需要他们去表达出来等等,基于这些大量的实时视频或图片等云素材,学生们可以及时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开发自己的创造力。

  1.增加学生间互动机会,提高合作能力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小学语文课堂同样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查缺补漏,还能让他们缓解学习压力,在互帮互助中快乐成长,同时还能学会在日常的生活或学习中帮助他人,有利于小学生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思想意识,促使他们的精神思想更为丰满、充实,这也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教育实践与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增加学生间互动机会是教师应当探索的问题,笔者这里先举个实践案例:比如搜集不同思想主题的语文阅读作品,随机点名让学生说出对阅读作品的看法并且不能与别的同学说的重复,既增加了他们对课程的专注度,也加强了他们对同伴的交流,在轻松的氛围中便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还可以给学生们进行分组,一起看视频学习课文背后的社会背景,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加强学生们之间的合作能力,体验一个语文作品从创作到完成的这个过程,与同伴共同完成一个语文阅读任务,在协作的氛围中不断交流,不断的碰撞思想,既促进了同窗友谊,又激发了灵感的火花,为他们未来的语文艺术创造与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课堂体验才更能起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课堂教学的目的。

  1.适当设计语文教学游戏,创设德育氛围

  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不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切入点,从逻辑上来说,帮助学生解答语文问题时的重点放在告诉学生们"怎么做",而忽视了"为什么",每当遇到语文问题,就让学生们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回答问题,并需要学生牢牢记住"唯一的回答模式",然而这样的唯一性和固定性限制了学生们的思

  维开发,这是应试教育留下的教学问题。其实语文问题的答题核心是思想和情感,并非有固定的回答模式,“三段论”、“总分总”等等答题技巧只是万千答案中的一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规避这些陷阱,在新的教育环境下,为学生创设语文德育学习的良好氛围。方法千千万,笔者在这里建议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的教学游戏,小学语文不像中高校语文学习任务繁重且密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们对于语文兴趣,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并培养他们的逻辑能力,需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因此,游戏教学就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进行语文游戏活动时间和空间,通过简单的游戏设计让学生能够有相互沟通交流、互相帮助,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对语文教材中情感和思想品德的自我探索,这样更有利于“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教学效果的提高。通这种一环扣一环的语文游戏教学过程,促进了每个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的发展,让小学生建立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等等变得更为简单。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也完成了德育的教学目标,而且运用这种方法,远比传统教育方式的效率高效,因为这种方式是通过建立一个立体情景来进行语文学习的,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去感悟理解语文,全方位地去学习语文。如果教师能够如果把握游戏教学的特点,将游戏的娱乐性融入到课堂之中,既可以缓解课堂的严肃性,又能把学生对于游戏的热情转移到学习上,在不同的角度来发他们的大脑思维,能够行之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自主能动性。

  三、注重因材施教,坚持立德树人

  每一位学生因学情状况不同,对于语文知识的课堂反馈也有所差异,而教师自身应秉承立德树人的引导,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过去的教学经历里,很多的学生发现自己长大后不愿意说话了,明明小的时候是个很开朗的孩子,为什么在学校学习了几年以后不愿意说话了呢?一部分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们的个性发展,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模式,变成了只为提高学习成绩的好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被削弱了,导致学校里推崇的都是一模一样的好学生,这对社会发展和科学创造是十分不利的。这即是说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别,以此充分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引导,全面发挥学生长处,弥补学生不足。以《守株待兔》一课教学为例,经过学情调查,有学生能够

  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内涵,此时任课教师可以引导这部分学生基于教辅材料探究类似的成语故事。而有学生则一知半解,此时任课教师应当紧抓基础,引导学生通过重点字词,能够理解课文讲述的内容。最后,任课教师结合班级学生分析守株待兔的寓言深意,学生则会理解不应存在侥幸心理,应当以守株待兔中的农夫为戒,对于学习应付出自己的努力,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使命。在这样人性化的教学引导下,不同学情的学生都感受到了被尊重的课堂体验,教师自身成为学生立德树人的典范,学生也会效仿教师尊重不同学学生的学习状况,积极地互相帮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在“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的教育改革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对小学生语文教育的重要性,立德树人将一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勇于实践、大胆探究,营造一个互动性强、语言意境浓厚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展自身强大的技能和开拓想象力、创造力,进而落实“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

  参考文献:

  [1]钱明先.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9,(3).

