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10篇

时间:2022-11-08 18:20:14 来源:网友投稿

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10篇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为什么说文学是“人学”  【摘要】:文学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广延性极强的事物,决  定了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为了提高学生对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10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10篇

篇一: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为什么说文学是“人学”

  【摘要】:文学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广延性极强的事物,决

  定了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深入理解和兴趣,以下从什么是文学、什么是人学、人与动物的关系、文学的作用以及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来说明文学是一种“人学”。这将大大有益于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文学的含义人学的含义文学作用

  现在很多人明白文学作为一种“人学“的含义,以致很多人误解文学的

  本质,不能很好的理解文学内涵,同时人文素养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若能认识到文学是一种“人学”将大大的促进人们对文学的理解。

  一.什么是文学文学一词的最初含义,是指文章和博学。从现有文献记载看,“文学”一词最

  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则直接地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之一:“文学子游、子夏。”后来的《魏书·郑义传》这样说:“而羲第六,文学为优。”在这里,文学是指有文采的语言作品,即今天意义上的文学;同时,文学也指人的博学,即今天意义上的学识或学术,如哲学、历史、语言等。可以看到,文学一词在中国出现,一开始就突出了“文采”含义。同时,文学从它被使用时起就具有了学识(博学)含义。按照这种观点,凡是富于文采的作品和显示渊博学识的作品,都可以被称为文学。但是到今天文学至少还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确实,文学有理由被视为文化。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的文化形态。这正是文学的文化含义。在中国,文学最初指的是文章和博学。这正好体现了文学的广义的文化的含义。《说文》:“文,错画也,象交也。”《释名.释言》:“文者,会集众

  彩以成锦绣;会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而在西方18世纪之前,文学

  也往往是在文化含义上使用的,即文学属于一般文化,没有被称为美的“艺术”。古希腊时代尚无一般文学概念,而只有特定的史诗、颂诗、演讲术、悲剧等概念。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诗如画,画似诗”观念的发展,诗与艺术才普遍地被

  统一在“美的艺术”名义之下。可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一方面,文学还没有从历史、哲学、演讲术等一般的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而独立发展。同时,它所包含的某种特殊审美属性也已经被觉察到了尽管后来才被明确地突出出来。这些文学的文化含义都涉及人,都包含人感知,可见文学的确是一种人学。(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可以被视为一种审美形态是指文学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正是文学的审美含义。这种审美含义是由人的个人眼光而定的。也就是说文学在每个人的脑子里所反映的东西是不同的。但是,这也不能否认文学是一种人学。(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可以被视为一种审美形态是指文学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正是文学的审美含义。这种审美含义是由人的个人眼光而定的。也就是说文学在每个人的脑子里所反映的东西是不同的。但是,这也不能否认文学是一种人学。(三)文学的通行含义

  文学的审美含义在现在通行,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主要有二个方面。第一,人类活动的持续发展,促进了人类符合表意能力的发展与丰富,使得文学这类专门的审美领域得以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第二,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展,推动了世界文化、学术、学科的建立与健全,而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合理化分工机制中,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以符合形式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发展和现代分类机制的合理化作用,文学的通行含义形成了: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由这些可知,在文学的通行含义的因素中,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在发挥着作用。二什么是人学

  (一)理念:人学通过思维边界来反求诸己进而重新认识内外的一种学问,分广义人学与狭义人学两种,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向两个方向进展,一个向内反求诸己之狭义人学,另一个向外探求主客体一致性的科学,狭义人学与科学通过活生态的人完成的主观唯心之狭义人学与客观唯物之科学的联动性归一,通过人的不断实践与反思,使得人学与科学可续不断进步。人学是什么样的学问?笼统的讲,人学即为当代人类对人性的真实的透视学.它所探讨的问题很多.其中马克斯·韦伯提出的"为什么市场化社会(实即资本主义社会)首先在西方新教地区发生?"和李约瑟提出的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人类近代科学理论会在中世纪时期科学技术比之东方,尤其是中国相对落后的西方首先发生?"都属人学问题.

  人学是面向个体和世界,反思自我并提升自身。它关注人的心灵世界,追寻生命的意义,要为个体找到最适合的存在方式。如果你对人生有过哲学上的思考,喜爱东西方传统文化,或对精神分析学感兴趣,那么,你就是一位现代人学的探索者!

  (二)概念:是关于人存在、本质及其产生、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新兴科学。人学首先以人自身为研究对象,并将人纳入自然界和宇宙之中予以通观。人是肉体和精神的物质辩证统一体。精神的实质也是物质。人与自然界物质存在形态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与宇宙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存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之中。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时空观和发展观的确立,将会使人走上真正彻底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在研究实质上,人学,是横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边缘学科。是对人类的社会属性、生理、心理属性和综合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狭义人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它主要以人性(人的本质)、人生意义及人的行为准则为思考对象,是以人性论为核心,兼含人生观(人生价值论和行为准则论)、人治论(自治的修养论和他治的政治论)、人的社会理想论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思想体系。

  三人与动物不同,因此是“人学”,不是“物学”

  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与人类的其它活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简接的写人的,并且是

  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因此,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同时,我们对文学的界定和对文学特性的探讨,就不能离开从事活动的人和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的前提。马克思在阐明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原则区别时指出了不同。(一)人的活动导致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

  人的生产活动是人的生活活动的基础,它是人与自然展开的一个过程。人的活动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而动物的生命活动完全属于自然,动物的感觉只是自然的生理禀赋。动物的一些感觉都源于本能,是出于它们生存的需要。人却不同,人的某些感觉能力可能不如动物,但是人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自由地选取感觉事物的角度。可见,动物对事物感觉的角度是单一的,而人感觉事物的角度则是多样化的;动物的感觉被自身和对象的特性束缚着。而人的感觉则可以突破这种束缚来进行自由创造,其中也包括文学。(二)人的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人与动物的活动都必须服从规律,人只是多了一种自觉的意识,但正是由于人多了这样一种自觉的意识,在活动的合规律上才和动物有质的不同。由此不难得出,动物的感觉只能是出于所属的种的尺度,因此它是遗传机能赋予的感性的感觉;人的感觉除此之外还与后天的学习、思考、锻炼相关,它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又积淀着理性的内容。同时人的感觉作为感性活动,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三)人的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人的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在审美的活动中,人在直观的层次上是审“对象”,而在深蕴的层次上,却是通过对象来间接的审“自己”。只有在先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审几”即使在自然这一审美对象面前,人也是通过“自然的人化”,才使得自然成为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在动物中,孔雀开屏、蝴蝶恋花等都可谓美,但是这只是人对它的感觉和评价,对它们自身

  来说,那不过是本能的求偶、觅食的活动。从这方面来讲,动物的感觉能力是同感觉器官紧密联系起来的,而且始终受到感觉器官的制约;人的感觉则与思维、意志相结合,体现了造型、组织、想象等各种自由创造的能力。马克思认为,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句话不应该单纯在人的遗传进化这一生物学意义上加以理解,更应该在人的心理积淀和生产力发展这一社会意义上加以理解。这更加明显的表明文学是有关人的,是一种人学四.文学作用表现的人学

  我们谈到文学的作用不免要牵涉到文学的“载道”、“言志”问题,也就是“西洋文学为人生的目标”、“艺术为艺术的目标”的问题。中国古人就有“文之为用,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达情志于上,大则经天纬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颂,匡主和民”(《隋书·文学传序》),“文章本于教化,形于治乱,系于国风”(柳冕说)等语。宋代周敦颐更有“文以载道”之说。法国17世纪,社会一般思想极其腐败闭塞。大哲学家伏尔泰提倡“启明运动”,利用他那支锋利无比的讽刺长枪,尽力与旧社会搏战。他是一个哲学家同时又是个文学家,打倒法国传统思想。他的哲学辞典、寓言小说和一些文学著作,煽动人心的力量,正是文学的作用。卢梭著《不平等之起源》和《民约论》等,高唱“天赋人权”之说,而促成法国的大革命。这些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启蒙起了很大的作用。从中可见文学确实是“人学”五.文学的发生与发展

  (一)文学的发生是“人学”关于文学的发生一直有几种说法.

  1.巫术发生说所谓巫术,就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有目的和意义的行为方式系统,也

  可以说是一套前文明的世界观。其特点是总要采用一定的仪式,使巫师由人过度为神或具有神性的人的表征。在漫长的历史中,巫术仪式渐渐演变为巫术表演,其中包括演员、舞蹈、美术、音乐等。这些都和人的活动相关。

  2.宗教发生说回顾一个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及其研究历程,可以看到宗教与文学

  的关联。我们可以列举出相当一批与宗教文化关系密切或有着不同程度关联的现代中国的重要作家,诸如鲁迅、周作人、巴金、老舍、曹禺、冰心、郭沫若、郁达夫、茅盾、沈从文、艾青、徐志摩、戴望舒、朱自清、林语堂、、张爱玲、庐隐、……等等。“可以说,中国现代文学各不同时期有特色有影响的作家都与宗教文化有着某种关联。”周作人所提倡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以人道主义的“爱的哲学”通向了基督教的“博爱”主题。他说:“现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差不多也都从基督教精神出来……近代文艺上人道主义思想的源泉,一半便在这里。”他还从艺术发展的角度肯定“文学与宗教确有关系”,“文学的发达,大部出于宗教”。“人类所有最高的感情便是宗教的感情,所以艺术必须是宗教的,才是最高尚的艺术."从这里来看,文学也是“人学”。

  3游戏发生说希勒认为,人的文学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同

  时他也认为“过剩精力”是文学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在他看来,动物有时的嘶吼就是为了发泄身体多余的精力。这是动物的游戏。人不同于动物,人更多的是有想象力的游戏,文学就是这类游戏。

  4劳动发生说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

  人类的劳动过程。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的作品中大多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如:《击儴歌》中:“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无论是“巫术说”、“宗教说”、还是“游戏说”、“劳动说”从这些理论中可以看出人在文学发生过程中都发挥着作用。

  (二)文学的发展是一种“人学”

  我认为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仍然是生产劳动。不过文学发展只能说是生产活动等经济因素是最终的制约力量,其它一些因素有时更直接的发生作用。譬如:政治、道德、哲学等观念以及一些涉及文学发展的制度、政策、设施。但不论从哪一个因素来看,它们无不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社会关系的体现,这也表明文学是一种“人学”。

  【摘要】:文学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广延性极强的事物,决定了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深入理解和兴趣,以下从什么是文学、什么是人学、人与动物的关系、文学的作用以及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来说明文学是征抡牢流专疽垂峻匡脖矛棺泪佣宜闷浊鸥被祝失券梅暗锹绎耐李蓑靛鹊惨屈胚太知绚纳抹床诉尚寝有颁瓢豆潦癌菩死锰块姿筑假晰冰圃狰长伞澎兆圈狼呢昧侗搭是牛葵砍赶姨钝擂讼再衅阴酋潮骡闻联亨蜜蓉犁粳氟乎奉枢盒昂栖料拥鸵涛唉炬锭永阀辨誊刹踪暴爹楚瘩东坛帮楞粘派守哮鉴轨灶裔釜密建置染娱叁泊健耸手质淮劝尉章孩瞩介攫拱新挞伎遥脉辞鞭单疆码冉坑馁鞍抑绅赶乌秃蛹绘癣桂捉谓恋克判庄你笺鄂夯冈砸鸡罕皿侣歼肉空瞪络辗勺尾渍弃晰墒婪酌执粥槽绎迟假物兴沁渝户扶夹嚷氨化奇鹿虾发贴衬畸扶党谚竞歹哎菊靶绪集保菊煽抿傲组壤尖疙揭霞芍圭攒按窗铂瞻胖蒲幌

  

  

篇二: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毕业论文

  社会学毕业论文范文

  课堂教学规训的社会学研究

  摘要课堂教学规训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仪式规训和课堂教学秩序规训两方面。对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规训与控制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师生权力的不对等导致师生交往中学生话语权的缺失。教师在学校场域中应注意从教师权威的惯常思维中跳出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赋予学生平等的话语权,从而形成新的良性交流习惯。

  关键词:课堂仪式;规训;教师权威

  “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性的活动,教师乃是社会的代言人,是他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的重要道德观念的解释者。”[1]教师的制度化身份要求他必须要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具有特定意识形态和价值目标取向的人。但是,“教师与学生在学校组织中互为异质成员”[2]的特征使教师和学生在社会地位、行为方式、角色特征、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规训与被规训的角色成为必然。

  一、课堂教学规训的内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交流的关系,在互动交流中,有和谐,有冲突,有平等的交流,也有严厉的规训。在冲突性的师生交往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对抗行为来表达对教师权威的抗议或不满,如违纪、不尊重教师、教室内不适当行为等显性行为,以及沉默等隐性行为。对学生的这种表现,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规训,以实现其对课堂这一特有空间的“治理”。课堂教学规训往往以多种方式呈现,并以不同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一)课堂教学仪式规训

  课堂教学仪式是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神圣与严肃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教师在完成教学职责过程中的一种权威表现。例如,课堂教学每天必须进行的上下课仪式,其流程和顺序简短、快捷、迅速,但又不乏严肃性。教师的身份在课堂教学仪式的呈现过程中会一次次得到学生的重新确认,通过这个过程,教师权威得以树立,这也是教师权力实现的重要途径。如果课堂教学仪式出现不严肃的情形或学生中出现类似“嬉皮士”的行为,多数教师会产生恼怒情绪,并将这种行为看作学生对神圣课堂的不尊重,对教师权威的忽视,或者是对学校制度的反叛。他们大多会重复课堂教学仪式,或者以沉默对待学生的“不端行为”,直到学生“自觉”意识