  [2]彭小艳,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7):81.

  [3]谭红梅.小学语文趣味化教学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000(040):59-59.

  [4]李奕."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J].中小学管理,2018,335(10):18-20.

  [5]朱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成功,2013,(01):249.

  [6]李四军.坚持"五育"并举构建我院"三全育人"新格局[J].山西青年,2020,(13):161-162.

  [7]吴遵民.“五育”并举背景下劳动教育新视野——基于“三教融合”的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2):3-9.

  [8]王菲,刘正杰.牢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主线坚持"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36-37.

  

  

篇二:农村小学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研究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

  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素质教育环境下,我国的小学德育教育愈发重视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运用,为了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落实到实际小学德育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实现对德育教育策略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小学生人才。本文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小学;德育教学

  前言: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基础阶段,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运用下,小学德育教学活动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推进了德育教育的改革深化进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构建起完善的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切实提高小学德育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效,培育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进行了明确的定位,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时俱进,实现教育改革。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优秀的教育思想,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浓缩在这一思想理念中,立德树人的本质,就是要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前提下,强化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功能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时期,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融入到小学德育的教学实践中,是德育教育改革的必要举措,通过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的落实,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贴近学生实际,在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点引导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其树立起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强化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德育教学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有机融合,发挥出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教育价值,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实践有效性,是值得教育者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点课题[1]。

  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下,小学德育教学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在校园物质环境方面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贯穿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小学校园文化中,教学物质环境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是营造德育教育氛围的主体,学生在教学物质环境中接受德育教育,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德育教学成效,教师应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理念和精神融入到学校的物质环境中,加强对德育内容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设置教学楼内的横幅标语,激发学生的向学心理,强化学生回报学校、回报教师的思想意识,在学校文化景观、自然景观环境的建设中,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为目标,营造良好的环境,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保持教室内书桌整洁,教室内的环境洁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名言警句、名人肖像布置班级,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从中受到提醒,将德育思想和教学物质环境融合在一起,形成对学生的德育熏陶,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提高道德素养[2]。

  (二)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和德育教学的相互结合中,教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领悟能力,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德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德育教学的生活化建设。在德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生活体验、生活经历引进其中,激发学生的深

  刻反思,对自身的思想、行为展开思索和研究,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要创建起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实现言行合一的德育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景的体会,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例如,教师可以在德育教学中创建起公交车上的情景,布置公交车的座位排列,让学生们分别扮演老人、幼童、成年人,使学生体会到尊老爱幼的精神,感受让座者和冷漠者态度上的不同,体会德育教育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进行自我反思,规范自身行为,提高道德品质[3]。

  (三)强化德育实践

  德育教学中,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融入其中,离不开德育实践活动的支持,要强化德育践行力,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将学生的道德情感共鸣激活,真正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理念践行到实际。教师可以促进德育教学课上到课下的延伸,组织和开展德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例如美德校园、感恩父母、社会志愿者等,此类活动均能够使德育内容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深层次领悟和思考。由教师作为引导者,将学生作为活动中的主体,将道德品质行为展现出来,不断提升道德情感修养,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强化成就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道德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完善个人修养[4]。

  (四)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要以身作则,发挥出道德榜样的作用,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当中,自身成为学生的榜样,加强对自身语言和行为的约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楷模,引导小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的思想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在日常生活、教学课堂上,应将积极的教学态度和价值观念体现出来,用公平、耐心的态度对待不同成绩的学生,不管学生的成绩如何,都要从教师这里得到尊重,使学生延续教师的品质,学会尊重他人,提高道德品质修养。教师在潜移默化中用言行影响学生,构建起和谐的教育环境,构建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思想问题,由教师进行行为指导和情感疏导,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5]。

  结论: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对小学德育教学的实践起到了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小学德育教学中要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贯彻到实际的课堂实践中,使小学德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融入,切实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推进教育改革工作创新探索,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养的小学生人才,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崔洪喜.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J].吉林教育,2021(16):48-49.

  [2]冯小龙.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276-277.

  [3]李雪飞.关于立德树人思想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3):161-162.

  [4]赖光富.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J].学苑教育,2021(11):19-20.

  [5]黄建彩.响应时代,立足育人——“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举措[J].智力,2021(10):129-130.

  

  

篇三:农村小学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研究

  落实立德树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实践探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的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的改革,更有益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从如何更好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方法和策略研究的分析。

  关键词: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教学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而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德育课程一体化的起始阶段,教师教学中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得以落实。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方法

  (一)教师言传身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同其他情感一样都是相互的、真挚的。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来讲,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力对教师的偏好喜爱都有很大的关系。活跃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彼此是朋友,学生在对教师关爱的影响下,在课堂上尊重教师,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对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

  (二)多渠道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概念性强,故而课堂气氛格外重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深刻贯彻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积极引进丰富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同其他学科而比有许多的不同。首先,《道德与法治》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为目

  的,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教室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从课程拓展为课外,通过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有意义的地方,让学生的身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感触,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作用,更有益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

  (三)教师全方位指导巩固教学效果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布置学生收集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相关的内容,为授课做好准备。课堂上,教师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多引用学生实际的例子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分析,同时将课内教学内容向课外延伸,每日不胜其烦的其进行指正,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生在学习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同时,感受老师的关怀,从而触动学生的情感,做到真正的交心互动,真心指导,逐步形成深厚的情感并且深化共识。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

  (一)积极构建《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教育网络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更好的渗透。《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就囊括了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养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都有很大的帮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教师从自身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以“德”作为出发点进行教育。所以,教师要积极结合小学生普遍特质,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建立一个科学德立德树人教育网络。该网络的构建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家长、社会都有责任提供帮助,共同为促进小学生的德育培养贡献力量。小学生人生中的第一任教师就是家长,所以于小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家庭教育格外重要。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上要积极创建家校合作的方式,让家长能够及时的反应学生在家的情况,对学生实际的思想道德情况有个预判,进而更有益于全面对学生落实思想道德培养[2]。

  (二)教师不断约束自身提升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更是从自身的谈吐气质及自身不经意散发出来的能量,都在有意无意的影响着学生。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更要清楚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信念,并要努力的提升自己,努力的去成为一名具有高尚的品格的人,时刻的要注重自己的谈吐修养,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氛围,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学生,指引学生。在班级生活中还要奖罚分明善于发现学生不同的特点,再委与不同的责任与使命,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及使命感。教师还要用基本的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并且不要局限于一科一门,要勇于涉猎多种学科知识,这样对待发现的问题就可以多角度的看待。最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要勇于实践,并且要树立自身的学习理想信念,并要与时俱进,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框架,勇于的面对社会上的诸多挑战,站在学识的前沿引领学生前进。

  (三)改善教育方式,强化学生主体

  无论教育如何的进行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以人为本,为了能够全面的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更好的摄入知识理论、运用知识能力为主要的思想观念。一贯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教师上课为主,学生就是参与者,故而,普遍课堂模式就是教师讲授、教师板书,学生仅仅听讲抄写的模式。这样老派的教学模式让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学氛围也不够活跃较。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这样的教育现状,并且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让学生占据学习的主导地位,要重点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课前准备、课中反馈、课后拓展延伸进行实践,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自己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首先要积极结合小学生普遍特质,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建立一个科学的立德树人教育网络。其次,要教师要不断约束自身,提升综合素质。最后,教师要积极改变自身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多创设体验活动,真正让学生身心得到提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钱友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20(Z5).

  [2]马瑞伟.彰显责任担当更好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C]//荆楚学术(2020年2月).2020.

  [3]林官鸣.立德树人育人为先——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的教学策略[J].读写算,2019(21).