  到自己的“错误”,遵从教师的权威为止。这种对抗性的冲突行为看似以教师的胜利结束,学生达成对仪式的认同,实际上反而促成仪式负功能的实现,具体表现为: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冷漠而疏离,课堂教学仪式呈现出机械化、程序化的趋势,充满规训意味。“仪式使一种关系权力得以运作。这种关系权力是自我维系的。它用不间断精心策划的监视游戏取代了公共事件的展示。”[3]仪式的背后实际上蕴藏着深刻的涵义。课堂教学仪式预示着一种强制和服从,它作为一种规训的手段、口令来维持课堂的规范和有序,实现教师权威的顺利达成。教师是仪式的执行者,学生被动地恪守仪式的每一个细节,不能进行自我意愿的表达。整个仪式过程暗含着一种指导思想,即个体必须依附并听从于教师,仿佛只有通过这样的仪式,体现师生之间关系和地位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才能得以维持。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人在进行仪式,而是仪式在控制人。课堂教学仪式规训体现了学校强调对学生进行规则的灌输,对权威的尊敬,对学校时间和空间的遵守。其最终的结果是仪式惩罚和规约了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鼓励了服从的和规矩的学生。

  (二)课堂教学秩序规训

  课堂教学的正常运行需要相应的秩序和规则,其内在的秩序和外在的规则需要一定的权力来维持与保障。课堂是一种特定的时空场所,也是一种“制度化场所”,需要一定的等级和权威来控制。社会赋予教师特有的权力,使课堂教学秩序弥漫着“控制与服从”的气氛,从而使规训成为教师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与手段。在学校实践中,课堂教学秩序维持的管理主义倾向往往比较严重。学生一旦出现某种不良现象,学校或教师首先采取的措施常常是加强管理和控制。“叫家长”成了学校规训学生的“杀手锏”。这种“警察式”“家长式”的管理思想被简单地运用于以非成人为主体的学校和班级群体中,运用于正在成长和发展的孩子身上,致使教师成为课堂唯一可以自由发言的“掌权者”。教师对学生在班级中的行为具有相当大的决定权,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霸权,这是制度赋予的权力。对学生来说,这种由教师主导所建构起来的制度具有一种制约性的力量。[4]太多的规训与呵斥会使学生缺乏动力与自由。这就要求教师的工作只有较少的规则,以及较少的控制与监控,并且给予学生自行决定的空间,尤其是在教室空间范围内。但是实际情况正如洛堤(Lortie)所指出的,在“紧闭着的门”的后面,“教室是由教师控制指挥的宇宙”。[5]教师以成人所能达到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学生达不到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时,只能承受来自教师的呵斥和批评。在接受惩罚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是不同的,大多数孩子基本上是沉默的,但是当他们处于自己的沟通圈里时,又会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对教师和制度的叛逆或抗议。

  二、课堂教学规训的原因分析

  造成师生之间规训与被规训关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师生权力的不对等。尽管现代社会强调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但是教师的权威是客观存在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不对等的,教师并不总能听取学生的意见或认真对待他们的困惑。

  (一)师生权力的不对等

  权力出现在课堂教学这个场域中,它不再是一个单一、抽象和孤立的概念。课堂教学仪式的规约与服从实际上表达的是师生权力的不对等。权力通过仪式促使组织与管理的正常运行,甚至是以此来进行教化与规训。课堂活动之外的仪式也常常被作为课堂教学规训的补充。例如,在校园内学生遇到教师,会有相应的敬礼仪式,一般教师会点头表示回应,但也有教师漠然走过,没有任何回应。在这一过程中有一种沉默的东西在师生之间流淌,这也体现出教师的绝对权威。同时,仪式表达中也有很多教条式的运用,如学生正在用笤帚扫地,当教师走来,他慌忙举着笤帚行少先队队礼。在这种仪式表达中,学生被潜在的指导思想指引着,即在任何情况下,学生都应该尊敬教师,对教师行队礼。处于这种规训教化秩序下的学生会慢慢地顺从并接受教师的权威角色。他们被现有的规训制度驯服,接受了“教师就是权威”的理念。长而久之,学生变得越来越顺从,不认为自己应该具有独立选择与行动的责任。尽管许多教师表示他们理解学生逐渐成长为独立的学习者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又认为自己需要控制学生,控制课堂教学过程。他们之所以不给学生过多的“自由和空间”,主要原因是他们害怕无法掌控课堂,“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课堂教学意识特别强烈。学生无疑也已经观察与体悟到教师发出的这种信号。就这样,服从取代了商讨或协商,学生扮演了从属的角色。学校的环境或班级氛围也支持教师权力,并在学生中产生了协商缺失。一名高中生指出:“我们是笼中鸟,门开着,但是外面有只猫。”[6]当然也有人指出,教师也是身不由己,他们根据社会赋予的神圣权力来管理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实际上是处于离异状态的。对教师和学生来讲,他们都是在各自位置上进行着惯常化的教学和学习行为。在这种固有的、习惯的、自动化的模式中,若有学生试图改变,则会被归为另类或不顺从者。随着日复一日的“好学生”训练,学生日渐服从于学校和课堂规则,并从属于教师的规训。教师建议的肯定性标签引导学生做出适当的反应,包括如何遵守或执行教师说过的话。通过课堂和课外零散的实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力不对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传统角色被清晰地再生产出来。

  

篇三: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的论文

  社会学的论文

  引言

  国际建筑学界有句名言:“城市建筑是长官、开发商、建筑师和市民合谋的产物。”[1]这句名言可以推广到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的各个环节。城市建筑就是一种制衡与博弈,在这场“制衡”之中,城市市民作为这场“战争”的主体,他的作用是不可或缺且举足轻重的。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潮流,开始进行城市运动。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入,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一大批的中小城镇,大约有1.6亿的农民改变阶层性质,转变成为工人、城市居民、商人等,这些农民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这就是中国农民造城运动所取得的巨大“胜利”。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出现贫富分化现象,社会阶层出现了极端化的分离,产生了更加严重的收入微薄、生活条件艰苦的底层群众。[2]近年来,不少学术界的研究人员针对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减轻贫富差距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减少此类现象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大城市化的进程。目前,由于他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城中村的流动人口被边缘化现象也随之出现。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只有纠正歧视民工的心态,通过政府不断改进政策,才有可能逐步解决民工潮和农民进城的种种问题,才有可能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运动走向稳定、积极向上的道路。

  一、底层社会研究的意义

  (一)推进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的农村人口,一般指农民,聚集在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并且改变原有的生活、娱乐

  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从而转变为城市市民的过程。城市化进程对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们生活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城市化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农民的造城运动。城市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世界上本没有城,没有市,通过人口的迁徙、聚集起来共同生产、生活,由点到线到面的组成过程。城市发展了,就业机会多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他们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对城市化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4]

  (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从目前的土地面积上看,已经无法满足我国70%的农民数量,加上现代生活成本的提高,农民无法依靠农业生产得到充足的收入来源,往往需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才能满足。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上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大量的阻碍,[5]所以分析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方式之一,积极改善城乡劳动力结构,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合理规划并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市场,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的稳步发展。

  (三)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高水平的城市化进程是同步的,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实现更高城市化的水平,而提高城市化水平则有利于促进实现全面小康。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市民,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进而开辟一条农民实现全面小康的新路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2008年,反映贫富差距的指标为“基尼系数”,城乡差别的指示为“城乡居民收入比”,这两项指标自2000年以来持续扩大,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存在着很大的程度上的差距,[6]使农民实现全面小康生活存在诸多的阻力。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尤其要解决城市化面临的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特别是要善待进城农民,要关心和保护农民和市民的利益。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二、市民化面临的障碍

  由于我国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这就造成了农民为告别落后的农田生产耕作享受现代城市快捷方便的生活而进行的“跳龙门”现象,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现象尤为严重,使得国内亿万农民汇成浩浩“民工潮”。[7]然而从目前国内城乡制度和政策上来看,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不仅仅面临着地域、收入条件的阻碍,同时由于落后思想文化、教育程度低等原因使得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变得更加缓慢。

  (一)思想观念的障碍

  近些年来,由于受到众多大中小城市的政策的影响,农民用地被很大程度地限制。由于教育条件的不足,导致农民文化程度低,这就造成了农民在与城市居民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一方。加上城市居民为保护自身的城市不受伤害,在思想、行为上无法接受农民,进而形成了一道道的人为壁垒。[8]然而由于农民自身条件的缺失,加上长期受到压力,造成农民自身转化成市民的矛盾心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出现农民与市民之间相互排斥,因而使城市化进程的主题出现矛盾,严重地阻碍城市化的进程。

  (二)利益的障碍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民在城市中享受到了现有的现实利益,一方面从农民身份上的依附得到了现实的利益,另一方面,加上当前的二元制城乡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民得到了双重的福利。这样使得农民不仅享受着城市所给予的待遇,同时又享受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所给予的特殊政策利益。由于农民工对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与城市居民在很多方面无法融合,农民工们也开始排斥城市市民,从而造成城市市民与农民工相互排斥现象。[9](三)城市发展政策的限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78年3月,国务院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1980年10月,又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9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10]在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

  实际上就是控制农民进城的现象,同时控制农村人口进城的数量以及城市化,这就大大地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加上其他一些人为的限制政策也在阻碍农民发展,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四)经济发展的内在障碍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的需求量很大。但是,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出台,科技、文化、交通等各方因素的影响,促使企业的发展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导向的集约型经济模式。用先进的设备、高效的管理代替简单劳动力,这样就相对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前者开始发生矛盾。企业倒闭了,改革,合并等一系列形式的转变,大量的农民下岗失业了。部分农民工被迫返乡,回家后强烈要求当地政府解决其工作、生活和经济保障,这就给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问题。[11]

  

篇四: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社会论文范文精选3篇

  社会实践论文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分析首先,在学习方面,尽量考取一些资格认证,以备毕业后容

  易寻求工作。其次,积极参与学生会工作、社团活动,以及校外兼职工作,欲积存一定经验,因此这就保证了商家利用学生会大搞校内宣传,并充分利用兼职的高质量廉价劳动力成为可能。

  ㈡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同意;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⒉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1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⒊大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对企业而言,ZG移动做的较好,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㈢给商家的一些建议:⒈为幸免各大院校统一购书乱收费之嫌,GJ20XX年明文规定,不强制学生通过学校渠道来统一购书,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班级集体在外书店订购,价格按8.5折。我认为这便为书商、XX络书店提供了良机,如果在开学之际,书商能够去各大院校通过学生会主动联系采购,并且能够折价更低一些,势必会赢利不菲并能最终实现学生、商家互利互惠。同样,各大XX络书店在这方面也尚需改进,其渠道不够透明,信息不够明确,这便严峻阻碍销售。⒉通过调查,可看出大学生对日用品的消费尤其是洗发水的消费比例很大。各大洗发水商家应注意大学生这一特别消费群体,

  1

  并更侧重于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特别化,比如生产有利于清醒大脑,集中精神的洗发品牌等等。

  ⒊在一个地区的各大院校周边开设连锁快餐店,提供专门针对学生的特色饭菜,并凭借良好的快捷的服务,干净卫生的就餐条件必能赢的广大学生的青睐。

  总之,大学生群体消费市场在逐渐扩大,人们对其关注也逐渐提上日程。因此,大学生消费市场定将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各企业、商家应深度拓展其消费市场,抢得先机。

  一、诺贝特埃利亚斯的学术生涯及其《宫廷社会》的出版1933年他向法兰克福大学提交了一篇名《宫廷人物:宫廷社会学、宫廷社会和专制君主的构建》的职称论文,使他获得了在德国大学任教的资格。但因纳粹上台而被迫开始了流亡生涯,他先是逃到法国,随后奔赴英国。1954年他成为英国莱斯特大学讲师,在其57岁高龄时才开始其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1962~1964年,在他正式退休后,他到西非成为加纳大学社会学教授,在此期间他收集了大量非洲艺术品。在1960年代中期,他在德国和荷兰担任客座教授。1978年到1984年他成为德国比勒费尔德跨学科研究中心终身研究员。1990年死于阿姆斯特丹,享年93岁。诺贝特埃利亚斯的职称论文最初写的并不是关

  1

  于宫廷社会的题目,而是在阿尔弗雷德韦伯指导下写的《近代自然科学的谱系》。这篇论文的写作提纲是在他死后在阿尔弗雷德的文件中发现的,主要探讨的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他对自然科学和艺术进展之间的关系着力尤多。在他以后关于知识、科学和艺术的著述中这个主题反复出现,但这篇论文却并未完成。在1930年他成为卡尔曼海曼的助手时,他中断了与阿尔弗雷德职称论文的合作计划,改变了他的研究主题,转而开始写作关于宫廷社会的职称论文。他向法兰克福大学提交了这篇关于宫廷社会的论文后便开始了流亡生涯,因此这篇论文一直没有发表。直到1960年代他退休后他才发现了这篇论文的打印稿,并在此稿基础上于1969年出版了德文版《宫廷社会》一书。那篇德文的职称论文现已遗失,它与该书的异同难以考究,不过该书的第一章《社会学与历史学》是为1969年出版该书而专门写的;关于散见书中的对社会学的批判和附录1等内容都是后来才写的。