  

  

篇四:农村小学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研究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

  摘要:立德树人我国传统的美德素养,在当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教育也在不断的完善个改革,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品德是教育的基础。立德树人可以进一步帮助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环境,并且推动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小学德育教学的首要条件,并且在教育期间,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力量,在进行教书育人期间,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经验,将立德树人有效切入德育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建立优质的价值观。本文就对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教育作出分析,并实施相应策略分析。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

  引言:伴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和实施,立德树人已经作为小学徳育教育的第一目标任务。小学德育教育是借助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而道德素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好的行为模式可以造就优质的高素养文化人才,立德树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为国家培养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1、立德树人的实际价值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第一目标,是教育的本质内容,立德树人的教育对国家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对于国家前景的意义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小学生们而言,他们处于学习的懵懂时期,其心智还未健全,对于道德观、是非观还不能轻易辨别,而立德树人能够有助于学生建立优质的品德素养,可以帮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就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意思就是孩子是一个国家未来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少年强则国强,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小抓起,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人生观,为社会提供优质品格的人才,把立德树人作为小学徳育教育的重点,是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

  2、加强小学德育水平的途径和策略分析

  2.1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

  就小学生们而言,其年龄偏小,心智发育不全,对于自身的很多不良行为无法及时正确的约束,这样就需要老师循循善诱,不断以正确的引导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观,长时间的语言教导会让他学生们感觉枯燥乏味,对此,我们可以实施多元化活动,提高学生的体验感,进而增强对于德育知识的理解。

  首先在特殊节日时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如:在世界爱水日:我们可以通过举办护水爱水活动,让孩子及将未喝完的水或者洗澡水用与浇花和冲厕所,进而宣传节约用水意识,通过爱水行为,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观念,水资源对于国家发展和进步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水资源利用,不可随意浪费。

  母亲节: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保护鸡蛋游戏,首先让学生没人带一个颗鸡蛋来上课,保证活动结束后,鸡蛋无破损无损伤则为成功,借助护蛋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感受到母亲的不易,从而更加尊重家人。

  2.2课内充分渗透,激发学生积极性

  将德育教育理念与课堂实践互相结合,借助多样的方法和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理解,促进其正确价值观、道德观的建立,借助趣味性、新型的教学策略,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如:开展艺术节,校园运动会,帮助校风学风的构建,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

  2.3重视师德构建,打造品德优质的师资团队

  身为人民教师,其行为对于学生而言具备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是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的掌握书本知识,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学习中,其中教会学生做一个品格优秀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就教师而言,首先需要加强自身品德素养的树立,且约束好自身行为,做学生人生路上的领头羊,用自己优秀的道德品质去激励和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首先教师应该加强对正确价值观、自我的修养的树立,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管理好自身的言谈

  举止,穿衣也需要得体且庄重,因为在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非常喜欢模仿,看到周围的人做什么,便会逐步去进行模仿,因此,老师更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建立正确的榜样形象。

  2.4家校共育、开展德育活动,促进家庭和谐

  教育是一项十分艰苦且困难的任务,除了学校、老师要进行监督和监管以外,也需要家长积极的配合,因此,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老师应该与家长形成高效的沟通,充分关注学生的变化和动态,就一些本来就存在心理状况不佳的孩子而言,与其家长建立密切的交流,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并知晓学生在校的情况,进而及时有效的解决孩子存在问题。尤其是离异家庭的孩子,或者来自困难家庭的学生。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策略,每月召开家长会,创造教育理念,宣传道德知识。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具体来说,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增设一个网络平台,进而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形成有效合力互动。如,特别是班主任可以给学生一些家庭德育工作的实践,如“给父母做一顿饭”,“父母洗脚”,“充满帮助父母支持”等,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家长了解在外奔波劳累的困难,然后珍惜父母无私的馈赠,产生感恩意识和孝顺的观念。

  此外,小学管理者还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组团小家庭聚会,建立家庭学校双向联系制度,建立学校德育基地的同时,挖掘学校外德育资源,邀请业余德育辅导员,成立校外德育方法咨询团队,为学生德育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在校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借助多元化书籍,掌握多种道德品德素养

  例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从阅读中学到更多。我体会到了谦虚谨慎、敏感好学、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等原则。再比如,古典诗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艺术,小学班主任老师可以在类或组织诗歌朗诵活动类好诗,一个比你平时积累的诗歌,学生和是否能解释中国古代诗歌中包含的故事,等等,所以,在诗歌的品尝,也可以实现陶冶情操和价值观。再喜欢,也可

  以结合道德手抄报、黑板报的民意调查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团队开始黑板,学生相互合作,完成一系列的设计,绘画,写作,和意见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和积极的作用,为班级争光而不懈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争光意识和争先争优意识,开展校园道德教育。

  结束语

  就教育层面而言,“德育”是学生学习首要掌握的一门学科,一个优秀品德素养、行为习惯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也会非常优秀,进而在学习中也能更全面的吸收和理解知识。其中,德育教育并非知识学校单方面的教导,也需要与家长积极的配合,通过家校共育,将一切不健康内容及时的扼杀在摇篮里。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帮助学生建立优秀的品德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菲.润物无声,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07):68-70.

  [2]蒋珮玺.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小学英语德育教育路径[J].校园英语,2022(12):105-107.

  [3]杨灵丽.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探究[J].读写算,2021(31):25-27.

  [4]郑立影."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16).24.doi:10.3969/j.issn.2095-3267.2019.16.015.

  

  

篇五:农村小学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研究

  核心素养下如何立德树人——小学德育

  教学的几点实践探索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健康处于发展阶段,素质教育还没有形成,因此教育部门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视为教学重点。而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感受到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极大的重要影响。因此,教育者应抓紧培养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目标并贯彻落实,为社会优秀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学;实践探索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德育教育被列为重点发展教育,在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质能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的人格健全,为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发展打下牢固的品德基础,全方位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就核心素养下如何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立德树人实践进行探索。

  一、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学的意义

  传统教学中,由于学校德育课分课不公平、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德育教学理论落后,导致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没有受到重视,但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理念,引导小学生掌握必备的品质和关键能力,为提高小学生在以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小学生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主要分为文化基础(科学精神、人文底蕴)、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勇于担任、实践创新)[1]。

  德育教育是教师对小学生在心理健康、道德品质、理想信念、民族精神、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将核心素养、德育教育相结合,真正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修养

  现在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很多小学生处于一个养尊处优的成长环境中,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受到来自长辈的过分溺爱,在学校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心理上的偏差。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小学生,从小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控制情绪能力,因此在核心素养下立德树人的理念影响下,教师首先要懂得修身养性,先提升自身修养,才能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自身修养,从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一课时,教师在介绍完文字的发展史后,可以带领小学生一起阅读一些国学文献,中国以儒学思想为思想理念,所以教师可以在《论语》中选取一小片段与学生进行共赏,如“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就是告诉我们要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这样不仅让小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还能从小树立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从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德育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德育教师应当牢记“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理念[2],并将理念巧妙的融合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下逐步长成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热爱祖国的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例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自己的家乡有哪些人值得我们敬佩,除此之外借助课程向小学生讲述有关在家乡的英雄烈士,例如广东省的英雄烈士有“吴勤、苏

  建中、高恬波、陈垣、邓培”等多达73烈士,讲述这些烈士的伟大事迹,这样不仅可以让小学生树立德育品质,还能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精神。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小学生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缺少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很强的奋斗欲望,德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新型教学模式,如利用绘本、动画片来引导小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课下德育教师还要时刻留意小学生在校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面对面一对一的进行开导,以好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的生活中。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讲的是社会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苦付出,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服务。优越的家庭环境让小学生养成了日常吃饭挑食、浪费食物的不良行为,教师可以结合这个要点,用悯农这首诗来开展教育,甚至还可以带领小学生去田间亲身感受农民农耕的辛苦,在帮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相关播种技巧和知识,这样不仅让小学生更加珍惜粮食,也培养了小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还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四)从校园实践中实践立德树人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处于成长初期,在成长阶段里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去探索,所以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小学生的课业压力很小,因此学校和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利用业余时间经常组织一些校园活动,鼓励学生都参与进来,丰富小学生的校园生活,建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其开展成班会,让小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相处和有趣的事情,列举几件让自己终身难忘的事情。之后可以布置课后作业比如:回家给父母洗脚、给父母按摩、给父母洗头。通过这些小事来培养学生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五)家庭学校互相合作