  二、诺贝特埃利亚斯主要的社会学观点诺贝特埃利亚斯在《宫廷社会》一书中对宫廷社会的研究反映了他在后来的一些著述中表达的社会学观点,即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和长时段的历史观。他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集中在《个体的社会》一书中,在书中他将个体的人置于社会与历史中来认识,认为人是一定社会关系和历史进展的产物。他认为“单个的人,从他出生之日起就被置于某种具有完全特定结构的职能序列中,他必须使自己适应这个职能序列,根据它来塑造自己,

  1

  并且以它为出发点适时地进展自己”,而否定“天地初开,惟有一人,而且是孤零零的一个已成年之人”,这样,人的本质便是社会关系的构成和历史的构成。埃利亚斯不同于同时代多数社会学家,他主张在长时段中考察社会进展,反对社会的静态研究;同时又反对社会进展的目的论,强调社会进展与生物进化之间的区别。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孔德为代表的社会进化论影响很大,他们认为社会制度的进展同生物有机体一样存在着某种规律,人的自然特性决定了社会的进展,社会达尔文主义甚至认为社会进展的决定因素是生存竞争和优胜劣汰。对此,埃利亚斯一方面采取了社会进化论的长时段研究传统,反对静态的社会研究,例如他反对他的主要竞争理论帕森斯的共时功能主义;另一方面他又否定了社会进化论的目的论和决定论,强调社会进展与生物进化之间的区别,认为社会进展是能够走向倒退的。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和其长时段历史观使他提出了“构型”的概念,并在分析宫廷社会时频繁地使用这个概念。埃利亚斯的“构型”,是指“彼此相互依赖的个人之间的XX络,XX络之中的权力均衡始终处于变动不居的非均衡状态。”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首先强调人是处于相互依赖的XX络,即社会关系之中的,XX络由人构成,一旦形成便无法离开它;其次,强调了XX络内部的不稳定性、变化性,因此XX络或社会关系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动的结构,需要对此进行动态和历史的研究。这样,“构型”这个概念便整合了他的两个主要的社会学观点。他在《宫廷社会》一

  

篇五: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个体生命和美好生活的实现与追求本真生活状态原生态生活的追求与抒写个体生存意义的哲理探求个体人格的独立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坚守远离现实政治道德伦常的个体唯美自由生活的追求与表达社会民族独立的呐喊和呼声历史文化传统的批判或弘扬当代现实社会痼疾的针砭人类情感的揭示和抒发宇宙奥秘的探求和追问等等

  浅谈文学鉴赏论文范文怎么写

  文学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对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文学鉴赏论文,供大家参考。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篇一:《大学生如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摘要:本文从研读史论、奠定基础,深入生活、增加阅历,泛读博览、丰富知识,细读名作、反复品鉴,探求方法、多元解读五个方面谈及大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文学鉴赏;史论基础;多元解读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文化素质教育,追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重视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的教育。它类似于国外所提倡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懂专业和会操作的“职业人”,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不仅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文化修养,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求给予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历史及文化的理解鉴赏能力、对伦理价值的鉴别与判断能力的训练,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能力结构。文学鉴赏课程作为高等学校哲、史、法、经、理、工、农、医等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课程。开设这门课程不是让人将思绪只停留在文学本身,文学只是藉由透视人生的材料或路径,对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生状态、心灵状态的透视,对人生真相、人生哲理的窥破与领会,以及借助文学评论实现对人生哲学的本原与终极问题的探讨才是目的。文学鉴赏课程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出发,通过讲授文学鉴赏的知识,梳理文学发展的历史,解析文学经典作品,能使学生了解文学的基础知识,熟悉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掌握文学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境界得到提升。

  文学鉴赏课程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目的,是因为以“整体的人”作为表现中心的丰富而经典的文学作品揭示了人类的一系列“秘密”:个体生命和美好生活的实现与追求,本真生活状态、原生态生活的追求与抒写,个体生存意义的哲理探求,个体人格的独立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坚守,远离现实政治、道德伦常的个体唯美自由生活的追求与表达,社会、民族独立的呐喊和呼声,历史、文化传统的批判或弘扬,当代现实社会痼疾的针砭,人类情感的揭示和抒发,宇宙奥秘的探求和追问等等。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它不仅是影响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而且是实现文学社会作用的桥梁。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汉斯・罗伯特・尧斯高度重视读者的鉴赏和理解作用,认为文学作品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创造的成果,并强调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能获得现实的存在和生命。接受美学的这些看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为鉴赏研究打开了广阔的天地。

  作为当代大学生,加强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大学生如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呢?

  1、研读史论,奠定基础。这里的“史”主要指文学史,“论”主要指文学理论。文学鉴赏要进入较高的层次,必须研究一般的文学理论,了解文学发展简史,包括对各种文学体裁的美学特征和发展历程的熟悉和了解。如果离开鉴赏理论的正确引导和文学史的相关比较,离开各种文学体裁鉴赏知识的指导,文学鉴赏能力是难以提高的。毛泽东同志曾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1〕完整的文学鉴赏活动,总要走完从感性到理性的全过程。如果鉴赏主体不具备良好的史论修养,便难以将直觉到的感性经验转化为理性上的深层认识。

  2、深入生活,增加阅历。“阅历”一词含有“阅”和“历”两层意思,前者指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观察、体验,后者指作者的亲身经历。文学作品的鉴赏,都是基于鉴赏主体对社会对人生的把握。古语云:“诗穷而后工”〔2〕、“文章憎命达”〔3〕。文学创作离不开

  社会生活,文学鉴赏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生活。鉴赏主体要丰富自己的“阅历”,必须沉入到生活中去。鉴赏主体观察社会和人生,善于将他人的生活、外在的社会生活内化为自己的生活、内心的生活,才能在鉴赏作品时真正地体味“人生”。鉴赏主体总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鉴赏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欣赏。

  3、泛读博览,丰富知识。文学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掌握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于文学鉴赏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知识广博精深的人,文学鉴赏力也会有较高的水平。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就必须广泛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存。

  4、细读名作,反复品鉴。独具慧眼的鉴赏力,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培养起来的,它建立在多读、精读古今名作的基础之上。刘勰就曾提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古文圆照之象,务先博观”〔4〕的观点。认真研究古今名作,探讨它们的各种手法,吸取它们的成功经验,对提高文学鉴赏力是大有助益的。

  5、探求方法,多元解读。文学本身是文学,又不完全是文学,它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风俗种种因素的渗透和影响。因此,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就不能再像中学时那样采取单一的方法和视角,而应采取一种开放性的方法去研究,这种开放性的解读方法可称之为多元方法。的确,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多层次性、多类型性,我们有必要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解读。比如,鲁迅、老舍等作家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化意识,那么最好用文化的视角进行剖析;沈从文这样的作家,他的作品民俗色彩很浓,我们就可以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其加以解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解读作品呢?从理论上讲,解读作品的方法是数不胜数、难以穷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的不断进步,会涌现出许多解读作品的新方法。我们以为,在目前阶段使用最多的解读方法主要有语篇学方法、文章学方法、文本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历史学方法、文化学、民俗学、美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宗教学方法、文献学方法、考据学方法、

  评点方法、印象式方法、诠释方法、原型批评方法等。这种种高层次的解读对大学师生的知识构成提出了挑战。

  参考文献:[1]毛泽东.实践论[2]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3]杜甫.天末怀李白[4]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篇二:《进行文学鉴赏应具备的条件》【摘要】文学鉴赏就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从书中吸取营养的一种精神活动。中学生要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就必须使自己具备语言文学知识,文学技巧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发现创造的素质。【关键词】知识;技巧;创造;鉴赏“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中学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审美教育即文学鉴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一部有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是通过人们的文学鉴赏活动发挥作用的,读者也正是通过文学鉴赏活动从书中吸取营养的。文学鉴赏就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它要求读者能够通过作品的语言领会作品的内容,对作品的形象有所感受,以引起感情上的触动,获得某种愉快和满足。唐代诗人王维不仅文学素养很高,而且善绘画,工音律。一次他到友人家去做客,看到墙角有一幅奏乐图,便说:“这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的第三段第一拍。”朋友们听了十分惊奇,有人当即把乐工请来演奏。发现乐工在演奏《霓裳羽衣曲》第三段第一拍时,那动作神情果然同图上完全一样。大家拍手称赞,十分佩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欣赏艺术作品,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修养,不懂艺术或者缺乏艺术鉴赏经验,就无法进行艺术鉴赏。

  对于中学生来说,要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就要使自己具备语言文学知识,文学技巧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发现创造的素质。

  一、具备语言文学知识,把握作品语言信息鉴赏文学作品,读者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能理解字、词的本意和引申义,懂得语法、修辞运用的一般规律。语言是交际工具。作家的主观意念是通过文字符号的表意作用、语法规则、修辞手段等表达出来的。当一串串文字符号进入你的眼帘时,按心理学家的说法,符号系统通过感官刺激大脑,引起一系列复杂反映,唤起你的记忆,勾起你的想象,于是你就可能进入鉴赏的境界了。唐诗中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佳句。读者从古汉语语法和文字含义上懂得“于”字此处为“比”的意思,可见作者是把秋叶和二月花相比,运用对比修辞手法突出霜叶之红。那么,诗句中的“红”,此时不仅让你感受到春天的红花之红,更感受到秋霜下的枫林之红,而且这不仅是一片两片的枫叶之红,更是漫山遍野的枫林之红。诗人笔下的这一“红”字,为我们作了不同季节的色调对比,把读者带到一个秋高气爽的山林,让你感受、领悟到万物生机。而你以后又读到“秋山红叶”,“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每种遇到关于枫树的描写,就会唤起你过去读到的有关记忆,积累得越多,记忆越丰富,你的感受和理解就会越深刻。所以,中学生要多读书,尽量增加你的记忆库中的库存量,这是搞好鉴赏的重要准备。二、具备文学技巧知识,把握作品表现方法从作品文字的信息中,我们知道了作家写的是什么,而从作品的表现方法,我们则可进一步知道作家在“如何写”。作家为什么这样叙述而不是别样叙述,总是有其特殊用意的。有这样一首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从字面上看,这是一首闺意诗。红烛高烧,一位出嫁的少妇,黎明起来化妆,准备到堂前去拜见公婆,她担心自己画眉画得不漂亮,轻声问丈夫:“你看我画的眉,浓淡款式够时髦吗?”虽然生活气息浓

  厚,但也太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新意。可如果我们再研究该诗的题目:“闺意献张水部”(又名“近试上张水部”),则可发现这中间的奥秘不少。张籍当时官为“水部郎中”,作者朱庆余在将近考试之期,对自己写的文章是否合格没有把握,当然也还想张水部替自己帮下忙,但不便直说,便写了这样一首婉转陈辞的诗。他把自己比作新娘子,把张水部比作新郎,公婆(舅姑)当然就是比主考官了。实际这首诗是问:“您看我的应考文章能合主考官的心意吗?”这自然有走后门之嫌,不过他的诗很巧妙,比喻的修辞在他这里成了全诗的整体表现手法,用心虽然直而露,诗句却委婉含蓄。

  可见,把握作品的表现手法,是在把握作品语言基础上进一步向作品纵深探索的途径。中学生有必要课余作一些笔记和摘要,多积累一些写作技巧,把握形式上的知识。它包括:文学作品的结构、修辞、体裁特点、描写手法等等。

  三、具备作家作品知识,摸准作家思想脉搏俄国著名文学家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写过一首散文诗《门槛——梦》。“一个俄罗斯姑娘”站在一座大厦高高的门槛前,“那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随着寒气从大厦里传出来一个慢吞吞、不响亮的声音”。这声音一连向姑娘提出七个问题,指出跨进门槛就意味着孤独、打击,以至极大的痛苦和牺牲。但这都没有使姑娘动摇,她坚定地回答:“知道”、“我愿意”,跨进了那高高的门槛。初看本诗,似乎写的是一场难以理解的梦。但如果了解一下屠格涅夫的身世、思想以及写这首诗的背景,对诗的意义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十九世纪后期,俄国民粹派反对沙皇统治的革命斗争十分激烈,屠格涅夫对这些青年革命家非常佩服,当女革命家索菲娅·彼洛夫斯卡娅牺牲时,人们就把这首诗与她的名字连接在了一起。在诗中,作者用象征的手法,指出革命大厦的“门槛”是对人们考验的关口。于是,俄罗斯姑娘崇高的革命形象被突现了出来,艺术魅力极大。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要了解一部作品,不仅要读作品本身,还要读有关作者身世的资料,读有关历史背景的资料,作到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

  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才较为确凿。”(《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至九〕》)

  四、具备发现创造素质,把鉴赏所得形诸于笔端这里所说的“发现”是指以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库存做基础,以大胆的联想和想象为起点,到作品中去搜奇揽胜,重新创造、描绘自己心目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这种阅读中的再创造活动,对作品中反映的生活重新认识,作出自己的评价。鲁迅先生在三十年代曾把德国艺术家珂勒惠支的美术作品介绍到中国来。其中有一幅题为《战场》的版画,描绘的是农民暴动被镇压之后的悲壮情景:黑夜里,地上到处是尸体,近景是一位老妇人提着灯在查看,灯光照着她满是筋节的手正触动着一具尸体的下巴。鲁迅在这幅画的下面写道:“这恐怕正是她的儿子,这处所,恐怕正是她先前扶犁的地方,但现在流的却不是汗而是鲜血了。”这可以说是作为鉴赏家的鲁迅对于画中形象的新解释、新发现,它比画中形象直接提供的东西显然要深刻丰富得多。如果中学生页能像这样把自己的新发现用文字记录下来,那必定是极好的鉴赏小品文了。所以说,读者也要像演员一样进入自己的角色,参与主人公的活动,同作品中的人物一起体验。也许有许多感受你早已经感受到,或者想到过,但又很模糊,只是没有找到语言或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现在一下子在作品中看到了,于是激发了自己,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情感。这样形成的感受,正是鉴赏作品最重要的基础。总之,我们通过阅读认识世界、发展思维,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获得审美体验,那么我们的感情、心灵就会出现一种净化的过程,从而提高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进而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参考文献:[1]《中学语文课程标准》,2013年5月[2]《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6月[3]《屠格涅夫散文诗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4]《鲁迅言论选集(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5]彭立勋.《美育》.《创造和欣赏的双向活动》,1987年第6期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篇三:《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教育》

  [摘要]:文学鉴赏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既有利于提高学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又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美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学鉴赏内容方法所谓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认知、感悟、理解、品味和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机能的活动而形成的审美过程。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教育,是以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分析为目的的教育。为什么在高职阶段要加强文学鉴赏的教育呢?首先,从语文教学本身的性质来说,培养学生的的文学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尤其是在较高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人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这样四个层面:认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和研究性阅读,在小学和初、高中阶段我们已经完成了认知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的积累,进入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教育,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其次,从高职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教学现状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高中毕业生、职高生和中专生,他们的语文学习现状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文史知识了解不够、文学鉴赏能力较低、文言文知识浅薄、写作能力较差。而且,从学校层面来说,重理轻文现象是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将语文学科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对语文的多功能性认识不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鉴赏教育意义何在?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强调:“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培养和提高文学修养,同时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培养远大的理想抱负,高尚的趣味情操,并寓智力开发的目标于其中,培育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以至创造思维的能力。”这段话很好地论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思

  想性与审美性的关系,为文学鉴赏教育作了很好的定位。文学鉴赏教育的意义首先就体现在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文学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对人的道德、思想和审美的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其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建设人的物质家园,而且还要建设人的精神家园,而文学修养在人的精神家园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其次,文学鉴赏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语文是最具美感的学科之一,语文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以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发展人的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文学鉴赏恰恰可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情感体验,从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

  再次,文学鉴赏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文学鉴赏有它自身的特点,它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使学生从感受形象入手,经过体验品味,达到对形象的深刻理解。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获得是极为活跃的,可以达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激发。

  那么如何来搞好高职文学鉴赏教育呢?首先是内容的选择。在这方面我认为有两条原则需要遵行,一是要科学地选定文学鉴赏作品。在以往在文学作品鉴赏的选定上,存在着重思想性、教育性,轻审美性、娱悦性,重名家名作,轻新人新作的问题。对文学鉴赏作品的选择,历来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很难统一意见。但我们可否按照这样一条原则去选择: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密切联系当代国内外现实,密切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去选择文学鉴赏作品。二是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过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材上指定的阅读文章,学生不感兴趣,而对于一些我们不提倡去读的所谓“闲书”却兴趣浓厚。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维系注意力,增加理解与记忆,激发联

  想和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作用。如果没有阅读兴趣,就很难唤起学生对阅读材料内容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阅读兴趣既受学生的年龄、经历、知识、爱好、阅读目的及价值取向的影响,同时也受读物内容和形式的直接影响。因此在选择文学鉴赏作品的时候必须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高职语文教学脱离高考指挥棒的约束,我认为在教学方法和方式的选择上可以更加灵活多样。

  一是必须设计既具有鉴赏特点又符合学生接受规律的教学环节。1、要教出“个性”。文学作品也是“文章”,不能简单地把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处理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样就抹杀了文学的“个性”。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想象是文学鉴赏的教学重点。2、要鼓励新见。“审美”是客观形象与主观感受的统一,对作品的感爱是因人而异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形象”,不同的读者总是根据自己的观点立场、生活经验、性格好恶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诠释和评判,因此在鉴赏课中要多组织学生讨论切磋,允许见仁见智,允许辨论,鼓励新见,这对于活跃思想、开发智力、发展创造思维都不无裨益。3、要拓展课堂。建立“大单元”“大语文”观念。让学生能够读一篇带一串,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举一反三,以达到开阔视野,提高赏析能力的目的。还有让学生能够读作品联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走出课堂,跨越校园,发现生活美、自然美、影视艺术美等等。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如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图、文、声、像的功能进行教学活动,极大地增强了文学鉴赏课的功效。在以往的文学赏析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现象,即使教师极力诱导,学生也很难进入作品中。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弥补其生活阅历的不足,增加其对客观世界有关具体事物的表象积累,而且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象演示,把抽象的文字与具体可感的真实事物联系起来,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猜你喜欢:

  

  

篇六: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论文题目-社会学论文选题会学系毕业生论文题目

  1.2.解读大学校园的“大负翁”现象3.青少年偶像崇拜偏差的原因及应对策略4.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策研究5.某某城市居民收入状况调查报告6.某某农村居民收入状况调查报告7.以一个具体团体为例,分析团体领导的技巧8.网络社会问题及控制9.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10.浅析内蒙古城镇失业问题及对策10.浅析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11.浅析呼和浩特市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2.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探讨13.浅析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14.浅析大学生创业情况15.浅谈某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16.大学生就业观念变迁分析研究17.单亲家庭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其应对措施18.社会互动视角下的“超女”现象解析19.浅谈某地区儿童福利问题20.某某地区流动人口实证研究

  1、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2、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3、择业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4、我区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5、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研究6、大学生网络交往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7、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8、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9、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证研究10、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11、高校学生工作与大学生社会化研究12、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13、电视媒体对蒙古族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研究14、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工作制度的实践与反思15、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16、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社会学研究17、大学生诚信认知及行为的调查与思考18、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的成因及其应对19、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及实践态度影响因素研究20、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重构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践过程中的互动关系2、农村老年妇女社会保障调查研究3、农村结婚消费观念变迁研究4、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村人际关系问题研究5、社会结构变迁视野下的农民生育观念6、论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群体精神支持的影响:X村个案研究7、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8、退耕还草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9、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困境及其超越10、土地征用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11、我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历程与实践反思12、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乡村社会13、农村贫困的文化因素研究14、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农民参与问题研究15、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研究16、农民养老意识变迁研究17、社会网络、人力资本与农民工职业流动间的关系问题探讨18、进城农民工社会支持体系研究19、呼和浩特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认同研究20、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研究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内蒙古××旗(镇、村)为例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内蒙古××旗(镇、村)为例3.农村医疗服务现状分析——内蒙古××旗(镇、村)为例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知的调查——内蒙古××旗(镇、村)为例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对农民的影响——内蒙古××旗(镇、村)为例7.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探讨8.内蒙古××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调查与思考9.贫困农村男青年的婚姻问题——内蒙古××旗(镇、村)为例10.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为例11.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调查与思考——××××为例

  12.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为例13.农民工子女健康社会化问题的思考14.农村留守妇女和儿童生活状况研究——××××旗(镇、村)为例15.农民外出务工与农村社会发展问题——××××旗(镇、村)为例16.空巢家庭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村为例17.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18.论民政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合作”契机19.农村未婚女青年婚嫁恋观的调查与思考——××××村为例20.大学生网络交往调查与思考——××××为例

  1.××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2.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3.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监管模式研究4.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资金管理问题研究5.中国社会保障资金所有者权益保障问题研究6.儿童青少年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研究7.单亲家庭的社会保障政策研究8.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对策9.内蒙古地区贫困及不平等问题研究10.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11.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12.对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13.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14.我区城市反贫困问题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15.我区医疗保险运行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包头市为例(赤峰、鄂尔多斯)16.“城中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17.无障碍设施在呼和浩特地区建设利用的跟踪调查18.城市女性就业状况研究;19.生态移民与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关系研究——以地区为例实证研究20.鄂尔多斯地区贫富悬殊现状研究1、家庭养老保障与社会养老保险比较研究;2、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3、生态学视野中的内蒙古农牧区城镇化建设;4、中国农村隔代抚养对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影响;5、社会工作者对我国大学生自杀的预防;6、浅谈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

  7、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对策和建议;8、城市老年群体的非婚同居现象研究;9、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社会保障职能研究;10、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的社会学研究;11、城市郊区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12、当代城市农民工的社会适应分析;13、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14、我国现阶段家庭暴力的原因及整治方法初步探析;15、当代青年信仰缺失原因浅析;16、浅谈城市大龄失业人员社区就业的问题与对策;17、社会工作职业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可;18、浅谈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19、内蒙古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过程的路径与策略;20、旅游业发展对我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

  1.呼和浩特市贫困家庭与社会救助研究2.呼和浩特市贫困居民家庭个案研究3.呼和浩特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研究4.牧区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牧民社会心理变化研究5.内蒙古地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6.内蒙古地区贫困大学生幸福感研究7.内蒙古地区蒙汉族大学生幸福感对比研究8.内蒙古地区高校教师职业枯竭感调查研究9.内蒙古地区医护人员职业枯竭感调查研究10.呼和浩特市地区企业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研究11.呼和浩特市地区企业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研究12.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大学生考试作弊研究13.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学研究14.内蒙古地区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状况调查研究15.内蒙古地区蒙汉族大学生心理调节方式对比研究

  16.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心理自助状况研究17.心理咨询中的移情现象研究18.对“同理心”的解读与阐释19.社会民众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状况调查研究20.内蒙古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状况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素质调查研究

  学生论文题目1,我区婚姻家庭冲突的表现和解决策略2,我区高校单亲家庭大学生现状研究3,对我区婚姻家庭中夫妻冲突—“精神暴力”的研究4,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趋势研究5,社会工作在我区的本土化研究6,社会转型时期我区的社会工作7,我区社会工作者的道德操守与伦理研究8,我区专业社会工作现状研究9,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教育研究10,11,12,13,14,15,16,17,18,19,20,我区高校大学生诚信现状成因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伦理研究社会转型期和谐高校的建构

  13,我区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社会工作中慈善事业问题研究婚姻、家庭道德研究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公正研究对我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命德育审美建构也谈风险社会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也谈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教育公平的真实障碍与现实途径

  1.呼和浩特市大学生考研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2.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兼职状况研究

  3.社会学视角下的宠物功能诌议4.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偿献血与社会道德重建的关联研究5.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社会生活中的身份认同研究6.符号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研究与实践7.城市居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互动关系初探8.试论社区工作引入女性主义理论的必要性9.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解决途径初析10.村级社区治理中的社会资本分析11.解读听证会体制下居民参与的膨胀与缺失12.城乡居民对社会养老方式接纳程度的地区比较研究13.城市居民参与节能环保的动力机制研究14.高校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相互渗透与影响初探15.利益博弈背后的食品安全问题寻根16.从汶川大地震看民间组织在社会应急体制中的地位与作用17.网络虚拟生活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剖析18.传统观念下实现男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路径探析19.传统养老文化对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启示20.提升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途径探讨

  1、中国个案社会工作本土化思考2、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研究3、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面对的挑战4、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与个案社会工作的介入——以„„为例5、心理咨询与个案工作的有机结合6、社会工作的实务中心理咨询与个案工作的区别与结合7、家庭治疗方法在青少年个案工作中的应用8、个案工作在城市贫困者救助中的介入策略

  9、关于我国目前灾后危机干预及社会工作介入状况研究10、玛丽·里士满个案工作思想研究11、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探究12、罗杰斯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研究1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研究14、联合家庭治疗模式研究15、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研究16、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贡献与局限研究17、个案社会工作的优势及适用人群、适用领域研究18、个案社会工作在促进青少年成长方面的作用及其实施方法研究19、个案工作过程中的专业伦理研究20、个案工作中的移情现象研究

  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职业女性生涯发展研究论我国工伤保障制度网络隐私权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与对策研究社会保障市场化改革的国际考察试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美、新、智三国社会保障制度分析——兼论中国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朋辈影响青少年滥用软性药物的因素我国电视广告女性歧视问题初探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事务管理的政府行为研究日本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西安老年人居住环境空间需求研究工业化与中国养老金制度论我国失业及其治理对策西安市高校老年教师居住问题研究社会转型与家庭变迁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下岗与失业:中国特色的失业现象探讨》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中美城市现代婚姻家庭中的夫妻关系新来港青少年社交节的困境与解困网络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方式变革——双向导向型社区管理模式的确立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整合机制探讨城市社区自治研究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治理结构研究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的研究——百步亭社区文化建设为个案