  除了学校,家庭是培养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场所,但是很多家长与学校、教师保持联系的内容主要是盯着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有关心学生在校发生的事情,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此学校要时刻与家长保持沟通,时刻分享学生在校表现,也让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亲子课、亲子讲座,让家长与学生都参与进来,不仅可以拉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还能建成和谐的家庭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等现代通讯工具,实时汇报小学生在校表现,学生和家长也可以利用通讯工具完成教师布置的德育教育任务。学习还可以开展“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亲子德育教育讲座或者班会,也可以举行“波浪球、神秘图形、二人三足”等亲子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紧密联合起来,还能拉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距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关系着我国教育领域未来的发展,因此教育部从小学开始抓起,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重视核心素养下的德育教育。正所谓十年树人,抓住小学阶段正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机会,大力全方面地培养学生德育教育,推动我国教育领域未来发展,努力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拥有良好品质和高尚品德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叶云霞.双育融合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学科中德育的实施途径[J].新智慧,2020(3).

  [2]徐美娟.小学德育教育的探讨——浅谈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J].明日,2019(30):0284-0284.

  

  

篇六:农村小学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研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

  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浅谈留守

  儿童行为习惯养成

  【摘要】近几年,“留守儿童”这个词语频繁地出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我们都知道,留守儿童由于生活环境特殊,行为习惯也较差。所以,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问题,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从家长方面、学校方面、家校合作三方面来谈。

  【关键词】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培养方法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家校合作

  在我国农村,由于经济问题,多数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父母把孩子留在家的现象比较多,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只关注孩子的衣食和基本安全,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所以,这些孩子到了学校之后,大多数行为习惯较差。这些孩子由于长期以来形

  成的不良习惯,家庭教育落后等因素,导致他们学习吃力。尽管在校期间老师的督促约束,可在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管理不当,致使这些学生养成了较差的习惯。农村小学留守儿

  童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表现:说话不文明、恶语伤人、逃学、厌学、打架斗殴、偷盗等。究其原因,主要是隔代教育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是教师教育方法单一,没有更好地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

  那么,如何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呢?要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认为:

  一、家长方面

  让家长参与管理。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举动直接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必须让家长参与孩子的管理。

  1.学校方面

  首先,我们教师必须做到:关爱每一位留守儿童,我们教师要有爱心,爱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王先华教授说:“心中有大爱,眼中有学生”,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不可否认许多老师也是爱学生的。但爱的都是一些好学生,而对班级里的一些“问题留守儿童”关心较少。泰戈尔有句爱情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随时包围着你却又给你充分自由。”我们不妨将这句诗移到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上,老师对学生的爱也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随时随地都要留心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时时刻刻都要想到他们需要什么帮助。同时也要宽容学生、尊重学生。因为宽容是爱的甘露、宽容是转化“问题留守儿童”的一剂良药。

  其次,建立留守儿童登记卡,卡上有家长、村长、班主任等联系电话,留守儿童需要求助时可以直接拨打电话。

  再次,鼓励支持留守儿童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我校每年都要举行体育比赛、书画比赛、作文大赛、诗歌朗诵、歌咏比赛等,以及各种兴趣小组,我们鼓励支持留守儿童参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关注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之处。我们做老师的平时要多留心观察问题留守儿童,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引导和利用,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对他们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让其他同学给予他们较多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感到有这么多的同学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只有改

  掉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才对得起老师和同学的那份真挚的爱心。

  三、家校合作

  一是家校联系。要求老师在每学期开学前至少与自己关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通5次以上电话,劝说家长至少安排一个人监护自己的孩子,或者在开学前把子女带到务工地就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爱,进一步矫正自己的行为习惯。

  二是是家访,要想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的了解,做好家访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与学生家长及监护人协商共同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老师不仅要把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如实反馈给家长,还要询问学生在家的表现,如果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更要与其家长或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取得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三是宣传教育。同向其家长或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宣传一些教育政策和方法,使他们对学校产生信任,让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认为,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效果应该是很好的。我们学校的多数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将得到很好的矫正,学习成绩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当然,关爱留守儿童,不是一朝一夕、一人两人就能解决的,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留守儿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杨定平."《习水县马临街道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方法、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中外交流000.001(2019):98-100.

  2.

  易锦艳."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势在必行."中国教育学刊9(2018):102-102.

  *本文系保定市教育科研所“十三五”规划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94014)的相关成果。

  

  

推荐访问:农村小学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研究 树人 立德 实践

版权所有:新维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维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维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50341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