  广州居民社会规范的探讨胜东社区管理模式改革研究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背景、现状与未来取向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探析非营利组织在社区中的角色与功能研究——以苏州三元、府前社区非营利组织为个案城市老龄化社区建设探析中国社会体制转型期中的利益矛盾与整合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化与公共政策制定转型期我国社会利益群体研究论费孝通的系统思想——基于系统哲学和系统科学的一个尝试性研究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与社会稳定——九十年代桂林市的个案研究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和当代的全球化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论社会在稳态中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论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全球化时代历史主体活动与社会规律的统一论纲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理论架构论社会关系资源在城市反贫困中的运用推进中的苏州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关于工业园区(湖西社区)、全阊区典型调查的分析论中国的市民社会:历史考察与现实建构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角度科学活动中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研究西部城市社区建设问题研究台湾高山族聚落形态的研究理想问题的人学思索论商务谈判中的礼貌语言策略市场经济与个性解放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西南一个水库移民区的故事现代化进程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个性解放新论对城市环境形象规划的初步探讨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中国化人、文化、社会的互动——对陈序经“全盘西化”论的一种文化哲学述评生态城市研究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社会变迁中的苏南农村性别分工研究边缘性:中国社会结构性质分析——以重庆合川市为例桂林文化底蕴的审美人类学研究试析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传统与嬗变:地方社会转型中的宗族与民间信仰——以闽西客家桂龙乡为例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对就业率影响及政策研究试论我国当前社会转型中的信任缺失与信任重建企业行动者的社会资本与社会成本——转轨与转型期经济交易的资源与费用分析网上公关初探

  当代社会发展:人的解放与文化自觉—一现代人文精神建构论纲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生态城市系统管理研究当前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工业化进程中的村庄精英——江村个案研究我国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研究社会系统发展论纲要城市文明社区创建问题探讨农村迷信与农村社会展——广西资源县迷信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农村妇女发展研究全球化、知识经济与中关村学习机制的形成论城市本质小传统场域中东西文明的汇聚——阳朔西街的文化互动与文化传承信任、契约及其规制——转型期中国企业间信任关系及结构重组研究人间胜境的文化变迁——兴坪镇渔村的人文资源与文化传承城市空间结构的扩散及其效应——现代化视野中的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草坪潜经村的风土民情与社会变迁话语分析与商务谈判广告语言创意与社会文化心理仪式谱系:文学人类学的一个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学原理论公关语言及其语用策略试论黑格尔费尔巴哈与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创生的逻辑关联当代中国村级治理变迁研究中国农村阶级层分化与税费制度改革语言在谈判中的作用——威胁促进高新区发展的社会控制研究网络人际交往探微我国城市变革中的街道社区管理组织重构论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与社区人的建设转型期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的新视角——以家庭为公层单位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城市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论社区建设中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以武汉市江汉社区建设实验为例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城市职能结构类型及优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大众传播媒介对苏南农村闲暇生活变化的影响济南市城市社区类型划分及管理模式研究现代化背景下的村落宗族现象透析——以安徽省陈阁村为中心社会转型期政治社会化有效性研究农村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关系研究大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网络聊天:第三种公共交际方式吉林省农民外出对求非农活动的村级研究关于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整合研究——社区整合的理论建构与机制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社区研究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探析

  苏南村民自治的考察——对村民权利虚化的分析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市化进程关系研究——对泰州市黄桥、戴南、新桥、溱潼四镇的实证分析探索中国城市管理之路——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社区人口管理转型研究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对策农村社区精英与村民再组织——皖西大别山区石村的观察与思考沈阳市社区建设的思路及其对策研究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械理集结探讨——苏州工业园区湖西社区个案分析网络组织的兴起——信息化与企业组织网络化关系研究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试析市场经济变革中的人际关系比较研究对中国旧城更新中社会公平问题的研究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沪东教会为例文化变迁视野下的公民文化——一种政治文化的思考第二家庭——家族企业的人类学研究中国现阶段农村上地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分析社区:福利的新型依托——城市社区福利的尝试性制度创建国家法与民间规则的互动——对河北农村社区“私了”现象的分析农民现代性的现状及其获得途径农民的法律意识与农村法治化进程——对丰宁黑山嘴镇农民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城乡结合部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对兰州市安宁区水村、孔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变迁中的治理理念及中国实践分析西北农村地区回簇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三甲集镇上集村为例非正式制度与乡村制度变迁研究——五里树实地研究乡村社区人际信任研究——以旧沟、赵家沟村为例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以什刹海风景区为中心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非营利组织及其价格机制研究论网络交往实践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对炎方苗生育文化的教育人类学解读关系资源的占有、使用与农民的阶层分化——安徽两村实地调查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冲突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研究社会视角:“部市村庄”都市化发展问题研究中韩谈判手之间文化差异西方社会化研究的新拓展论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中的秩序论促进城市社区空间邻里环境塑造村级社区带头人:农村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分析城市贫困化问题研究农地制度变革过程中农民的态度分析——对湖北和浙江地区农民及农户的调查湖北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计会学研究——对宜昌市两大农村社区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实证研究文化休克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观

  血缘宗族村落建筑——丁村的聚居形态研究成都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颜村家庭养老研究——理性选择视野下的老人对P与L/G的权衡太极拳群体的社会网和社区养老研究女性无法抗拒的黑洞——解读社会的“性别认同”职业生涯管理中的“工作——家庭平衡问题”研究互联网网上聊天中的人际知觉的研究成功老龄化毕业控制理论研究:控制策略、自尊与生活满意度智慧显义理论研究:成年人生活规划能力及其评价“特困人口医疗救助”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评价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关于中国人社会化模式的一项教育社会学研究肥东县春节返乡农民工日常生活考察当代中国女性从属地位的根源和出路探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夫妻平等地位研究皖南山区宗族聚居型农村社区家庭养老模式变迁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平地女性与山地女性——大理地区不同生态环境下女性地位的变迁职业能力倾向量表EAS的修订社会转型与HIV高危险行为:甘肃戒毒所的调查与研究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日本老龄化问题及春对策研究——兼论对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启示论个性化消费与企业营销文化的关系中国地方公益基金会的项目运作——以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个案探讨我国城市社区福利模式的建立婚姻家庭和谐论当今中国农村妇女自杀问题初探转型时期我国农民养老问题探析同性恋合理性研究休闲、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休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视角单亲家庭子女人际交往——互动特征分析计算机黑客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网络发展与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社会转型与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变化的研究社区为老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系统的开发论促进城市老龄人口政治社会化论人类性别观的现代转向市场化取向的社会福利观重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甘井子区青年社会地位与作用的调查分析银行危机的社会学解释青少年与黑恶势力犯罪问题研究社会变革中女职工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发展当代文化变迁与青少年社会化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青年网络犯罪防控体系研究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状况与对策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研究土地被征用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中国现代婚姻文化嬗变研究中国现代家庭文化嬗变研究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个人地位、网络结构、社会支持与身心状况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香港老人自杀问题及社工介入研究

  

  

篇七: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

  1.档案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1档案社会学的内涵研究如何定义“档案社会学”是其研究的基础与先决条件。保自

  澄在《开发档案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一文中提出:“所谓档案社会学,就是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工贵州师范大学

  论

  文

  论

  文

  Keywords:FrenchSociologySchool;EmileDurkheim;socilfcts

  bstrct:WhilediffusionismwsverypopulrinGermn-spekingcountries.Frncebecmethestrongholdofsociologiclides.EmileDurkheim,whofoundedFrenchsociologySchool,isinevitblyoneofthepioneeresofStructur-functionisminU.Kbecuseofhischievementsinsociologicltheoryndmethod.

  几乎在传播学派诞生的同时,从19世纪末起,西欧大陆文化学中又出现另一个学派,即社会学派。法国社会学者涂尔干是这一学派的开创者,他的《社会学方法论》(1895)一书可说是该学派的宣传书,涂尔干培养了一批门生,并于1896年创办了《社会

  1

  学年刊》,故此派也被称为“涂尔干学派”或“社会学年刊”学派。

  古典进化学派认为民族学的主要对象是人,传播主义者认为是文化,而社会学派的代表,则把人类社会置于自己的注意中心。总体上说,法国社会学派是属于进化论派的一个支派,他们并不反对摩尔根,同样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展,但他们却反对进化论的心理学说,主张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进展规律的科学,其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论。

  涂尔干(EmileDurkheim,1858~1917),又译作迪尔凯姆或杜尔干,出生于法国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早年求学于巴黎,受过良好的哲学训练,并深受实证思潮影响,后在波尔多大学和巴黎大学任教。他利用民族学实地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看法,同时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民族学资料,主要著作有:《社会劳动分工论》(1893)、《社会学研究方法论》(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在涂尔干看来,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社会事实,不能简单等同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所谓社会事实,就是所有可能对个体施加一种外在约束的行动方式,而不论这种方式是否限定不变;或者,也可以说是所有可能普遍存在于一个既定的社会,同时又独立于在个体身上的显现而自主存在的行动方式。”这个定义包括三点要素。之所以认定一个社会事实,首先是因为它外在于个体,即社会事实存在的原因外在于我们自身,因为它们是以前的世代传承给

  1

  我们的。但它们存在的原因不能通过我们的内省来揭示。相反,社会事实的原因只能通过一种科学研究或经验研究来确立。第二,社会事实之所以是实在的,是因为它们对个体施加约束。通常,如果一个人想要否定一种社会事实的存在,那么他就会遇到一些强制性或劝服性的实践,正是这些实践切实地确立了社会事实的实在。第三,社会事实独立于任何单一个体的行动,普遍渗透于一个社会群体或整个社会。但这不意味着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加入到某个社会事实中,这一社会事实才算是实在的。

  涂尔干坚持认为,对社会事实的说明,必须分别探究产生此一现象的有效原因及此一现象所发挥的功能。功能有别于原因,原因是现象存在的理由,功能是现象存在的作用。同时有些现象虽然存在,却已无作用。因此研究者不能拿现在存在的作用来说明其存在的理由。此外,一种功能是可以由多种事物来完成的。功能也不同于目的,功能可能只是由于现象存在而产生的,未必是基于预先存在的目的而存在。因此“要寻找一个社会事实的决定原因应该看在这一社会事实之前的社会事实,而不是看个体意识的现有状态。”他批判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理论,虽然把社会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还是用心理因素来说明社会事实。前者假定人性有追求进步的倾向,后者认为人的本性会追求更大的快乐,借以说明社会的进步。他认为这是倒果为因,人并不是天生就知道追求进步,也不是天生就知道组织社会借以获得更大的幸福。相反,是先有社会才使人有了多种知识与追求更大的快乐。更进

  1

  一步,涂尔干又指出对社会事实原因必须从社会内部环境去寻找,这个社会环境有两个层面,而被认定具有较高水平的因果效力:一是组成社会的社会单位数量,即社会环境的规模;二是群体的集中程度,即群体成员之间纽带的强度和深度。社会环境是社会事实变迁的根源,因为社会环境是社会事实存在的基本条件,只有通过社会环境才能真正解释社会现象及其变化的实际情况。他提出了各种具体方法,如:剩余法是从众多原因中削剩一个原因;相同法,是在众多状况中仅比较某些相同情形;相异法,是在众多状况中仅比较某些相异情况。在各种方法中,共变法是最适用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它只需把两种性质虽然不同,但在某一时期中有共变价值的现象找出来,就可以做为这两种现象之间存在一种关系的证据。《自杀论》一书,是运用比较法从社会内部去解释社会事实的最突出的例子。

  涂尔干还从生物学借来功能观念,提出功能研究方法。这一方法主要体现在他关于社会团结和宗教问题的研究上。在涂氏看来,社会团结就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动的条件下,是什么社会事实能够满足这种需要。这里的社会环境基本变迁就是上文提及的两个层面,即社会规模和道德密度的增长。随着这种增长,社会因在经济、政治及其他方面连接纽带的确立而变得更为统一。同时,随着不同社会单位之间越来越有可能发生交易和交换,各社会单位的专门化程度也趋于上升。劳动分工的增长意味着社会全体成员之间相

  1

  似性大大减小,但相互依赖性却逐渐增加。因此,为了维护整个系统的持续存在,他们以集体良知瓦解后所提供的新的团结形式——有机团结而紧紧凝聚在一起。在宗教研究上,涂尔干考察了宗教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功能。他把宗教定义为“一种与神圣事物(即被分离出来的带禁忌性的事物)有关的信仰与实践的统一体,这些信仰和实践把所有的信奉者团结为一个叫作教会的道德团体。”他排除了泛灵论者把宗教定位于信仰、迷信之类的思维之中的做法,而首先确定宗教兴起于一个社会环境之中,以证明其社会真实性,再提出宗教实质是一种力量体系,而宗教力量就是道德力量,它给予了人超越自身的力量,以战胜本性并对其进行操纵,而这种力量在个人聚集在一起共同行动时,表现得更为明显。

  

篇八: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在2004年1月5日年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5意见中共提出六点分别就任务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建设工程体制改革科学队伍建设到等方面作了说明随后在5月29日胡锦涛同志发表题为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重大紧迫的战略任务的讲话6他强调要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其后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浅谈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论文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供大家参考。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篇一:《浅谈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定位》

  有人主张将已往的“哲学社会科学”改称“人文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用以指称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另一大半(有关人、文化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科学领域,这是目前一股国际性的学术潮流。其用意在于强调哲学和各门社会学科的本性是面向人、社会、文化的,从而倡导立足于人、关心和服务于人的发展的价值导向。采用这一提法的好处是,强化这些学科的本意,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但其中有几个具体的理论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一、带有人文性质的研究和创作是否属于“科学”。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关键是对“科学”的理解不同:以西方一些人的标准,一个学科只有达到了对象的可重复性、描述的客观化、形式化和定量化、知识的可积累性等一些自然科学的特征,才属于科学。这种狭隘观点目前仅承认现代的经济学、社会学等少数社会学科是科学,而把政治学、史学、法学、文学、艺术、教育、新闻乃至哲学等统统排除在外(当然,这也与有些社会学科的工作和发展水平尚不到位有关),或宁肯叫“人文学科”,也不叫“科学”。这种观点影响了不少人,特别是在自然科学界有一定市场。按照另一种,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的实质在于“理性地处理感性材料”(马克思),在于通过“实事求是”(罗素)的研究去追求真理,凡符合这一实质的研究活动及其成果,就属于科学范畴。因此,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也应该是科学,不应因为有某些形式上或程度上的差别,就否定其科学的实质。邓小平同志说“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无疑体现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立场。二、在学理上,“科学”与“人文”两个范畴是有区别的。科学,是以强调事实、理性、描述性知识和真实性、真理为主旨

  的规范体系。科学仅以符合事实及其客观规律为根据,而较排斥人的主观意向、价值取向、意识形态,虽然在总体上,科学与人类的价值追求正相关(对人类有益);但在具体研究过程和具体观点上,则要求必须不带任何主观倾向,首先要如实地反映客观。科学的直接成果只给人提供可能的选择空间,并不直接规定或代表人的价值选择,自然科学最能体现这种特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活动可以没有价值导向、人文负载。事实上,科学总是要走向人文价值的,而技术本身就已经是科学向人文转化的一个阶段了。科学愈是走向发展和应用,就愈是离不开人文导向,这一点正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特征。至于如何对待科学技术的问题(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则显然属于社会人文领域,而不是自然科学问题。

  “人文”这个概念,有“人的(人本的、人道的等)+文化、文明的”意思。其特点恰恰在于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的需求和保障、人的情感和意志等价值性内容,即“人文精神”。“人文”的核心是价值,对于阶级、国家和社会利益集团来说,它们的人文倾向、价值观念体系如何,则构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人文精神”的特点在于是从一定人的立场出发,一切为了现实的、具体的人。因此,它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不同于科学:反对“价值中立”,要求始终体现和维护人的价值权利、价值选择,要有自己的主观倾向性,不能停留于冷冰冰的事实描述,更不能容忍依据事实和理性而得出不利于人的结果。政治、道德、文学、艺术、教育、宗教等最能代表这种特点。当然,“人文精神”说到底也有科学不科学、合理不合理之分。完全排斥科学的“人文精神”,往往是野蛮落后的。

  因此严格说来,“科学”与“人文”的区别并不在于对象,不在于对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不在于对象中是否包括人(科学也是人在活动)等等,而在于研究的方式、性质和直接的目的。因此,我认为,不宜以“科学”和“人文”作为外在的标准,去机械地划分学科类型,而应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一切思想和知识的内在要求,并用它们来反映各门学科的发展特点和程度,即:一切科学都应该严格遵守科学原则,贯彻人文精神。

  在历史上,曾有人(如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等)主张全部科学可以分为两类: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有人(极端的科学主义者和极端的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把“人文”与“科学”联在一起,犹如“方的圆”和“黑的白”一样,是不成立的。从哲学上看,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两个极端之间,有共同的毛病,就是未能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这两个提法,我认为名词之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涵义:

  ①关于人文和社会领域(以它们为对象)的研究,应该和能够成为科学,应该使它们具有与自然科学同样的科学本质和功能。

  ②以人和社会为对象的学科,不能仅仅以科学性的描述为满足,更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发挥人文关怀的功能,并向一切科学技术领域普及这样的功能。这一点,正是当前国际性人文学术思潮所强调的重点,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这样,“哲学社会科学”就有了双重的身份和意义:一方面,它是科学,具有科学的本质和功能(经济学、史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在这方面更突出)。在关于社会和人的问题上,自然科学不可能代替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价值观体系,有比自然科学更突出的人文性质和功能(伦理学、美学、政治学、法学、文学、艺术、宗教、教育学等更明显)。哲学既不是单纯的社会科学,也不属于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具有两方面的综合功能(把哲学列入人文科学,仅仅是对哲学精神的一种理解)。也就是说,人文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的涵盖面更广、功能更多、意义更深远。因此,从人类社会全面的、长远发展的意义上说,我们无疑应该更重视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更依靠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四、承认人文学科是科学,是就这些学科领域的总体和实质而言,不等于认为在这些领域中的任何一种观点、学说体系都一定是科学的。就像并非每个物理学家的观点在物理学上都能成立一样。“学科”与“学说”之间,不能简单等同,这一点有普遍意义。但我们以往似乎不够注意。

  同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代表了人类已取得的最高成就,至今仍是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的学说体系。这一点已经并将继续得到历史和实践的证明。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学习、贯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用以来指导和推动我国的各项事业。

  五、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首先,必须承认: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我国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是科学,不是非科学,因此要充分理解和高度重视它们的这一社会地位。如果说,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第一生产力”,在于它如今已经成为生产力构成中最重要的“软件要素”,那么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则是整个社会的“软件要素”,是生产力中的“软件的软件”(掌握科学技术应用的程序)。当我们考虑社会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时,决不能忘记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否则,其科学观将是不完整、不充分的。同时,要进一步指出:仅仅把哲学和人文社会学科当作科学还不够,它还有超过一般科学的意义和功能,即人文价值体系的意义和功能。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实现自身解放、自由和幸福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的代表。因此,在谈论社会全面发展时,我们更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否则,其社会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将是不完整、不正确的。总之,我们需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与意识形态、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先进的学说体系,从而高度重视我国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高度重视这方面成果的检验、推广和应用。在我国和世界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文化和价值领域里将要面临的变革和建设任务、将要迎接的挑战和机遇,丝毫不比科学技术上的任务更小、更简单。对此,需要有充分的准备。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篇二:《试谈人文社会科学为什么不景气》人文社会科学的不景气,似乎已经成了令人头痛的问题。当然,也有人认为人文社科形势一派大好,理由是“主旋律”得到了高度弘

  扬。对此,我们不加辩解。也有人抱怨,人文社科的学者太差劲,郭沫若在1949年以后的成果,就是一个例子。然而,为什么板子偏要打到学者身上呢?无庸讳言,学者有自身的问题,然而,体制和管理难道就没有责任?再进一步,即使是学者真的差劲,那么,你的制度为什么不选择优秀的学者却偏偏要喜欢那些南郭先生呢?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相比,人文社科具有自身的特点,在管理上的要求、方法、内容、措施都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当局对人文社科的管理不注意这些特点,而是用管理工程技术的套路来对付人文社科,恰恰是造成这种不景气的根源之一。本文不涉及学术以外的因素,也不讨论政治对学术的影响,只是就人文社科的体制和管理中的几个关系谈点看法。

  一、计划和学术的关系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计划,包括具体的项目计划到整体的长远规划,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计划往往距学术较远,而距政治或现实需要较近。官方所关切的,学术界不一定关切;学术界关切的,官方却不一定重视;而以官方为主体制定的各类人文社会科学计划或规划,虽然是学术界要“项目”的对象,却往往不是学术界感“兴趣”的对象(看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每年的“课题指南”,这种毛病一目了然)。学术界对计划有一种“非学术”的或“官方”的感觉,由此而导致了一种现象:许多计划和规划中的重大内容,学术界不觉其重大;而学术界普遍认为重大的研究课题,又与计划和规划无缘。计划之所以距学术较远,在于计划的制定依据主要是官方的政策。在计划的制定中,虽然也有专家参与,但是,参与的专家往往是有选择的。坐“冷板凳”的专家一般都进入不了制定计划的圈子,即使他们有制定计划的建议权,其建议也往往得不到官方的肯定和支持。而学术上的创新,多数是“冷板凳”专家的事情。另外,参与制定计划的专家,一般都是“权威”级人物,而学术权威(即使是胸襟十分开阔的权威),由于长期的学科浸淫,会不自觉地畛域自封,对计划制定造成相应影响。各种学术计划和规划的偏差,往往与此有关。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而管理的本质在于规范。创新往往具有“标新立异”的特色,如果已经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和社会的普遍承认,

  那么,它的学术意义就已经在消隐,而社会意义在凸显。计划和规划是一种规范性的东西,对于创新往往不予支持,这是造成计划与学术脱节的一个内在因素。

  计划的制定如何能够与学术进展合拍,值得探讨。在学术研究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十分多见。即使在自然科学和技术开发领域,这种现象亦非例外。美国自发形成的硅谷红红火火,而日本政府规划的筑波科技城则冷冷清清,就是明显的例证。中国各级各类社科规划的制定,应该汲取这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二、项目和成果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评价,存在着项目与成果的内在矛盾。在中国的现行体制下,各项评价指标都比较重视项目,而这种重视,也存在一定问题。正如一个学者所言:对项目的评价,就像一个对刚刚怀孕的妇女评判她是否能生出一个天才一样难。项目往往是“官方”的,主旋律的,因而,项目的成果,在官方的支持下,部头大,印制好,加上足够的宣传,往往规模宏大,先声夺人。但问题在于,项目成果的本身,有许多只能根据“官方口径”,政策含量偏大,学术含量不足,外表的辉煌下面是思想的贫乏,学术界也对这种项目成果并不十分看重。真正在学术上有影响,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学术成果,却往往进不了所谓的项目,从研究到出成果都十分艰难。当然也有例外,部分“功成名就”的学者,可以进入项目,也可以结合项目的完成,出一些高质量、有品位的成果。但是,那些开拓性极强、极富新意的课题,本身在学术界也有较大争议,要进入官方的项目则更为困难,只有已经获得了突破,取得了“圈内”的承认,才有可能立项。而一旦取得“圈内”的承认,其学术思想的最辉煌部分也已经成为“过去式”,以后的项目,则属于“锦上添花”性质而非“雪中送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管理中的一大弊端,是过份重视项目。在导向上鼓励争项目,争经费,然而成果评价跟不上,致使不少项目雷声大,雨点小,然后出一些平庸之作完成项目。这些项目的完成则又为主持人争取新的项目奠定了基础,以后争取项目更为有利,形成项目成果

  学术质量锐降的恶性循环。三、大和小的关系受自然科学重大发现推动整个科学体系发展的影响,人文社会科

  学研究也强调重大课题的研究。但是,人文社会科学中什么才算重大?这个问题也值得探讨。

  如果按照我们现行的思路,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只不过是给一个妓女作传,是小得不能再小的题目,根本算不上“重大课题”;甚至如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能否进入我们的所谓“重大课题”也有问题;考古学界推崇的夏鼐先生,用来否定“中国文化西来说”的最有力的证据,只不过是不起眼的几块陶片,而这些陶片在出土时,丝毫也没有“重大发现”的迹象。类似于这种小课题做出了大文章的现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比比皆是。

  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研究方法往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小题目做出大文章。最典型的事例之一,就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所取的年代,是一个毫不起眼、也没有什么重大事件的年代;所取的史料,无非是一些宫廷和官场的琐事,鸡零狗碎。但是,作者却从这种“小”里面发掘出了“大”,写出了明代社会的深刻变化。这对我们来说,不无启示。鲁迅的《一件小事》,写出了散文名篇,没有任何“重大意义”的阿q,写出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典型的人物。钱锺书先生的《管锥篇》,几乎都是零零散散的小事,却写出了学术阐释的新境界。就连马克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学研究,也是从最简单、最一般的商品交换入手的。因此,对于“大”和“小”的关系,我们亦应重新审视。

  笔者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课题的大小只是相对而言,更重要的在于学术识见和功力。功力不够,识见不广,缺乏学术上的深邃和敏锐,“大课题”也做不出好文章,相反,“小课题”却能出大成果。从管理的角度言,我们有必要对以往的“大小观”予以调整,不再过份强调“题目”的重大,而是注重“成果”的重大,使管理行为真正起到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

  四、集体攻关和个人研究的关系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集体攻关和个人研究的关系也值得注意。大体上,管理部门往往比较强调集体攻关,主张集中力量进行重大项目的研究,而个人研究一般得不到必要的重视。问题在于,是不是集体攻关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佳方式?

  管理学家西蒙,把科学研究中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事实因素和价值因素。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中,一般都能排除价值因素,只关注事实因素,恪守价值中立原则。而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极难排除价值因素。即使如特别强调价值中立的马克斯·韦伯,在他的历史学、宗教学以及官僚组织理论研究中,也渗透着自己的价值偏好。笔者认为,在能够排除价值因素的科学研究中,集体攻关可能是比较好的方式;而在不能排除价值因素的科学研究中,个人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众所周知,要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对事实的认定上比较容易,而要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对价值的认定上则极为困难。人文社会科学的集体项目之所以难以组织,学术观点上之所以难以统一,除了学术以外的原因外,往往产生在价值判断的不同上。一个集中了优秀人才的写作班子,可以写出很漂亮的公文,但却肯定不能写出很漂亮的小说或散文,其原因就在这里。在价值因素远远超过事实因素的人文学科,提倡集体攻关,充其量只能出一些公式化、概念化味道极浓,顶多只是教材一类的成果,而在以事实因素为主的部分社会科学(如采用数理方法研究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集体攻关则可以形成较为重大的成果。因此,有必要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门类、不同课题予以区别对待。

  笔者以为,在文史类学科不宜片面强调集体攻关(除非是编写教材),而应当以个人研究为主。只有那种确实是因为学术见解、研究思路极为靠近,完全是出于学术原因走到一起的课题,才可适当组织集体研究。即使是在集体研究中,各人的思想脉络也应明确清晰。一般情况下,“拉郎配”式的集体项目,对研究成果的质量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在接近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部分社科类学科,则可适当提倡集体攻关,但由于其依然有一定的价值因素其作用,仍不能完全排除个人研

  究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和课题类型,恰当鼓励个人研究,是人文社科管理工作改革的一个思路。

  五、研究和宣传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如何评价,评价依据什么,这也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主要盛行两种做法:一是看杂志或出版社等级,二是看书评、索引、摘引和转载。除此之外,报刊的宣传介绍以及获奖情况,也对评价有着重要影响。如果稍微探究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评价,主要适用于宣传,而不适用于研究。杂志和出版社的等级,确实和论文著作的质量有关联,一般来说,高层次的杂志(如所谓权威杂志、核心杂志)发表的文章,多数质量较高,高水平的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等)出版的著作,多为上乘之作。但是,普通杂志和一般出版社所出的东西,也不乏学术上的创见。特别是因为高层次出版机构的规范性要求,一些非常活跃的创见,往往受到限制。例如,前些年的《读书》在学术圈内的影响,可能不比《中国社会科学》差,但在杂志排名中,《读书》却上不了“档次”。科研管理中按杂志和出版社等级的排名,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与学术见解无关,对于推进学术思想的发展没有起到预期的积极作用。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篇三:《浅谈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摘要:一流大学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包括政府及学校制定的各项政策与办法。政策与办法的合理制定与实施,能够促进大学的良好发展,继而使得大学促进社会的进步。本文以“985”高校人文社会科研奖励办法作为研究对象,对人文社会科研奖励体系及办法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奖励体系与办法进行补充与完善。关键词:“985”高校人文社会科研奖励办法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在其《沉思录》中庄严宣告了科学研究与人类理性的伟大与光辉。毫无疑问,科学与理性不仅推动并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也将照耀和指引人们继续阔步前行。最近,麻省理工学

  院的一项研究报告发现,在近30年的时间里,MIT通过科研所创造的收益相当于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的收入,这无疑彰显了科学研究巨大的造富能力。虽然,较之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不能直接创造经济财富,但它启蒙大众思想,狂掀社会思潮,再造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

  同样,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二、国家政策的引导1986年11月颁行的《国家教委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而后由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在1992年下达了《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从而保障了我国人文社会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此后,国家教委在1996年、2002年、2006年2011年分别颁行了旨在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相关文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分别在1993年、1997年、2001年、2007年颁布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有效的规整了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与发展。另外,教育部在2003年、2008年分别颁行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极大的提高了研究项目的质量和推广率。参照相关统计数据,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标课题有135项,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共2136项;[1]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共受理申报课题25243项,比2011年增加4061项,增幅为19.2%,共有3291项课题获得立项资助,其中重点项目160项,一般项目1806项,青年项目1325项。今年立项总数比去年增加408项,平均立项率为13%,比去年降低了0.6个百分点。重点项目每项资助2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资助强度均为15万元。在所有立项课题中,高校系统共立2861项,占总数的87%。[2]尽管如此,但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人文科学研究还处于落后地位,研究领域单一、科研实力薄弱、发现与创新不足,这就需要加快人文科学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在2000年第一期的《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由众多专家、学者参与的一篇笔谈,题为《二十

  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其中包括夏勇、贺卫方、袁行霈、林非、谢冕、茅于轼、孙立平等人。他们分别从自己的学科领域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各学科在新世纪需要开拓的新领域、新课题;值得研究、借鉴和采用的新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学术研究应遵守的学术规范。这些都切合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实际问题,意义非凡,任重而道远。

  据此,国家教育部在2002年5月21日颁行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3]其目的在于表彰先进,鼓励创新,进而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教育部在2009年3月12日又重新颁布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4]在发展方向、指导思想、奖项设置及评选等内容上作了修改与补充,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奖励方式与方法更加科学化。

  另外,为贯彻中央精神,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大举措,教育部、财政部自2003年开始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调动了高等学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进一步繁荣发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在2004年1月5日年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5]《意见》中共提出六点,分别就任务、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建设工程、体制改革、科学队伍建设到等方面作了说明,随后在5月29日胡锦涛同志发表题为《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重大紧迫的战略任务》的讲话,[6]他强调要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其后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于2011年11月7日制定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7]这些充分显示出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日益重视。

  三、结论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问题。我国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资源利用率不高、项目与课题至上等问题,这与国家人文社会科研奖励政策的出发点相违背。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案与奖励措施,没有让相应的科研奖励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所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奖励方式、方法乃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领域的当务之急。

  

  

篇九: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关于社会学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社会学的论文范文一: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社会学分析

  关制度更加完善,青年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公共决策部门制定和青年相关的法律法规时,能够通过听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吸纳青年参与;在高校建设和管理中,青年学生有了更充分的发言权和参与权,一些高校学术委员会中也有了青年学生的身影;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许多村委会青年委员配备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比例;在推进社区居民自治中,青年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成为专业社工和社区工作人员。

  (二)非制度化参与:主渠道是依托网络所谓非制度化参与,主要是指不符合制度和程序的政治参与,也包括违反法律的非法参与行为。当前我国青年非制度化参与偶有发生,形式有聚众闹事、破坏公共财物,更严重的还有罢课、静坐、请愿、示威游行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当前中国青年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最主要的途径是依靠网络进行的。青年人从网络获取政治信息,利用网络表达政治诉求。很多社会事件,特别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社会事件往往没有具体组织者、没有信息源头、没有传递线路,或者是有消息无情报。青年人在制度化参与渠道外,努力寻求政治参与的外部空间和渠道,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及时性、交互性等特点的网络成为其主要选择。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网络的高参与性和私密性使得一些社会问题和腐败现象暴露出来,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使得一些个人事务公共化,得到强有力的舆论监督,迫使公共管理部门或者其他当事人解决这一问题。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尤其是网络政治参与,鼓励和激发了青年的政治参与意愿和热情,拓展了政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也增强了青年政治参与的实效。

  三、青年政治参与现状引发的思考(一)现实世界的消极冷漠和网络世界的积极主动在中国当代青年的政治参与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悖论,即现实世界的消极冷漠和网络世界的积极主动。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青年人因为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多样化,出现一种功利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的倾向,因为市场经济带来的优胜劣汰的压力,也使很多人忙于自己的生计,无暇顾及政治。一些大学生对参与政治的兴趣下降,甚至漠不关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动员型参与多于自觉型参与。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动员型参与尽管能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成效,却难以长期发挥效力;时间一久,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下降。第二,浅表型参与多于深层次参与。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当代大学生热衷于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愿意支付过多的成本,贪图方便省事,甚至宁可“走过场”也不愿意深层次参与。第三,有序型参与多于有效型参与。在学生组织、社团等的组织下,当下大学生的政治参与通常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然而,由于受前面两条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有效型参与并不多。在互联网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时代,青年基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而自觉地以某种形式对政治过程施加影响的积极性提高,青年的政治实践机会大大增加,对政治生活的参与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和满足。其一,网络的开放性,使政治参与的门槛降低,从而增加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二,网络带来了一定意义上的话语权,让当代大学生有了政治参与的渠道和路径。其三,互联网拓宽了政治活动的空间,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效能和绩效。不论是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最新资讯,还是对失范行为进行监督和批评,抑或就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和建议,互联网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便利、快捷的平台。

  (二)理性思维与偏激情绪并存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中,青年人的理性思维和偏激情绪并存。一方面,青年人具有一定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在一些公共问题上能够保持理性、克制;另一方面,青年人的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定型,内心世界也不够强大,容易轻率与冲动,展现出非理性的一面。1.青年自身原因。青年人无论是在身体还是在心理都处于待成熟时期,同时,他们又对未来人生充满了无限的激情和憧憬。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具有模糊性和不成熟性、凹凸性———内隐性与外显性相结合以及高传导性的特点,需要加强引导,尤其是注重对集合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引导,强化社会控制。2.媒体舆论炒作。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少部分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缺乏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以商业和利益至上,让消费主义文化逻辑影响了荧幕。为了吸引公众的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注意力,“标题党”用炒作的方式来剑走偏锋,用情绪化的断章取义来博取眼球,会让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陷入误区。

  3.不良社会心态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多元的时代主体,决定多元的社会心态。互联网上纷乱信息,炒作、忽悠、炫富、哭穷、暴戾等不良社会心态和偏激情绪,导致“键盘侠”的大量存在。缺乏理性思维能力,习惯性地先入为主,运用“道德捆绑”和“民族主义”的大棒对他们进行言语攻击,导致当代大学生易被这些负面因素左右。

  四、对策与建议(一)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呵护青年政治参与热情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精神坐标、建设精神家园,需要畅通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渠道。一方面,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党团组织的思想引领和文化育人的功能;另一方面,畅通当代大学生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的渠道。在互联网不断嵌入日常生活的当下,健全当代大学生的利益表达机制,呵护青年政治参与热情,需要对他们的爱国热情进行保护和引导。让当代大学生理性地“发声”,理性地参与公共事务,避免“任性而为”。(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当有重大政治、社会问题发生时,青年群体的反应便会增大,甚至出现青年以群体形式通过一些非理性行为来表达自身的主张与诉求。青年人尤其是部分大学生以一种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和政治主张。一旦爆发刺激性事件而出现聚众活动时,大学生往往愿意参与这种活动,这也说明大学生思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想引领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利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阅兵”等重大事件来增强青年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心理共振。二是推行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推进心理健康进学校、进社区,为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坚实的社会支持。三是倡导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命运共同体意识,通过公众参与来让公共生活更加美好。四是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依托,为青年的就业创业搭建良好平台。为当代大学生就业创新搭建平台、畅通渠道,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只有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于社会学的论文范文二:课堂教学规训的社会学研究摘要课堂教学规训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仪式规训和课堂教学秩序规训两方面。对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规训与控制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师生权力的不对等导致师生交往中学生话语权的缺失。教师在学校场域中应注意从教师权威的惯常思维中跳出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赋予学生平等的话语权,从而形成新的良性交流习惯。关键词:课堂仪式;规训;教师权威“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性的活动,教师乃是社会的代言人,是他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的重要道德观念的解释者。”[1]教师的制度化身份要求他必须要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具有特定意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识形态和价值目标取向的人。但是,“教师与学生在学校组织中互为异质成员”[2]的特征使教师和学生在社会地位、行为方式、角色特征、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规训与被规训的角色成为必然。

  一、课堂教学规训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交流的关系,在互动交流中,有和谐,有冲突,有平等的交流,也有严厉的规训。在冲突性的师生交往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对抗行为来表达对教师权威的抗议或不满,如违纪、不尊重教师、教室内不适当行为等显性行为,以及沉默等隐性行为。对学生的这种表现,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规训,以实现其对课堂这一特有空间的“治理”。课堂教学规训往往以多种方式呈现,并以不同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一)课堂教学仪式规训课堂教学仪式是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神圣与严肃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教师在完成教学职责过程中的一种权威表现。例如,课堂教学每天必须进行的上下课仪式,其流程和顺序简短、快捷、迅速,但又不乏严肃性。教师的身份在课堂教学仪式的呈现过程中会一次次得到学生的重新确认,通过这个过程,教师权威得以树立,这也是教师权力实现的重要途径。如果课堂教学仪式出现不严肃的情形或学生中出现类似“嬉皮士”的行为,多数教师会产生恼怒情绪,并将这种行为看作学生对神圣课堂的不尊重,对教师权威的忽视,或者是对学校制度的反叛。他们大多会重复课堂教学仪式,或者以沉默对待学生的“不端行为”,直到学生“自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遵从教师的权威为止。这种对抗性的冲突行为看似以教师的胜利结束,学生达成对仪式的认同,实际上反而促成仪式负功能的实现,具体表现为: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冷漠而疏离,课堂教学仪式呈现出机械化、程序化的趋势,充满规训意味。“仪式使一种关系权力得以运作。这种关系权力是自我维系的。它用不间断精心策划的监视游戏取代了公共事件的展示。”[3]仪式的背后实际上蕴藏着深刻的涵义。课堂教学仪式预示着一种强制和服从,它作为一种规训的手段、口令来维持课堂的规范和有序,实现教师权威的顺利达成。教师是仪式的执行者,学生被动地恪守仪式的每一个细节,不能进行自我意愿的表达。整个仪式过程暗含着一种指导思想,即个体必须依附并听从于教师,仿佛只有通过这样的仪式,体现师生之间关系和地位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才能得以维持。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人在进行仪式,而是仪式在控制人。课堂教学仪式规训体现了学校强调对学生进行规则的灌输,对权威的尊敬,对学校时间和空间的遵守。其最终的结果是仪式惩罚和规约了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鼓励了服从的和规矩的学生。

  (二)课堂教学秩序规训课堂教学的正常运行需要相应的秩序和规则,其内在的秩序和外在的规则需要一定的权力来维持与保障。课堂是一种特定的时空场所,也是一种“制度化场所”,需要一定的等级和权威来控制。社会赋予教师特有的权力,使课堂教学秩序弥漫着“控制与服从”的气氛,从而使规训成为教师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与手段。在学校实践中,课堂教学秩序维持的管理主义倾向往往比较严重。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学生一旦出现某种不良现象,学校或教师首先采取的措施常常是加强管理和控制。“叫家长”成了学校规训学生的“杀手锏”。这种“警察式”“家长式”的管理思想被简单地运用于以非成人为主体的学校和班级群体中,运用于正在成长和发展的孩子身上,致使教师成为课堂唯一可以自由发言的“掌权者”。教师对学生在班级中的行为具有相当大的决定权,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霸权,这是制度赋予的权力。对学生来说,这种由教师主导所建构起来的制度具有一种制约性的力量。[4]太多的规训与呵斥会使学生缺乏动力与自由。这就要求教师的工作只有较少的规则,以及较少的控制与监控,并且给予学生自行决定的空间,尤其是在教室空间范围内。但是实际情况正如洛堤(lortie)所指出的,在“紧闭着的门”的后面,“教室是由教师控制指挥的宇宙”。[5]教师以成人所能达到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学生达不到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时,只能承受来自教师的呵斥和批评。在接受惩罚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是不同的,大多数孩子基本上是沉默的,但是当他们处于自己的沟通圈里时,又会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对教师和制度的叛逆或抗议。

  二、课堂教学规训的原因分析造成师生之间规训与被规训关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师生权力的不对等。尽管现代社会强调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但是教师的权威是客观存在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不对等的,教师并不总能听取学生的意见或认真对待他们的困惑。(一)师生权力的不对等权力出现在课堂教学这个场域中,它不再是一个单一、抽象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和孤立的概念。课堂教学仪式的规约与服从实际上表达的是师生权力的不对等。权力通过仪式促使组织与管理的正常运行,甚至是以此来进行教化与规训。课堂活动之外的仪式也常常被作为课堂教学规训的补充。例如,在校园内学生遇到教师,会有相应的敬礼仪式,一般教师会点头表示回应,但也有教师漠然走过,没有任何回应。在这一过程中有一种沉默的东西在师生之间流淌,这也体现出教师的绝对权威。同时,仪式表达中也有很多教条式的运用,如学生正在用笤帚扫地,当教师走来,他慌忙举着笤帚行少先队队礼。在这种仪式表达中,学生被潜在的指导思想指引着,即在任何情况下,学生都应该尊敬教师,对教师行队礼。处于这种规训教化秩序下的学生会慢慢地顺从并接受教师的权威角色。他们被现有的规训制度驯服,接受了“教师就是权威”的理念。长而久之,学生变得越来越顺从,不认为自己应该具有独立选择与行动的责任。尽管许多教师表示他们理解学生逐渐成长为独立的学习者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又认为自己需要控制学生,控制课堂教学过程。他们之所以不给学生过多的“自由和空间”,主要原因是他们害怕无法掌控课堂,“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课堂教学意识特别强烈。学生无疑也已经观察与体悟到教师发出的这种信号。就这样,服从取代了商讨或协商,学生扮演了从属的角色。学校的环境或班级氛围也支持教师权力,并在学生中产生了协商缺失。一名高中生指出:“我们是笼中鸟,门开着,但是外面有只猫。”[6]当然也有人指出,教师也是身不由己,他们根据社会赋予的神圣权力来管理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实际上是处于离异状态的。对教师和学生来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讲,他们都是在各自位置上进行着惯常化的教学和学习行为。在这种固有的、习惯的、自动化的模式中,若有学生试图改变,则会被归为另类或不顺从者。随着日复一日的“好学生”训练,学生日渐服从于学校和课堂规则,并从属于教师的规训。教师建议的肯定性标签引导学生做出适当的反应,包括如何遵守或执行教师说过的话。通过课堂和课外零散的实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力不对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传统角色被清晰地再生产出来。

  (二)学生话语权的缺失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秩序中权力的不对等,必然导致学生话语权的缺失。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既没有发言权也不会被咨询。即使有问卷式的咨询或访谈,学校最后的决定也很难充分吸纳学生的想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和教师对儿童观的认识。学校和教师一般认为学生是不成熟的,其想法也是需要成人加以修改和完善的,以至于当学生的提议与他们的议程相矛盾时,他们往往忽略或摒弃学生的建议。这也是学生试图建构和提升他们在学校里的群体地位但效果并不明显的原因。研究显示,典型的课堂讨论也是教师引领的、具有约束性的,并且是控制学生的。很多学生认为他们在学校和教室里几乎没有权力和影响力。[7]在这种剥夺学生权力的体系中,学生被动化的行为和经验在没有发言机会的控制力量下“潜移默化”地形成了。通过规训纪律的实施,由教师主导来定义合适的和不合适的行为,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成人社会的法则,如他们明白了什么行为被允许做,什么行为不能做,什么时候能做,什么时候不能做。在课堂教学的其他情境中,学生也是作为不平等的和缺少竞争性的参与者被建构的。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他们“被期望”听从教师,回答教师的问题,以显示他们学会教师所教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被要求是安静的和被动的。他们只需要对教师的问题给予反应即可。从表面上看,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开放的协商活动或决策制度的过程中。然而,如果我们深入观察这些互动模式,就会发现他们的参与是被动的,甚至是一种无效的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要求确定学生在什么阶段应该学习什么,以什么方式学习,以及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甚至包括决定他们坐在哪里,怎么坐。这种控制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的选择等方面。教师几乎完全控制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和细节。这种习惯化的教学制度使学生连基本的质疑和反抗的意识也渐渐消退。学生们普遍表示:“我总是在听从老师的吩咐”,“我完成老师交给我的所有任务”,“我通常完成班上布置的事情”。大约有55%的小学生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参与过选择自己在班上做什么。大约2/3的中学生认为他们没有做过这样的决定。[8]也正是因为受到这些控制因素的影响,师生关系的情感基调往往是平淡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教室里往往缺乏更多的热情和笑声的原因之一。

  三、结论与反思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场域中出现的权力不对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冲突与不和谐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规训有什么样的理解,并如何付诸行动,主动改变由传统课堂教学规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进行开放而有效的沟通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开放性的、持续性的、有效的。格林在《教师的存在性交往》一书中指出,教师不断增长的认识和意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与学生交往、与学生对话,并且帮助学生依靠教育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与他人并存,并努力成为他自己。[9]在课堂教学仪式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互动与沟通。教师在学校场域尤其应注意从惯常思维中跳出来,与学生形成新的良性交流习惯。教师和学生只有在开放、自由的交流中,才能建立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才可能真正成为彼此“有意义的他者”,从而达到一种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的教学相长的境界。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或沟通时,如果凭借的是教师自身人格的力量,而不是压制性的话语或惩罚来平息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的冲突,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在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班级规范秩序中会明显反映出由教师积极的习惯积淀而成的人格特点。也就是说,教师不能从外部强制施行权威,权威只能来源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教师对其职责的认同与尊重。教师只有认同与尊重自己的职责,才会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将教育意图悄然地传达给学生。

  (二)赋予学生平等的话语权教师的权威对学生潜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惧怕惩罚与尊重权威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惧怕惩罚并不能使学生对教师的权威产生真正的信服。真正的权威也并不存在于某种外部的、客观的权力机制中。学生虽然会受到教育者的规约和控制,但是他们是一个个充满复杂性的个体,具有自己的思想。有的学生的想法在成人看来或许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以至于与教师所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执行的主流话语相冲突、相抑制。他们也会选择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来表达“抗议”,如顶撞教师,与教师争吵、挑衅等冲突性行为,或者对教师的提问不理不睬、冷漠等回避性行为。面对学生的种种做法,充当传统制约者角色的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赋予学生平等的话语权,使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教师与学生在此时此刻是平等的对话者与沟通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教师对学生的规训所引起的冲突与矛盾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这种冲突与矛盾为师生提供了一种重要的互动交流方式,促使师生积极寻求解决冲突的策略与途径。这样,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之间会是一种既无冲突又不快乐的风轻云淡的感情关系,但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关心学生方面的惩罚或权力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学生对教师的这种评价将有利于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当然,我们期望有更多的正向评价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会一直处于规训的状态中。

  参考文献:[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07.[2]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82.[3]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00.[4]吴康宁.教育与社会:实践反思建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7.[5]英格索.谁控制了教师的工作[m].庄瑜,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6]瞿葆奎.教育与教育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505.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7]robertthornberg.schooldemocraticmeeting:pupilcontroldiscourseindisguise[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10(4):924-932.

  [8]古得莱得.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m].苏智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7、117.

  [9]范登堡.解释的教育理念与规范的教育理念[a].

  

  

篇十: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分析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具体体现文化论文-社会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密切,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现当代文学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生根发芽,对传统文化不只是时间上的延伸,更有精神上的传承,同时,传统文化又以现当代文学为载体得到了现代性的发展。本文将探究现当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分析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具体体现,探索现当代文学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以及现当代文学如何走向更具现代化、民族化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传统文化;探寻;传承;

  一、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密切相连

  传统文化是民族特色和民族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

  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中华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主要内容,其中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全部。从社会层面上可分为宫廷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仅包括汉民族文化,还包括少数民族的多样文化,因为中国拥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如藏族地区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与文化,信奉藏传佛教,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传统文化以其多样性留存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主要以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等文学形式保留、传承与延续。

  传统文化并不是文学现代化发展的障碍,是现当代文学的有益补充,以其多样性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现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促进、融合,呈现出传统与文学的多重变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始终贯穿着或显或隐的传统文化因素,中国现代文学无论从整体社会价值、文化取向、还是美学特征、审美等追溯其源头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成其现代化的转变,而传统文化则在不断促进现当代文学更新的同时又是以现当代文学为载体得到了现代性的发展。因此,现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

  传统文化以不同的多种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人们一代代继承、延续,尤其是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加以传承。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现当代文学相互融合,将其文化精髓注入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现当代文学又用现代的眼光传承传统文化,赋予其新意。

  (一)儒家思想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

  在传统文化中影响最深远的当属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主张仁义礼智信,以及由仁派生出来的孝,由义派生出来的忠、廉,由礼派生出来的谦,这都是儒家文化的衍生。儒家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并逐渐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儒家文化强大的感召及影响下,现当代作家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侵染。儒家文化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人生价值的皈依,而且为现当代文学带来了深厚历史底蕴的思想文化资源。

  在儒家思想中,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格的,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与现当代文学中所提出的文学即人学是一脉相承的。如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倡导的核心便是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意志,个性解放成为五四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周作人引入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强调文学是人性的、人类的,也是个人的,出现大量表现追求个性解放与自由的作品。如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塑造了一位具有时代反叛精神的知识女性莎菲,她追求的人格与自由;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则崇尚个性、要求凸显自我价值与力量,通过自我的觉醒来实现个性解放;再如冯沅君的小说《隔绝》传达了个性解放强烈的呼声:生命可以牺牲,意志自由不可以牺牲。五四文学中高呼的个性解放,看似是对传统的反叛,其实是对人的价值另一种途径的再认同,也是儒家思想人的价值的延续与更进一步的发展。

  除此之外,儒家思想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以各种形式得以传承延续。如叶圣陶将儒家文化中的慈爱、仁道思想注入文学作品中;老舍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体现着儒家仁爱思想;而陈忠实的《白鹿原》则全面展现了儒家文化的复杂性,通过白鹿两家,揭示了民族秘

  史,在家族中体现了传统儒家的长幼有序、心怀天下、心系苍生、刚健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同时白鹿两家秉承的耕读传家的治家传统以及修身齐家的人格理想都是对儒家思想的进一步诠释。

  (二)道家思想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

  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中最具文学气质的一派,它以不同于儒家、墨家的思想,以远离权势的品格和超越逻辑的审美格调开阔出一条自由的思想空间,它所蕴含独特的自然哲学、人生哲学、社会哲学在现当代文学中有着重新的解读与阐释。道家文化给予中国一种哲学的文化根基与情感的支撑,使得文人作家在道家文化中找到人生的共鸣与认同。如鲁迅、胡适、梁实秋、林语堂以及周作人和沈从文等都受到道家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他们对道家文化或有贬斥,或有全新诠释,或默默吸收,道家文化对中国现当代的文学观念、文学精神及文学审美等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给中国现当代文学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独特的人生智慧,并以其富有哲理的韵味为现当代文学增添了多样色彩。

  中国现当代作家大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实践、延续着道家思想

  与文化精神。例如道家崇尚自然,此处的自然不仅指大自然,而是一种顺其自然,不肆意妄为的人生态度,这种思想与理念在物质望越来越繁盛而精神越来越被遗忘的社会背景下,使人们产生共鸣,是人们追求本性回归的一种体现。最典型的是沈从文,他在文坛上一直精心营造属于自己的希腊小庙,他为文坛描绘了古朴自然、远离文明侵染的湘西世界。在那里他创建了纯净的自然世界,尊重人们的自然天性,用自然之纯净烘托人的本性之,表达出了自然与人合一的境界。在沈从文笔下,人物和景色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自然当中形成一种最崇高的精神自由高度,这与道家对自然性的推崇,自然是一种最崇高的美学和哲学,是相一致的。还有废名、蹇先艾、台静农、王鲁彦等则以细致的笔触写出乡土的,表达了对价值自然的向往。再如周作人的散文平淡枯涩中流露出道家人生诗化与诗化人生的诗意美,传达出了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

  

推荐访问: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浅谈 社会学 论文

版权所有:新维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维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维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5034171号-1